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收个皇帝做小弟 > 第一三七章 汉奸排行榜

收个皇帝做小弟 第一三七章 汉奸排行榜

作者:青玉狮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7:47:33 来源:笔趣阁

史弥远这个算盘,吴浩也看的清楚:

无非是用吴浩统兵大员的身份,给皇帝施加压力。

目下,真正意义上的“统兵大员”,只在宋金对峙的前线。

西路的四川,一团乱麻,指望不上——就不是一团乱麻,传统上,四川的封疆大吏,亦极少对中央的大政指手画脚。

四川地域广大,出产丰富,地理上,却是封闭而独立,尽有身在朝廷时一副忠臣孝子模样的,进了川,就起了异心的,譬如韩侂胄北伐时的吴曦;又譬如秦朝的蜀相陈庄——哦,彼时还是秦国。

所以,为避嫌,四川的封疆大吏很少对朝廷大政发表意见——况乎立太子这样的超敏感话题?

中路的襄樊,统帅是赵方,留意,此君的头衔是“京湖制置大使”,吴浩的“淮东制置使”没有那个“大”字,可见地位有别。赵方帅边多年,去春金欲“取偿于宋”,不逞于中路,就是赵方的主持之功,襄樊保卫战立下大功的孟宗政,也是在他的麾下。

赵方资格老、本事大、脾气硬,史弥远根本不能指望他来替自己火中取栗。

SO,就剩下东路的吴浩了,碰巧,你还是我的人,SO,这件事情,不找你办找谁办?

这件事,是真特么……火中取栗。

事实上,照中国古代政治伦理,天子无私事,统嗣大事,关乎社稷盛衰,是“国本”,绝不只是天子的“家事”,而士以天下为己任,不可以不弘毅,天子以何人为嗣,吾等绝对有发表意见的权力;同时,在这个问题上,天子也绝对有“兼听”的义务。

特别是,目下还是宋,不是明,更不是清。

但是,有个前提或曰潜规则,这个权力,只限于“士”——即文官,不包括武将。

所以,岳飞当年建议高宗立其养子赵瑗为储,高宗责备他说,“卿言虽忠,然握重兵于外,此事非卿所当预也。”

话说的很重,也很直白,岳飞听了,“面如死灰”,“声落而退”。

事实上,岳飞是因收到金国欲放归钦宗太子赵谌的谍报,才向赵构提议立储,以示国本已固,大位有归,既绝了敌人的觊觎,又确定了高宗的正统,是真心实意的为赵构好,为国家好。

其实也是正办——赵瑗就是后来的孝宗,折腾来,折腾去,二十五年后,到底还是立他为太子了。

当然,二十五年,是段很长的距离,此一时,彼一时。

当时主张立储的,并不止岳飞一人,宰相赵鼎为首的一派,也是主张立储的。

但就因为岳飞是统兵的武将,被皇帝指责完之后,又被赵鼎等文官指责,“飞不循分守,乃至于此!”在文官们看来,岳飞此举,是“越权”——侵犯了文官在统嗣大事上发言的“专有权”。

说起来,岳飞和赵鼎的私交,还算好的呢。

岳飞不晓得这个潜规则吗?不,他晓得的。

岳飞将自己欲建言官家立储的决定告知幕僚薛弼,薛弼劝他说:“身为大将,似不应干预此事。”岳飞回道:“臣子一体,也不当顾虑形迹。”

岳飞,是真正为国、为民、为君主而不计自身利害的。

并不是所有的文士都认为岳飞“不循分守”,吴浩很不喜欢的朱熹,在这个问题上,就是支持岳飞的。

朱熹对高宗的表态表示不解,“此等事甚紧切,不知何故恁地说?”接着称赞岳飞,“如飞武人,能虑及此,亦大段是有见识。”

或者,朱熹同岳飞没有交集,他说这个话的时候,岳飞逝世已久,彼此不存在利害冲突,可以相对超然的看问题罢。

但要强调的是,岳飞建议立储,只是他和赵构之间的一场小风波,岳飞的被害,绝非种因于此。

次年,岳飞再次入觐,召对之后,赵构让岳飞去资善堂见了皇养子赵瑗。

这是一个很明显的主动和解的举动——就是针对去年那场小风波的;若赵构真在统嗣问题上对岳飞不释,绝不能叫他去见赵瑗。

从资善堂出来后,岳飞满面笑容:“社稷得人矣!中兴基业,其在是乎!”

岳飞的被害,说一千,道一万,还是赵构求和心切,而金人咬定和议的条件,“必杀飞,始可和”。

至于赵构为什么一定要求和,那是另一个问题。

秦桧当然是大汉奸,但是,若有个“汉奸排行榜”,秦桧不能排在第一位,他的前头,一定有个赵构。

为尊者讳,千载之下,竟没有几个人肯直接指出这一点,也特么的——

不晓得说什么好了。

“岳飞建议立储,只是他和赵构之间的一场小风波”,是吴浩自己的看法,不晓得史弥远咋看?

会认为岳飞的被害,确种因于他的“不循分守”吗?

如是,在史弥远心里,吴浩密奏,要求不立太子,就不仅是“火中取栗”,而真如吴浩吐槽的“杀鸡取卵”了。

或者,这只“鸡”,在史弥远眼里,已是尾大不掉,“杀”了,不但不可惜,还是必要的?同时,取出“卵”来,也算是派上了最后的用场?

哼哼。

得,我管你咋想?反正,该干的事儿,老爷干;不该干的事儿,老爷坚决不干!你就把天老爷请下来跟老爷说话,也木有用!

“这个什么密奏,”吴知古说道,“自然是不能往上递的,你看,是我回去直接回复史弥远呢,还是你给他写封信,做个解释?”

“我还是写封信罢!不然倒叫你作难了。”

“看你说的——我有什么作难的?”

吴浩一笑,“不说这个了。”略一顿,“好了,时辰到了!”

“时辰到了?”吴知古奇道,“什么时辰到了?”

“梅开二度的时辰到了呀!”

吴知古的脸一下子红了,“你!……”

“欸,再见面,不晓得啥时候的事儿?良宵苦短,来罢!”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