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砂满园 > 第一百三十五章 各显神通

砂满园 第一百三十五章 各显神通

作者:原非西风笑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7:45:12 来源:笔趣阁

萧九发说完作品要求,各艺人动手之后,有人暗中啐了一声:“真是便宜姓文的了。”

正好那人坐得离苏铮近,她听见了这声骂,有些不解。

姜师傅悄声解释道:“文家那派是沈时运亲自担任指导,沈时运以只创作竹、梅、松三种壶及其混合壶形成名,因此此时要求制动物植物形态的壶,他的小学徒只怕最占优势。”

苏铮恍然。

尹琪插上话说:“幸亏姜师傅早料到会考塑器壶形,教导陈小安便是循着这个方向。”

苏铮有些讶异,这么厉害,都能猜出题型来?

姜师傅见她吃惊,便摆手说:“倒不是我厉害,懂行的人估计都会这么准备。”他指指大堂前方摆着的香道,“你们看那。”

苏铮和尹琪都看去,那是一根长长的婴儿手指般粗细的香,正氤氤冒着白烟。

她盯着仔细看了一会,估计这一根点完需要一个小时的时间。

这么点时间够用吗?她自己做过紫砂壶,深知这活极耗功夫,姜师傅也说过做一把壶往往需要几天几十天,乃至于更长的时间。

她转回头,掩着嘴巴问:“这时间够用吗?”

“正是因为不够用,而且这些参加比试的人都是新手,可以说没几个称得上技艺精湛,所以才考校塑器壶的。”

尹琪还不明白,但苏铮脑子里有点概念,想了想便明白了。

紫砂壶中,要是分类别的话,大体可分作花货、光货、筋囊货。其中花货亦称塑器,取材于植物、动物、器物和人物。

光货又分有圆器和方器,皆是全身线条毕露,既无假借亦无躲藏。整体造型、线条、色调,纤毫毕现,好坏立分,可以说十分考校一个艺人的工艺水平,没有一定功底是绝对做不出好东西的。

筋囊货的话从生活中所见的瓜棱、花瓣、几何造型等创作出来的造型样式,规则是“上下对应,身盖齐同,体型和谐,比例精确”,要做出好作品。需要精准的计算和耐心的琢磨,很耗时间。

相比之下,花货将各种自然形象、物象设计成器皿造型。最能表达出制壶艺人的匠心独运,往往一个很好的点子,一个闪光之处,便可为一把壶增色,大大提高其档次。

而这次比试。不可能给出几天几夜的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内评估出各位新手艺人的水平,取花货最为妥当。

只是这个花货被限定为只能取材自动植物而已。

所以如果训练的时候以人物器物为重点,这次还是会失利的,由此可见似乎沈时运的学徒最有优势。

不过苏铮看姜师傅并无紧张表现,而台上的陈小安在略一思索后便动起手来。显然胸有成竹,她就知道他们是有准备的,略略放松下来。

庭院*摆放了八张制作台子。代表了八方势力。

陈小安代表永年制坯厂,对面的苏耀祖代表日月陶坊,侧方代表文家的所谓沈时运的小学徒是一个气质清新文文静静的小女孩,而其对面,代表天罡窑记的是一个面貌周正刚朗的青年。这个年龄倒是场中八人中最大的了。

这四个人在审题之后思索不过片刻,就开始切割泥料、把持工具、神情端正肃穆。迅速进入状态,让人一看便是肚子里有料的。

苏铮看到大堂前有身份有地位的那些看客有的就暗暗点头,显然对这起步表现是给了肯定的评价。

剩下来还有四个人苏铮就既不认识人也不了解其身后势力了,只知道其中有一个是中石陶记的,而紫砂巨头之首的琅家并未参赛。

因为这次只比较制出来的泥坯,并不看煅烧之后的成品色泽质量,所以就不存在选料配色一说,大家用的泥料都是同一种,八个人默不作声一齐动手的场面很有些气势,各色工具各色手法缤纷出现,让苏铮看得有些眼乱。

但她还是目不转睛地看着,每一个人的制作风格都是不一样的,一时之间八种风格,八个进度摆在眼前,不得不说是给她大大开了一次眼界,这时她终于有点感谢秦孤阳,否则她根本不可能见识到这么多人在眼前制作泥坯。

姜师傅见她看得认真,心里想了想,便明了她是什么意图了,悄悄地提醒道:“你多留心看文家的那个女孩子,还有天罡窑记的青年,这里独独他们两人是雅流大师教导出来的。”

苏铮精神一震,是啊,既然要借鉴点什么,自然是找最好的借鉴。

她放弃了其它六人,目光落在文静少女和刚朗青年身上。直白专注的目光倒没有引起太多注意,因为在场的各位看客们多也是瞧着那两人。

大家都想看看大师教出来的弟子有何过人之处。

文静少女的动作很优雅,很秀气,她已经在收敛身筒。

同样是一手转着辘轳车,一手挥着小竹拍,但是给她做来就非常地赏心悦目,白皙的小手扬起落下,一声声细腻动听,仿佛雨水滴落水池,给人无限精致之感。

苏铮自己也做过很多回这个步骤,不过她做的都是那种最为普通的模式,就是将身筒的上部和下部都拍打出同样的弧度,上面弯弯,下面也弯弯,要的是跟工具测量出来一样的线条。

但当文静少女拍好身筒,在收敛好的口部敷上泥浆,准备嵌入满片的时候,手离身筒较远,苏铮才发现她拍打出的身筒从下到上呈现一种十分自然的过渡弧线。整个造型如同一只球,又有点带方,下小中大,上面又收紧,每一条弧线都柔美又生动。

苏铮微微感到震撼。

她练习了这么多天,也仅是做到熟练,能有模有样地打出一个身筒,形状上面绝对做不到这么精研。

对方真的是初学吗?真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枉她觉得自己也不错了。

她这时完全忘记了,人家有一个行内排名前二十的老师指导。而自己是野路子,纯属乱摸索。

“诶?这不是做梅桩壶,也不像松段啊。”

“就是,如果是竹节壶也不会打成这样,文家的要做什么呀?”

和苏铮一样注视着文静少女的人们窃窃私语。

坐在大堂前的紫檀木雕花方椅中的沈时运勾唇一笑,微带嘲讽。

一旁天罡窑记的大掌柜赵思叹了口气,低声说:“沈大师一向是只做梅竹松三君子,气质高华清雅,与世无争淡泊出尘,赵某敬仰十分。怎么如今竟要改头换面了。”

遗憾似的语气,藏刀带刺意有所指,沈时运眉头一皱。长长浏海后面忧郁的眼神顿时黯淡了一下,捧起茶盏喝了一口,然后就望着文静少女手上初具形态的泥坯出神。

赵思也不咄咄逼人,他知道自己和天罡真正的敌人可不是这个被推出来的沈大师,而是文家。

他看着自己亲自选的、由他们供奉的雅流大师周稚柳精心栽培出来的刚朗青年。露出自信的笑容。

刚朗青年做的是一个方壶。

说到塑器,其实并非是花货才可以做的事,像光货也可以模仿某个自然物体,筋囊货就更是如此,若是取形自花瓣,那么做出来的筋囊货基本就是表现花朵的形态。如葵花壶、半菊壶等等。

而刚朗青年做的是一个四方壶。

他在拍打好的泥片上,徒手裁出四枚方方正正的泥片。

让苏铮惊讶的是,他没有使用任何划线工具。端正坐着,就单手握着铁质尖刀,手腕一颤不颤,就那么平稳地划出直挺挺的线来。但这一手,苏铮就可以断定此人手上功夫相当不错。不是常年干重活。臂力惊人,就是有一把功夫在。

裁下四枚泥片。他又在顶端两头裁掉两个三角形,然后用鰟鮍刀切出斜切口,沾上泥浆,将四枚泥片一一相互粘连起来,形成一个方形的身筒。

圆壶的制作方法叫打身筒,方壶的就叫做镶身筒,苏铮还没见过这种做法,只是从前听苏耀祖和姜师傅都介绍过,因此看得格外认真。

只见刚朗青年镶好身筒后在连接处反复的压实,修饰,刮去多余的泥浆,也将外面的线条修整齐,随后他慢慢压敛上口,那被裁掉三角形的部位,就彼此地联合起来,呈现一个非常漂亮的过渡收口。

做完这些他在身筒上稍微修饰一下,贴上满片和底片,便将身筒放置一旁,开始制作壶嘴和壶把,都是那种有楞有角和身筒一个风格的。

青年粗长的手指却灵活得不像话,很快就将这两样做完,接着马上制作壶盖。

直到此时,苏铮依旧看不出来他要做的是什么动植物,心想关键大概在那个盖子上。

果然,姜师傅缓慢地点头:“他是要在壶纽上下功夫了。”

壶纽,亦称壶摘手、的子,往往是艺人们修饰雕琢的着眼点。有人将其做成方的,有人做成圆的,有设计成桥的样子,也有设计成牛鼻形,上头让趴着一只狮子或者蟾蜍、龙头什么的,都是颇常见的造型。

有时候一柄壶的精气神,都在这壶纽上面得到体现。

ps:

这章较多的紫砂知识,查过来的资料,加上自己整合理解,如果有弄偏差了,还请指正啊oo~

﹡﹡﹡﹡

这章终于有点回归正轨的感觉了,之前我都不知道自己在写什么,罪过啊罪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