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命唯汉 > 第四十九章 刘盈:穿越,然后在沙漠种梭梭树…

太原郡。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刘邦本来是想要带着从河内郡、三川郡最先赶来的两万戍卒驰援被匈奴再度围困的马邑城,但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雪,让他暂时打消了这个计划。

原因很简单,冬装不够。

之前囤积在长安府库的狗屁帽子棉袄之类的御寒衣物,优先发放给了刘盈统领的西路军,毕竟西路军大多数时候都需要风餐露宿,和敌人在旷野之中决战,优先级自然更高。

嗯,还有一种原因,那就是父爱无言。

刘邦虽然是个渣爹,但多少还是有些良心,西路军的很多特权都是在他的默默授意下而特批的。

至于中路军这边打的是防御战,行军途中遍地都是人烟稠密的乡镇,只要有钱,筹集到足够的冬装是一件早早晚晚的事情。

而刘邦不着急驰援马邑城的原因,则在于这是韩王信第二次被匈奴围困了。

所谓一回生二回熟,匈奴人的攻城技巧并没有质的提升,但马邑城在韩王信这几年的经营下,不仅护城壕再度加宽,城中修建了足够全体军民食用一年的粮库,而且暗渠、水井等设施也一应俱全。

最重要的是双方之间频繁用信鸽传递消息,刘邦知道马邑城的动态,而韩王信也知道驰援汉军的动态,所以大家心里都很有底,并不会有谁做出失了智的行为。

刘邦站在城头看了一会,眼前大雪片片飘落,天空中乌云如铅,很明显这雪是一时半刻停不下来的。

于是他紧了紧身上的熊皮大氅,默默走下城头,准备在樊会夏侯婴的陪同下巡视城外的军营,并且今晚就住在军营里了。

嗯,他不想住在太原县的理由其实很简单,这里太过拥挤了。

不是人多,而是牛多!

马邑城周边的河谷虽然肥沃,但因为前期开荒困难的原因,稍稍远离河流的地方石头太多,杂草灌木春风吹又生,种不成那些竞争力费拉不堪的小麦、玉米,所以种植的作物,以那种可以卷死野草的黑麦为主……

毕竟黑麦根系极其发达,即使水分较少的干旱地区仍然能汲取水分,就连大多数的杂草也难以与黑麦争抢养分,是少数不需要大规模除草剂也可以茁壮生长的农作物!

据说过去欧洲农民被杂草搞得焦头烂额的时候,只要冬天来临前种上黑麦,来年开春地里除了黑麦以外寸草不生……

所以不光是马邑城周边的河谷,就连太原郡许多新开辟的农田也都种植了黑麦。

不是给人吃,而是用来养牛。

农业生产离不开这种大牲口,而且养牛可比单纯的种田要赚钱的多,那些挤满了太原县的牛,并不是耕牛和肉牛,而是需要人每日挤奶的奶牛。

刘盈之前和韩王信签订有商贸契约,约定无限制收购对方的奶制品,毕竟长安城周边聚集了整个大汉帝国最富裕的上百万人口,肉蛋奶的消耗就是一个无底洞。

所以利他利我,以及追求更高收益的刺激下,许多大汉公学农学院的毕业生,被韩王信用官位加高薪‘诱骗’到了韩国,负责选育出产奶量更高的奶牛……

嗯,这其实是农耕民族刻在基因中的一种本能,他们在种植庄稼的时候,会特意在那些谷穗更大、籽粒更多的植株上系上丝带,以便在收割的时候区分这些天选之子。

不过最初的时候,这种天选之子用来当做祥瑞,以显示封建王朝的德行充沛,受到的上天庇佑,于是很多地方就有诸如‘嘉禾’、‘嘉兴’这样的名字。

但更多的时候,这是一种用来挑选种子粮的一种方法。

古人虽然不懂什么遗传学、基因之类的理论,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这种朴质的理论人人皆知。

而这种理论也就用在了牲畜身上,比如有‘国宝’之称的太湖猪,肉好吃是一方面,关键是能生,一次能比其他品种的猪多生好几只小猪仔……

所以,选育奶牛的标准就是看生产器官的大小,为此,刘盈特意让前往西域的商贾发出悬赏令,奖励那些从西域更西的国家贩牛而来的商贾。

毕竟后世里花白奶牛的形象太深入人心了,而且荷兰人培育出的奶牛,也同样是欧洲原牛的后裔。

嗯,原牛是除爪哇牛、大额牛、牦牛以及水牛外,所有家牛的祖先,曾经分部在整个亚欧大陆的北方,西至法国,东到朝鲜,1627年的时候最后一头原牛在波兰自然死亡,才彻底宣告这一物种灭绝。

也因此,在烽烟燃起的第一时间,韩王信就把他的那些宝贝疙瘩送到了更安全的后方,挨家挨户登记造册,强行让国人‘认养一头牛’……

不过这对于陆陆续续从中原五个郡赶来的汉军戍卒是好事,只要花很少的一点点钱,就能实现鲜奶自由。

于是当刘邦的马车抵达城外的军营时,发觉奶香四溢,让他有些想念在长安城时的奢靡生活了。

奶搓……

嗯,就是洗澡的时候把牛奶倒在身上,然后找两个身高力大的壮汉拿着丝瓜瓤子在身上一顿勐搓。

于是,他看向夏侯婴:“左近可有温泉?”

………………………………

临河县(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南,后世里被称为乌兰布和沙漠的边缘。

这一时期沙漠的东扩尚不严重,目之所及到处都是一丛丛的植物所形成的绿洲和小水洼,只不过现如今是冬季,所以看上去格外荒凉。

刘盈坐在帅帐中,边烤火边和韩信周勃等人商量着下一步的军事行动。

十万大军出塞的消息是瞒不住的,虽然这一路上侦骑四出,扫荡着匈奴人的冬季营盘,但却不可避免的会有漏网之鱼,想来正在围攻上郡的白羊王和楼烦王等人已经知道了汉军的动向。

因此,此刻讨论的重点,就是接下来去打谁。

北上收复临河县,重新夺回被匈奴人侵占损毁的高阙塞,就相当于有了一个出兵漠南草原的支点,可以打击匈奴人中最为仇视汉人的右贤王部。

这是韩信的建议。

他的想法是让上郡的林挚再多支撑一会,然后西路军主力出塞,一战打残右贤王部,斩断匈奴人的一条臂膀,减轻将来修建北境长城时匈奴人的反扑。

不过刘盈认为,饭要一口一口吃,当前的重中之重是收复整个阴山以南的河套地区,然后和刘邦的中路军会师,将国境线推到云中郡的武泉县,也就是后世的呼和浩特地区。

韩信的计划虽然好,但刘盈并不掌握右贤王部的动向,在如今这个大雪封山的季节,要在茫茫草原上找寻匈奴人的冬季营盘,无疑是大海捞针。

重要的是刘邦那里直面匈奴人的主力,刘盈是真的担心这老家伙搞出什么幺蛾子,比如昨日重现一把‘白登之围’……

所以,也许他将来会后悔,但现如今还是很粗暴的否决了韩信的提议,让周勃和靳歙等人去准备进攻临河县的计划。

少顷,等到靳歙等人离开之后,刘盈换了一副笑脸,凑到双手抱臂生着闷气的韩信身边,将手中的一口乌木匣子递了过去:“昨天挖的,送你了……反正我现在用不上。”

韩信冷哼一声,一脸傲娇的接过匣子,打开,看着里面糟糕的形状,眉头紧锁:“此为何物?”

“肉从蓉啊!”刘盈挑挑眉,神情有些猥琐:“就,你懂的……”

韩信愣了一下,瞬间秒懂,本来是想要直接扔了的,但还是默默地合上匣子,交给了站在自己身后的侍从。

长者赐不敢辞!

虽说他年龄比刘盈大,但刘盈毕竟是汉帝国的太子,将来的皇帝,所以这算是赏赐!

嗯,才不是为了补肾阳、益精血呢!

看着韩信神情的明显变化,刘盈用手肘捅了捅韩信,压低声音说道:“我有一个发财的想法,你要不要听?”

韩信稍稍愣了一下,嘴角不自觉的露出了几分谄媚的笑容,他从前是个光棍的时候就是个月光族,花钱大手大脚,如今成家之后,越发捉襟见肘,这也是他虽然不情愿,但还是跟着刘盈北征匈奴的原因。

对于他这样既不善打理家业,又政治白痴的家伙,领兵打仗才是发家致富的不二选择。

于是,他轻轻抓着刘盈衣角,生怕他跑了,但还是一脸无所谓的神情:“反正眼下无事,不妨说来听听……”

装你妹啊……刘盈心中吐槽,但指着乌木匣子说道:“你觉得,这种东西要是运回国内,会不会大卖?”

韩信挥手斥退帐内侍从,小鸡啄米般点着头,言下之意不言而喻。

“既然有市场,那么与其漫山遍野的挖,不如咱们直接找块地去种!”

刘盈满是蛊惑的说道:“据我观察,这种宝贝生长在一种叫做梭梭树的植物根部,所以我们在沙漠里种树吧……”

不等韩信质疑,‘恰巧’路过的张不疑窜了进来:“算我一个,算我一个……淮阴侯若是不愿,就由你我二人来做吧!”

于是,韩信开始慌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