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收个皇帝做小弟 > 第一零七章 变脸

收个皇帝做小弟 第一零七章 变脸

作者:青玉狮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31 05:46:21 来源:笔趣阁

许国陛见的时候,面奏调和州一部、镇江一部,移屯楚州。

和州在淮西,十四年前,许国越级上书,彼时,他的职务是“钤辖和州兵马”,

之后,接连升官,奉祠居家之前,一直没有离开过淮西,因此,和州的兵,

可算是他的地地道道的“旧部”。

镇江,古称京口,

东晋南北朝时代,

“京口兵”(即“北府兵”)是威震天下的雄兵,前有苏峻以之造乱(若非点儿太背,运气太坏,东晋倾举国之力,依然是拾掇他不下的,相关情形,可参见本书第八十章《死心否,匹配否》);中有谢安叔侄以之大败苻坚;后有刘裕以之一度恢复了半个中原,并取东晋而代之。

镇江属两浙西路,同淮南东路一江之隔,行政上,镇江虽非隶属于淮东,但彼此关系密切,金宋若发生大战,部署上,必然淮、江一体,

区别只在淮为一线、江为二线,

主持东路战事的,

常常是淮、江一把抓,头衔中,既有“淮”字,也有“江”字,譬如丘崈的“督视江淮兵马”(见上一章)。

两宋时代,京口兵早已没落,但威名犹在,淮东有事,常常商调镇江兵北上协助,譬如,贾涉欲有事于山东,给赵拱拼凑的二千兵中,就有打镇江调过来的五百兵。

许国的要求,照准。

事实上,移和州、镇江兵屯楚州,是许国早就同史弥远商量好的,但考虑到相关问题的敏感性,此议不能出于中枢尤其是史弥远本人,由许国向皇帝面请,

皇帝当场批准,

枢密院奉敕执行,是最合适的。

数量上,和州调一千,镇江调三千,一共四千。

许国陛辞出京,到了镇江,点齐了三千兵马;然后,左转入长江,溯流而上,到了和州,挑了一千兵,带回镇江,会齐之前点好的三千镇江兵,大张旗鼓,沿运河北上楚州。

若是大战,尽有投入十数万乃至数十万兵力的,但因为组织和后勤的制约,行军,只能一批一批、次第出发,十数万乃至数十万大军,道路绵延,可达数百里之长,因此,四千兵一次过上路,视觉上,已是颇为壮观,颇有点“樯橹如云、蔽江而下”的意思了。

这个声势,较之真德秀上任淮东制置使,真正天壤有别了。

滚单啥的,也是一递一递的发往楚州——每隔两个时辰,楚州就能接到一张许大帅行程的滚单。

新鲜出炉的吴副帅——新任淮东制置副使吴浩,提前回到楚州(余玠留在了邳州),率一城文武,按时于南渡门码头迎接许大帅。

这一回,礼节上,谁也弄不出花样了。

制置副使是副职,不是佐贰,正副虽有别,但大体上可算平级,吴浩趋前先揖,许国还礼,二帅对揖,如此而已。

之后,许国主动伸手,虚虚搭住吴浩的手腕,轻轻拍抚之同时,连连赞叹,“长风,年少有为!年少有为啊!”然后,放声大笑。

介个场面……如平生欢。

只是,“年少有为”四字的重音,似落在了“年少”二字上?

之后,就是吴副帅给许大帅接风洗尘。

酒宴之上,许国谈笑风生,期间,更一度执杯离席,向“盱泗大捷”“通青大捷”的有功将佐一一致意,拍肩搭臂,异常亲热,有表字的,都能喊得出表字。

许国身材高大,面色红润,五柳长须修剪的齐齐整整,兼之也是细长的眸子,看上去,竟似有两分关云长的风采?

这样的人,这样的做派,你很难不心生好感。

吴浩、展渊相互以目:来者不善啊!

许国、吴浩约好,次日,制置司衙商议公事。

吴浩前脚回到家,许国的帖子后脚就到了,注明:便装相见。

种种做派,确实大不同于前任呢。

次日,吴浩如约到了制置司衙。

书房相见,二帅独对。

寒暄毕,开谈公事。

第一件,一千和州兵、三千镇江兵的驻地?

“和州的,都是我的旧部,”许国说道,“就置于帐前,算是我的亲兵罢!”略一顿,“镇江的,就暂时搁在山阳,如何?”

山阳是楚州首县,县治在楚州城内,“搁在山阳”,就是屯驻楚州城左近之地;至于“帐前”,自然在楚州城内,且在制置司衙左近。

吴浩略一沉吟,含笑颔首,示无异议。

“长风,你别多心!”许国有些似笑非笑,“这一回,我多带了几个人过来,主要是因为,神武军大部已在淮北,淮南空虚,不能不填上些!”

顿一顿,“这四千兵,只是第一批,之后,还要继续从扬州、镇江以及淮西向楚州调兵!嗯,总数嘛,总要三万上下,方敷所需!”

吴浩的目光,微微一跳。

他也似笑非笑的,“三万?这不像‘填上些’,像要打大仗了!请教大帅,最近,有什么大仗要打吗?”

许国的语气变的淡淡的,“有些话,当着诸文武的面,我不好说——”

略一顿,“长风,你擅开边衅,这个大仗,迟早是要打的!既然要打,不如早做准备罢!”

吴浩的目光,再微微一跳,“擅开边衅?大帅这个话,我听不懂!”

“泗州也罢了,邳州——难道,真有金人大举入寇之事?不是擅开边衅,又是什么?”

略一顿,“即便泗州——亦不过蝇头小利耳!泗、邳,我得之,不足喜;金失之,岂能罢休?彼若大举来攻,兵祸连绵,不知伊于胡底?”

吴浩冷冷的,“泗州,金人已‘大举’过了;目下,其二十万大军尽没于黄陵岗,正是筋疲力竭之际,连东平府都无力救援,又何能再‘大举’于淮东?”

顿一顿,“再说邳州——彼处失控于金廷,已有数载,等同脱幅,之前尚有余力之时,彼不言恢复,目下,筋疲力竭了,反倒‘大举来攻’?彼何来如此兴致?又何来如此气力?”

许国的脸色,沉了下来,“这都是你想当然耳!彼无力北顾,那是因为北边是蒙古!不意味着彼无力南下!彼暂时顾不上邳州,不意味着彼便弃其于大宋了!”

顿一顿,“先不说泗州;邳州——你给我撤回来!”

什么?!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