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命唯汉 > 第二百五十六章 贸易战

天命唯汉 第二百五十六章 贸易战

作者:曹吉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01:27:03 来源:笔趣阁

邯郸门口,张苍慢慢从城内走出。

这些天来,他忙着安抚赵地百姓,理清冤桉,重新对山里跑出来的人,进行编户齐民后授予田地。

嗯,战乱的时候,人们大多是不愿意在平原待着的,通常都会拖家带口的躲进深山老林里,修建房舍,开垦山林。

这只要是因为,如果聚落在山上的话,一旦遇到兵灾土匪,还可以居高临下的抵抗一番。

而在平原,一马平川之下,跑都没地方跑!

所以,张苍还有另外一项工作,那就是清查这里的大户,藏匿的人口问题。

还是上面说到的那个原因。

平民百姓无处可逃,但豪强大户们却有着城堡一样的庄园,箭楼城墙等东西,都是应有尽有!

如此,很多居住在他们周边的平民,或主动或被动的成为了他们的奴隶,来为他们耕种,以换取食物和人身安全。

在古代,不管是谁,大量占有土地是没有用的,必须有人在土地上劳动,这些土地才能产生价值。

也因此,这种让平民成为奴隶的方式,是违法的。

役使贫民。

如果用国家意志来看,天下人共分为两级体系,官,民。

或者说,是国家机器和劳动者两个阶层。

只有国家才能无限制的去占有劳动人口,只有国家才能以土地的使用权作为报酬,来换取劳动人口的劳动产品以及其他的服务。

当豪强大户,通过出租土地的方式,来让成千上万的农民为他们劳作的时候,在统治者眼中,豪强大户的庄园,就成为了一个小型的国家。

这,无论是新生的汉政权,还是张耳想要组建的赵国,都是不能容忍的。

不过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动用武力是不可取的,所以还是重申法令,严格执行二十级军功爵制度,对于藏匿人口,不合法占有奴隶和土地的人,征收双倍赋税。

这样,那些豪强大户虽然有怨言,但面对着明晃晃的刀枪剑戟,也只能认了。

但上有对策下有政策。

他们应对这种倍其赋的做法,就是主动分家,将大家族拆分成小家庭,并且早早到官府登记,避免被征收重税。

嗯,分家但却仍然住在一起,和后世里离婚买房是同样的套路。

对此,无论是刘盈张耳,亦或是韩信张苍,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得过且过。

能让他们把吃进来的东西吐出来一部分,已经很好了。

毕竟,赵地刚刚稳定,要是把这些地头蛇逼急了也不好。

张苍来了没一会,满载着盐巴的大车开始入城,而那些全副武装的护卫,也收起自己的强弩刀剑,头盔铁甲。

这一车车的食盐,完全可以看做是一车车的白色黄金。

武装押运自然必不可免。

张苍看着护卫手中,和汉军相同规格的兵器铠甲,却好似什么也没有看到一般的移开视线。

且不说河东盐池也有他的股份,就说尚贤堂是汉军兵器的主要供货商,背后又站着刘盈,所以这些护卫有着全套铠甲,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张苍此时的全部念头,在于这些盐,究竟要卖多少钱一石。

作为股东,他恨不得卖个天价,但作为汉国的官员,一个自诩为有良心的好官,他则希望食盐能够按照太平时节的价格出售。

战争进行到了这个时候,百姓手中其实是没有多少钱的。

而要干体力活,重油重盐则是必不可少的。

嗯,关中在种了两季油料作物后,在食用油的用量上,稍微宽裕了些,而赵地百姓暂时只能重盐,没有重油。

在张苍没有开口之前,张耳主动询问道:“不知这些食盐,售价几何呀?”

刘盈伸出一根手指:“一石,一百二十钱!”

张耳愣住,有些不敢相信刘盈所说。

从他记事起,食盐的价格就没有低于一百五十钱一石的,而那,还是有鱼盐之利的齐国的官方定价!

于是他低着头,直勾勾的注视着刘盈:“此言当真?”

刘盈点头:“当真。”

他计算过,使用新法获取的食盐,即便是加上所有开销,每石的成本不过二十多钱,而从河东运到邯郸,在这种粗糙的土路下,每石食盐的运费,不过二三十钱。

也就是说,即便是每石一百二十钱出售,纯利润至少也在七八十钱以上!

这,足够了。

食盐,是人们必不可少的一种东西。

玩命抬高售价,赚到的缺德钱,拿着亏心!

而且刘盈还有另外一个想法,那就是打击齐国。

拥有鱼盐之利的齐国,从来都是财大气粗的代名词。

这也导致了之前丽食其第一次前去招降,被乱棍打出……叉出的一幕。

毕竟,有钱有兵,田氏自然不愿屈居于刘氏之下。

在田横他们的想法中,还惦记着楚汉两败俱伤后,齐国来个卞庄刺虎呢!

昔日管仲制衡鲁国的方式,就是大量进口鲁国的‘缟’布,使得对方不再务农,之后一场贸易战后,鲁国臣服。

刘盈打算反其道而行之。

此时的齐国大量出口海盐来换取财物,蓄养军队。

那么当食盐的价格下降之后,齐国的收入也必然下降。

因为商人都是逐利的,没道理不来刘盈这里买价廉物美的河东盐,而去买齐国高价的海盐。

此时齐国制盐的方式,是用海水煮盐,这就需要大量的柴碳。

仅此一点,他的成本就远大于河东盐池的晒盐。

刘盈要做的,就是趁着汉军等待秋粮成熟的这段时间内,大量对齐国倾销低价盐,摧毁他们的支柱经济。

要么,他们变穷,要么,他们失去民心。

毕竟,对于一个铜板掰开花的穷人来说,每石至少三十钱的差价,足够他们骂田横等人祖宗十八代了!

刘盈看向一脸震惊中的张苍和张耳,微微行礼后转身离开。

今天他来这里迎接第一波的食盐入城,就是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身份不同,所出现的位置,必然是万众瞩目。

如今,以售卖食盐的店铺为中心,刘盈在城东划出的集市也即将步入正轨。

一万石食盐虽然不多,但这只是在满足了关中半年的需求之后,运抵邯郸的第一批货。

第二批,第三批,还正在路上。

这样,就让那些早早应邀来到这里的大商贩们,对于新生的汉国,可以有一个再次的评估了。

秦国抑商,是因为耕战国策,需要利出一孔。

但汉国却不同,单不说接手了一个满目疮痍,几乎一穷二白的国家,需要无商不富,就说刘盈本人,也需要这些商贾,来替他完成很多他想要做的事情。

某个大胡子说得好,资本家有了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就会铤而走险,有了百分之百的利润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有了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就敢冒着上绞刑架的危险!

所以,只要刘盈肯让利,他相信,要不了几个月,齐国所有沿海的煮盐场,都会一一关停。

到那时,就是丽食其重新出使齐国的时候了。

海水,其实也能用来晒盐。

这,就是他用来让田横等人臣服的杀手锏。

跟着汉国混,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反之,则不仅要遭受韩信的铁拳,而在此之前,还要受穷!

在张苍等人忙着消化低价盐这一震撼信息的时候,刘盈小步快走来到押车而来的张不疑身边,一脸讪笑:“好久没见了,今天晚上,咱俩睡一起哈!”

张不疑则满脸警惕摇了摇头,这几年的时间,他已经完全醒悟了过来,夏天的时候,凡是他和刘盈睡在一起,蚊子就死命的逮着他咬!

反之,虽然有蚊子,但却不多!

所以,休想!

…………

关中,栎阳,汉王宫。

刘邦在吃过中饭之后,开始在宫中闲逛。

虽然他素了很久,但大白天就那什么,还是一件不好的事情。

嗯,主要原因是身份不同了,走到哪都是前呼后拥的,就连上床享受,外面也总是站有宫人内侍。

这,需要时间去适应。

于是,他就想起了在吃饭的时候,吕雉曾带着几分坏笑,神神秘秘的对他说过的话。

刘盈从赵地,还给他送来了不少的礼物!

这,让他倍感欣慰,胸中涌起老父亲的骄傲。

少顷之后,他走进存放物品的库房中,看到了那些装饰精美的匣子,微微撇嘴。

买椟还珠的故事,他是听说过的。

赵地刚刚经过战乱,想来也不会有什么好东西,而这些镶金嵌玉的檀木匣子,想来造价不菲!

“真是个败家子……”

老败家子一脸嫌弃的吐槽着别人,但却满脸真香拿着几个匣子爱不释手的把玩。

盒子都如此宝贵了,想来里面的东西,一定更好吧!

刘邦虽然不贪财,但喜欢美好事物是人的天性,他自然也不例外。

只是,当他缓缓打开匣子的时候,脸上的表情却突然变得很精彩。

渴望,排斥,羞涩,愤怒……

匣子正中,用明黄色丝绸包裹的,是虽然晒干了,但还是能够很清楚的知道这是什么东西的。

鞭。

准确的说,是虎鞭。

刘邦悄悄揣了两根,做贼般的熘了出来。

既然儿子如此贴心,那就等到见面的时候,再奖励给他两个他最喜欢的大耳刮子好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