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命唯汉 > 第一百二十章 秦时明月

天命唯汉 第一百二十章 秦时明月

作者:曹吉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06 23:55:26 来源:笔趣阁

汉中郡,南郑县。

南郑之名始于郑桓公,桓公死于犬戎之手,郑人南奔,遂有南郑之名。

嗯,在他战死之前,还将郑国财产、部族、宗族连同商人、百姓迁移到东虢国和郐之间,遂有新郑之名。

此时窄**仄的郡守府内,济济一堂,人声鼎沸,吵吵嚷嚷。

刘邦坐在蒲团上,抠了抠脚,将手指放在鼻尖闻了闻,旋即一脸嫌弃的把手移开,继续抠脚,一副旁若无人的样子。

在他下方,曹参樊哙周勃等人骂骂咧咧,疯狂问候着项氏一族的全家女性。

他们在来到这里之前,虽然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却没有想到的是,仅仅和关中一山之隔的汉中郡,恍如两个世界。

此时的南郑,不说和关中诸县类比,就是和沛县相比,也相差甚远!

无他,南郑虽说建城很早,但却一直处于战乱之中。

最早的时候,这里属于褒国,后来褒国被庸国所灭,再然后楚庄公联合巴国、秦国,一举攻灭庸国。

南郑,就成了秦、巴、楚、蜀反复争夺的地带。

直到秦惠王时期,大将司马错领兵攻破巴蜀二国,这里才算是迎来了和平。

但秦国一直蓄意东出,汉中,乃至于巴郡蜀郡的优先级一直不高,只要不乱就可。

所以除了在离咸阳城最远端的蜀郡投了一波经费,修建了着名的都江堰和五尺道之后,甚至于连这一时期的高速公路,驰道都没有修……

所以在萧何得到的户籍民册上,整个汉中郡共分为十二县,户十万一千五百七十,口叁十万六百一十四。

偌大的地方,只有不到叁十万人口……

也因此,当叁万汉军以及他们的家眷,再加上名为民夫,实际上是预备役的五万壮丁和他们的家小涌入南郑的时候,别说是房子了,就连帐篷都不够用了!

而这,还不包括此刻正浩浩荡荡从褒斜道而来的,那两万多咸阳城难民,以及被刘邦个人魅力所吸引,追随而来的粉丝……

但这并不是曹参等人吵吵嚷嚷的重点。

他们争论不休的重点是,北上,还是南下!

北上,自然是弄死章邯司马欣董翳,将义帝熊心所说的‘应许之地’夺回来,大家重新回到关中这个花花世界!

南下,则是收降巴蜀两郡,休养生息,积蓄力量,之后北伐东出,和项羽算总账!

众人中支持南下的另一个原因,就在于项羽虽然将巴蜀两郡封给了刘邦,但那两郡的官吏依然效忠秦国,迟迟不愿意前来南郑朝见他们的新主人。

张良不在的第叁天,想他……刘邦抬起眼皮环视一周,见到众人依然吵闹不休,于是准备接着抠脚。

坐在客座,不愿意重新回到韩国的韩王信(区别韩信,要怪就怪太史公)站起说道:

“项羽背信弃义,以‘巴、蜀亦关中地也’的屁话,将汉王贬到了这鸟不拉屎的地方。众将士心中,都为汉王感到气愤!”

“众将士多是山东之人,全部翘首期盼,希望能够回到家乡,汉王何不乘着他们锐气正盛的时候,率军北上,继而东出,效法秦国一统天下!”

刘邦将手指在身上擦了擦,捻着胡须沉思不语。

就在此时,角落中站出一个长着八字胡的青年:“既然想要效法秦国,那不如先平定巴蜀,之后再行北上!”

此人名为林挚,是大军路过亢父的时候,从死人堆里钻出来的一个难民。

因为已经死过一次了,所以打仗起来格外奋勇,舍生忘死,一度被樊哙认定为一生之敌……

林挚身边,郦商站起,大声附和了林挚的建议。

他从高阳开始追随刘邦,除了在陈留周边打了几仗,之后就一直担任预备队。

大丈夫当提叁尺剑,立不世之功。

老是站在后面摇旗呐喊,看人吃肉,却连汤都喝不上!

于是,北上派和南下派再次吵了起来……

眼瞅着口角即将变为拳脚,窗外响起一个奶声奶气的声音:“争什么,掺在一起做撒尿牛丸啊笨!”

刹那间,房中剑拔弩张的气氛荡然无存。

“什么?”

“撒尿牛丸?这是什么?”

“不知道,公子连尿都吃,口味真是越来越重……”

樊哙周勃等人笑的前仰后合,刘邦愤怒的拍了拍桌子:“竖子,给乃公滚进来!”

大门口,刘盈扎着两个羊角辫,昂头挺胸走进,拱手团团行礼。

刘邦怒气冲冲:“这里是你玩闹多嘴的地方?滚出去,等下乃公再收拾你!”

卢绾看不下去了,指责道:“盈儿还小,你何必如此严厉?”

世上只有妈妈好……刘盈脑海中突然响起了这首歌,他勐地晃晃脑袋,大声说道:

“我老师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你们早上都吃肉了,所以说的不对,我早上只喝了一碗粥,所以我的意见才是对的……”

语文老师,你安息吧……刘盈看着房间内一愣一愣的众人,继续说道:“既然两方都有道理,那么我们为何不双线程同时进行?”

他说完,叉着腰,一脸你问我我就告诉你的神情。

刘邦太阳穴跳了跳,忍住询问的冲动。

只是他不上当,有的是捧哏。

“双线程?”

“如何同时进行?”

刘盈昂起头:“既然你们诚心诚意的发问了,那我就大发慈悲的告诉你们。”

“我大师傅在整理从咸阳城抢出的文档时,发现蜀郡共有九县,巴郡共有十一县,二者登记在册的人口数,不足七十万!”

他张开双臂,画了一个大大的圆:“也就是说,两个辣么大的郡,人口总数不超过以咸阳城为中心的关中之地!”

“那里的防守力量,就可想而知了!”

“我二师傅临别的时候说了,项王盘桓关中不去,是忧虑父亲领兵北上,但如果我们装作没有北上的态势,项王必然不会在关中过多停留。”

“毕竟,他的封地在彭城,而不在关中……”

刘邦出言打断:“直接说结论,跟谁学的絮絮叨叨!”

只是在他看不到的地方,堂中很多将领不约而同的翻了个白眼,他们正听得起劲呢,突然插话,烦不烦啊!

等老老刘到了南郑,咱们再说……刘盈在心中记下一笔,直接说道:“现在北上还不是时机,只有等到项羽东归了之后,才是一举灭掉章邯司马欣董翳的大好时机!”

“而在这之前,我们只需要操练军队,派出一小部分人去征讨不臣就好了!”

他说完,在一众赞叹声中,昂起头看着刘邦,脸上满是我牛逼不,快夸我,不要停的神情。

刘邦偏过头,假装什么也没有看到,径直看着曹参等人问道:“你们觉得呢?”

曹参微微颔首,林挚和郦商对视一眼,抢上前来说道:“我二人愿领兵五千,两月之内为汉王平定巴蜀!”

刘邦赞同的说道:“好,勇气可嘉!只是五千人有些少了,还是一万人稳妥些。”

毕竟巴蜀两郡各有叁十余万人口,按照五丁抽一的标准征兵,最多五六万军队。

这五六万人至少要分出一半人守城,剩下的才能和林挚郦商决战。

但打仗,并不是人数多就一定能赢。

巴蜀两郡承平数十年,郡兵的战斗力,如何能比得上汉军的百战精锐!

刘盈见到刘邦采纳了他的意见,昂首挺胸走到刘邦身边,腆着脸说道:“父亲,我能去做这个监军吗?”

话音刚落,屋内寂静无声,进而爆发出震耳欲聋的笑声。

刘邦黑着脸指了指门口,一言不发。

滚就滚……刘盈气呼呼的朝门口走去,准备等刘太公来了,就去告老刘的刁状!

其实他想跟着郦商他们去蜀郡的目的,并非是想要玩闹或是军功,而是想将蜀郡的人口,迁徙一部分到后世的自贡去。

毕竟,那里有着储量丰富的井盐。

在这个年代里,甚至于在后来的很多年里,盐就是白色的黄金。

对于刘盈而言,把那里的井盐拿到手,就可以和西南的蛮夷展开自由贸易,用食盐去换取他们的牛羊马匹,以及最最重要的一种商品,奴隶。

毕竟这是个没有机械化的年代,几乎所有的工作都需要人力来完成,而且效率还十分低下。

尤其是接下来的楚汉争霸,更是几乎将中原的人力打空,以至于不得不进入休养生息的阶段,坐看北方的匈奴一步步壮大。

而后世的唐朝,同样在开国的时候把人口打空,但却可以压着周边的蛮夷打,直接给类似于开国之君的李二打出了个‘天可汗’的名头!

嗯,别说是送钱送女人送技术等送出来的,后来的铁血强宋,送的少吗?还不是要叫别人爸爸!

…………

郿县,褒斜道。

韩信背着一个小包,排着长队踏上栈道。

他回看四周,映入眼帘或是拖家带口的黔首,或是戴冠佩剑的文士。

“还真是所见略同啊!”

他低声轻叹一口,对于接下来的求官之旅,有些忐忑了起来。

虽然他很是自负,但人难免也会有患得患失的时候。

突然,他看到了一把很特殊的剑。

这是他的剑!

于是,韩信大步上前,准备从那个幼童手中,将自己的剑骗回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