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命唯汉 > 第七十五章 刘盈:修桥,但是需要大户乐捐!

长安城郊,渭水桥边。

六月的关中闷热难耐,没有一丝风,岸边倒垂的杨柳纹丝不动,与树上知了的那尖锐的叫声相附和的,是桥上的喧闹。

如今的长安城有近十万户人家,人口五六十万,每天消耗的粮米果蔬不计取数,尤其是能够住在长安城内的,非富即贵,多是豪商巨富,功候勋贵,因此对于牛羊猪狗、鸡鸭鹅鱼的需求量更是大的离谱!

嗯,古人吃狗肉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尤其是现在即将入伏,按照这一时期的传统,人们认为酷暑酷暑是厉鬼作怪,需要在邑中杀狗祭祀并将其分食,才能驱散厉鬼,让天气重新转凉。

而为了应景,再加上促进消费和物流业的发展,今年的新丰城要趁着第三届大凤杯蹴鞠大赛的间歇,还要再举办一次荔枝狗肉节!

买门票入场,即可免费畅饮水里面兑了酒的啤酒……

因此,本就车水马龙的渭水大桥,再一次堵的水泄不通,南来北往的货运马车几乎堵了十几里路!

“看吧,不听小孩言,吃亏在眼前了吧!”

渭水桥另一侧的树荫下,刘盈蹲在地上,壮着胆子数落着身边的一个老者,萧何。

刘盈早就建议过,在渭水桥的两侧再多修两条大桥,分别为北上的车道、南下的车道,以及行人专用的车道。

嗯,中间的旧桥为行人专用。

这条沿用至今的旧桥是秦昭襄王时期修建,历时十年方才完工,最初的目的是为了连通渭水两岸的咸阳宫和章台宫、极庙等宫室。

之后就一直在此基础上修修改改,沿用至今。

听到刘盈的话,萧何脸上闪过几分愠怒,但最终无奈的摇了摇头。

毕竟刘盈说的没错,若是早几年就开始动工修桥,只怕这时候大桥早已竣工,不复如今的堵塞。

可这并不是他不想修,第一次他想动工修桥的时候,时任赵王的张敖有谋反的嫌疑,为了准备可能的战争,修桥的计划就暂时搁置……

再然后想要修桥的时候,南越国进攻豫章郡,战争的阴霾再一次笼罩在汉帝国的头顶,虽然最终的结果是赵佗**身亡,南越国就此覆灭,但桥又没有修成……

至于最近的一次则是去年,当时萧何将钱粮工钱,以及民夫都准备好了,就等着冬天的时候开工,结果匈奴人南下了……

所以,萧何越想越气,于是抬手给了刘盈一个脑瓜崩。

“哎哟!”

刘盈捂着脑袋,做出一副哭唧唧的模样。

如果不是为了拿下这两个工程,他才不会来受这个委屈!

这么热的天,躲在东宫乘凉不好吗?

又或者是去椒房殿做功课,顺便享受一下‘弟妹’的按摩,不是更美滋滋?

在刘盈的无声控诉中,萧何有些不好意思的捻了捻胡须:“行吧,就依你,秋播之后就开始修桥,你现在就可以让人做准备了!”

嗯,这不算是私相授受,而是萧何一贯的执政理念。

黄老无为。

也就是将一些本应该由政府承担的职责,外包,或是用临时工来负责,这样就能够节省不少的开支,避免出现冗官,人浮于事的现象。

而且,刘盈办事,他也很放心,并不忧愁会有豆腐渣工程。

刘盈忍住蹦起来叫两嗓子的冲动,很是矜持的点点头,接着又问道:“老师,那漕渠呢?准备什么时候修?”

萧何想了一下:“贪多嚼不烂。饭要一口一口的吃,事情要一件一件的做!还是先把东西两座渭水桥修好了,再说漕渠的事情吧!”

“反正三年之内,关中陇右的粮食足够内史周边半数之用,且凭借府库存粮,亦不会产生饥馑,漕渠早一天晚一天的也不打紧!”

打紧,打紧的很……刘盈心中滴咕,但还是仰头说道:“老师曾经说过,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且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

“若是有了漕渠,不仅关东的物资可以更加高效的转运到关中,就连河东、太原、上党等地的物资也可以通过漕渠转运关中,而关中的物资,也可以通过漕渠快速且廉价的转运出去!”

“这样一来,节省下来的不仅是一点点的粮食转运的费用,而是将整个关中以东地区,凡是能被大河鸿沟水系覆盖的地方都连为一体,盘活的是上千万人口的一个大经济体!”

萧何低头沉吟不语,刘盈说的其实很有道理,随着渭水上游的人口日益增多,渭水的含泥量越来越大,已经不再适合通航了,或者是航运的时候除了勉强能够水流而下,几乎不存在逆流而上的可能。

毕竟淤泥堆叠,如今新修的渭水大堤两岸相距七八里。

因此,不存在能够让纤夫安全行走的道路。

所以转运物资的时候,都是在函谷关,亦或是敖仓附近的码头卸货,然后用马车送到长安城附近。

这样,交通堵塞不说,物流的成本还很高。

所以,他看向刘盈问道:“你准备怎么修漕渠?”

刘盈扁了扁袖子,在地上捡起一根小木棍在地上画了起来:“这是长安城,这是渭水,这是大河,这是函谷关……”

“学生的想法,就是在秦岭和渭水之南,平行的修一条运河,主要的水流还是由渭水提供,同时引入其他发源自秦岭的河水来稀释水中的泥沙,这样就可以支撑货船顺流而下,亦或是逆流而上……”

“嗯,关中是非常平坦的平原,土层深厚,土质细腻,修运河的难度要比维持鸿沟还轻松!基本上属于是挖条沟就能通航!”

刘盈说完,静静的看着沉思中的萧何。

他提倡修运河,其实是为了蒸汽机的小型化之后找一个十分适合的使用场景。

从前的时候,人们要逆流而上,要么就是架起风帆拼命划船,再就是让纤夫在河两岸拉着船前行,费时费力不说,效率也并不高。

如今他搞出了蒸汽机,完全可以改良一下,安放在平底驳船之上,然后挂上一长串的货船!

这样,最前面的一条船提供动力,再拉一船的煤作为燃料,一条用河流当做铁路的货运专线就诞生了!

刘盈算过,受限于材料,蒸汽机的功率做不到太高,但拖着十几条载重量两三千斤的平底驳船,以时速十几公里的速度逆流而上还是没什么问题。

至于海船,现阶段还是使用风帆动力比较好。

毕竟风不要钱,而且在没有发明挖掘机之类的新器械之前,采煤的成本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低……

萧何沉默良久之后,看着刘盈先是轻轻颔首,旋即问道:“话虽如此,钱从何来?”

刘盈狡黠一笑:“当然是从修桥的经费里挪出来啦!”

萧何愣住,呐呐着问道:“那渭水桥呢?不修了?”

刘盈自信满满一笑:

“修桥难道还要让咱们自己出钱吗?修桥铺路乃是造福天下之举,既然是造福天下之举,就由那些急公好义之辈出钱好了……大不了,桥修好之后,在桥梁的石柱上刻下他们的名讳,以及出钱多少罢了!”

嗯,他说的急公好义之辈,自然指的是那些长安城中的富豪。

重要的是如果有了萧何的首肯,他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动用官府的力量,进行摊派,然后重点收拾一些不开眼的刺头!

听到刘盈这么说,萧何无不可的点点头。

打击豪强,是汉朝从秦国灭亡中获得的一个教训,而豪强,可不仅仅只有那些遗老遗少!

于是萧何站起身,拍打几下身上的尘土,笑着说道:“天也不早了,找个地方吃点东西再回去,我听府里人说过,渭水桥南新开了一家店,说是**做的很好……”

鸡?哪一种?鸡你太美的就算了……刘盈微不可见的挑挑眉,嘴角露出了小黑子的笑容。

没过一会,刘盈看着店铺门前的幌子,脸上的笑容渐渐呆滞。

王二叫花鸡,太子殿下吃了都说好!

不仅是这一家店,还有许多的地面都挂着各种各样的幌子,比如写着‘御史大夫重点推荐’的手抓肉店、‘计相须臾不离’鲜奶店……

在萧何的抱臂揶揄中,刘盈眨眨眼睛,一脸懵逼。

他知道如今的汉帝国商贸发达,广告业更是在他的带领下在一骑绝尘中跑偏了,可没想到的人民群众的创新程度这么高……

嗯,他们如此嚣张的原因,在于广告虽然离谱,但东西却童叟无欺,货真价实,这样那些大老们碍于脸面,也就听之任之了……

片刻之后,刘盈看着摆放在自己和萧何面前的叫花鸡,有了一种食指大动的感觉。

中餐讲究色香味俱全,虽然刘盈还没有吃,不知道味道如何,但从鸡皮的色泽,诱人的味道可以判断,这个叫王二的家伙,做的叫花鸡绝对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不过就在他准备下手的时候,他的身后响起了一个流里流气的沛泗口音。

“撕成三份,鸡屁股的那份给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