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命唯汉 > 第一百六十九章 刘盈:一起扛过枪!

天命唯汉 第一百六十九章 刘盈:一起扛过枪!

作者:曹吉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5-06 21:38:41 来源:笔趣阁

“意,我中了!”

在刘盈挥舞着双手又蹦又跳,大声欢呼的时候,刘邦有些震惊的和韩信对视了一眼,只是韩信立刻在下一秒钟哼了一声,将脸扭开,下巴四十五度角指向天空。

这厮,怎么跟个娘们似的……刘邦心中默默吐槽,继续看着依然余烟未了的燧发枪满脸震惊。

他虽然年龄大了,但眼神却格外好使,他只看到了火光、烟雾,却并没有看到飞出的箭失,嗯,也就是弹丸。

但远处的标靶却应声而倒,虽然他也没有看清那块胸甲上的破损,但看到标靶倒下的姿态,却不亚于受到了重锤的一击!

于是,他看着摆在叉形支架上的燧发枪,双手变得蠢蠢欲动起来。

好玩!

想玩!

只不过他上前迈了半步却突然停止,之前他吐槽过燧发枪是垃圾,如今却要抢着上前耍弄一番,无疑是自己打自己的脸。

尽管脸这种东西他从生下来的时候就扔了,而且是从刘盈手中抢东西玩,他就更加没有心理压力了。

儿子偷爹不算贼,那么这句话反过来,也是同样成立的呀!

然而此刻,这里还有一个外人。

韩信!

一瞬间,刘邦看向刘盈的眼神充满了别样的情绪。

原来,这小崽子今天把韩信带过来,就是为了防备乃公吗?真是阴险……刘邦默默在心中将刘盈的坑爹指数再次提升了好几个段位。

片刻之后,刘盈从侍从手中接过标靶,刷的一下插在刘邦面前,得意洋洋的单手叉腰,伸出手指指向破了一个小洞的板甲,一言不发,但又好像说了千言万语。

刘邦立刻把脑袋转向一旁,装作什么也没看见,如果这时候他的坐着的,肯定还要翘着二郎腿抖啊抖……

韩信大步上前,伸手摩挲着铁板上的破口,只见颜色很新,不带丝毫锈蚀的痕迹,轻轻点头,心中感叹果然如刘盈所说,一枪一个!

于是,他的脸上显现出几分与有荣焉的神情。

足足忍了五秒之后,刘邦再也绷不住了,抬脚走向放在叉形支架上的燧发枪,摆弄了两下发现不明所以后,立刻回头训斥道:“竖子,还要让乃公求你不成?”

呵,男人……刘盈撇了撇嘴,一步一挪,极其嚣张的走到刘邦面前,示意让人拿出来几个稻草扎的靶子放在远处,接着开始教刘邦如何使用装填子弹火药。

砰!

白烟飘荡中,刘邦看着草靶上散碎的稻草,奋力举起手臂,大声欢呼。

“意,我中了!”

嗯,火枪的操作方式并不难,尤其是刘邦有着娴熟的操作弩箭的经验,弩箭上那个名叫‘望山’的部件,其实和火枪上的瞄具类似。

刘邦炫耀了一圈后,正准备再来几枪的时候,眼角余光不经意扫过站在一旁,脸上带着几分渴望的韩信。

他想了想,于是向韩信招招手:“来,你也来打一枪!”

韩信迟疑片刻,但终究还是按捺不住的走向刘邦,接过他手中的燧发枪,在刘邦好为人师的喋喋不休中,倒入火药,装填子弹,三点一线,扣动扳机。

然后,脱靶了。

刘盈举起手臂用力拍了拍韩信的肩膀:“没事,新手都这样!不必太放在心上……”

韩信脸上闪过几分错愕,不就是脱靶,谁还会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而且近墨者黑,他的脸也早就扔了!

重要的是,他是兵家不是战士,日常除了打打拳练练剑活动活动筋骨外,剩下的时间要么去天禄阁借书还书,要么就是窝在家里喝酒写书,基本上不练习器械和搏杀的技巧。

自然而然的,脱靶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了。

韩信微不可见的摇了摇头,将手中燧发枪递给刘盈:“轮到你了。”

刘盈摆摆手,旋即双手叉腰,抬头挺胸:“没这个必要,枪咱有的是,让别人看见了还以为我很小气呢!来人啊,上枪,一人一支!”

韩信愣了一下,默默伸出大拇指。

这是他韩信的兄弟,说什么都是对的,干什么都是牛的,不像他那个讨人厌的爹,烦!

然后,可怜的草靶就在此起彼伏的枪声中变得越发残破不堪。

打了七八枪后,刘邦一脸满足的扭头看向刘盈:“这种燧发枪的产量如何?什么时候可以发放军队使用?”

刘盈稍加思索了说道:“目前产量还不高,需要列装军队的话还需要再等几年。现如今的话每个月就能制作出一百一二十支枪,等到了明年这个时候产量大概率就翻倍了!然后再有一个五年计划,月产量就可以上千!”

刘邦脸上浮现出了几分畅想的神色,举起手中的燧发枪问道:“你确定?我说的可是这种宝贝!”

刘盈摇了摇头:

“不是这个,咱们玩的这是升级版,枪管里有膛线,可以提升射击精度和射程,但子弹造价太高且工艺繁琐,不适合列装军队。我说的是简配版,没有膛线的那种!虽说是简配,但三十步内,也可指哪打哪!”

“可惜,可惜……”刘邦脸上闪过几分遗憾的神情。

三十步内,也同样是蹶张弩的发力期,破甲能力同样不容小觑,而且射速要比燧发枪快上不少。

嗯,毕竟不是所有的士兵都穿上厚实的板甲,列装普通士兵的胸甲大概只有一点五毫米,可以抵挡住弓箭的抛射。

而郎中骑兵以及那帮郎卫穿着的重甲,厚度全部在两毫米以上,可以近距离抵抗强弩的射击,基本免疫刀枪剑戟的噼砍穿刺。

比如马基亚维利在他的《佛罗伦萨史》中说道,当时的战争几乎没有生命危险,人人骑在马上,有铠甲护身,万一打不过,还可以投降保命……

刘盈从刘邦的脸上看出了他想要说什么,只不过现如今燧发枪的产能还没有爆,所以他也不方便多说什么。

他想要让燧发枪取代强弩的目的,主要是算了一笔经济账。

弩失羽箭的造价和铅弹火药,要高一些,但后者可以保证击杀身穿铁甲的武士!

而且一把强弩从选材到制作完成交付使用的时间,动辄一到两年,一支燧发枪的制作却最多只要两三个月,这还是家庭作坊式的生产速度。

如今刘盈搞出制作流程改革,部件标准化生产之后,每支燧发枪的交付速度至少提升了一倍。

嗯,所谓制作流程改革,就是建立不同的生产线和工种,比如制作击发装置的钳工、制作枪管的铁匠、制作木头枪体的木匠、以及最后总装和负责装饰的漆工。

这样,可以将降低工匠的培养成本,以及技术扩散的风险。

而为了提升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主要是培养学徒,将自己吃饭的手艺传承下去的动力,刘盈特意画出大饼。

等到年底考核的时候,凡是有哪个工匠能够带出三个考核通过的学徒,就可以获得新城的一套房子!

另外,每多带出一名学徒,可以获得十万钱的奖励!

虽说长安米贵,但如果将这十万钱拿去购买诸如南昌城开发债券之类的理财产品,每年获得的利息就足以供他们一家老小吃喝了。

更不要说如果能按照工期交付足够合格的产品,他们的薪资待遇还会获得提升。

这样一来,有了稳定的工作,再加上房子也是自己的,生活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他们这些颠沛流离了半辈子的工匠,就可以真真正正的立足在了这天子脚下!

所以,燧发枪的交付速度就从之前的每月十几支,几十支,一路稳定在了每月一百一二十支。

嗯,燧发枪的制作在这个年代并没有科技壁垒,无论是枪管还是击发装置的弹黄,都可以通过手工的方式解决。

尤其是枪管,刘盈吸取了手工锻打卷制熟铁会有炸膛的风险,特意使用的是先用熟铁打造一根实心的铁棍,然后渗碳增加材料强度,最后再使用手摇式的镗床来制作枪管。

至于弹黄,也完全可以通过手工锻打的方式获得。

从出土的文物上看,秦汉时期能工巧匠的手艺其实并不比明清时代的工匠要差,那么明清的工匠可以彷制出燧发枪,汉朝的工匠自然也可以。

只不过困扰汉朝工匠做出火器的难点,在于就是没有精确的图纸,以及用于制作这些零件的专用工具。

刘盈的存在,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难题。

听到刘盈的话,刘邦捻了捻胡须,对于远处叮叮咣咣的生产工坊来了兴致,随手将之前爱不释手的燧发枪丢在一旁,一把抓住刘盈向远处走去。

“我还没玩够,我不走……”

“不,你玩够了,乃公说你玩够了,你就玩够了!”

“不讲理啊!”

“呵呵,这世上有当爹的需要给儿子讲理的规矩?”

ps:关于手工制作燧发枪,可以参考B站的一个视频,标题是《纪录片,燧发长枪完整手工制造过程》,五十八分钟的那版,只不过他做的是贵族们的猎枪,如果是装备军队的燧发枪,制作流程要简单不少,毕竟耗材们手中的家伙不需要凋花以及精美的部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