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命唯汉 > 第一百六十六章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

春三月,阳光明媚,万物勃发,到处是生机盎然的景象。

河东郡,蒲坂县以南的黄河渡口。

这里在后世,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风陵渡。

就是郭二小姐一见杨过误终身的地方。

只是现在还并没有那么出名,只是一个小小的渡口,秦国末年天下大乱的时候,往来游商断绝,渡口更是门可罗雀。

只不过今天,注定是不平常的一天。

从清晨开始,不知道从哪里摸过来一队身穿黑色军服的士兵,将渡口,以及所有的船工全部控制住,并且派遣处一小部分人,开始向更远处警戒。

不过船工们并不慌张,既然对方没有上来就杀人,那就是说明对方并没有杀死自己的想法。

他们控制住自己的原因,无非就是看上了自己撑船的技术。

只是船工们不慌张的原因,是因为那群士兵里,其中一个看上去是头领的人,在船老大面前的桌子上,打开了一个小小的布包。

布包里面,金灿灿一片,全是散碎的金锭!

“二三子,起来干活咯!”

船老大振臂高呼,船工们也士气高昂。

这可是金子!

平地里船工们运送往来的游商渡河,大多是收些粮食或是布帛,最多就是一把半两钱,如今这帮家伙,当真是出手阔绰!

于是,对方之前那些粗暴的动作,凶神恶煞的神情,在这帮船工眼里,也变得可爱了起来……

站在渡口的樊会看着奋力将船划向对岸的船工,心中涌起几份不真实的感觉。

如此重要的地方,魏军居然毫不把守。

他们,到底在干什么?

从这里到安邑城,大军抛开辎重,轻装前进的话,不消三五日即可到达!

这些天在韩信的调教下,樊会对于攻城略地颇有几分心得。

在战乱来临之时,除非是曾经的函谷关这样的要塞,其他的城池,要提前半个月开始储备粮食,加固城防工事,对城内民众进行登记,用来协助军队守城。

否则,真到了打仗的时候,必然是乱糟糟一片。

甚至不用敌人进攻,自己就会发生内乱!

所以,魏豹到底在做什么?

…………

大河西岸,旌旗招展,黑压压的军队一眼望不到边际。

刘邦立在战车之上,手中扶着一杆黑底白字的汉军战旗,目光炯炯的注视着大河东岸的动静。

要是樊会偷渡过河,没有攻占渡口的话,他就准备发动强攻了。

此战,他亲自率领五万军队,更是从别处调来了许多的渡船和船工,之所以派遣樊会偷渡的原因,则是想要得到一批熟悉水情的船工。

毕竟水火无情。

河水虽然表面上看着平静,但水流多快,哪处水下有暗流,容易把人卷走,这些没有当地熟悉水文的船工指点,就需要拿命去硬趟出来一条路了!

在刘邦身后,飘荡的数不清的猎猎作响着的汉军战旗。

和他战车上的这面战旗一样,汉军中所有的旗帜,如今已经全部换成了黑底白字的模样。

不仅仅旗帜的颜色,就连书写的文字,也从原来的楚国鸟篆,换成了其他的字体。

嗯,也不是秦国的小篆。

此时战旗书写的字体,使用的是一种在民间很流行,几乎已经完全替代了小篆的隶书。

这种文字的起源,相传源自于一个名叫程邈的人。

此人原本是始皇帝时期的一个小吏,因为得罪了方丈……嗯,是得罪了始皇帝。

所以被关押在监狱之中,覃思十年,损益大小篆方圆笔法,于是写成新字三千字。

而后得到始皇帝的欢心,无罪释放后官封御史,他创造的文字,也被称为隶书。

但其实隶书早就出现了,隶的本意,是‘附着’或是‘属于’,也就是说,隶书的出现,是为了‘左助篆所不逮’,是小篆的一种辅助字体。

毕竟,小篆和隶书分属两种书写系统,标志着汉字发展的两大阶段。

小篆,是一种象形文字,而隶书,则是一种新的书写体系,是楷书的雏形。

比如此刻书写汉军战旗的文字,其实就是一种‘半篆半隶’的书写方式,而这种方式,早在秦昭襄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

汉军阵营中,当最前沿的士兵见到大河中心出现上百条渡船的时候,顿时欢呼了起来。

刘邦聆听着军中的喜悦,眉头微微锁紧。

魏豹,究竟在干什么?

…………

河东郡,安邑县。

傍晚时分,这里如同往常一样,农人归家,市人罢市。

但,远处似乎传来了阵阵马蹄之声。

哒哒哒,哒哒哒!

蹄声凌乱,但却密集而沉重。

城门口负责收城门税的士兵,隐约看到了脚边的小石子开始轻微挑动。

城头之上,站在箭楼里的哨兵,注视着远处夕阳落下的地方,那里烟尘四起,战马奔腾。

但他却有些疑惑,远处的军队,掌的是他从未见过的一种旗帜。

黑色的。

黑云压城城欲摧的黑色!

是敌是友?

哨兵心中犹豫了一个刹那,旋即下定决心。

不管了,先发出示警的声音,之后再判断来人是敌是友!

要是错了,大不了挨几棍子。

但至少命保住了。

万一要是对了……

他低下头看了看乱糟糟的城门,心中升起几分不详的预感。

他家大王自从封王之后,似乎就从不出王宫半步,每天沉湎女色,日日欢歌……

“有这样的王,何愁国家不灭啊……”

哨兵在沉默中,摸出一个号角,用力吹响。

“呜呜呜……”

悲凉的牛角号音,眨眼间传遍安邑城内的大街小巷。

城中所有的百姓全部愣住,彷佛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示警的号音?”

“不应该呀,听说关中和东面的赵地都在战乱,敌人会从哪里来?”

“也许是南边的河南王申阳?毕竟那是个大郡,人口百万,兵力自然充沛……”

“老夫觉得应该是东边的殷王司马卬,此人乃赵将,勇武过人,野心勃勃……”

“都这时候了,你们还有心思聊这个?还不赶紧跑!”

“呵,还是太年轻了!”

“就是,就是啊!”

“老夫这么多年的经验,大仗跑不了,小仗不用跑……”

…………

在城内乱糟糟的时候,灌婴带着五千先锋骑兵迅速逼近安邑县。

不过等到他们抵达城墙之下的时候,城门已经完全关闭,只有许多匆匆向城内逃去的百姓,被堵在城门口,看着灌婴身后的骑兵瑟瑟发抖,口称饶命。

灌婴看了一圈后,策马向远处而去。

他带领的是轻骑兵,即便是下马作战,也拿不下有大军防守的安邑县。

先锋骑兵的用意,就是趁乱袭城,万一不成功,人家已经有准备了,就扫荡城外可能的府库粮仓和敌人的军队。

要是二者都没有,纪律好一点的军队,就选择原地驻扎,等待后续大部队的到来。

至于纪律差一点的,城门口那些百姓,就是他们泄愤用的工具,男人杀死,女人留在军中,玩腻了或者卖掉,或者处死。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总要给士兵找点事情做。

但灌婴的策马离去,就表明了他并没有纵兵掳掠的念头,在他身后,手持长戟强弩的骑兵,头也不回的调转马头,准备搭建营垒。

城头上,据传沉溺于酒色的魏豹,穿着一身厚厚的战甲,目送汉军骑兵离去。

下令关闭城门,禁止城外百姓进入的命令就是他下达的。

他这样做的目的,正是为了借助城外百姓的鲜血,来激起城头士兵的同仇敌忾之心,誓死守卫安邑城。

但汉军的果断离去,让他的全部打算落空。

此刻,他看着城头士兵向他投来的目光,心中已经明白。

大势已去,魏国危矣!

此时,他不禁想起一月之前,曾从南边渡河而来的汉军使者,陆贾,曾经对他说过的话。

“天数有变,神器更易,而归有德之人,此乃自然之理……若是早日投降我王,则可效法河南王塞王翟王那样,保有王位,不失荣华富贵……”

当然了,那时候他还惦记着做天子的爹,于是让人把对方乱棍打了出去。

但……

也许投降,未必不是一件不能的事情。

君子藏器于身,待机而动!

等他有了天子儿子之后,再和刘邦一较高下!

想到这里,他匆匆走下城头,命人大开城门,带领着数百名护卫,向城外的汉军骑兵追了过去。

大丈夫能屈能伸。

要是对方拉开攻城的架势再投降,只怕双方脸上都不好看!

所以,反正都是要投降,不如主动一点,争取能够麻痹对方,让对方以为自己胸无大志。

这样一来,反叛的时候就会越发轻松!

“儿啊,父王想你想的好苦哇!”

…………

临淄郡,盘阳(今山东潍坊临朐县)。

夕照残阳,天地一片金黄。

田横站在千疮百孔的城墙上,奋力砍掉了一名受伤,而没有撤回去的楚军的头颅。

在他的身边,腰间缠着白布的齐军士兵开始欢呼,他们再一次打退了对面楚军的进攻。

田横扶着墙垛喘着粗气,目露欣慰之色。

齐人万众一心,楚军何足道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