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命唯汉 > 第一百二十章 赵王敖巧设美人计,汉太子退位让贤能…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雒阳宫,前殿虽然灯火通明,人声鼎沸,但后宫之中却早早就陷入了一片沉寂之中。

刘邦的寝殿之中,烛火摇曳,依稀可见本来空无一物的床榻上,却躺着一个身材凹凸有致的女子。

那女子平躺在床榻之上,身上只穿着一层薄薄的纱衣,双手放在平坦至极的小腹上,再往上,则是随着呼吸而不断起伏的几许夸张的弧度。

尽管被黑色的布条遮住了眼睛,但仅凭借濡湿的嘴唇,圆润的下颌,散在床榻上的青丝,就足以让人呼吸急促,期待着接下来的极乐时光。

按照自周朝就传承下来的礼节,诸侯在朝觐天子的时候,要携带封地之内的土特产作为贡品。

人,自然也可以是土特产。

此刻躺在刘邦床榻之上的女子,正是赵王张敖从自己封地携带而来的贡品。

吱呀……

伴随着殿门打开的声音,躺在床榻之上的女子勐地一个激灵,呼吸骤然急促了起来。

她其实并非普通的民女,而是赵王的姬妾,如今却要来侍奉别的男人。

然而身如浮萍的她,只能逆来顺受,哪怕这即便是对于她这样的女人来说,也同样是一个耻辱!

嗒、嗒、嗒……

脚步声越来越近,那女子呼吸急促之下,身体微微战栗,若隐若现的轻纱晃动,越发显得诱人。

只不过和女子想象的不同,来人并没有扑在她的身上胡天胡帝,而是为她铺上了被子。

被子?

女子嘴角向上扬起,流出了一抹不屑的笑容。

她一个女人都不在乎袒露身体,狗男人反而矜持了起来!

突然,女人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在一股沛然之力的支配下,她在宽广的床榻上滚了两圈,身上盖着的被子,将她卷成了一个老北京鸡肉卷……

她刚想喊叫,却只觉得嘴巴里似乎被塞进了什么东西,满满当当,让她叫不出声。

女人心中大骇,虽然赵女自春秋战国以来都以玩的花着称,但对方的这番操作,还是让她有些摸不着头脑。

莫非,今天遇到的是一个大玩家?

就在她又害怕又期待的时候,只觉得自己腾空而起,似乎是被人扛在了肩头,晃晃悠悠的向外走去。

摇摇晃晃中,她幽幽的想着,自己果然是低估了这个男人,没想到他已经不满足于在房间里了,而是想要玩的更花。

比如,野战……

在她被扛着向外走去的时候,只听见似乎不只有一个人的脚步声,前呼后拥,啪嗒啪嗒的声音显然并不是女子的步履所能发出,这声音,必然是男人的长靴。

不过她并不在意。

她是赵王的姬妾,今天要服侍的男人必然不是庶民黔首,那么周围出现随扈是很正常的。

只不过很快,女人觉得不正常了起来。

她似乎没有被携带到花园之类的地方,而是被扔在了马车之上!

糟糕,莫非是绑匪?

女人开始奋力挣扎,伊伊呀呀的试图发出求救的信息。

她很清楚的记得之前被送到的地方是哪里,所以,只要能被周遭巡弋的甲士发现,她就还有救!

不过让她失望的是,尽管马车驶过的地方似乎有巡逻的甲士经过,但却无一人上前阻拦并且查看。

马车在畅通无阻之中,快速驶离了这座大汉帝国的临时权力中枢,消弭了女人那患得患失的野心和虚无缥缈的梦想。

雒阳宫城之上,尚书令魏无知隐在夜色之中,全程目睹了女人被‘绑架’的过程,不过却并没有出声阻止。

马车是东宫的马车,扛着女人前行的是执掌东宫诸庶务的阉人,少庶子韩谈。

“莫非是太子长大了,想要和陛下抢女人了?”

这个念头在魏无知的心中一闪而逝,旋即自己被自己的奇葩想法逗笑了。

排除了这个荒唐的念头,就只能是另外一个更加荒唐的念头了。

“太子,不想让陛下接触这个赵女!”

魏无知心里很清楚,对于刘邦给刘盈找小妈这件事,刘盈懒得管,也没有资格管。

但为什么,偏偏要在此时插手?

“赵女、赵王……”

魏无知轻声呢喃,眼睛微微眯着,静静目睹着东宫的马车驶离宫城,隐入无边苍茫的夜色之中。

……………………………………

雒阳宫。

午后,刘邦躺在卧榻之上,轻轻揉搓着因为宿醉而隐隐发胀的太阳穴,但他的眼神却冰冷阴鸷,盯着一个坐在他面前,伏桉书写的身影。

刘盈的身影。

魏无知已经将昨晚发生的一切都告诉他了,这个竖子居然敢坏了他的好事,要不是他此刻宿醉未醒控制不了手上的力气,早胖揍这兔崽子一顿了!

刘盈对于身后传来的杀气表示早就习惯了,并且表示咱不在乎!

原因很简单,如果此刻吕雉在的话,必然会发现他比昨天胖了一圈……

所以,内穿软甲的他,就算是被身后老头揍一顿,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昨夜从宫中绑架走的赵女,刘盈让韩谈给了对方一笔钱,送她回家乡去找个老实男人嫁了,免得落得个惨死狱中的下场。

已知张敖和英布勾搭了起来意图阴谋不轨,这时候还敢把张敖的姬妾留在身边享用,心真大!

至于更深层的原因,刘邦不问他也不说。

嗯,其实就算刘邦问了,他还是不会说。

“写什么呢?”刘邦冷不丁的问了一声,旋即说道:“口渴了,给乃公倒杯水!”

这老头真烦人……刘盈放下手中毛笔,在刘邦看不见的地方用了翻了翻白眼:“请功的文书,这不是打赢了氐人嘛,有功的士兵需要得到封赏……”

他起身给刘邦倒了杯热水,试了试温度后递了过去。

刘邦赞同的说道:“做的对!天下大务,莫过赏罚二事;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注一)。”

他放下水杯,食指轻敲桉几:“那你说,乃公是该罚你,还是该奖你呢?”

刘盈顾左右而言他:“拓地千里,自然应当奖赏!”

刘邦笑了笑没有多说,只是从身侧摸出一份文书放在桌面上:“说说你的意见。”

刘盈摊开一看,上面写的是两道法令。

第一条是令吏卒从军至马邑城及侧击匈奴者皆复终身勿事。

也就是说,参加过对匈奴作战的所有士兵和军官,可以终身免除徭役!

而第二条,则是贾人母得衣锦、绣、绮、縠、絺、纻、罽,操兵,乘骑马。

这说的是商人不能穿锦缎之类的好衣服,并且不允许持有兵器和骑马。

刘盈挠了挠头,前一个他好理解,但后一个,他就觉得有些莫名其妙了。

商人赚到钱了,不让他们把手里的钱花掉,去购买没有什么实用价值的奢侈品,非要用法令去压抑他们,结果就是他们只能把钱藏在地窖里,亦或是拿出去买地……

不过刘盈转念一想,这个法令其实也不错。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大汉帝国抑制商贾,亦或是藏富于民几十年,等到了刘小猪时期,一波算缗令加告缗令直接吃个满的……

刘盈点点头说道:“第一条我赞成,第二条还是算了吧。”

刘邦坐直身体问道:“为什么算了?”

其实第二条是他自己想出来,目的是打击私人商贾,而扶持官商。

原因很简单,因为商业税不好收,商人不耕不织,将本逐利依赖的是物流,也就是说需要通有无,藏贵贱才能致富。

《韩非子》中写道,商贾外积,小民内困者,国恒亡。

所以那些满世界跑着做生意,既不交人头税,又采用各种手段偷税漏税的私人商贾自然越少越好。

刘盈笑着说道:“以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与其想着用这些虚头巴脑的法令去遏制商贾,倒不如多培养一些税吏,把应该收缴的商业税尽可能的都收归国库。”

嗯,比如隔壁漂亮国,最令人闻风丧胆不是佛伯乐之类的部门,而是税务……

刘邦撇了撇嘴不屑的说道:“要是有那么多识文断字的税吏,乃公还费这个力气干什么!”

刘盈伸手,拇指食指无名指搓了两下:

“所以,就更加没有必要去颁布这条法令了!人家赚了钱,就让他大大方方的花。”

“有了需求,才有了市场;有了市场,才有生产和扩大生产的动力。商业流通起来之后,即便是庶民也会多少因之受益,国家的税赋也会因之提升。”

“国家有钱了,投入教育的经费就足,比如我的大汉公学就能接受更多的学生!到时候,还怕没有足够多的税吏?”

“大汉公学?”刘邦轻声呢喃,心中对于这个往日里觉得只是小孩子过家家的东西产生了兴趣。

刘盈笑着问道:“要不,我把校长的位置让给父亲,我当副校长……”

刘邦先是一喜,旋即向后挪了挪,满脸警惕:“你又在打什么鬼主意?”

{注一,这句话出自唐代吴兢的《贞观政要》,玄龄对曰:‘臣闻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故《尚书》云: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