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允冠百王刘秀传 > 第四十五章 风云突变3-4

允冠百王刘秀传 第四十五章 风云突变3-4

作者:风非扬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30 20:01:21 来源:笔趣阁

13-3

不久,刘秀这路人马到达邯郸。邯郸是商朝时就建立起来的城邑,到周朝时是赵国都城所在地。邯郸商旅繁华,人口云集,从先秦以来的几百年,一直是与长安、洛阳、临淄与成都齐名的五大都城之一。

一路走来,刘秀每日都要接触很多人,需要随时随地与人交流。自从邓禹来后,邓禹便替刘秀分担了很多交流访谈的工作。邓禹接待的不仅有专门来拜访刘秀的普通百姓,还有各类江湖英雄。寻常小事或普通人员邓禹便自行处理,凡是邓禹认为非常重要的人或事便交由刘秀处理。

这天,邓禹带着一人来见刘秀。刘秀知道凡是邓禹陪同或推荐的人,一定非同一般。此人年龄约三十出头,国字方脸,双眉如剑,身着朝廷官服却没有半分官僚之气,一眼望去神清气爽,举手投足气度不凡。

邓禹向刘秀道:“这是骑都尉耿伯山,听说大司马在这里,特来拜访。”来人叫耿纯,字伯山,任执掌骑兵的骑都尉。骑都尉的官职只有北方拥有骑兵的部分郡县才有设置。

刘秀此前听邓禹分析河北各地的豪强大户,说起过巨鹿郡宋子镇的耿家。耿家是当地的大户,耿纯的父亲曾在王莽时任济平尹,耿纯在长安游学几年,在新朝谋得纳言士一职。王莽覆灭后,耿纯投到刘玄政权下,听人说宛城李家几兄弟俱为朝中重臣,尤其是李轶,善待贤良,正受皇上重用。耿纯便去求见李轶,但登门拜访李轶的人太多,耿纯多次拜谒,都得不到接见。后来终于见面,耿纯见李轶志得意满,并非真心接纳贤良的态度,便对李轶道:“我看你也是有龙虎之姿的人,又恰逢风云际会,才得以脱颖而出,不过几个月,你们兄弟几人便都有了荣华富贵。但并未见您有德行传于贤人,也未见您有恩惠施于百姓,如此暴发的富贵,您不感到兢兢自危,反而沾沾自喜,恐怕不是让功名长远的做法。”李轶虽然不以为意,但见耿纯见识不凡,又是钜鹿大姓子弟,便任命他为骑都尉。请刘玄授以符节,让耿纯去安定燕赵地区。

耿纯听说刘秀在此,便前来拜见。对刘秀道:“早闻大司马的大名,耿纯一直很敬仰,今日才得以有机会拜见。”

刘秀笑道:“你我同为朝廷安定天下,何言拜见?燕赵之地是耿将军的家乡,倒是我应向耿将军多请教。”

耿纯道:“大司马才高德著,天下无人不知,我耿纯不过是一小乡民而已。大司马亲自到河北之地安定百姓,正是我们燕赵百姓之幸。”

刘秀道:“安定天下何尝不是你我之心,只是如今四方动乱,百姓遭殃,如果大家不能戮力同心,不与百姓同有欢忧,只怕安定也只是一时,难有长久。”

“大司马果然是高瞻远瞩,要是朝中大臣都如您之心就好了。”

“朝中大臣各任其职,大家所虑不一而已。”

“大司马到河北已一月有余,以后可有什么打算?”

刘秀没想到耿纯突然问起未来打算,彼此初次见面,不知他有何用意,心中有所警觉,不愿直言,便笑道:“现在不过只安抚了邯郸以南的几个郡县,安抚工作任重道远,以后还要多努力。至于打算,自是希望将朝廷委任的工作做好。以后还望伯山多支持,一起安定好河北。”

耿纯笑道:“虽然只有几个郡县,但大司马所过之处无人不称赞。您的名声已经传遍了河北,大司马绝不是普通人可比。”

“我不过是替皇上传播朝廷的恩义,哪里有什么名声可言。”

耿纯叹道:“河北之地,正需要这样的恩义,刘汉江山,正需要您这样的英雄。”

刘秀不愿深说,只向耿纯询问一些当地的风土人情和百姓情况。耿纯看出刘秀对自己有防备之心,聊了一阵,便告辞出来。

耿纯出来,见邓禹正和其他几个人在一起讨论郡县政策的制定。耿纯方才与邓禹交谈过,见邓禹年纪虽轻,却胸怀远大见识非凡。现在见这些人衣着简朴,生活清苦,但人人脸上都充满着希望和快乐的神情,正在为如何制定一个百姓所拥护的政策而争论,人人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彼此争论却毫无私意。耿纯心中不禁感动,普天之下真正能使英雄倾心的莫过于才德,这些人愿意追随刘秀,一定能一起成就一番大业。

耿纯回去后派人为刘秀送来马匹与缣帛。

过几日,耿纯再次来拜见刘秀。刘秀对耿纯所赠深表感谢。

耿纯道:“明公到河北是为国家建立安定大业,我不过尽一点地主之谊。”

“你这地主之谊太重了,让我受之有愧。”

“这点礼对于能够放眼天下的英雄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

刘秀大笑,“原来这些对于耿将军不过是九牛一毛,那我就受之心安了。”刘秀从邓禹那儿知道耿纯有真心追随之意,言谈之间便已亲近。

耿纯并不言笑,平静地看着刘秀,正色道:“这些于我并非九牛一毛,只是对于能够放眼天下的英雄而言,便是九牛一毛。天下英雄,莫过于明公。”

“耿将军说笑了。”

“这是我心里话。”

刘秀凝住笑,若有所思地看着耿纯。耿纯马上向刘秀拜道:“如果明公不嫌耿纯鲁钝,耿纯愿追随明公。”

刘秀扶住耿纯,心中犹豫。耿纯的倾心让刘秀欣喜,虽有邓禹推荐,但毕竟与耿纯不曾深交。何况他是李轶提拔使用的人,自己如何敢托以真心,大哥之死让刘秀不敢有丝毫大意。刘秀笑道:“伯山的心意让我感动,你我都是为了追求理想,愿为国家建功立业的人。以后不管在哪里,我刘秀不会忘了伯山的情意。”

耿纯见刘秀并没有真心接纳自己,心中失望,但也明白刘秀的苦衷,知他对自己还不放心,便道:“河北现在观望者居多,将来能逐鹿天下的英雄必在河北。我离开洛阳,便是希望能在河北与英雄一起成就大业。明公是我心中的英雄,我知道明公心中的犹疑,我愿以后用自己的行动来表明自己的心意。”

刘秀见耿纯一脸诚恳,也不愿让他心存猜疑,忙道:“我明白耿将军的心意。我确实心有犹疑,一是河北豪强变民太多,不知何时能够平定,二是以我现在的处境,怕难遂将军的心志。所以,未来怎样,现在说什么也只怕为时过早。”

“天下之变已经不会太早了,只要明公不弃,我耿纯愿赴汤蹈火。”

刘秀不再犹疑,朗声道:“耿将军之心,我刘秀定当不负。”

耿纯便拜在了刘秀帐下。两人又对河北形势深谈一番。刘秀叮嘱耿纯留在邯郸做好安定工作,自己率领众人继续北上招抚。

13-4

刘秀还未动身,传来赤眉军将在邯郸城大肆行动的传闻。原来樊崇带着众将领回到赤眉营地,原本人心不稳的赤眉军一下便安定了。大家听说刘玄给樊崇只是徒有虚名的列侯,还将他们软禁起来,人人都很愤慨。但赤眉的士兵们经过了几年战争,都已厌倦作战,现在天下又回到了汉室,大家觉得没有什么仗可打了,人人都想早日归家。樊崇等人见军心浮动,便决定把部队带往远方,远离家乡,让将士们无所念想。往西去有洛阳、长安这样的大都市可以发财,还可以去和刘玄的绿林军一较高低,以报当初在洛阳的软禁之仇。一番商议,人人称好。于是,樊崇便带着赤眉军一边往西行进一边寻找发财的机会。

这天,有人求见刘秀,说是有消灭赤眉的绝好谋略。

来人叫刘林,是河北宗室子弟。刘林的父亲是汉宣帝时的赵缪王刘元,因为逼迫十六名奴婢殉葬,被朝廷撤消了封国。

刘林出身富贵,为人豪爽侠义,喜欢结交豪杰,一直期盼在天下大乱中建功立业,重振祖业。更始政权建立后,刘林去过洛阳,见刘玄和他的那些将领胸无大志能力平庸,刘林判断刘玄终将不能长久,便一直图谋寻找新的发展机会。

刘林在邯郸认识一位江湖术士王朗。王朗在江湖上给人算命常常**不离十,为人所称道。两人相交多年,王朗屡次给刘林说天下还将属于刘氏,又说河北有天子气。刘林对王朗的话深信不疑,整日到处暗访,寻求未来天子的动向。刘林心有梦想,一直坚信,凡成大业者,要么自己卓尔不凡,能独树一帜,要么能跟随王者披荆斩棘,超越平凡。刘林没有一统天下的志向与能力,但他有自知之明,自己不是独树一帜的王者,但却可以是依附王者的英雄。刘林希望找到未来的天子,跟随这样的人成就一番大业。

刘林听说大司马刘秀巡行河北,被官民所称颂,又知刘秀是昆阳大战的主导者,还是刘縯刘伯升的弟弟,而刘縯又被刘玄所杀。刘林一下豁然开朗,天子气必然就是指刘秀,拥有才德,心怀冤仇,偶然之故到了河北,一切都是天意!刘林心中大喜,忙来拜见刘秀。

刘秀见刘林将自己扮成一副游侠模样,青灰短袍,还带着一个方形头冠,腰挂一把长剑,打扮很是滑稽。但见他面色凝重,俨然一副舍我其谁的大义神态,对他又有一丝好感。这是刘秀到河北后第一次与当地的刘家宗室子弟相见,心中很觉亲切。

两人寒暄一番,刘秀笑问刘林道:“听说刘兄足智多谋,对赤眉军有取胜之法?”其实,刘秀并不在意刘林是否有取胜之法,现在当务之急是安定河北。

刘林嘿嘿一笑,没有直接回答刘秀,只是问道:“如果能够建立大功,会有什么封赏?”

刘秀笑道:“为国家建立大功,朝廷自然会有大的封赏,至于王侯将相,那就在于功业大小了。”

刘林心中一喜,笑道:“我倒不在乎朝廷有什么封赏,我只在乎大司马的封赏。”

刘秀正色道:“我不过是代表天子巡行河北,赏功罚罪也是代表朝廷,岂是我个人所为。”

刘林见刘秀说话一本正经,便也不再说笑,直盯着刘秀道:“我看刘玄也不能长久,真正的天子,现在正在河北。”

刘秀心中一惊,喝道:“刘林,你胆敢妖言惑众,小心我对你不客气。”

刘林不屑一笑,“刘玄能做几天皇帝?天下人尽知,又岂是我刘林能够左右的。倒是这真正的天子嘛,恐怕没几个人能知。”

刘秀道:“你如果是来和我讨论天子的事,那就免开尊口。如果你确有什么良谋好计,就请直说。”

刘林见刘秀对自己的话不为所动,心中暗喜,这正是成大事者必须的谨慎秉性,又悄悄观察刘秀的容颜,见他器宇轩昂,额头隆起,果有传说中帝王的日角之相。又见他神情和蔼中透着温润雅致的大度气概,刘林暗暗叹服,心中完全相信刘秀就是未来的天子。刘林道:“我今日来就是想为大司马贡献良计,希望能助大司马早定河北。”

刘秀这才温和一笑,“请刘兄直言。”

刘林道:“如今赤眉的主力尽在河水之东,如果我们在列人县(河北肥乡县)的东边掘开黄河,那么数十万赤眉大军瞬间便会成为鱼鳖。赤眉一除,还有谁能与大司马相争天下。”

刘秀万万没想到刘林会说出这样的谋略,不悦道:“这不是我们应当采取的谋略。”

“为什么不是,一举便可获有大功,难道不是良策吗?”

刘秀愤然道:“亏你想得出,赤眉军不过是变民,纵然有抢劫之罪,也不当如此灭绝。何况还有无数的无辜百姓,你于心何忍?”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刘秀怒道:“成大事者也当不违天道方为成大事。否则不过猪狗暴富,一夜枭雄。”

刘林见刘秀居然如此固执,没有半分做大事的胸怀,摇头道:“大司马是做大事的人,怎能这样?无毒不丈夫嘛。”

刘秀怒斥道:“无复再言,请君自重。”做着手势请他出去。

刘林见刘秀眼中流露着厌恶的怒火,不禁心中失望。刘林对刘秀的希望完全破灭了,也不敢多说,嘟囔着“怎么这样”便被刘秀请了出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