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收个皇帝做小弟 > 第一一九章 利害祸福,唯君自择

收个皇帝做小弟 第一一九章 利害祸福,唯君自择

作者:青玉狮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31 05:46:21 来源:笔趣阁

吴浩给孙武王写了一封长信(不管内容是什么,字数本身,就代表诚意了——特别是考虑到双方身份、地位的差距)。

首先,吴浩详细描述了自己在海州盐场的见闻,表示颇出意料,颇受震动,颇以为将军为人才也!

接着,说了番盐政于国、于民的重要性,大致就是上一章的那套嗑,表示自己有心整顿淮扬的盐政;并隐晦暗示,希望能将更多的盐利留在本地,以造福父老乡亲,云云。

再往下,重点言及私盐对官盐的竞争。

仆以为,孙将军严格管理盐灶,在生产的源头杜绝盐户煎煮私盐,是个非常好的做法,不晓得在其他的环节,包括销售,孙将军是否有以教我,以更加全面、更加彻底的杜绝私盐?

(直接向对方请教具体的问题,可以给对方“之前的事情都已经过去了”的心理暗示,更容易建立起互信。)

但“之前的事情”亦不能不提。

吴浩坦承:在“颇以为孙将军为人才”之前,并无心招抚北逃的前涟水忠义,关键在纪律——仆最重军纪,招抚一班奸淫掳掠惯了的,花大气力改造,事倍功半,划不来。

在此过程中,还得不断杀人——譬如时青。

真正何苦来哉?

再跟孙将军强调一次:我杀时青,是因为他违反军纪,不是因为他是“降人”,你若送我“杀降”的帽子,我是敬谢不敏的;孙将军若归入我的麾下,如时青般违反军纪,我一样砍你的头——勿谓言之不预也。

最后,分析孙武王目下的处境:

其一,硕濩湖虽大,但只有鱼,没有粮,孙将军混的再好,也是个半饱半饥的状态。

其二,我绝不许腹心之地,留下这样一块隐患,我的水军,你是见到了的,将军若不出降,他们不日就将溯沐水入硕濩湖,这一回,将军以为自己还可以走到哪里去呢?

利害祸福,唯君自择。

挑了两个送信人:一个是在俘虏中挑的,孙武王一个部下,所有的俘虏中,算是最能同孙武王说的上话的一个;一个是在盐户中挑的,所有的盐户中,也算是最能同孙武王说的上话的一个了。

同时,备了一份礼物——一船粮食。

信中说,孙将军若一时下不定决心,可以慢慢想,待到这船粮食吃完了,希望你就下定决心了。

反正,海州城、东海岛这边,还有些首尾要处理;另外,布置水军进军硕濩湖,多少也得花点儿时间。

我不着急。

你不着急,我着急。

孙武王很快就回复了,表示能够投入吴大帅麾下,三生有幸,祖坟冒烟;同时,过往种种,我已在深刻反省,明天就出硕濩、入海州,向大帅磕头请罪!

只不过,有一个小小的条件——今后,我可不可以只管盐务,不管军务?

与其说这是一个“条件”,不如说是孙武王对吴浩的示好:

我既不领兵了,也就无所谓“违反军纪”,你呢,也不必担心我这个“降人”会造反什么的了罢?

这个“条件”,吴浩自然答应了。

孙武王肤色黢黑,脸上的皱纹,犹如刀刻一般——盐民大都是这个模样,一见吴浩,立即翻扑在地,一口气磕了六个头。

吴浩受了他的礼,然后,亲手将他扶了起来,笑道,“老孙,你的名字,上‘武’下‘王’,好生霸气啊!”

孙武王老老实实,“回大帅,小的本生父孙氏,继父武氏,本生母王氏,小的入红袄军之前,没有正经名字;入红袄军之后,就用了‘孙武王’做名字,大帅若以为不妥,小的改了就是。”

吴浩哑然,但他反应很快,立即给自己找了新说辞,“不必改,不必改!其实很好嘛!那个,以母姓入名,少见的很,老孙,你是孝子,孝子啊!”

话题很快转入盐政。

“回大帅,”孙武王说道,“小的以为,严格起灶、封灶之管理,不给盐户私下煮盐之机会,不过治标耳,并不能真正杜绝私盐之生产;至少,治理私盐,不能只靠这一种手段。”

吴浩颇意外,“哦?那何为治本呢?”

孙武王:“小的自己做过盐户,盐户想要什么,大致是明白的——只要一日两餐,勉强温饱,就不会干冒风险,私下煮盐了。”

“哦!……”

“官府向盐户收购,每斤盐只偿四文,价格可谓低微,然即便这区区四文的盐本钱,盐户也常常是收不到的。”

“各盐司仓场,从没有如期发放盐本钱的,拖上三五个月,甚至一年半载,都是寻常事;盐户就拿到手了,也是以各种名目层层克扣过的,什么‘官吏费’、‘事例钱’、‘草荡钱’,等等,不一而足。”

“小的做了十多年盐户,从未有按时、如数支领盐本钱的时候——一半的时候,只支领到手应数的十之一二;另一半的时候,一年下来,一文盐本钱也支领不到手的。”

吴浩表示震惊:“竟到了这个份儿上?”

“是!其实,盐户私下煮盐,是半公开的,盐司仓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然,盐户或者去做流民,或者造反,没有第三条路可走。”

顿一顿,“当然,小的说的,是大金……呃,是金国的情形。”

金的政治、经济,完全是宋的COPY,金如此,宋也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

吴浩叹口气,“盐政败坏,至于此极!其中,不晓得生出了多少弊端?”

“是!小的经营海州盐场,其实也没有什么更多的妙招,不过按时、如数向盐户支付盐本钱罢了。”

吴浩点点头,“好!”顿一顿,“不过,即便盐户可得温饱,但会不会总有些人,欲壑难填,惑于厚利,铤而走险?”

孙武王笑一笑,“回大帅,私盐,进价比官盐高,鬻价比官盐低,哪来的‘厚利’?要说‘厚利’,官盐,进价每斤四文,鬻价每斤三十三文,才真叫‘厚利’呢!”

进价四文,售价三十三文?喔,相差八倍有多呢!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