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命唯汉 > 第16章 刘盈:为了鼓励生育朕也是拼了…

天命唯汉 第16章 刘盈:为了鼓励生育朕也是拼了…

作者:曹吉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06 23:55:26 来源:笔趣阁

西海郡,临羌县。

十月的西北,天气开始转凉,阳光刺破厚厚的云层洒在人的身上,也几乎感觉不到什么暖意,在原地站久了之后,寒意渐渐穿过棉袍,让人情不自禁的打了个寒颤。

但即便如此,这里那间临时搭建的火车站外,依旧是人山人海。

今天,是他们的皇帝抵达这里的日子!

兴奋,骄傲,委屈等诸多情绪,尽数淹没在了此刻的红旗招展,锣鼓喧天之下。

嗯,所谓委屈,大抵是因为之前被羌人欺负了一次。

虽然大仇得报,但西海郡的百姓依旧觉得在大汉其他郡县的百姓面前有些抬不起头。

毕竟这世道,只有汉人去欺负别人,去抢掠别人的道理,哪有汉人被蛮夷抢掠,被蛮夷欺辱的道理?

如此奇耻大辱,非亡其国,灭其种,绝其苗裔所不能洗刷!

但他们只做到了前两者,最后一项本来也能做到,但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嗯,主要是善财难舍。

所以他们面对着从中原各郡前来观礼的吃瓜群众嘲讽的眼神,也只有唾面自干,等到回去的时候,再让那些羌人女子卸甲给他们看看……

站台内。

郅都看着周围那些用彩纸扎成的花朵,极具西海郡风格的绘画、浮雕、标本等装饰,频频点头很是满意。

他最初的时候有些担心。

毕竟王忌等人是长安城来的纨绔子弟,而长安城历次活动别的不说,主打的就是一个铺张、奢华,因此他也担心会看到那些挥霍无度的场面。

西海郡只是占地面积大,但论起富裕程度,尤其是一年的赋税收入,至多相当于长安城周边的一个县!

所以,这种花钱不多,但突出地域特色,而且很有设计感的欢迎仪式,足见王忌等人用心了。

也许,这就是陛下说的有色眼镜看人吧……郅都嘴角扬起,看向满是忐忑的王忌等人时,丝毫不吝啬赞美之词,并且表示自己会在皇帝面前为他们请功。

一瞬间,王忌郦寄等人心中大喜,但对于郅都所说的要在皇帝面前为他们请功这件事情却并不太在意。

他们这个级别的功侯嫡子,需要的并不是功劳,而是在刘盈心中的存在感。

毕竟刘盈掌握着分蛋糕的权力。

在这种人情社会,尤其是封建王朝下的人情社会,只有最靠近刘盈的那些权贵才能吃个肚皮溜圆,其他人能分到一些残渣就很不错了,至于更外围的人,甚至连味道都闻不到……

所以,这也是很多功候极力向刘盈兜售自家女儿、姐妹的原因。

只可惜刘盈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

自然而然的,不会被美色所迷惑!

嗯,其实最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丑拒……

汉初的这群功臣大多都是泥腿子出身,几乎没什么能文能武、长相十分英俊的人,因此功侯二代目的长相也就那么回事,三代目自然也漂亮不到哪里去。

比如曹参的孙女,再比如长沙王吴臣的幼妹……

朕宁吃仙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刘盈举高双手,任由在他身边脸蛋红红的许负和臧儿为他穿上皇帝冕服。

昨夜,大被同眠,一日百里。

许负趁着替刘盈整理衣袖的时候,恨恨的在他手上咬了一口。

坏家伙!

就知道欺负人!

但下一秒钟,她只感觉到一条钢铁般的手臂搂在她纤细的腰肢上,让她身不由己的趴在了刘盈的怀中。

然后,衣衫开始凌乱。

“不,别,大白天……哎哟,疼!妾知错了……”

“朕咬朕,朕也咬你,扯平了。”

刘盈甩着袖子,一脸得意洋洋的向车厢外走去。

只是他没有注意的是,在他身后,许负揉着胸口处的牙印,脸上露出了几分奇怪的神情。

渴望、愉悦,欲求未满……

………………………………

呜……

汽笛的声音回荡在站台每个角落,巨大如同怪物的蒸汽列车车头拖着二十多节车厢,缓慢停了下来。

郅都身侧的王忌向一旁的乐队轻轻摆手,站台内顿时响起了刘盈魔改过的那曲《秦王破阵乐》。

曲调高亢大气,尤其是这个乐队演奏的极为娴熟,节奏分毫不乱,一点都不逊色奉常府的那群官方乐工。

“可以呀。”郦寄轻声赞叹:“这么短时间内上哪找的乐工?”

王忌虽然心中乐开了花,但面上却丝毫不露,只是翘着兰花指摆了摆手:“长安大剧院,毕竟我和他们还有几分交情……”

郦寄盯着那只兰花指看了许久,默默拉开半个身位。

他,喜欢的是娇滴滴的小女娘,而不是娇滴滴的胸毛大汉……

王忌早就见怪不怪。

毕竟女装大佬只是一种爱好,并不妨碍他的取向,尤其是他曾经得到过刘盈的鼓励,要活出自我,要不负此生,所以旁人想怎么看就怎么看,并不会改变他的初心。

“陛下来了。”

申无疚小声提醒一句,旋即再度整理着身上的衣冠。

郅都同样整理了一下袍服,带领身后熙熙攘攘的人群迎了过去。

“山呼——”

“万岁、万岁、万万岁……”

齐整浩大的声音响彻整个车站,而后慢慢传到外间,引发起了声势更加浩大的呼喊。

在震耳欲聋的锣鼓声中,无数的百姓挥舞着手臂,口中大声呼喊。

“万岁、万岁、万万岁……”

但在更远处,许多穿着黄色僧袍的光头手持念珠,朗盛齐颂:

“一心顶礼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一心顶礼大慈尊,慈尊已入如来地……”

大慈尊,指的是弥勒菩萨。

刘盈,是他们宣称的弥勒转世……

嗯,之所以是弥勒菩萨而不是弥勒佛,主要因为弥勒是未来佛,大概五十多亿年后才会转投娑婆世界成佛,此前一直在兜率陀天讲经说法。

不过这对于那些一味传法的天竺僧人来说完全不是个事,只要能传道更多信徒,他们就可以积攒足够多的功德,这样就可以转世到极乐世界去。

因此魔改一下经文也无所谓,重要的是金钱上他们也可以做出让步。

别说十一税了,就算是十零税他们也一样接受!

…………………………

临羌县,双桥里。

刘盈在前呼后拥中走下马车,只是在看到那些衣着普通的百姓跪在地上行礼时,赶忙快走两步,笑容满面:

“都起来吧……”

他此来并不是为了摆谱,而是慰问,因此特意没有穿冕服、袀玄或是黼黻之类的华服,而是一身很低调的月白色长袍,只不过纹绣图案用的是金线……

毕竟皇帝,穿的寒酸了有失体面。

低调的奢华,最好不过。

因此在刘盈身后,陪同他前来的王陵郦商等人,同样是穿着看起来很朴素,但其实无论是裁剪还是用料,都可称得上的名家匠心的袍服。

临羌县尉孙食其迎了上来,指引刘盈向前走了两步,指着一个坐在轮椅上,年龄大约三十多岁,脸色蜡黄的男人说道:“此人就是士伍黄无忌,不更爵,对战羌人时身披七创,死战不退,这才使得铁轨没有被羌人盗走!”

“可惜腿骨粉碎,只能截肢……”

毕竟当日发现羌人偷铁轨的只是一支十多人的巡逻小队,虽然示警发出之后,西海郡郡兵,还有巡查铁路的亭卒很快赶了过来,但在这之前的空窗期,巡逻小队却是寡不敌众,以十多人的数量,对付好几百羌人。

虽然汉军士兵穿着铁甲,但羌人手中的连枷和赶马棒也不是吃素的。

尤其是巡逻小队为了节省体力,日常是板链甲混穿,而对于腿部的防御更是薄弱,自然就成了羌人攻击的重点。

所以,其实他们能活着撑到支援赶来,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刘盈摇头轻叹:“如此猛士,可惜了……”

他说完,示意身后中郎将他准备好的慰问品送过来。

慰问品很简单,大抵就是些布料、钱串,米面粮油之类的生活物资。

毕竟此前已经有过赏功,他今日来此只是为了收买人心,因此送点惠而不费的东西就可以了。

等到中郎们将慰问品搬到里坊之内,刘盈才笑眯眯的问道:“可有子女?”

黄无忌哆嗦着嘴唇说道:“有的、有的,两子一女……”

刘盈挂着仪式性的微笑,环目四周说道:“那你需要再努努力了,朕年岁比你小,可已经有了五个儿子一个女儿!”

黄无忌笑笑,拱手说道:“臣定当竭尽全力,必不负陛下嘱托!”

毕竟他有着第四级的爵位,而且主动迁徙西海郡后,还能获得大量的赏田,家中林林总总算下来有千亩良田,还有几乎同等数量的草场,所以即便是断了一条腿,也丝毫不会对他的生活造成影响。

重要的是他此后不再服役,剩下的后半生就只剩下生孩子这一件事情了……

刘盈向他轻轻颔首,走了两步,看向一个四十多岁的女人笑着说道:“而你,朕的姊姊,才是真正的英雄!”

一时之间,周围人用满是羡慕的眼光齐刷刷望向那个中年妇女,以及站在她身边,同样激动到热泪盈眶的中年男人。

不过这不是最显眼的,最显眼的是在这对夫妇身边,高低参差还站着整整十二个男男女女。

这,就是刘盈称呼她为英雄的原因。

他们两个人,一共生下了十二个儿女,并且此刻肚子里还有最少一个!

也就是说,在十年之后,这个最初不过夫妻二人的小家庭,将扩张成一个拥有五十个以上人口的大家族!

刘盈摆摆手,让身后的中郎将一个匾额搬了过来,随即揭开上面的绸布,露出四个金光灿灿的大字。

英雄母亲。

…………………………

返程的马车上,张不疑懒洋洋的靠在沙发上,摇头问道:“至于吗?”

刘盈反问:“什么至于?”

张不疑坐直:“给伤残士兵送慰问品我觉得很正常,但给那个除了能生之外别无所长的妇女送一块‘英雄’匾额,是不是有些过了?”

“毕竟,别处也不是没有生下那许多孩子的女人。”

“你懂个屁!”刘盈毫不客气:“你知道什么是表率的力量吗?再有,这一路坐着火车过来,你对西海郡有何感想?”

张不疑愣了一下:“景色壮丽,风光秀美,和中原迥异……”

刘盈作势欲打:“我问你这个了?我问你觉得西海郡和咱们上次来的时候,有什么变化?”

张不疑仔细回想了一下,点头说道:“你不说我还真忘了。”

“别的不说,这沿着铁路两侧到处都是农田、牧场,只可惜咱们来的不是时候,庄稼都收完了,草也黄了,看起来有些荒凉,要是夏天或是秋天来,景色一定更好!”

刘盈忍住了揍他的冲动,毕竟刘乐此刻就住在列车上,到时候张不疑去告个状,刘乐必然要帮着她家的小白脸讨回场子……

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刘盈这些天带着一家老小在刘乐那里混吃混喝,吃人家手软……

嗯,小指的是他本人、许负和臧儿,老自然是刘邦……

毕竟他们老刘家的男人,从来没有吃饭给钱这个习惯……

于是刘盈叹气说道:

“最初迁徙人口的时候,为了保障大路畅通,人口沿道路两侧分布……”

“所以你看到的只是管中之豹罢了,在远离铁路两侧的丘陵谷地之间,还有大片大片尚未得到开发的土地!”

“而要想让西海郡得到全面开发,不鼓励他们生育如何能行?”

张不疑皱眉道:“从外面再迁徙人口不行吗?”

刘盈问道:“你冷吗?”

张不疑点头:“冷啊,你看我穿的,外面还套了一件紫貂皮夹袄……”

紫貂皮是皇室专用,这厮僭越了……刘盈在心中给他记了一笔,准备秋后算账,接着说道:“那么几天前,在关中时你又穿的是何种衣物?”

张不疑回忆了一下,捏着颌下短须说道:“锦缎厚重的秋衣,正午时分有时只穿单衣即可。”

刘盈点头:“对呀,你觉得中原之人,愿意来此苦寒之地?”

张不疑不假思索:“不愿意。”

他说完,愣了一下:“吔?那之前怎么迁来了这十万户?”

刘盈笑了笑说道:“那时候他们没得选。”

“当时他们只有三个选项,要么是跨海去鲸岛总督府种大米,要么就去九原、云中等北方苦寒之地牧马放羊,最后则是来西海郡种田……”

“所以,西海郡就很轻松的获得了十万户的移民,不过人口也并不集中在临羌、湟源这几个靠近西海的县,主要还是在东边,靠近陇西郡的那些县。”

“但现在不同了。”

“得益于造纸业的发达,重要的是扫盲成功,导致了民间识字的人越来越多,长安邮报也从之前的半年刊,逐步变成了月刊。”

“这就导致了即便是在乡下,人们也可以相对便捷且没有什么延误的获取信息。”

“于是,下南洋可以获得怎样丰厚的回报这件事,就瞒不住了……”

“如此情形之下,再要强迁人口填充此等苦寒之地,只怕中原就又能再听到狐狸叫咯!”

“狐狸叫?”张不疑愣了一下,旋即笑的乐不可支。

毕竟陈胜吴广的事情距今没多少年,当初大泽乡起事的亲历者尚未死绝,因此各种详情普通人未必知晓,但张良却是知道的一清二楚,重要的是宫中还有密档,张不疑自然知之甚深。

于是张不疑问道:“所以,你就鼓励他们多生咯?”

刘盈食指敲击着沙发边上的茶几:

“正是,你发现没,汉人有一种独特的乡土情怀,那就是他们一般情况下,不怎么喜欢离开生养自己的土地,除非是在家乡混不下去了,否则一辈子就只在家乡周围的几个县打转……”

张不疑点头。

刘盈笑着说道:“因此,当没有太多外来人口迁入的时候,鼓励他们多生才是正道。”

“要知道土地上会长出蛮子,你不把地占了,要不了多久,就会不知道从哪里溜达过来一群蛮子,在咱们边上生根发芽,然后再对着富裕的汉人流口水……”

张不疑愣了一下:“啥意思?”

刘盈嘴角扬起:“你自己慢慢想,想不明白了写信给我老师,顺便问问他今年的新年大朝会他参加吗?”

张不疑挠了挠头:

“行吧。过年的时候我爹应该会回来,毕竟这次他是和商山四皓一起出去的,那几个老家伙烦得很,罗里吧嗦的,我爹这会说不定已经在回家的路上了……”

刘盈笑了一声不再言语。

有些事情他不知道该如何给张不疑去说。

就像他说的那样,蛮子真的就像是从土里长出来的。

比如匈奴被打残了之后,之前不知道藏在哪个犄角旮旯里的鲜卑人就冒了出来,不仅降服了匈奴人,甚至还打退了进剿的东汉……

再然后,鲜卑南下,柔然冒了出来……

柔然倒了,突厥又开始崛起……

唐朝好不容易撸平了突厥、吐谷浑等西北势力,东北的契丹人又开始坐大,一直等到白山黑水里的女真人钻出林子,取代了契丹人的地位……

紧接着,就是蒙古人开始横扫天下了……

最后,懂的都懂。

而从夏商周这些只占据中原的王朝开始,一直到最后的汉地十八省,无不说明了一个道理。

落袋为安。

因此刘盈才会对接连生下十几个孩子的汉人夫妇颁发匾额。

嗯,只是匾额,别的并没有什么。

毕竟送匾额表彰,是刘盈这个皇帝的私人行为,至于别的一些表彰,则是国家行为。

比如免税。

刘盈继位以来,并没有废除之前的鼓励生育的政令,生孩子不仅可以获得奖励,还能免除很多赋税和徭役。

重要的是二十等军功爵制度依旧良好运转。

也就是说,每一个生下的小孩等到成年之后,将会按照相应爵位从官府获得土地。

如今的西海郡地广人稀,和后世青海省差不多面积的土地上,只生活了一百多万人口,所以有的是土地用来授予新生儿!

不过这就有了另一个问题。

那就是开荒很难。

虽然汉国对于在野地之上开荒有着一套标准流程,那就是前期主要以畜牧为主,肥沃土地的同时,也能够赚到一点生活费。

但是吧,这种收入无疑是杯水车薪。

土地养好,但新成立的家庭并没有足够的金钱去购置诸如马拉犁铧、马拉收割机之类的大型农机!

毕竟啃老的前提是父母有积蓄,而一个拥有五六个、七八个乃至十多个孩子的家庭,很明显是存不下什么钱的。

所以,他们就只能靠自己了。

不,还有一个选项……刘盈嘴角扬起,准备等收集到一定的数据之后,就开始那个计划。

…………………………

埃及总督府,亚历山大里亚。

竖着刘盈按剑而立塑像的广场边上,一间希腊式拥有又粗又高廊柱的神殿前,挤满了熙熙攘攘的人群。

他们,同样是来凑热闹的。

今天,是东地中海发展银行成立的日子。

其实埃及人对于银行并不陌生,毕竟托勒密王朝的统治者为了加速埃及发展,好和其他的继业者国家开战,同样在国内开设了类似银行的机构。

不过那些机构利息高不说,而且强行摊派,和抢钱也差不多……

窦广国站在银行门口,静静等待着鞭炮放完。

当日货船运来的大汉银元,不仅是用作支持地中海的商贸运作,更是给他筹建银行而运来的准备金。

银行业。

这在如今的世界无疑是很新颖的东西,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不可知的风险。

所以,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自然就是东地中海的希腊世界……

毕竟这里的商业氛围浓厚,更加有利于刘盈调整银行的运行规则,推出一套适应于这里,同样适用于汉国的新制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