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命唯汉 > 第九十三章 刘盈:因两百钱灭亡的帝国…

天命唯汉 第九十三章 刘盈:因两百钱灭亡的帝国…

作者:曹吉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06 23:55:26 来源:笔趣阁

长安城。

夏日炎炎,就连知了也热的不行,蝉鸣之声也变得有气无力。

通向长乐宫的廊桥上,刘盈甩着袖子,骂骂咧咧的向前走着,许多甲士和宫女内侍远远看到,纷纷选择掉头就走……

而刘盈的愤怒其实也好理解。

他美滋滋的在九原郡住着,左牵黄、右擎苍,每日里背着燧发枪在草原上狩猎黄羊野兔,如果不想动,还可以找个有树荫的河谷钓鱼,虽然不一定能钓到鱼,但却可以和苏东坡学习,提前炖一砂锅的东坡肉……

重要的是,九原郡此时的温度,要比关中低五度不止!

无遮无拦的地方虽然酷热难耐,但若是在树荫下,如果再有流水,凉风习习,即便是正午时分也可以穿着长袖衣衫。

所以,这就是刘盈假借工业巡查为名,特意北上避暑的原因……

嗯,云阳县虽然有林光宫,也就是后来的甘泉宫作为避暑山庄,但毕竟纬度和海拔在这摆着呢,真到了三伏天,山里也并不凉快。

至于刘盈现在从未央宫过来,原因也很简单,他在回到长安城的第一时间,就被吕雉抓走,倾泻母爱去了……

一个事逼爹,再加上这么个娘,我的命咋嫩苦嘞……刘盈长吁短叹,站在长亭殿门口,从迎上来的魏无知手中接过冰水浸泡过得丝帕,擦拭着脸上的汗水。

“催!催!催!就知道催!有什么大不了的事啊,我腿都快被马鞍磨破了……”

在刘盈的抱怨声中,魏无知满脸苦笑,一言不发。

他能怎么说?

说每天一封的敦促信,是皇帝陛下因为自己不能出去玩,所以满是妒忌,找了个借口把你拉回来了?

不过刘盈也懒得和魏无知这个具体办事的人计较,他一肚子的火气,都在大殿里面的那个老家伙身上!

于是他一把推开殿门,昂扬直入,只是扑面而来的凉气让他身上的燥热消散不少,于是就看到了坐在丹陛之上的刘邦,以及几个觐见刘邦的功候。

而在那几人外侧,则是手持长戟,身穿铁甲的虎贲军士兵。

虎贲军,这是一个延续自夏朝的制度,夏朝设‘虎贲氏’一职,专门负责执掌如老虎般勇勐的将士八百人,皇帝外出打仗,虎贲军就和军队一起出征;皇帝住在外面,虎贲军就负责守卫,属于是御林军中的御林军。

按照叔孙通带领的一群儒生从‘故纸堆’中翻出来的资料,大约在一年前,刘邦从边军骑士,以及来长安城‘上番’,也就是服兵役的戍卒中也挑选出了八百人,重建虎贲军。

而虎贲军的任务,就是手持长戟,当有外臣面见皇帝的时候,用长戟顶在他的肋下,这样无论是他有刺王杀驾的行动,还是皇帝想要干掉他,都可以在第一时间用长戟扎穿他的身体,挑起来扔到宫外,免得鲜血滴在宫殿里,污了皇帝的眼……

据说曹操见汉献帝时,受过这样一次待遇,回来后浑身冷汗,然后为避免再次遭遇这种生死悬于他人之手的危险,于是给自己加了个‘剑履上殿、赞拜不名’的特权,从此就无须再被虎贲卫士以锋刃刺肋了。

也因此,虽然刘邦一脸和气,笑容满面,但站在丹陛之下的桃候刘襄就显得战战兢兢,如临薄冰了。

毕竟,此时酷夏,刘襄穿的相对单薄,因此能清楚的感受到利刃的锋芒……

但,虽然他汗流满面,却并不敢抬手去擦,生怕一个不小心就被定为刺王杀驾,身首异处!

刘襄其实就是项襄,也就是项梁的嫡子,在投降了刘邦之后,被封为桃候,赐姓为刘。

虽然改姓听上去有些耻辱,但他却并不亏,毕竟当年他的堂兄弟项羽可没有给他封侯,而且重要的是,刘盈知道,刘襄有个儿子,叫做刘舍,在历史上接替周亚夫,做了汉帝国五年的丞相!

所以,在去年刘舍百日抓阄的时候,刘盈熘熘达达的过去,代表刘邦送了一份贺礼,顺便当众允诺,等到这个奶娃长大之后,可以来他身边做个郎卫……

嗯,刘襄虽然没什么实权,但身份不低,毕竟他是项梁的嫡子,而项梁既有项燕的遗泽,也有重建楚国的功绩。

在项伯离世之后,刘襄就毫无疑问的成为了改姓刘的项氏一族的领袖,同时也接替项伯,成为了降臣派系中的一个大老。

因此,刘盈以太子之尊,亲自跑过去舔一舔刘襄其实不丢人,毕竟某图书管理员说的好,所谓政治,就是把自己的人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

当看到刘盈大咧咧的剑履上殿,一屁股坐在刘邦身边的时候,刘襄心中的忐忑稍稍减轻,整个人仿佛有了主心骨,低下头说道:

“臣回去之后,就会立刻彻查,若果如御史所言,定不轻饶……”

刘邦轻轻颔首:

“桃候朕还是很放心的,不过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若是好鸟,就留着,若是坏鸟,嘿嘿……”

“是是是,陛下所言甚是……”刘襄越发毕恭毕敬,只是内心却杀气腾腾,准备回去就大开杀戒,哪怕那几个老家伙算是他的叔爷爷辈!

嗯,项氏一族的族人派遣门客强买百姓良田,被人告到了御史府,于是刘邦就把刘襄招来敲打敲打。

刘盈随手翻了翻卷宗,看到刘邦已经勾决了那几个持凶伤人的狗腿子后,一言不发,静静等着眼前的训戒结束,然后和身边这个老家伙算总账!

片刻之后,刘襄倒退着消失在殿门之外,刘邦顿时长出了一口气,扯开衣领,从之前的正襟危坐,变成了衣冠不整的模样。

然后,他就看到了歪着脑袋,怒气冲冲的刘盈。

在刘盈那满是控诉的眼神之中,刘邦变得有些悻悻,伸手从旁边端过来一个果盘:“刚摘的西瓜,倍儿甜!”

“这瓜保熟吗?”

“什么?”

“没什么。”

刘盈轻轻摇头,殿中顿时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吸熘西瓜的声音。

少顷,在冰镇西瓜的缓和下,刘盈心中怒气消散大半,只是看着刘邦问道:

“减税是不可能减税的,最多延长产子奖励,继续鼓励生育,生孩子免劳役和人头税……”

刘邦对于后者并不反对,毕竟如今的汉国虽然经过了这七八年的休养生息,但连那些抱在怀里的奶娃都算上,也不到三千万的人口,属实是太少了!

嗯,这指的是拥有正式户籍的平民,奴隶不在其中之列,但全国登记造册的奴隶数量,也不过两百多万,就算是把大户们藏匿的奴隶也加上,总数也不超过四百万。

因此,多生,免税就很有必要了。

其实刘邦最早的时候,是想和越王勾践学习,给生孩子的民户再发一笔补贴,但刘盈说都发钱等于不发钱,所以这项决议就搁置了……

但减税这件事,刘邦这些天既听从了很多人的意见,自己也通盘想了许久,觉得也不是不可以。

毕竟这是一个很朴素的道理。

田租少了,那么拥有的土地越多,收入就越多,这叫做藏富于民!

“说说你的理由。”

刘邦擦掉胡须上的西瓜籽,看着意犹未尽,还在炫着西瓜的刘盈:“行了,冷的东西少吃点,别吃坏肚子……”

刘盈心有不甘的放下西瓜,擦了擦嘴,有些后悔没有早早将西瓜种子运到九原郡,以至于错过了今年的头茬瓜……

“减税这件事听上去很好,但其实遗祸无穷!”

刘盈语不惊人死不休了一句后,在刘邦的目瞪口呆中,解释道:

“如果没有什么大的事情,比如匈奴入侵,江河泛滥这样事情发生,国家每年的用度会和上一年相差仿佛,因此二十税一之下,会有不少的结余。”

“因此计相他们通过计算,得出的结论就是以现有土地来说,即便是三十税一,也足以满足官府日常开支了,所以为了鼓励垦荒,决定再次调低田租。”

“开荒出来的土地多了,短暂降低的田租收入也会慢慢涨回来,百姓手里有钱了,工商业也会因此加速发展。”

“藏富于民,听起来很好。但关键问题是,正常年景并不多,很多地方官仓之中并没有太多的存粮,不说没钱修缮水利道路,甚至官吏的禄米还需要从临县调拨。”

“那么如果再度降低田租,三十税一,只怕当地官府就需要借债度日了……父亲曾是泗水亭长,自然知晓官府在这个时候,会如何去做。”

刘邦轻轻颔首,他很清楚,当年沛县要给始皇帝出巡修路,但朝廷承诺的粮米迟迟不到,而秦律严苛,将完工的日子算的很死,因此那个秦人县令就选择在全县加征赋税,先用这笔钱把路修了。

准确的说,是以人头税的形式向民众强行借钱!

每人两百钱,就连当时还差两个月出生的刘盈也没有放过……

重要的是,被官府借走的钱并没有按照约定归还,并且第二年又借了两百钱!

而这次,被掏空了口袋、无力交钱的穷人只能沦为隶臣,被发往咸阳城,给始皇帝修坟……

也就是这一年,他上了芒砀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