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命唯汉 > 第二十九章 刘盈:食盐滞销,帮帮我们!(哭腔……)

“慌什么?某正是为此事而来。”

听到纪信的话,富顺县令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神情,情不自禁的凑到了纪信面前。

他想要在汉国的官场之上更进一步,就必须要做到‘大干快上’。

如果是别的郡县,就只能是劝课农桑,维持治安,然后鼓励百姓多生几个娃,实现人口翻番,进而使得税收翻番。

这样,年终考评的时候才能得个‘最’字。

但富顺县有所不同,这里有着独特的资源,盐。

随着一口口盐井的建成,每天都会有几车,亦或是十几车白花花的食盐从盐场运出去,送往蜀郡各县的市场,亦或是送到山里面的棘人那里去,换取他们抓到的奴隶,采集到的山珍等特产。

所以,富顺县的政绩,从来都不是什么人口、农桑、赋税,而是盐,多多的出盐,多多的卖盐。

比如今年,富顺县盐场的小目标,就是年产量翻番,争取到来年九月上计吏出发之前,再修建二十口以上的盐井!

因此,富顺县令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保守估计还要再增加三到五万名盐工。

但问题的关键,是没人。

毕竟这时候的巴蜀开发程度还不高,不如后世的川渝地区有着上亿的人口,轻松堆出了一座直辖市和一座西南第一。

棘人这座人矿经过了这么几年的无节制开采,已经接近枯竭,毕竟不止是蜀郡的发展需要棘人兄弟的参与,南郡那成片成片,种植着甘蔗的种植园中,也到处都是棘人的身影。

按照纪信这几年的统计,大约有六十多万的棘人从深山中走出,陆陆续续被送到了南郡的甘蔗种植园。

因此,刘盈才有了近乎无穷无尽的朗姆酒,支撑起了和东胡人以及匈奴人的牲畜交易,换回了数以十万计的牛、马,使得长江以北的近七成土地实现了牛耕,亦或是马耕。

也因此,当蜀郡的市场接近饱和,棘人这座人矿已然枯竭之后,富顺县的盐场产出,自然就供大于求了。

被堆积如山的白花花食盐逼疯了的富顺县令抬头望着纪信,双眼之中露出了一种名为希冀的光芒,带着几分祈求的语气说道:

“哦?郡守可是已经想出了什么好办法?”

纪信摸了摸颌下短须,笑着说道:“你可听说过五尺道?”

富顺县令轻轻摇头,眉心挤出了一个川字型,只觉得这个名字好熟悉,但又想不起具体是什么。

纪信解释道:

“那是昔日秦朝时期,为了掌控西南夷,所以蜀郡尉常頞[è]在僰道(今四川宜宾)以南修建的一条道路,据说道路的尽头有河流,可以直接连通象郡,然后抵达南海郡……因道宽5尺,所以被命名为五尺道。”

嗯,‘道’是一种行政单位,类似于少民自治州。

听完纪信的解释,富顺县令担忧的摇了摇头,轻声呢喃:“僰道?那里荒废了这么多年了,即便是有道路,只怕也不堪使用了……毕竟秦末大乱,很多地方都脱离了秦国掌控,就连和富顺县挨着的僰道不也是差点自立为王,还是咱们重新打下来的。”

纪信笑着说道:“荒废了就荒废了,大不了重新修建起来不就行了?如今咱们可不同于秦国时期,修路的时候全靠人力。到时候我向太子殿下申请一下,搞点炸药,把五尺道炸开成五丈道……”

富顺县令依旧保持质疑:“可远水解不了近渴啊!就算是修好了五尺道,但我听说南海三郡濒临大海,人家还能缺盐?”

纪信摇头:“谁说要卖到南海三郡了?”

富顺县令问道:“那郡守打算把咱们这里的食盐卖到哪里去?”

“当然是夜郎国!”纪信这次不等富顺县令发问,自顾自的解释道:“就是昔日秦国在时,向秦国俯首称臣,但趁着秦末大乱,秦庭中央无力顾及的时候,杀掉了秦国派来的县令等秦吏,然后再度自立的夜郎国!”

富顺县令想了一下,再度问道:“夜郎国地处荒僻,上古时期是荆蛮之地,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的,才能有多少人口?能支撑得起二十口盐井的产出吗?”

纪信一愣,笑着说道:“不错,不错。还知道‘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这两句话,看样子太子殿下编纂的《堪舆万国图》你也看过!”

富顺县令矜持一笑:“年关之时入关中省亲,在伯父那里稍稍看了几眼……”

嗯,他姓萧,萧何的萧。

纪信深深地看了他一眼,嘴角微扬:“这一点我信,能问出之前的话,我相信你应该是真的只看过几眼。”

富顺县令嘴唇抖动两下,脸孔稍稍涨红:“郡守莫非是看过全部?”

纪信摇头:“此乃国之重器,即便是箫相国,只怕也未看过全部的《堪舆万国图》!某蒙太子不弃,举荐为蜀郡郡守,因此只得了记载着西南夷的几卷。”

“因此,你的疑惑,就不是某的疑惑。”

“所谓夜郎国之名,不过是秦人以讹传讹罢了。夜郎者,乃耶朗也!耶朗,是荆蛮的一种仪式,在祭祀之时以特定的语调唱诵誓词。凡是诵读过耶朗誓词,以及参与了祭祀之后的荆蛮部族,就是耶朗一员,更像是一个部族联盟而不是国家!”(注1)

富顺县令轻轻点头,说出了自己的见解:“也就是说,当我们和夜郎国爆发战争的时候,不是在和一个国家作战,而是和一些小部落作战?”

“然也!”纪信赞同了一句,顺势接着说下去:“按照太子殿下派人前去调查之后得出的结论,夜郎国有民众过百万,若是各部族联合在一起,恐怕有甲兵十万!”(注2)

“重要的是,夜郎国并非是棘人,困守于山林之中。最近一段时间我在成都抓到了几个偷运丝绸的商人,严刑拷问之后得知,他们正是夜郎国之人,来蜀郡购买丝绸、枸酱,之后再转卖到滇国,以及更加遥远的身毒国!”(注3)

“身毒国?”富顺县令挠了挠头,对于这些莫名其妙的国家名字有些费解,不过他的注意力放在了纪信所说的另一点上,夜郎国有人口百万!

这样,他的食盐就有了买家!

不过他还是有几分疑惑,毕竟荆蛮这两字,就代表了茹毛饮血,贫穷落后,那么如此地方,怎么养活的起百万人口?

于是他反问道:“我听闻夜郎之地重峦叠嶂,如何养活的起那许多人?”

纪信稍稍回想了一下,解释道:“你有所不知,那里并未全是山峦,地形有些类似于关中以北的黄土塬。按照太子殿下的解释,夜郎国虽然群山环绕,但在山顶的地方,大多都是起伏很小的‘夷平面’,这样,不仅坝子和河谷能种田,山顶也能种田。”

“而且比黄土塬好的地方,在于降雨充沛,不需要引水灌既,靠天吃饭就可以勉强吃饱,人口自然众多。”

嗯,夷平面是一个地貌学的概念,是指本来的平原或缓丘地面因为地质运动整体抬升,成为高原,虽然相对周围形成了高地,但是内部的表面仍然维持了平原的形态。

而随着流水的侵蚀,高原核心部分的夷平面较为完整,站在上面仿佛又回到了平原,而高原边缘部分的夷平面只保留在山顶,形成墚、峁状的断续的夷平面。

云贵高原正是这样的地形,整体上很多地方都保留了夷平面的地形,但是周围山地被许多河流深深地切割,形成谷深、坡陡、顶平的地貌组合。

这个‘顶平’,就是承载人口的平台,虽然整体上是地无三尺平,但有着很多可以开垦的土地,很多云南贵州的小城镇,人口密度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低。

也因此,就造成了成片的贫困县的出现。

不过在如今的汉朝,这其实是一种很好的现象。

毕竟刘盈需要的是人矿。

众所周知,越是贫穷,越是吃不饱饭,人矿的品质就越高!

富顺县令看着语气中没有多少情感,正在棒读之中的纪信,轻声笑道:“我说郡守为何百忙之中到此而来,莫非是得到了太子殿下的指令,准备对夜郎国动手了?”

嗯,富顺县的正式居民多是之前从关中迁徙而来的秦人,自小接受的是‘耕战’教育,若是对外用兵,富顺县的戍卒自然是首选!

“怎么能说是动手呢?”

纪信皱皱眉头,正色说道:

“昔日的夜郎国乃是秦国藩属,如今我大汉鼎立,承天命,顺人心,自然是八方来朝。因此我们只是去通知他们,前来长安城朝觐陛下……顺便问一问,如何通往身毒国。”

注1:林河《中国巫傩史》。

注2:《史记·西南夷列传》,蒙乃上书说上曰:“……窃闻夜郎所有精兵,可得十余万,浮船牂柯江,出其不意,此制越一奇也。

注3:《史记·西南夷列传》,或闻邛西可二千里有身毒国。骞因盛言大夏在汉西南,慕中国,患匈奴隔其道,诚通蜀,身毒国道便近,有利无害。(嗯,最终的结果是没找到。‘岁余,皆闭昆明,莫能通身毒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