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命唯汉 > 第一百四十六章 刘盈:文抄一时爽,一直文抄一直爽!

大梁,信陵君墓。

嗯,后世的大相国寺是在信陵君祠的旧址上改建而来,并不是坟茔。

此地的二期改造工程已经完结,整个墓园完全彷照着后世的一些皇家陵园而建造,除了占地面积有些差,再加上并没有太多的人工湖和自然山脉外,遍植奇花异草,随处都是精美的石凋和凭吊的碑文。

这些碑文,大多都是刘邦撰写,用来歌颂信陵君的丰功伟绩。

比如礼贤下士、比如窃符救赵,以及率领五国联军击败秦将蒙敖,将长平之战后不可一世的秦国堵在函谷关里打了一顿的事迹……

顺着神道向里走,立着两尊硕大的汉白玉石人,透露出墓主人身份的尊贵。

刘邦漫步其中,双眼不住向四处打量,虽然有些心疼自己的钱,但一想到这些都是为自己的‘爱豆’做出的奉献,旋即释然。

片刻之后,他看着坟茔左侧那一尊持剑而立,身高两丈有余的石翁仲,一脸茫然的看向刘盈问道:“这是谁?为何如此巨大?”

嗯,他的质疑,在于这个石翁仲的长相很是奇特,尤其是对方下颌没有胡须,脸上没有鼻子,只有眼睛和嘴巴。

所以,这厮谁呀,凭什么站在信陵君的坟前?

要站,为什么不是他来站?

望着脸色逐渐有些愠怒的刘邦,刘盈赶忙解释道:

“此人是始皇帝时期的一名勇士,名为阮翁仲,身长1丈3尺,勇勐无双。始皇帝让他镇守临桃,每逢匈奴入侵之时,只要阮翁仲出战,匈奴人必然望风而逃……”

“阮翁仲死后,始皇帝为其铸铜像,置于咸阳宫司马门外。匈奴人来咸阳,远见该铜像,还以为是真的阮翁仲,不敢靠近。”

“所以,有此等勐士在此守陵,信陵君可安枕无忧矣!”

刘盈说完,一副‘快夸我,我真牛逼’的神色。

只不过刘邦不屑的‘切’了一声,脸上挂着‘我读书少,你别骗我’的神色说道:

“怎么?你以为乃公跟你一样,没有见过秦皇时期的咸阳宫长什么样子?少拿这种编出来的东西来骗我!再说了,人怎么可能长这么高?”

“三哥此言差矣……”

刘交从后面走出来,因着今天来这里的都是‘沛县甜不辣’,所以他也懒得称呼自家三个为陛下了。

“吓住匈奴人或许是假,但这么高的人却是有的。以我看来,阮翁仲应该是上古之时的‘防风氏’遗族!”

看着周围一双双闪着迷惘的眼睛,刘交心中一片大爽,他是个闷骚的儒生,这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场面最喜欢了!

“《国语》曾言,吴越争霸之时,吴国获大骨,遣人问于孔子,孔子言此乃昔日被禹王斩杀的‘防风氏’之骨。”

“后来屈子的《天问》曾说,何所不死?长人何守?这里的长人,说的就是防风氏的遗族!”

厉害了我的叔……刘盈心中惊叹,啪啪啪的开始鼓掌。

只不过他是将手举在刘邦面前啪啪拍着,向刘邦展示着他一百斤的身体里那九十九斤的反骨……

刘邦如同拍苍蝇一样将他扒拉到一边,视线转向另外一个石翁仲。

那是一个面容粗犷,手持一把铁锤而站的男人。

刘邦点点头,颇为自信的说道:“这个,应该就是昔日博浪沙刺秦的勇士了!有此二人在此,我就放心了……”

然而不等他说完,刘盈跳起来,双手在他脸前挥动,打断道:“爹啊,你认字吗?”

“怎么?”刘邦一把按住刘盈脑袋:“有话就说!”

刘盈指向石翁仲底座上的文字,言简意赅:“念。”

刘邦低下头愣了一下,正在他准备蒙混过关的时候,被他强行拖来旅游的卢绾大步上前,高声念诵: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赢。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救赵挥金锤,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汉八年七月乙亥,末学小子刘盈读史有感而发。”

卢绾向刘盈竖了竖拇指后,大声回头对身后的樊会等人宣布:“所以,这个石人是锤杀嚄唶(huòjiè)宿将晋鄙的勇士朱亥!”

刘邦看了看一旁的‘逆子’,另一侧的‘孽障’,眼睛微微眯了一下,记下了今天的仇,撮着牙花子心中暗想,等着吧,看乃公等下怎么收拾你们!

不过他又看了看石人底座上的诗句,忍不住的轻声念了两遍。

虽然这首诗的格式和现在的诗、赋大相径庭,但读起来却琅琅上口,颇具浪漫主义气质!

所以,他视线移向挺胸抬头,看似接受着赞美,但眼神中又有几分闪躲的刘盈,微不可见的摇了摇头。

看把这孩子吓的,算了,父子间没有隔夜仇,原谅他了……刘邦伸手摸了摸刘盈的脑袋,努力做出了一个慈父的微笑。

遭!我忘了这老头有多记仇了……刘盈嘴角僵硬的扬起,一脸假笑,只是后悔没有把刘太公也带出来。

不过他决定这几天都绕着刘邦走,不给他找借口揍自己的机会,不仅如此,也要防着他秋后算账,所以他打算先发制人,等回到关中后第一时间就去刘太公那里告他的刁状!

片刻之后,祭祀完毕。

在酒鬼们聚在一起拼酒角抵的时候,刘盈抢先一步躲在神道旁边的灌木丛中,蹑手蹑脚的离开。

如今随着他年岁渐长,那群混蛋一改从前的教唆,开始强制他这个未成年饮酒了!

刘盈可是清楚的记得,历史上的他就是沉溺于酒色,然后才会早早就挂了……

所以等到了汉元帝时期,因为每年祭祀宗庙花费太大,汉惠帝的灵位就被移出了宗庙的主位,改到别的地方统一祭祀……

嗯,和他一起被移出来的,还有太上皇……

毕竟天子七庙名额有限,只能将那些没有什么拥趸的祖宗挪出去……

不仅是他俩,比如刘邦生母、刘邦大哥、刘邦姐姐、卫子夫、以及戾太子夫妇,也就是汉武帝的太子,汉元帝的亲曾祖父母的灵位在此之前就从宗庙里挪了出去……

然而一年之后,汉元帝做了个梦,梦中被祖宗爆锤了一顿,于是又把一切改了回来。

只可惜汉元帝改了之后他还是死了……

等到他的儿子汉成帝继位,丞相匡衡说当初先帝在时,将原本废弃的宗庙又恢复了回来,但病还是没有好,说明生病和废弃宗庙没关系,所以还是废了吧,开源节流,能省则省……

然后汉成帝就同意了,将刘太公、汉惠帝的牌位再次挪了出去。

只是几年之后,汉成帝因为生不出太子,所以觉得还是废弃宗庙惹的祸,所以又双叒叕把挪出去的牌位挪了回来。

并且他为了向祖宗表示忠心,恢复了当初吕后定下的制度,也就是胆敢擅自讨论宗庙问题的,一律杀头!

嗯,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次只挪回去了刘太公等人的牌位,汉惠帝的牌位并不在祖宗之列,所以还在外面晾着呢……

属实是惨……刘盈攥了攥拳头,决心从今日起戒酒!

…………………………

荥阳东,敖仓。

楚汉争霸过后,这座粮仓重新回到了应有的地位。

毕竟相较于雒阳仓而言,敖仓紧邻鸿沟,可以省下一笔入库的运费。

但这并不意味着雒阳仓就此废弃不用,相反的,随着这两年黄河以南的大片农田复垦,雒阳仓早就已经装满了粮食,正在进一步的扩建之中。

嗯,谷贱伤农,为了维持农民种田的积极性,以及打击大粮商操纵市场,囤积居奇,所以官方会制定粮食的最低收购价以及最高零售价,粮库自然多多益善。

此时虽然临近夏日,但却正是青黄不接,粮价飞涨的时候,因此敖仓通向荥阳的大路上,运送粮食的马车络绎不绝。

当大路上马队驰来的时候,一大早就在外面等待的太仓丞赶忙正正衣冠,急趋上前而拜:

“拜见太子殿下!”

刘盈从马背上跳下,很随意的点了点头,接着吩咐身后卫队将马匹牵到另一边去,不要阻挡了运粮的马车。

“现如今粮价几何?”

“回禀太子殿下,长安城粟米、水稻两百钱一石,小麦一百五十钱一石,玉米最贱,每石百钱……”

刘盈点点头,这和他最初预期的数字大差不错。

长安城作为汉帝国的首都,全天下的有钱人云集于此,粮食价格要比其他郡县高出三成以上。

窥一斑而知全豹,想来全国的粮价也保持在一个历年的水平线之上。

嗯,虽然随着磨坊的遍地开花,小麦的新吃法逐渐被大家所接受,但毕竟很多人家几十年养成的饮食习惯,绝对不是一两天就能改变的。

至于玉米的价格低,是因为玉米的产量比其他主粮要高,而且在刘盈最初的规划中,玉米的主要作用是备荒,以及饲养牲畜家禽,让汉国人也能天天吃上大牛排和一五铢钱的炸鸡。

所以,让长安城的有钱人抢着吃饲料……只怕很难。

刘盈边向敖仓走着,边回头问向落后他两个身位的太仓丞:“粮仓里的鼠害严重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