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命唯汉 > 第一百八十七章 刘盈:日啖荔枝三百颗!

天命唯汉 第一百八十七章 刘盈:日啖荔枝三百颗!

作者:曹吉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5-06 21:38:41 来源:笔趣阁

湟溪关下,投降的南越士兵分成两队,正在接受不同的命运。

那些在秦国年间被征发前往岭南的秦人戍卒,只要汉军攻城的时候没做过多抵抗,一律得到赦免,等到战后可以自行选择返回北方老家,亦或是继续留在南海三郡。

毕竟这些是自己人,语言相通、血脉相近,属于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异姓兄弟,放他们一马自然无不可。

至于那些越人就没有那么好命了,一律被剃光头发,在脸上显眼处打上烙印,发往豫章郡的矿场和农庄充当劳动力。

而在另一边,韩信擂鼓聚将,正在安排着军中各部的行进顺序。

他并不打算再在这里过多停留,如今天气一天比一天热,对于北方来的士兵来说,身披重甲作战无疑是一场煎熬,所以早打完,早轻松。

而且从军中斥候传来的情报里,南越国的军队已经集结完毕,桂林、象郡,以及更远处的越人军队也赶来了番禺县,此时决战,符合他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

最重要的是,如今汉军一路摧城拔寨,战无不胜,再加上又汇合了长沙国的军队,正是士气高昂的时刻,反观对面,虽然同样大军集结,但接连战败,北方的关隘一一丢失,此消彼长之下,战机自然不容错过!

而把事情都甩给别人去做了之后,刘盈变得无所事事起来,他到处转了一会,找了一个竹筐向关隘旁边的山包上走去。

那里古木参天,郁郁葱葱之中却隐约可见红彤彤一片。

荔枝。

这年节可没有航空速运,岭南产的新鲜荔枝在关中是绝对吃不到的,所以刘盈背着竹筐,化身采荔枝的小男孩,蹦蹦跳跳奔向远处的荔枝树。

嗯,‘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中所描述的荔枝,并不是两广的荔枝,而是四川产的荔枝。

只不过现在这个时间点上,荔枝还没有向北传播,直到汉武帝攻灭南越国之后,这种和香蕉、龙眼、菠萝并称的南国四大果品,才开始向北方传播。

第一站,自然是作为皇家园林,供汉武帝享受,所以收集天下奇花异草、珍禽异兽的上林苑。

司马相如的《上林赋》中写道:于是乎卢桔夏熟,黄甘橙楱,枇杷橪柿,亭柰厚朴,梬枣杨梅,樱桃蒲陶,隐夫薁棣,答遝离支,罗乎后宫。

离支,就是荔枝。

刘盈当年和南越国第一次通商的时候,就特意让人在郊外蹲守,收集了不少自然成熟的荔枝,然后取出果核送往蜀郡分批栽种。

只是这种方式种出来的荔枝树,大约需要十年左右才能开花结果,所以刘盈虽然种了超过十万颗的荔枝树,却始终没有吃上一颗新鲜的荔枝。

不过也快了,大约再有个两三年的时间,一骑红尘妃子笑的典故就会出现在如今的长安城。

冰鲜荔枝,一斤九十八,称重的时候不准把叶子摘了……刘盈嘴里含着一颗荔枝,眉眼弯弯,畅想着自己数钱数到手抽筋的日子。

“甜!”

“我宣布,这座山头的荔枝被我承包了!”

刘盈张开双臂,毫不顾忌身后侍从的忍俊不禁,绕着几颗荔枝树转了两圈。

他这次南下,不仅带上了不少大汉公学的优异毕业生,而且还调集了百多个技艺娴熟的工匠,为的就是在南疆复刻一波北方的工业作坊。

如今豫章郡的铁矿和煤矿都已经找到了,那么只要有足够的矿工,相关的冶铁工坊很快就能建立起来。

不过这里的媒铁商社在刘盈的规划中,主要生产的是民用产品,比如铁皮。

这是用来制作罐头的原料。

北方因为就近生产,就近销售,生产的罐头多采用玻璃瓶来灌装,而南海三郡在刘盈的未来规划中,前期的主要赚钱支柱一是海产品,第二就是水果。

在这个年月,这两种产品都是没什么本钱,俯拾皆是的东西。

至于销售的对象,除了长安城中那些吃稀罕的中产阶级,最大的商单来源就是北方各地的驻军。

毕竟这时候的军队更加类似于公民兵,不同于宋朝和明朝的奴隶兵,无论是士兵还是军官都需要发放军饷,日常还有酒有肉。

不仅如此,汉军家属的部分伙食也由政府包办。

比如居延汉简里,就记录着一个叫做‘富风’的男子,岗位是执胡燧卒,他的妻子名叫做‘君以’,28岁,是两个孩子的妈……

君以每个月可以免费获得的口粮为二石一斗六升,两个女儿则分别是一石六斗六升和一石一斗六升,另外,每月还有三升盐的配给。

嗯,居延汉简记录的并不是规定,而是发放物资的记录,类似于账本。

所以这个最大的商单,刘盈自然不会放过。

在他来之前,就已经悄悄找到萧何,走完了撒娇乞求、撒泼打滚这一整套流程之后,双方达成口头协议,样品送来让大家都满意之后,将特许他成为北方军市的独家代理……

口味刘盈并不担心,凭借着他的本事,再加上天然的食材和廉价的香料,征服那帮老家伙的肠胃轻而易举。

他唯一担忧的,则是运输成本的问题。

毕竟山水迢迢,玻璃罐头运到地方之后,只怕也碎完了。

所还是铁皮罐头的性价比更高。

只不过制作那些只能装一斤或是两斤的小罐头则不予考虑,这种小罐头不仅浪费材料,而且浪费人工,刘盈的计划,自然是做那种能够一次性装进去五六十斤东西的大桶,量大管饱,性价比很高。

为此,他专门搞出了一个手动版的卷边封口机,只不过这时候受限于生产技术,铁皮无法做的很薄,所以吃的时候必须要用斧头噼开……

这,就是历史上罐头早于开罐器出现几十年的原因。

…………………………………………

番禺县北。

被后世称为白云山的丘陵地带,人声鼎沸,到处都是短发纹身的百越武士。

赵佗这些年‘和辑百越’的政策虽然使得他和秦人戍卒有些离心离德,但这些当地的土着越人,主要是这些越人首领,还是比较支持的。

所以一听说战后可以瓜分南越国的宝库,尤其是那些他们早就垂涎三尺的琉璃器皿,大大小小的越人首领都带着部族中的健壮武士前来参战。

只不过有些越人部族是女性氏族,部落中有当家老祖母,推行的是群婚制,所以前来参战的武士都是女子,至于部族中的男人……则在家看娃种地,缝补衣物。

此刻那些行走矫健如同花豹,脸上纹刻着部族图腾,背着标枪圆盾,只裹着遮挡重点部位战裙的女武士从人群中走过,人声鼎沸的越人武士纷纷闭上嘴巴,双眼放光的行着注目礼。

群婚制,意味着贞操神马的根本不存在,所以今晚……不,现在就可以!

喧闹靡靡之音,渐渐向远方传递,吸引着一群一群的越人武士闻风而动,慢慢将这处小山谷围的水泄不通。

正在军营中巡视的赵佗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不过他只是皱了皱眉,并没有丝毫制止的举动。

虽然他执政南越国的时候非常重视‘以诗书而化国俗’,时常利用中原先进的文化和伦理道德教化、诱导越人,教育他们赡养老弱、废除群婚制度。

但毕竟他手上的秦人戍卒多是七科谪之人,经商做贾的技能点满了,想要配合他去教化越人,无疑难于登天。

所以,赵佗就奉行起了黄老之术,小范围的使用行政手段推广中原文字,教育越人‘习文字、学礼仪’,但更多的则是融入其中,自称‘蛮夷大氏老’,短发纹身,抛弃中华衣冠,改穿越人的服装。

自然而然的,面对着眼前发生的群婚,赵佗就无力,也无法制止。

至于另一个原因,则是天气燥热,人的**会因此攀升,而且会变得暴躁,如果不让这些家伙内部解决,只怕就会偷偷熘出军营,祸害周边的良民。

赵佗在原地转了两圈,心中下定决断。

越人,不堪大用!

毕竟这帮家伙军纪松散,属于是烂泥扶不上墙,平日里打打烂仗还可以,真到了两军拉开阵势,以堂堂之师对决堂堂之师的时候,战斗力可想而知。

但越人唯一的好处,就是尚未开化,战斗力虽然拉跨,但战斗意志却十分顽强,当年和秦军作战的时候,十有**能做到全军覆没而死不旋踵。

当然了,被彻底征服了这么多年,再加上那些不怕死的越人都死的七七八八了,这些越人并不会像他们的先辈那般悍不畏死。

但只要能做到死一半再溃败,赵佗就已经心满意足了。

南海郡酷热不堪,从他之前了解到的情报上看,汉军的披甲率很高,在这么热的天气下鏖战半日,不用他去打,只怕汉军自己就会被酷热击倒!

所以赵佗微笑转身,看向跟在他身边的赵仲说道:“杀猪宰牛,犒赏秦人步卒!”

这些精通阵战的步卒,将是他击败汉军的依仗!

自然而然的,需要临时抱佛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