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命唯汉 > 第二百五十四章 韩王信:谁给他的勇气?

天命唯汉 第二百五十四章 韩王信:谁给他的勇气?

作者:曹吉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06 23:55:26 来源:笔趣阁

荥阳南,汜水畔,夜色如墨,弯月如钩。

此时按照这一时期的叫法,已经到了人定时分,大抵就是午夜十一点到凌晨一点之间。

但汩汩流淌的汜水边上,却到处都是在夜色中,走来走去的人群。

这些人,正是被曹咎统领的楚军。

他们正准备渡过汜水,突袭位于荥阳后方的成皋,切断汉军粮草,配合将在几天后回来的项羽主力,东西合围荥阳,毕其功于一役!

为此,他们不畏惧冬日里汜水刺骨的寒冷,人衔枚马裹蹄,用木筏和羊皮扎的筏子,有序渡河。

河边,司马欣满脸得意。

有着夜色的掩护,就算有人靠近半里之内,也未必能够发现这里的数万渡河大军!

他在心中盘算着,只要再有半天功夫,楚军大部就能渡过汜水,但时候,即便是天色放亮,汉军侦查到了他们的行动,也已经晚了。

毕竟,兵马的调动是需要时间的,尤其是,汉军为了防范楚军攻城,几乎将荥阳城的大门完全封死。

这,就极大拖延了他们从城中出来的速度。

司马欣和曹咎相视一笑,虽然此刻天色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但他二人的脸上,却都露出的相同的微笑。

尤其是曹咎看向司马欣的神色,更是充满了惺惺相惜之感。

不愧是昔日的秦军三巨头,因功封王的三秦之王,一出手,就点了对面汉军的死穴。

而且在对方的谋划之下,大功,已经唾手可得!

…………

启封城南,夜色茫茫中,一支浩浩荡荡的大军,同样是人衔枚马裹蹄的前进。

微弱的星光下,可以隐约看到对方中军处,悬挂着一面硕大的战旗。

夜风阵阵,战旗猎猎作响,一个古朴大气的韩字迎风飘荡。

这,并不是大将军韩信的军队,而是韩王韩信的军队。

项羽东去,刘邦就对一口吃掉曹咎这五万楚军,有了极大的想法。

但他很有自知之明,凭借着他驻守荥阳城的这三四万人,独力攻破楚军壁垒都难,就不要说全歼对方了。

而且更重要的是,一旦战事焦灼起来,项羽回援,只怕就要重蹈当日彭城之战的覆辙了。

毕竟项羽统领的楚军主力,虽然军纪败坏,但论及野战的能力,却可以称得上是冠绝天下!

除非,郎中骑兵能够神兵天降,否则汉军中的任何一支军队,都不能阻止楚军骑兵的集群冲锋。

但这是不可能的,郎中骑兵此刻,正跟随着韩信在齐国作战。

刘邦的主意,自然就打到了自从彭城之战后,就进入休养生息,闭关自保的韩王信身上。

而同为汉军作战序列的韩军,没有拒绝刘邦征调的可能。

于是,在韩王信的带领下,三万韩军星夜北上,准备和荥阳的汉军一起,围歼启封一线的楚军曹咎部。

但行进中的韩王信,突然感觉到前军处,似乎有了一些喧哗。

“去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少顷,飞马而去前军的侍者领回了一个穿着斗笠的男子。

韩王信借着微弱的星光看去,发现这是一个他很熟悉的人,汉国御史大夫,周苛。

他赶忙翻身下马,和周苛相互见礼。

虽说他是韩王,但若是细论起来,周苛此时的地位,还在他之上。

毕竟,韩国只是汉国的一个仆从国,韩王信最多和九卿相同,而周苛却是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在文官序列中,是仅次于萧何的存在。

周苛将韩王信拉到一旁,小声说道:“传我王的命令,让大王放弃进攻启封城的计划,即刻向荥阳进军,切断楚军退路……”

韩王信愣了一下:“孤没听错吧?荥阳,怎么会有楚军?”

周苛自得一笑:“我来的时候,楚军已经近乎倾巢出动,欲渡过汜水,攻打成皋,切断荥阳汉军粮道。”

“兵家云,半渡可击。这时候韩军再辛苦一些,正好可以赶上大战!”

韩王信满脸不可置信:“攻打成皋?难道曹咎不知道,驻守成皋的,正是九江王英布……”

人的名树的影,英布虽然人品有些问题,但在昔日的楚军中,可是仅次于项羽的战将。

他真的是不明白,凭借曹咎这种只是资历老,忠诚度高,但统兵能力稀碎的人,是如何敢打英布的主意?

尤其是,刘邦为了完成自己四面围攻项羽的计划,特意让英布暂时停驻在成皋,操练划拨到他名下的一万五千关中兵。

名将加强军,即便是项羽亲至,也绝对不敢轻易出击!

至于九江国,则只是派遣了几个心腹,打着英布旗号回去召集旧部。

刘邦在现在这个时间点上,对于英布有着无限制的信任。

原因无他,项羽在攻破九江国都城六县的时候,处死了英布的妻子儿女。

有着杀妻杀子之仇,英布和项羽不共戴天,完全没有媾和的可能!

面对韩王信的质疑,周苛只是冷冷一笑,没有说话。

他觉得,大抵是因为项羽攻灭九江国的速度过快,于是导致了在曹咎心中,英布不过尔尔的想法。

楚军能打败英布第一次,就能打败他第二次!

败军之将,何足言勇?

嗯,这大概就是我上我也行的古代版本吧……

于是,韩王信立刻下令全军加速行军,从原来的直扑启封城,改为向西行军,并且开始分发武器铠甲,准备作战。

大军行进的时候,除了前军和两翼负责策应的军队外,中军主力都是空着手,只穿一身单衣行进的。

至于武器铠甲,全部都是放在牛车或是马车之上的。

这,主要是为了节省体能。

毕竟冷兵器时代,作战的方式是脸对脸的近战厮杀,这就需要消耗大量的体能。

这也是在大军出动的时候,需要消耗比平日里多一倍粮饷的原因。

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的后果,就是大军哗变。

比如唐朝时期的‘泾源兵变’。

泾源兵前往淮西打仗,南下路过长安的时候,按理来说,像这种从宁夏跑到安徽,横跨近乎半个中国的千里远征,应该可以获得一些额外的赏赐。

但当时的唐德宗却小气了,非但没有赏赐,而且供给泾源兵的,也只有一些很差的伙食。

于是,五千泾源兵直接杀进长安……

虽然唐德宗紧急运了装满二十车的金银绸缎想要平息事端,但兵变已经开始,局势就完全失控了。

不过北方汉子豪气,对惊慌失措的长安居民直接放话:汝曹勿恐,不夺汝商货就质矣!不税汝间架陌钱矣!

简单来说,就是你们别怕,咱看不上你家那仨瓜俩枣,而且我们打跑了狗皇帝后,也没有人‘借’你们的钱,更没有人征收你们的‘交易税’和‘房屋捐’了!

所以说,也不怪人家铁血强宋重文轻武……

…………

汜水边,司马欣脸上的喜悦,已经变成了隐隐的担忧。

天亮了,但楚军渡河的进度,却远远不如他所预期的那样快。

漆黑的夜色中,楚军因为不熟悉水文,于是频频翻船,这就导致了前期准备的木筏和羊皮筏的数量,远远不够了。

尤其是木筏更是几乎消耗殆尽,毕竟在汉军之前的坚壁清野中,所有能用的树木要么被砍了,要么被直接烧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楚军这时候用来打造木筏的材料,很多都是从攻城器械上拆下来的……

一旁的曹咎,心中勐然升起几分不祥的预感。

兵半渡可击!

这时候的楚军,大部分在汜水东岸,小部分在汜水西岸,一旦汉军发起突袭,两岸军队完全无法相互策应!

尤其是,对面那近万楚军,更是几乎手无寸铁,完全没有作战的能力!

“先不渡人,将船集中起来,给对岸的军队运一些武器甲胃过去……”

曹咎大声下达着命令,他已经放弃了突袭成皋的计划,准备和汉军硬碰硬的打一仗了。

就在楚军开始手忙脚乱的装卸着货物的时候,派往荥阳方向警戒的楚军游骑,骑在马背上,摇摇晃晃的飞马而回。

等到靠近一些之后,给他让开路的楚军士兵才看到,游骑的背上,深深的插着几支羽箭。

他这是,拼死从前方跑回来的!

曹咎身边的亲兵抢上前去,小心翼翼接住从马背上滚落的游骑。

“敌、敌袭……汉军,汉军来了……”

游骑拼命张大嘴,宛如蚊鸣的声音,却在曹咎的脑海中,却不亚于旱地霹雳!

他怔怔的站在原地,完全傻了。

原来,他的一举一动,全在汉军的监视之中吗?

或者还有另外一个可能。

有内奸!

于是,曹咎勐地看向正在向他望过来的司马欣。

此战全部的计划,都是只有他和司马欣知晓,他没有泄密,那么泄密的,一定就是司马欣了!

好你个三家姓奴,背叛秦国,背叛汉国,如今,又要背叛楚国了吗?

“把司马欣抓起来,等待我王发落!”

曹咎大吼一声,旋即看向身边众将:“擂鼓,迎战!雄楚必胜!”

隆隆的战鼓声中,司马欣一脸懵逼的被五花大绑,和他身边的亲兵一起,被丢到了一辆牛车之上。

“发生了,什么事情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