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命唯汉 > 第一百零八章 :刘盈:我有一个梦想!

天命唯汉 第一百零八章 :刘盈:我有一个梦想!

作者:曹吉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06 23:55:26 来源:笔趣阁

长安城,西郊,上林苑。

仲春二月,万物复苏,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

按照从夏商周传下来的礼节,这个月的第一个丁日,乐正要编排舞蹈,举行祭祀先师的释菜之礼。

嗯,不是孔老夫子,就只是一块写着‘师’这个字的木牌。

这时候的黄老学说虽然看着很牛,但其实费拉不堪,而儒家处于蛰伏之中,墨家大猫小猫三两只,法家宛如过街的老鼠……

刘盈觉得,等过几年,他的塑像倒是挺适合摆在上面的。

毕竟,他是一个拥有一大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定律、定理、猜想的男人……

“思乐泮水,薄采其芹。鲁侯戾止,言观其旗。”

“其旗茷茷,鸾声哕哕。无小无大,从公于迈。”

……

伴随着伶人唱诵的《诗经·鲁颂·泮水》,祭祀先师的释菜之礼正式开始。

刘邦带着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之类的满朝勋贵官员,肃然而立,手中捧着各种各样的祭品,比如代表青年学子的水芹,代表才华的菁菹(芜菁),代表早立志的红枣,代表饱满、坚实、谨敬的粟米。

一点荤腥都没有,真的是释菜之礼……

而按照规矩,祭礼结束之后,他们还要到国学参观,而这时候的汉国其实没有国学,所以参观的国学,自然就是刘盈弄出来的大汉公学。

如今在刘盈持之以恒的亲自上门‘募捐’,长安城的勋贵大户纷纷‘康慨解囊’之下,大汉公学已经从之前仅仅占据上林苑一隅之地,变成了一座拥有四十多座教学楼,纵横三百多平方公里的大学城……

嗯,之所以是纵横,是因为教学楼分布的比较散,许多学生上学的时候,甚至要乘坐园区内的公共马车!

至于刘盈这么做的原因,一方面和后世的高校差不多,有钱了就抓紧时间修两座教学楼,毕竟整体的规划比不上时代的变化……

而另一方面,则是断绝刘邦的念想,免得那老头心血来潮,将剩下的地方修成皇家园林……

当然了,上林苑中本来就有的离宫别馆,还是保留了下来,依旧是皇家专有的私人园囿。

片刻之后,伶人们的唱跳结束,刘邦带着公卿大臣们将礼物放在写着‘师’字的木牌子前面,恭敬行礼,整个释菜之礼就结束了。

于是,长长的马车队伍,就直接向着远处的大汉公学而去。

…………………………………………

“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大汉公学门口,两行小脸白净,穿着干干净净新校服的小男孩、小女孩,挥舞着手中的彩绸,扯着嗓子大声吆喝。

嗯,这是刘盈的安排,毕竟人都喜欢仪式感这种东西,刘邦尤其喜欢凑热闹,人以群分之下,跟在他身后的那些沛县甜不辣们,也同样是哪热闹往哪凑……

这,就给了刺客大师·刘盈‘刺杀’他们的机会。

刘邦一脸欢喜的向前走着,身边童声阵阵,远处人山人海,彩旗招展,数以百千计的少年向他欢呼,一时间让他忘却了年已垂暮,只是不停地挥舞着双手,已经有老人斑浮现的脸上满是笑容。

只不过在他身后,凡是和刘盈接触到的公卿大臣,脸上的笑容顿时凝滞,一副死了亲爹的表情。

这,就是刘盈对他们的刺杀。

准确的说,是募捐。

毕竟大汉公学年年扩招,而刘盈本着有教无类,尽快扫盲,提升全体国民受教育程度的目标,不仅不受学费,而且月考每科都在‘良’以上,并且攒够学分的学生,一律免费吃喝!

中午有肉,管饱!

所以,这也是他随便说了两句,就会有这许多的学生,不惜逃课也要来参加这场迎接仪式的原因。

嗯,他们很可能就是单纯的不想上课……

所以当刘邦走下马车,走入人群之后,跟随他前来的郎卫,以及学校的保卫,都将大门口附近围的严严实实,一个学生也不许走!

因为,刘邦是带着礼物来的。

《一课一练》、《三年启蒙,五年进阶》、《稷下密卷》、《格物综合》……

人人有份!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刘盈憋着笑,将手中厚厚一沓练习册递给刘邦,由他这个大汉公学的校长亲手发给自己的学生……

“多好的书啊……”他翻了翻手中的练习册,轻轻摇头,他少年的时候要是能有这么多书看就好了,那样,他肯定早早就从家里跑出来,到外面当游侠去了……

于是,他将手中的教材递过去,一脸殷切的嘱咐着那些强颜欢笑的学生。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而回应他的,是带着哭腔的声音:“是,校长……”

在学生们一脸‘激动’的排队领着练习册的时候,好几名画师拿着一些奇怪的工具,站在距离刘邦不远处准备作画。

嗯,这时候没有照相技术,所以记录历史瞬间,就只能通过画作。

为了让画师们能够抓住这种精彩的瞬间,刘盈再度‘发明’了一种新的绘画的方式,也就是利用小孔成像的原理,进行快速的勾勒足够精准的线条。

至于后续的上色,以及使用诸如透视法之类的绘画技巧重新作画,那就是回去之后的事情了。

而现在,那些画师一字排开,将脑袋塞进一个盖着布幔子的木匣内,利用一块45度角的反射镜,把小孔成像获得的图像投影在水平纸面上。

为了避免不能大幅作画,因此在画板上还装有复写器和放大器,并且将复写器和玻璃板相连接,形成可以直接描摹并放大图像的绘画工具。

嗯,等到刘盈搞定曝光材料之后,古早版照相机就有了……

刘邦分发着手中的练习册,耳边响起的是繁杂的,天南地北的口音,其中一个沛泗口音,让他心弦一震,呆立当场久久不能自已。

他的那个一生之敌曾经说过,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

所以,他这个游子,是不是要回沛县看一看。

那里,是他诞生之地,也将会是他的魂归之地……

“父亲,别停啊……”刘盈凑过去,悄声说着:“那么多学生还都等着呢……而且这里发完了书,还有一场签名会要进行呢!”

嗯,所谓签名会,还是发书,只不过送出的不再是教科书和练习册,而是一套十册简约版的《大汉百科全书》,刘邦亲笔签名的那种。

至于上台领取书籍的,小部分是勋贵家的傻儿子,而绝大多数,还是那些每科成绩都是‘最’的大老。

毕竟在英雄史观下,整个社会的发展是由那百分之一的人在推动,在改写。

就像是普列汉诺夫的《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一书中写的那样,如果克里奥柏特拉的鼻子短一点,古代罗马史将会改写,而雨果在《悲惨世界》中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认为如果滑铁卢战役那天早上没有下雨,欧洲史也会改写。

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点无可厚非。

但英雄是人民群众中具有代表性,先进性的个体,如果说历史是一条长河,那么人民群众便是涛涛河水,而英雄则是河水上泛起的一朵美丽的浪花。

因此,刘邦看着站在他面前一个英武不凡,大约二十岁出头的少年时,很难将之前看到过的文章,和这个少年联系在一起。

“就你叫张释之啊?”

“回陛下,东宫洗马,张释之。”

于是刘邦看向一旁喜气洋洋的刘盈时,顿觉气不打一处来。

真该死,自己篮子里的白菜又被猪拱了!

不过他想了想,自己终有一天会长眠于地下,再优秀的人才也早晚要为刘盈所有,心中稍稍释然,只是恨恨的瞪了一眼刘盈。

毕竟,那小崽子太得瑟了,好想揍他……

不过刘盈却浑不在意,他有刘太公护体,区区刘邦丝毫耐他不得!

他之所以今天大量发书,就是想要验证一下他新搞出来的印刷机效果怎么样,如今看起来字迹清晰,尽管油墨没有彻底干涸,用力摸上去会粘一手。

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有了大量印刷书籍的能力。

这不仅能满足国内需求,还可以大量出口到国外,比如东南亚岛国,以及印度次大陆,甚至更远一点的中东,欧洲。

历史上,英语的流行就是因为天赐勐男莎士比亚,莎翁一人为英语创造了几千个词汇,让粗鄙不堪,下里巴人的英语阳春白雪了起来。

而后,就是詹姆士国王下令翻译的《钦定圣经》。

尤其是后者,这本书的发行量可谓是天文数字,用英语书写的词汇、警句,典故因此随着日不落帝国的拓张遍布全球。

所以,刘盈觉得可以将《列子》、《庄子》这样既有深度,也有故事的典籍改编一下,白话文之后传播到世界的每个角落。

毕竟,这才是真正的软实力。

ps:嗓子好痒,咳嗽了一下午,不确定是中招了还只是单纯的感冒,好在我一直都有备药、储备粮食的习惯,毕竟仓鼠癖,只是可惜忘了买自测试纸……

允悲,我要在自己的大腿内侧写一个惨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