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命唯汉 > 第242章 刘盈:让子弹飞一会(今日一更,字数相同,只是懒得分两章了)

“那不知陛下有何打算?”

任敖说完,目光炯炯的盯着刘盈。

周围樊哙等人也是如此。

刘盈笑着说道:“灭国不难,难的是如何治理。尔等想过没有,灭国之后,该当如何治理巽加故地?”

任敖等人纷纷摇头。

灌婴说道:“以微臣愚见,不若迁汉民入身毒,以汉人驭土人,一如江南、西南以及日南都督府旧事。”

嗯,他说的是过去对南方等地的大开发。

尤其是日南都护府。

那时候刘信统兵到了中南半岛,和当地一些投靠了汉国的土著部落联合,大肆抓捕当地土著充当奴隶。

用圣母一点的话来说,就是土著蛮夷的白骨,化成了大汉百姓吃不完的白米!

因此,灌婴的话如同打开了任敖樊哙等人的思路,他们纷纷七嘴八舌的重复着曾经的政策,比如重启隶臣制,迁民免人头税,每户百姓可拥有千亩免税田等等等等。

刘盈摇摇头,问道:“尔等可知巽加国有多少人口?”

灌婴有些茫然。

刘盈很是认真的说道:

“虽然朕也不知,但从每年从那里运来的粮食可以判断,身毒大陆少说拥有千万以上户口,考虑到巽加国并没有完全占有整片大陆,而只是北方半壁江山。”

“因此,朕觉得,那里三五百万成丁当是绰绰有余!”

“若是算上巽加和汉国通商这些年,因为铁器和先进耕种技术的传入而导致的人口增长,只怕那里的总人口已经逼近一千万了!”

“毕竟那里水稻一年三熟,若非战乱频频,只怕人口暴涨的速度当不逊色大汉!”

……

任敖大喜。

周勃夏侯婴也是如此。

对于他们这样的土地贵族而言,人口是比田地更加宝贵的财富!

尤其是大汉废除了隶臣制度后,在国内经营农庄牧场的成本直线上升!

因此,若是能攻破巽加国,即便是不掳掠良民,仅仅是摧毁巽加国的统治阶层,也可以轻轻松松获得数以十万计的廉价劳动力!

任敖环顾左右,暗暗盘算一下,凭借自己的资历和人脉,当能分到一万人!

想到这里,他美滋滋的看向刘盈。

刘盈环视四周,开始‘但是’。

“彼君新立,所写国书虽然无礼,但却是为彼国牟利,汉国以此为由对其开战,必然使其同仇敌忾,上下一心对抗大汉!”

“虽然相较大汉,那种抵抗无疑是螳臂当车。”

“但暴力,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秦剑莫非不利?然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况且六国尚是同种,而汉人和巽加人并不同种,言语也不甚相同!”

“若是一味暴力,必然激起民变,到时除非杀光所有人,否则汉人如何在当地立足?”

“但若是那样,我们费力得到的土地又有何用?”

刘盈说到这里,摆摆手,不容拒绝的说道:“所以,我们需要等一个契机!”

樊哙侧目,问道:“不知是何契机?”

“宗教。”

刘盈云淡风轻的说了两个字。

樊哙皱眉:“宗教?”

刘盈轻轻颔首:“此事多亏了舞阳侯爱子,朕之表弟,樊伉。”

樊哙愣住。

任敖等人稍加思索,旋即哈哈大笑。

毕竟樊伉当年剃了个秃瓢,见谁都合十行礼的样子他们都见过!

但没过几秒钟,他们的笑容越来越小。

这并不是樊哙脸色如猪肝。

重要的是,新佛教不仅在海外飞速扩张,在汉国也同样是一传十十传百!

更有甚至,在很多连水泥路都没有的偏远里聚周遭,也出现了供奉着‘汉皇陀佛’佛寺!

樊哙和吕台当年的胡闹,如今已经在汉国形成了一股举足轻重的力量!

当然了,新佛教在汉国的迅速扩张,主要得益于他们缴纳十一税,也即是将收到的香火钱分为十份,九份上交皇帝私帑,剩下的一份用作佛寺的维护和僧众的花销。

另一方面,则是新佛教没有‘出家’这个概念,僧众不禁酒肉,他们白天在寺庙里为信众讲经祈福,晚上回家搂着媳妇睡,为生一个继承和尚这一很有前途的职业的小秃瓢而努力……

世卿世禄。

等到笑声停歇,刘盈接着说道:“新任巽加王和上任巽加王一样,崇信婆罗门教而打压佛教,虽然新佛教有汉国撑腰,他们一时无可奈何。”

“但随着新佛教的信众越来越多,婆罗门教定然坐不住。”

“到那时,两教就会由现在的文斗,也就是相互辩经,胜者割掉败者的舌头,转化为武斗,即两教信众手持大刀片子互相割对方的脑袋……”

“但武斗不比文斗,婆罗门教有巽加王支持,也就是说,彼国的刹帝利,也即是武人群体尽为婆罗门教之人,新佛教自然一战击溃。”

“所以……”

灌婴轻轻颔首:“臣懂了。到那时我汉军可以保护教民为由,发兵巽加。如此,那些被打压的新佛教的信众,必然箪食壶浆迎接天兵!”

樊哙等人略一思索,旋即大声拍着刘盈马屁。

“陛下果然英明!”

“陛下当真睿智!”

……

你才睿智,你全家都睿智……刘盈望着陈濞,满脸无语。

此人是砀郡人,是个孤儿,刘邦西征灭秦的时候死皮赖脸的跟着大军混饭吃,被当做‘勤务兵’一类的舍人留在刘邦身边听用,后来有一段时间在陈平手下效力,负责带队去楚营收买楚将,散布流言,并且离间项羽和范增。

而后项羽和范增闹翻,范增一怒之下去了山中隐居,这就有了刘邦说的‘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

因此,陈濞受爵博阳侯。

嗯,陈濞当初加入汉军的时候,年龄和刘肥差不多,可以说是汉初功臣集团中年龄最小的一个。

刘盈望着陈濞,默默将他记在心中。

这群武将在这里闹腾,为的就是分蛋糕,而巽加不同于之前的埃及,在大汉遍地飞剪船的年代,从南海郡出发,若是顺风顺水,中间不怎么靠港,最多十几天就到了。

所以,周亚夫就不能如窦广国那般独吞灭国之功!

而刘盈此刻注视着陈濞,就是在盘算是不是让馅饼砸到这厮脸上……

毕竟,诸将中他年岁最小,历练一番之后,当可在灌婴、周勃等人垂垂老矣,而周亚夫尚未到达巅峰之时成为大汉的中流砥柱。

但陈濞对此一无所知,他呆呆愣住,有些不明所以。

嗯,他是发自肺腑在夸赞刘盈……

此刻注视着刘盈的目光,他莫名觉得有些后脊梁毛毛的,仿佛有一条虫子从他的后脑勺开始向下爬,滑溜溜,黏腻腻,一路爬到尾椎骨……

“好了,都退下吧!”

刘盈摆摆手。

陈濞如蒙大赦,扭头飞快离去。

樊哙等人也明白了刘盈究竟想的是什么,心满意足的继续回去耕地,同时不忘盘算着如何能从这次征伐中获得好处。

他们早就打听过了,巽加国的财富集中程度比当年的秦国更重,全部的社会财富都集中在国内的婆罗门和刹帝利手中!

作战之时目标明确至极,一口就能吃成个胖子!

因此,开战,必须开战!

樊哙、周勃、夏侯婴等人对视一眼,均从对方的眼神中看到了相同的想法。

既然刘盈说要等两教大打出手之后再行干预,那么与其苦等时局变化,不如主动出击!

比如派出刺客,杀掉几个新佛教和婆罗门教在当地很有影响力的高层人物,然后留书一封,说是对方教派所为!

虽然这种行为很是低劣。

但对于早就剑拔弩张的两教来说,开战,只需要一个理由!

哪怕这个理由连三岁小孩子都骗不过!

周勃微不可见的点点头。

相比较樊哙夏侯婴等人来说,他更加有操作这件事的能力。

毕竟周亚夫此刻官居孟州都护府大都护,有的是可以执行这种刺杀行为的人手!

于是,他招来了一个心腹随从,顿时嘀嘀咕咕起来。

…………………………

籍田旁。

刘盈背着手走了两步,扭头,看向亦步亦趋的韩信:“你怎么还在这里,地耕完了?”

韩信摇头。

刘盈皱眉道:“那你不怕被御史弹劾?”

韩信满脸不在乎的样子:“虱子多了不痒,债多了不愁,他们想要弹劾就让他们弹劾去吧!”

刘盈满脸懵逼。

韩信笑而不语。

他其实并不是个十足的政治白痴。

嗯,好吧,就是。

作为一个被春秋文化熏陶着长大的人,韩信自然蓄养有门客。

此前他的幕僚告诉过他,在现如今的大汉,唯有刘盈掌控他的生死,只要刘盈不让他死,即便是国人皆曰可杀,他一样能活!

而适当的自污,也能增加他的活命几率!

过了一会,韩信笑着问道:“我怎么觉得陛下今天和平时有些不一样呢?”

刘盈侧目反问:“何以见得?”

韩信摇头:“不知道,就是一种感觉。若是从前,两国相安无事之时陛下还要挑起争端,如今人家将开战理由都送到陛下面前了,陛下却……”

他本来想说‘怂’,但想到他媳妇的耳提面命,因此将脱口而出的话又咽了回去。

刘盈稍稍叹息:“大概是我真的还没有想好该怎么办吧。”

“此事简单,不服的就杀掉。”韩信很是自信:“蛮夷多色厉而内荏,杀一万人不能让他们俯首帖耳,那就杀十万人,一百万人!”

“大不了,全把他们杀了,正好腾笼换鸟,多迁徙些汉人不就行了?”

就知道跟这种暴力杀人狂没什么好聊的……刘盈满脸懵逼,问道:“那么,地方空出来了,你愿意去吗?”

韩信摇头:“听人说那鬼地方热的很!我不去!”

刘盈瞪着眼睛问道:“那让谁去?”

韩信想了想,眼前一亮:“不是说最近正在重修律令吗?正好,多恢复一些秦朝的法律,这样罪囚就多了,到时候把他们流放到身毒去!”

“嗯,陛下之前不是也这么做过吗?”

“就是将囚犯流放到……”

“对了,天南州!”

他说完,脸上满是‘我真机智’的表情。

刘盈不置可否:“有点道理。嗯,最新版《步兵操典》编纂好了吗?”

韩信摇头:“还没。”

刘盈笑着说道:“既如此,你要多用点心了……”

韩信点点头,突然问道:“咱们之前不是在聊巽加国的事情吗?怎么又聊到《步兵操典》了?”

因为乃公不想跟你多说了……刘盈用看小可爱的眼神看着韩信:“因为《步兵操典》也是国之要事啊!”

“好,这件事我会尽快做好!”韩信满脸赞同,但不依不饶的问道:“不过我刚才说的方法陛下考虑一下,我是觉得真的很不错!”

不错个鸟……刘盈点点头:“确实很不错,上一个这么想的叫做秦二世……”

韩信头上的汗刷一下就冒出来了。

他结结巴巴说道:“不是!我,我真的没有别的想法……”

汉国有一种政治正确,叫做‘暴秦’。

嗯,虽然汉国黑秦国的方法,是将秦始皇和秦二世做过的事情记录在案,并告诉大家……

刘盈笑道:

“我也没有别的想法。”

“就是觉得你说的方法根本行不通!”

“不管是收紧律令,还是将百姓流放到身毒……”

韩信皱眉,拱手说道:“请陛下教我。”

刘盈点点头:“既然你诚心诚意的发问了,那我就大慈大悲的告诉你……”

韩信满脸懵逼。

但这一刻,他内心紧绷的弦却松了下来。

他是政治白痴,但人却不傻,自然听出了刘盈的语气并没有问罪他的念头。

“此前无论是开发江南、岭南,还是流放罪囚到天南州,那里的汉人比例至少和当地土著持平,而后此消彼长,最终使得那里成为大汉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但身毒不同。”

“那里天气炎热,水稻一年三熟,人口增长的速度丝毫不逊色大汉,再加上底子大,如果你一天杀一万人,只怕杀几百年也杀不完当地的土人!”

韩信稍稍思索了一下,默然点头。

这就类似于秦灭六国一样,秦国也想杀光六国王室的遗老遗少,但却做不到。

此非不愿,实不能也!

刘盈接着又说:“再说让罪囚移民。”

“还是那句话,按照当地的人口数量,大汉每年至少要向身毒移民百万,如此方可如天南州那般,让汉人的数量多过当地土人的数量!”

“但,这现实吗?”

韩信轻轻摇头。

如今的大汉虽然关中人满为患,但这属于特例。

毕竟长安城是大汉帝都,自然会虹吸整个汉国的人口,尤其是有钱人。

而有钱人多了,就业的机会也就多了,自然会吸引更多的人前来关中务工。

但在汉国的其他地区,比如辽东、辽西以及辽南三郡,再比如庐江、黔中等长江中下游地区,虽然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大力开发,依旧是地广人稀,远不如中原的人口稠密。

所以,汉人连国内尚且填不满,再有下南洋,走西域,出东海讨生活的百姓,又哪里还有每年向身毒移民百万的多余人口?

韩信想着想着,看向远处的曹参时,脸上就满是讥讽。

此前曹参向刘邦建言暂停鼓励生育国策的时候,他就在旁边!

当时他有些不明所以,尤其是对于刘盈下令暂时剥夺曹参辅政权力的时候,他还有一种兔死狐悲之感。

现在看来,曹参那厮确实是鼠目寸光了!

韩信收起幸灾乐祸的笑容,问道:“既然如此,我觉得不如忍了吧。暂时对巽加王的挑衅置之不理,等过几年国内的人口数量多了,再一鼓荡平巽加国!”

刘盈沉默。

良久,他再度问道:“你的《步兵操典》编纂完了吗?”

韩信瞪大眼睛,愣住不动。

此刻,他就算是再白痴也明白了过来。

他带着几分委屈说道:“陛下,臣哪里又说错了呢?”

刘盈仰头笑了几声,回答道:“天授不取,反受其害。”

“既然巽加王如此作死,咱们如果不收拾他一顿,夺了他的国,岂非让世人觉得我大汉软弱可欺?”

“须知,强取胜过苦耕!”

“强取胜过苦耕?”韩信低头沉吟。

刘盈笑而不语。

这句话不仅是铁民的族语,也是以战养战的真谛。

干趴对方,把对方的领域利益占为己有,那么未来的利益也就占为己有,这比徒步积累自我发展快太多了!

韩信拱手鞠躬:“谨受教。”

虽然他还是没想明白,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句话听起来很吊,所以他要写进自己的日记之中!

准确的说,是自传。

如今的汉国出版业发达,而不知从何时起,朝中大佬喜欢上了写回忆录或是自传,尤其是那帮没什么文化的泥腿子功臣,更是喜欢将自己吹的天上有地下无……

比如樊哙,就吹嘘自己能文能武……

但樊哙的自传购买者寥寥无几,风靡长安的是一本《我的奋斗》……

虽然那本书的作者和从前很多让长安纸贵的书籍作者一样,采用的是佚名,但内里的很多密辛又岂能瞒过诸如韩信这样的亲历者?

大家对此一问三不知,无非是心照不宣,不想,也不敢揭穿某个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大汉皇帝而已……

所以,韩信也要写一写自己的回忆录!

当然了,佚名。

毕竟他的回忆录中,会用大量篇幅去内涵某个大胡子!

刘盈咧嘴笑笑,正想说些什么,却突然从韩信身后看到了怒气冲冲而来的御史中丞周昌。

他用手捅了捅韩信:“我要是你,这时候已经开溜了!”

韩信顺着他的目光望过去,一秒钟后,拱手行礼,转身就跑。

毕竟来人是周昌。

那厮属于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怼起人来丝毫不会在意对方的身份……

历史上,他把刘邦比作桀纣……

刘盈站在原地,等着周昌甩着袖子走来,笑吟吟说道:“淮阴侯和朕刚刚在商讨国事来着……”

周昌愣住,有些结巴:“嗯?刚才离去的是太尉淮阴侯?”

说完,他脸上怒容更盛。

毕竟他的兄长是御史大夫周苛,和太尉一样同为三公,虽说周苛年迈,可韩信也年过半百,而他的兄长此刻尚在耕田,没道理韩信那厮已经结束了劳作!

所以,姓韩的,这是你自找的……周昌从帽子上拔下炭笔,在小本本上记录起来。

在他看来,礼不可废,今日亲耕,这对于国以农为本的大汉来说尤为重要,即便是天塌下来,也要先把籍田耕完才行!

况且,他和刘盈在一起相处多年,岂能听不出刘盈撒谎的语气?

刘盈满脸懵逼。

他忘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周昌那厮是个近视眼,而且他此刻并没有戴眼镜!

所以,周昌其实并没有看到韩信在摸鱼……

不管了,反正这是韩信自己说的虱子多了不痒……刘盈心安理得的原谅了自己。

过了一会,刘盈好奇问道:“中丞的眼镜哪里去了?”

周昌黑着脸,闷声闷气:“臣的眼镜被太子和淮王(刘武)夺去了!臣只是说了几句太子当谨言慎行,走路时也应四平八稳,不要蹦蹦跳跳,然后眼镜就没了……”

刘盈也黑着脸。

这一刻,他总算是知道被叫家长是什么样的感受了……

他扁起袖子,点点头:“中丞在这里不要动,朕去去就回!”

嗯,熊孩子,自然要打,狠狠打!

但周昌却拦住他,沉声问道:“陛下莫非要去责罚太子和淮王?”

刘盈点点头:“不然呢?小时候就如此顽劣,长大那还了得?要知道他俩一个是太子,将来的皇帝,一个是王,要治理封地,守护一方百姓!”

“此时不教,更待何时?”

周昌却满脸不赞同的说道:

“稚子顽皮、不服管教乃天性,长大一些就懂事了,没有必要打骂责罚……”

“况且,陛下少年时也很顽劣,太上皇没有对陛下棍棒相加,陛下如今不也成为一代明主?”

我算是知道什么是双标狗了!当年这厮当我太子家令的时候可没少去老刘那里打我小报告!还没有棍棒相加?要不是我有对老刘宝具,早被他打断腿了……刘盈瞪着眼睛:“莫非中丞不是来找朕告状的?”

周昌笑笑:“臣的肚量岂会有那般小?”

他说完,正色说道:“臣是来劝谏陛下当遵古礼,用牛耕……”

不听不听,王八念经……刘盈扭脸就走,浑不在意周昌站在原地咬牙切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