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命唯汉 > 第一百五十二章 白色的黄金

天命唯汉 第一百五十二章 白色的黄金

作者:曹吉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31 07:26:50 来源:笔趣阁

关中,郿县。

自从攻下梁山宫后,韩信就把自己的指挥部向南迁徙。

此刻他坐在中军幕府,手中握着十几份各地上报的文书。

这些都是向他报告章邯动向的文书。

他实在是没有想到,章邯可以做的这么狠。

不仅放火焚烧即将成熟的农田,就连很多的村落里聚,也一并在放火焚烧之列。

一招失误,如今付出了血的代价。

韩信收起文书,伏桉开始书写奏疏。

其中一份是送给在招降董翳后,在栎阳庆功的汉王刘邦,另一份则是给位于汉中,收巴蜀租税,供给前方的丞相萧何。

写给刘邦的信,是让他催促曹参等人速度快一些,加紧合围废丘,断绝章邯和外部的一切交流。

至于后者,则是汇报现有情况,请萧何抓紧转运粮食。

关中十几个县百姓春播秋收,整整一年的等待,如今付之一炬,不仅今年不好过,就连明年的春播也同样会受到影响。

必须要有足够的粮食,才能避免人相食的局面发生。

与此同时,他开始命令接受整编,加急操练的军队分散出去,准备像过筛子一样,将关中之地过一遍,务求彻底将关中之地掌握在手中。

片刻之后,几十只颜色各异的信鸽振翅高飞,将韩信所写送往不同的地方。

…………

汉中郡,南郑。

朝阳微微升起,此刻虽然天还未彻底大亮,但已经有早起的百姓,出门捡柴拾草而回。

炊烟鸟鸟间,整个城市开始苏醒了过来。

因为焚烧秸秆而变得灰蒙蒙的天空上,几只信鸽箭一般电射而下,尾随着它们的苍鹰无奈,只得在天空中盘旋两圈,戾叫一声掉头离开。

这就是猎手和猎物之间的不同。

对于猎手来说,没抓到,损失的不过是一顿饭;而对于猎物而言,逃掉的,是自己的一条命。

丞相府中,一名小吏喂饱鸽子,从它们的腿上取下装着信函的信筒,一熘烟向萧何办公的地点而去。

少顷,萧何看着桉几上一字排开的布条,微微陷入沉思。

章邯坚壁清野,焚烧了十几县的农田。

如此一来,这些地方不仅仅是收不到租税,反而要靠汉中拨粮养活。

但韩信把事情想得过于简单了。

从汉中到关中,一路关山险阻,一车粮草运过去,至少也要在沿途耗掉三成以上。

养活十几万军队,已经让汉中的人力物力接近极限了,如今还要再养活几十上百万的百姓,简直是想都不要想!

如今他能做到的,就是让关中没有遭灾的地方,将多余的存粮调拨过去,以此缓解燃眉之急。

能拖一天是一天,让受灾的百姓,争取能够勉强支撑到下一季的粮食收获。

嗯,他准备派出人员,去指导那里的百姓种植冬小麦,这样来年夏季,就会有新粮入库。

灾情,也自然不复存在。

就在他提笔欲写的时候,门外闪过一道长长的影子。

萧何抬起头,看着出现在门口的刘盈:“今天,又用了什么借口偷懒啊?”

刘盈撇了撇嘴:“老师怎的凭空污人清白……我娘说了,她们那片田已经收割的差不多了,就不再需要我去摇旗呐喊了……”

萧何点点头:“既然不用劳力,那就劳心好了……看那,我让人新作的一个练字板,今天的二十个大字,练一百遍!”

这老头太狠了……刘盈刚想装作听不到的脚底抹油,旋即看到萧何桉几上的布条,他知道,这是飞鸽传书送来的密报,于是慢慢凑了过去。

萧何也不阻拦,这并非是因为刘盈的身份,也不是想让他早点接触政务,更没有其他乱七八糟的理由。

他笃定一点,刘盈看不懂!

韩信所写的,并非是标准的秦国小篆,也不是流行很广,几乎在一切非正式场合取代了小篆的隶书,而是一种糅合了吴越风格的楚国鸟篆……

果不其然,在萧何老神在在的时候,刘盈缓缓抬起头,双眼之中,似乎失去了所有的光芒。

这什么鬼东西……刘盈臊眉耷眼了片刻后,理直气壮说道:“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我看不懂!你给我念念呗……”

在汉国混,脸这种东西是万万要不得的。

后世里汉朝的皇帝为什么会失了天下,就是他们太要脸了!

嗯,用文雅一点的话就是,汉家自有制度,本以王霸之道杂糅,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

萧何朗声笑了几下,将韩信所写内容复述了一遍。

说完,他看着刘盈问道:“你说,我该怎么办?”

刘盈想了想,犹豫着说道:“调粮的事情先不着急,可以再等等。毕竟关中之地乃天府之国,百姓家里或多或少都会有存粮。”

萧何点点头,目光炯炯:“那什么时候,才要调粮呢?须知百姓有富有穷,也许贫者已无米下锅,但富者家中的陈年旧粮尚未吃完。”

刘盈沉默片刻说道:“可以监控粮店,当粮米价格暴涨十倍,却依然供不应求之时,就是贫者家中粮尽之时。”

“学生曾听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缺粮一成的结果,不是粮价上涨一成,而是一直涨价,直到饿死一成的人口……”

听着刘盈略有些奶声奶气的声音,萧何只觉得自己后背有些发毛,一丝丝的冷汗,正从他的后背中渐渐冒出。

饿死一成的人口?这小家伙还真敢说啊……萧何微微眯着眼睛,听刘盈继续说下去。

“学生觉得,调粮赈灾不是解决事情的最优解。就像老师所说,百姓有富有穷,想要做到不饿死一人,就需要派出大量官吏进行登记。”

“这,就会给其中一些人上下其手的机会。”

“官府拨粮万石,到了百姓手中,能剩个七千石就很了不起了!而且遭灾之时,就是当地富户贱买贫民良田之时!”

“等到灾情过后,只怕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刘盈说了一会,只觉得有些口渴,此时正好萧何拎起茶壶给自己倒了一杯,于是他直接伸手拿了过来。

“谢老师!”

刘盈随手比心,一饮而尽。

萧何愣了一下,恍忽间看到了某个大胡子,再次问道:“那你说,度过这次灾情的最优解是什么?”

刘盈挠了挠脸颊:“人口转移。”

萧何追问:“什么?”

刘盈说道:“关中此时刚刚经历过大战,即便是不遭受火灾,也不会有太多的存粮,到时候,只怕还要从汉中转运巴蜀的粮食,以救民于水火之中。”

“那么这样,就干脆将关中遭灾的人口,迁徙到巴蜀,嗯,尤其是蜀郡去,那里地广人稀,土地同样肥沃,只是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开发。”

“而且最重要的是,受限于道路的问题,转运粮食的时候,大部分都是消耗在了路上。”

“我们把灾民迁徙到粮食出发的地方,是不是就可以节省掉一大笔的路上损耗!”

“如此一来,蜀郡得到开发,百姓不用挨饿,国家获得良田无数,一举多得,岂不美哉?”

“老师,我再来一杯……”

萧何一脸怔怔的给他又倒了一杯茶,心中震惊至极。

刘盈小口抿着茶水,也不言语。

他今天啦啦渣渣说的这么多,其实就是想要把人口向蜀郡迁徙,他依然惦记着当初作出的开发自贡盐井的计划。

有了那里的盐井,凭借他穿越者的优势,足以影响到整个西南的局势。

他记得一句名言,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所有国家;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所有人!

而食盐,是足以和粮食相提并论的产物!

后世里虽然觉得这东西俯拾皆是,一两块钱就能买一袋,但那是现代工业的产物了。

在如今这个年代,盐是什么?

白色的黄金!

而且毫不夸张的讲,盐,是一种比黄金更硬的硬通货!

开发西南,少不得和那些没怎么开化的蛮夷打交道,这时候,金灿灿的黄金的价值,其实并不高。

毕竟,黄金这东西不能吃不能喝。

食盐则不同。

无论是茹毛饮血还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日常饮食都离不开盐。

齐国为什么富裕?

就是因为鱼盐之利,可以用食盐来换取周边各国的财富为己所用!

秦楚为何要对巴国开战?

就是因为巴国占据了上古之时的巫咸国,获得了三处天然盐泉,分别是巫溪宝源山盐泉、彭水郁山镇伏牛山盐泉、湖北长阳县清江盐泉。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如此重要的资源,秦楚两国自然是不能放弃。

只是楚国毕竟近水楼台,先秦国一步,将盐泉尽数占为己有。

不过,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道理,同样适用于楚国。

楚国得利,秦国自然不能答应,但在楚国看来,无非就是再打一场,谁怕谁?

只可惜楚国忽视了一点,那就是当时的秦国,有一个人形态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武安君,白起!

于是就有了鄢郢之战,白起水攻鄢城,淹死者数以十万计,之后更是攻克楚国都城,劫掠焚烧历代楚王墓葬……

刘盈双头托腮:“老师,这么好的机会,错过就没有了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