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命唯汉 > 第一百五十六章 刘盈:穿越,然后试图成为黑皇帝…

“朕,真是个天才!”

听到刘盈的话,不止刘邦满脸鄙夷,张不疑更是把白眼翻到了天上。

唯有张良,眼中满是赞叹。

他的学生,终归是成长为了一个合格的君王,懂得以冠名堂皇、造福天下之名,行横征暴敛、谋取私利之实……

因此,隐约猜出了刘盈接下来要说什么的张良,笑着问道:“车道划分也完成了,城门税也有了,那么新的交通工具又是什么呢?”

刘盈笑眯眯的说道:“自行车!”

刘邦瞪着眼睛:“自行车?”

“没错,正是自行车!”刘盈带着几分揶揄的看向刘邦:“就是爹你总是想要教我娘,但我娘说啥也不再学了的那种铁牛……”

小兔崽子哪壶不开提哪壶,你给我等着……刘邦咬咬牙转而问道:“你那玩意贵的要死,还不好骑,而且还要自己用力,傻子才买呢!”

一瞬间,张不疑愣住,张良脸上的笑容也渐渐消失。

他俩,就是刘邦口中的傻子……

尤其是张良。

他家本来就很有钱,而且他老婆也是个能赚钱的主,再加上本身的爵位,导致了他家的宅院占地面积比故宫小不了太多,日常从书房到卧房少说也要走上十几二十分钟……

如今是大圣三年,也就是公元前一八六年,张良生于公元前二五零年,这时候已经六十四岁,即便是放在后世,也只需要再熬一年就能退休……

如果是旁人,比如某高祖,日常在皇宫的时候就靠肩舆代步,但张良学过不少冲虚养生之道,腿脚格外硬朗,平日里不屑于乘坐肩舆或是滑竿,交通基本靠走……

但问题的关键是,他到底是个六十多岁的老人了,因此在自行车刚一问世的时候,他立刻康慨解囊的买了十几辆,从此之后在家里就以自行车代步!

张不疑也是如此。

止阳公主府经过了六次扩建,面积相比于留候府只大不小,所以他不光给自己买了几辆自行车用以代步,还给家里的仆役丫鬟也买了好多辆!

有钱,任性……

呵呵,我就静静的看着那老头踩雷……刘盈抿着嘴一言不发。

刘邦眨眨眼睛,满是疑惑:“都看着我干甚?”

张不疑看了看自家闭口不言的老爹,又看了看将脑袋扭到一边吹着口哨的刘盈,最终还是弱弱的说道:

“父亲有所不知,自行车如今风靡大汉,不仅是止阳和我,长安城这些功候府上少则十数辆,多辄百余辆、数百辆……”

“毕竟大家的宅院都挺大的,从前没奈何,只能慢吞吞的走,如今有了自行车,倒真的是方便不少……”

刘邦愣住,转而看向张良:“子房府上也有?”

张良拱手说道:“老臣恃自行车而行……”

于是,刘邦彻底懵逼。

在他看来,那破玩意很不方便,最重要的还需要用腿蹬着走,太费力了!

但他还是拽住刘盈,问道:“如此之物,宫中怎的没有?”

刘盈扭头:“有啊,未央宫多的是呢,甚至还有量身定制的纯手工典藏版……咋的,爹你平日里在未央宫各殿熘达的时候没有看见?”

熘达……刘邦总觉得这两字里充满了对他的讥讽,眯着眼睛问道:

“你说的乃公自然清楚,乃公问的是为何宫人内侍没有?难不成我未央长乐二宫,还比不过那帮家伙的宅子大?”

刘盈撇撇嘴:“造成这么个结果的人,应该是爹你吧?”

“吔?”刘邦满脸困惑。

刘盈接着说道:“咱家那两座宫殿是高台式建筑,每座宫殿的台基都高出地面许多,日常通行要想不频繁爬楼梯,靠的就是廊桥,这种地方怎么骑车啊?”

刘邦直接甩锅:“这也能怪我?还不是你那老师,说什么非壮丽无以重威,宫殿自然要修的高一点!”

行吧……刘盈笑笑没有说话。

其实他有些话没有明说。

当初自行车产能逐步增长,各功候勋贵豪门纷纷在自家府邸、庄园购置自行车的时候,窦漪房进入保胎阶段,平日里十几个嬷嬷贴身跟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掌管内帑的任务就回到了卢虞手中。

而卢虞从小就没有过穷日子,花起钱来那叫一个痛快……

于是,吕雉再度从她手中拿走了掌管内帑的权力,交给了别的本事一般,但唯独在钱之一道上很灵性的许负……

然后,本来已经走过流程,只要‘管家婆’签字就能拨款的申请就没有然后了。

嗯,准确的说,是搁置。

毕竟那是个貔貅,只进不出,哪怕花的不是自己的钱,但一想到花那么多钱才买那几辆自行车,许负整宿整宿的睡不着,最终还是决定等到自行车的产能真正爆了,然后再花小钱办大事……

反正这些年来无论是瓷器还是玻璃这样能够工业流水线生产的商品,无不证明了一点,那就是早买早享受,晚买享折扣!

许负始终奉行的就是买房者的理念,你不买我不买,明天还能降两百……

在刘盈脸上闪现出几分尴尬的神情时,对此有所耳闻的张良开始替他小师妹洗白:

“皇家自有皇家的体面和规矩,譬如宫中道路,宫人和内侍哪怕有急事也只能贴着路边急趋而行,若是换成骑车,在宫中道路上歪七扭八起来,只怕有损皇家威严。”

刘邦觉得张良说的有些道理。

自从他当了皇帝之后,无论是在前宫还是后宫行走,都保持着一种横冲直撞的姿态,只有别人给他让路,没有他给别人让路的道理。

皇权,至高无上。

所以,上下尊卑多少是要有一些的。

但如果是旁人,自然对此理所当然,可刘邦出身寒微,再加上以往的境遇,因此轻声说道:

“子房所言有几分道理。”

“长乐未央乃国之正殿,庄严肃穆一些很有必要,但骊山温汤宫、云阳林光宫和其他地方的别馆行宫就没有这个必要了。”

刘邦边说,看向刘盈:“等回去之后给留候小师妹说一声,让她抬抬手,在那些地方买点自行车,免得宫人内侍们终日走来走去,把鞋底子都磨穿了……”

原来这老头啥都知道……刘盈愣住。

留候小师妹?我当初就该反对这门亲事……张良很女性化的都了都嘴。

另一边,沉默了许久的张不疑说道:“关于让这帮土老……国人换一种出行方式,从骑马转为骑车这件事,我有一点疑惑。”

刘盈歪着脑袋:“说。”

张不疑仰头说道:

“想那自行车售价十万钱,如此贵重之物,恐怕非勋贵豪商之家难以消费的起!而且和马不同,好马有灵,不会让陌生人靠近、骑乘,因此骑马出行的人可以将马匹拴在店铺、食肆门前,自己短暂离开也不担忧马匹会丢!”

“但自行车是死物,且价格高昂,放在外面遭贼了如何是好?”

“难不成,还要让人扛着进入店铺?”

刘盈轻轻颔首:

“你说的有几分道理。”

“但你想没想过,光天化日之下没什么人敢盗窃马匹,不光是因为马会叫,会踢贼人,更重要的是过往行人会为这种拴好的马匹提供片刻的看护。”

“哪怕,这种看护只有几个呼吸。”

“但这也够震慑那些胆子不是太肥的小偷贼人了。”

“所以,自行车不会叫不要紧,只要在店铺门前划出专门的地方,让自行车统一摆放,然后雇人看管不就行了?”

“嗯,收费。”

“我觉得,那些五六十岁,为国家辛劳了半生的老农、里民最为适合这种工作了!”

“你看,这不就又提供了不少的就业岗位?”

“朕,真的是个天才!”

这句话我好像刚刚听过……张不疑吸了吸鼻子。

刘邦嘴角抽动两下,但还是认同的点了点头:

“不错,算是解决了其中一个问题。那剩下的那个呢?就是普通人买不起的问题。”

买不起是他们的问题,不是我的问题……刘盈歪头侧目,没有说话。

兔崽子钻钱眼里了……刘邦咬了咬后槽牙:

“要我说,那自行车的定价太贵了,早些时候十万钱一辆还算合理,毕竟少,可我听说现如今接连好几个工厂都要开工,还卖这么贵是不是有点不合适了?”

刘盈摊手:

“确实不合适,但这是种商业行为,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为何要降价出售?”

“况且,制作自行车的金属材料虽然不缺,但制作轮胎的橡胶却产能有限,只有很小的配额能用于生产自行车轮子……”

刘邦撇了撇嘴:

“你这竖子莫非以为乃公不知道?你让人取缔了南海郡的很多橡胶工坊,不就是为了囤积居奇,好赚取更多的钱?”

“要知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你如今已经是帝国的皇帝了,富有四海,囊括八荒,还要那许多钱作甚?”

给他自己修坟啊……张不疑面不改色,心中冷笑连连。

毕竟他也是才知道,刘盈已经准备在关中挑选地方修建陵寝了!

而且还说什么天子九陵,要在不同的地方修建九座皇陵,说什么修建奇观可以让自己的名字彻底和汉国绑定在一起巴拉巴拉乱七八糟……

刘盈对此浑然不觉,只是叫起了委屈:

“爹你把我瞧的忒小了!”

“我是那样爱财如命的人吗?谁人不晓得我天下第一败家子的名号?”

“之所以取缔那些小作坊,就是因为他们的工艺太落后了,不仅污染环境,而且还会对工人的身体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所以,我才让岭南四郡(南海、桂林象郡加崖州)取缔了那些小作坊,甚至连新的橡胶种植园都不再审批!”

“好吧,算乃公冤枉你了。”刘邦满脸无奈的摇了摇头:“你不让人开作坊我能理解,为啥连种植园都不让人家干了?”

刘盈回答:

“自然是因为太辛苦且赚钱的效率不高。”

“岭南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水热都很充沛,种橡胶树不如种植茶叶这种国内外需求量都很大,独一份,因此利润更高的作物!”

“所以在我的规划中,诸如橡胶树的种植、采割和初加工,都可以放在南洋的那些岛屿上去完成。”

“南洋的气候更加适宜橡胶树生长不说,而且工人的薪资也比咱们这边便宜,这就更进一步的拉低了橡胶的生产成本,至于利润最高、污染最小的那一环,则由咱们来完成!”

“毕竟大汉子民乃我等骨肉亲朋,没必要让自己人承担工业发展的苦果……”

“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如今生产橡胶这个行业发展前景很是广阔,很多南洋群岛的种植园都不再种植甘蔗,改种橡胶,而且上万亩的大种植园也比比皆是!”

刘邦一脸你好有道理的表情,再度问道:

“那甘蔗呢?就岭南那几个地方种的甘蔗,满足国内需求还行,你每年卖那么多糖出去,他们不种甘蔗了,你上哪弄原材料去?”

嗯,他的另一个担忧,则是朗姆酒,准确的说是生产自东南亚某岛的黑朗姆酒……

刘盈挠挠头:

“合着我刚才说了个寂寞?”

“我说过了,咱们只做利润最高的那一环,甘蔗的种植和初步榨汁熬糖自然称不上利润最高,尤其是如今榨糖工艺更进一步,能生产出颜色更澹的砂糖!”

“因此,甘蔗种植园就大量搬迁到了身毒各个土邦,尤其是巽加,更是承接了不少这种低端产业。”

“甘蔗收割后简单制成糖浆,然后装船运回来,咱们加工后再卖出去,如此形成一个很良性的产业链,反正咱们和他签有协议,每年和巽加之间的进出口要保持一定程度的平衡……”

“所以,要想卖更多的工业品给他,就必须要多多的进口原材料……”

“毕竟,初级农业产品、煤炭铁铜等矿石的价格太低了……”

刘邦捏了捏下巴,沉默了一下:

“好吧,可我还是没明白你准备怎么让他们放弃骑马,然后去买你那称得上天价的自行车……”

“只凭借加税恐怕不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