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命唯汉 > 第一百六十章 刘盈:先到长安为王上?

天命唯汉 第一百六十章 刘盈:先到长安为王上?

作者:曹吉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06 23:55:26 来源:笔趣阁

南海郡,番禺县。

南海郡守陈婴盘膝坐在桉几之后,脸上露出了几分垂涎欲滴的表情。

在他面前,洁白晶莹的瓷盘里,摆放着一只膏满体黄的黄油蟹。

自从上次去长安述职被刘盈招待吃了一顿大闸蟹后,作为一个地域上的浙江人,陈婴就彻底爱上了这口清甜素雅的鲜。

好在南海郡的河蟹品质虽然不高,但海蟹的品质却是极高,尤其是这种满膏的黄油蟹,更是帝王级的享受!

就在陈婴准备大快朵颐,享受极致的鲜在唇齿间绽放的时候,一个大汗淋漓的男人从外面跑入,一屁股坐在陈婴对面,举起他准备用来洗手的茶水一饮而尽。

在陈婴满脸懵逼中,那人笑着说道:“郡守好雅兴……某不喜欢吃这东西,还是猪蹄啃起来过瘾!”

陈婴有些无奈,此人名为许猜,现为南海郡尉。

许猜和他一样,同为楚人降将,只不过比他降的更加纯粹、彻底,许猜投降刘邦那年,是汉二年,也就是刘邦裹挟着五十六万大军攻入彭城那年。

那年许猜是楚将,奉命镇守的临济(今河南省封丘县)是西楚的一个门户要地,但无奈汉军势大,于是许猜投降,做了刘邦身边的一个郎中,在垓下之战指挥步兵,正面迎战项羽统领的楚军,因此封为严候,只不过食邑不多,只有六百户。

虽然许猜此刻对他并不是太过敬重,但陈婴却并没有丝毫不满。

毕竟陈婴很清楚,许猜为了更进一步,早就投在了东宫门下,因此才能以六百户食邑这个最低档次的侯爵,挤掉了许多食邑在一两千户的功候,得到了这个银印青绶、秩比二千石的郡尉一职!

嗯,现如今的岭南早就是不是秦朝年间,人们畏之如虎,避之唯恐不及的蛮荒之地。

相反,每年都会有成百上千,从各地而来的少地农民来这里讨生活。

他们或进入种植园劳作,摸清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后自己买地开荒,或者凑钱买船出海,捕鱼捞虾,顺便走私些香料珍珠宝石之类的东西……

至于那些当朝勋贵更是如此了,毕竟一个蓬勃发展的地方,总是不愁攒够升迁的资本。

当然了,这只局限于南海郡。

毕竟珠三角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盛唐年间广西福建大多穷的叮当响的时候,广州就富得流油,是个不怎么逊色于长安、洛阳、成都的国际性大都会……

因此同为东宫门下的陈婴放下手中的黄油蟹,看着许猜问道:“严候来此何事?”

许猜从袖囊中摸出一根竹筒,小心翼翼掏出内里的信笺。

“郡守请看,这是调兵诏书,命南海郡抽调三千精锐随时听命……”

陈婴擦拭了一下双手,接过信笺读了一遍,抬起头有些不解的问道:“印信无误,严候听命调兵即可,何必要对我说?”

毕竟郡尉掌郡驻军,直辖于朝廷,与郡守相抗礼,因此有了调兵文书之后,按照命令调集军队就可以了,完全没有报告郡守的必要。

许猜摇了摇头,从袖囊中又摸出了一封书信,展开在陈婴面前,挑挑眉:

“郡守再看。”

陈婴满脸疑惑的凑过来读了一遍,发现这就是刘盈和许猜的正常通信,问候致辞,并没有任何不妥之处。

当然了,不排除那些‘不妥之处’被许猜提前抹除了。

于是他看向许猜时,稍稍歪了一下脑袋,表示自己的不解。

许猜神秘兮兮的说道:“郡守将太子所写家信和陛下所书文书比对着看。”

陈婴将调兵文书和书信放在一起,下一秒双眼迅速睁大,看向许猜的时候,满是惊恐和疑惑。

这两封信的字迹一模一样!

“太子调兵作甚?”

“郡守觉得呢?”

望着许猜的满脸暗示,陈婴的惊惧之心更重。

“你的意思是?”陈婴压低了声音,只觉得一阵口干舌燥:“太子要……”

许猜点点头,同样压低声音说道:

“我听家里人说,如今长安流传有一种说法,陛下似乎有易储之心!”

“陛下常言赵王类己,再加上戚夫人娇媚可人,深得陛下之心……而皇后则年老色衰,色衰而爱驰,至于殿下更是动辄得咎,时常被陛下当着群臣之面呵斥,甚至当庭殴打……”

陈婴轻轻点头,觉得许猜说的有几分道理,尤其是刘邦时常殴打刘盈这件事,他很多年前就听说了……

“最悔生在帝王家,殿下也太可怜了……”

许猜附和着点点头,再次从袖囊中摸出了一张舆图,摊开在桉几上:

“郡守请看,殿下正领兵南下,从书信发出的日子推算,殿下应该已经到了南郡和长沙国交界处!”

“若是真如殿下所说,征讨滇蛮,则大军应该走巴蜀,顺五尺道前行,之后和调集的军队会师牂柯,再行和滇蛮决战,又怎会取道长沙国南下?”

“我曾听闻,长沙王吴臣和陛下情同手足,且能够承袭王位,全赖殿下之功!”

“郡守觉得,殿下是否假意南征,实则征调军队北伐关中,诛杀奸佞?”

陈婴愣了一下,觉得这厮的脑洞开的也太大了。

不过世上的很多事情都无法以常理推之,因此许猜所说未必纯属臆测。

万一呢?

所以他们这些早就和东宫绑在了一起的人,必须要做些什么才行!

于是陈婴轻轻颔首,只是迟疑着说道:

“以我之见,还是按照殿下所说,挑选三千精锐听命就是……如果真的天下有变,吾等必然会提前接到殿下通知。”

许猜摇摇头说道:

“郡守之言乃老成谋国之举,但不符合现如今的局势。若真的天下有变到需要我岭南出兵戡乱,恐怕也只有以快制快,先齐赵之军进驻关中才是!”

“要知道分藩天下,防的可不止是异姓诸王!朝中生变,诸王亦可起兵勤王!”

“我觉得应立刻点齐军马,挥师北上迎候殿下!”

看着有些咄咄逼人的许猜,陈婴一瞬间有些手足无措起来。

毕竟他就不是个能承担责任的人。

当年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事之后,东阳县的年轻人杀死县令,聚集数千人,推选他为首领,之后队伍迅速扩大到了两万人,因用青巾裹头,于是自号苍头军!

若是换做旁人,自然就是逐鹿天下,称王称霸,但陈婴却带着军队投奔了项梁,只有江东八千子弟,尚未扶持熊心为楚王的项梁……

所以此刻许猜让他同意倾南海郡之兵北上的建议,属实是赶鸭子上架了……

而见到陈婴满脸犹疑之色,许猜虽然心中大骂胆小鬼、老滑头,但却面不改色的说道:

“郡守不愿为殿下赴汤蹈火,某也不强求……某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还请郡守忘了今日之事,你我各自安好!”

他说完,看着陈婴轻轻点头,于是勐然站起,大步流星向外走去。

………………………………

长沙国,长沙县。

刘盈在长沙王吴臣的陪伴下四处乱转,巡视着他和吴臣共同开办的棉毛纺织工坊。

如今长沙县这座利她型城市,已经有了几分后世的雏形,至少女人的数量要比男人多出许多。

毕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女人和小孩的工资都比男人低,尤其是纺织女工,工资更低。

所以,这也是大工业生产最先从纺织行业起步的原因。

入行门槛低,成品利润尚可,投资者自然趋之若鹜。

纺织工坊内,刘盈摸了摸成品的毛毡,只觉得厚重绵密,虽然保暖效果比不过后世填充了鹅毛的羽绒服,但要比棉袄的保暖性能好很多。

这些厚实的毛毡是辽东郡继续向北扩张的保障。

随着造船业的蓬勃发展,辽东辽西两郡那些自由生长了成千上万年的原始森林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萎缩,因此要想再获得建造大船的木头,就必须继续向北,深入那种冬季里积雪一两米的地方!

嗯,明朝中后期的航海业萎靡,不仅是因为倭寇或是海禁,主要还是因为明朝境内的大树被砍的差不多了。

正如当年荷兰人为了可持续的建造大船,因此到处种植橡木。

只可惜百年之后橡木长大成材,海面上的木头船几乎销声匿迹,纵横大洋的已经变成了百年前的古人想破头也想不明白的大铁壳子……

不过这种担忧木头不够的事情,对于如今的汉国来说还早,如今汉国水师也就二十多条大船,就算加上货运的飞剪船,大船也不超过一百条。

而当年荷兰人忧心忡忡的时候,荷兰的皇家海军拥有战船一千两百艘,商船更是不计其数!

所以才有了海上马车夫之名!

不过荷兰的悲哀在于天堂太远,法国太近,被法国人搞了几次之后,海上马车夫就退休回家种郁金香去了……

就在刘盈走出这家工坊,准备去下一家工坊的时候,张不疑从外面走进,脸色有些奇怪。

“怎么了?”

“刚才长沙国的人来报,说是在南境发现了南海郡的郡兵,大约一两万人……”

刘盈:Σ(っ°Д°;)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