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允冠百王刘秀传 > 第三十八章 新朝气数9-12

允冠百王刘秀传 第三十八章 新朝气数9-12

作者:风非扬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30 20:01:21 来源:笔趣阁

11-9

郏县之郊,青山之下,坐落着宁静的村庄。村舍优雅,院墙古朴。

铫期刚把院落打扫完,就见冯异进来,身后一人清秀儒雅,仪表不凡,冯异在一旁神情自怡,笑意盈盈。

铫期一边施礼一边问冯异道:“公孙如何有空到我这鄙陋之处?”

冯异笑道:“宝地风水好,能栖凤凰,我们特来瞻仰。”又看向刘秀,对铫期笑道:“明公刘文叔听说此地有异士,所以特来寻访。”然后又对刘秀道:“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铫次况。”铫期字次况。

铫期身材高大,眼睛又大又亮,忽闪之间,好似脸色发光,让人心悦,一脸络腮胡,又显得威猛可畏。刘秀道:“久闻令尊之名,真是虎父无犬子啊。”铫期的父亲铫猛曾是桂阳郡太守。

铫期从小胸有大志,早就听说刘縯和刘秀。如今见刘秀器宇轩昂,亲切近人,心自叹服,拜向刘秀道:“铫期久闻刘公大名。”

刘秀道:“早听说次况心志不凡,如今天下纷争,正是次况大显身手的时候,为何还闭门不出?”

铫期道:“当初听闻伯升起事,我便有心投军,只是当时服丧未满,不忍废离。而今家母年迈,又不忍远离。”

“次况孝心可嘉,我只是慕名来看望,又哪里忍心你们骨肉分离。而今天下分崩,万民流离,多少家人已经难能相聚。我们又怎忍心为了将来天下人的相亲相聚而让现在的骨肉分离。你就好好在家孝顺母亲吧。”刘秀心中虽然盼望铫期能够同去,但知道铫期上有老母,心中不忍相邀,何况自己现在的情况,哪里还敢相邀。

冯异道:“明公志在四海,希望能匡复汉室,次况一身才能,怎能不投身大业?”

铫期虎目凝神,犹豫不决。

刘秀道:“次况不必多想,好生在家孝顺老母,天下之大,终有你施展的时候。”而后绝口不提相邀,只是闲聊一些村野之事。

刘秀和冯异又去拜见铫期的母亲,闲话一番家常便告辞而去。

刚走出村庄不远,便见铫期追来。冯异笑道:“次况难道还要远送?”

铫期大笑,“何止远送,我今日便随你们天涯海角去。”

刘秀不安,“这让令堂如何是好?”

铫期道:“家母说明公不仅有慈孝之情,更有天下大义之心,要我追随您成就大慈大义,而不是独守家中老死山林。老母有村里邻人照顾,我也能放心。”

三人一路说笑而去。刚到住地,就见王霸带着一群人早已等候多时。原来自昆阳之战后,王霸见刘縯被杀,心中不满,便辞官回家。听说刘秀正路过颍川前去洛阳,便带了宾客追赶过来。

“元伯,昆阳一别,没想今日重逢,真是大快人心。”刘秀见到王霸,心中喜悦,把冯异铫期等人与王霸一一引见。大家相互之间早有耳闻,如今同在刘秀帐下,倍感亲切。

众人继续北行。

刘秀正与众人说笑,又闻有人来见。只见来人一身儒生打扮,衣衫简朴,身形瘦削,脸型颀长,风尘满面,容颜清绝。

来人是颍川人祭遵,字弟孙。祭遵家中富有却为人低调,任县吏时,同僚见他衣着简朴便常常欺凌他,周围的人也笑他柔弱。没想到祭遵结交的侠士容不得人看低祭遵,竟把欺凌他的人杀了,众人从此对祭遵尤为敬畏。刘秀第一次带兵进入颍川时便与祭遵相识,那时祭遵还是颍阳县的县吏。两人一见如故,祭遵谈起经文口若悬河,说起时势见解非凡。刘秀非常钦佩祭遵的见识,也很欣赏他的简朴作风和优雅气度,今日见他前来追随,心中分外高兴。

刘秀一路前行,又有不少人前来投奔,刘秀都收在帐下。到得洛阳,刘秀安置衙门幕僚,拜冯异为主薄、王霸为功曹令、铫期为贼曹掾、祭遵为门下史,其余人员也一一拜在帐下任职。又派人巡访洛阳居民,安顿民心,修缮房屋宫墙,整理各类文卷档案。

不到一月,洛阳城休整一新,安定如昔。刘秀带人返回宛城迎接刘玄北上。更始将领们见刘秀这么短时间就完成了洛阳的修缮准备,无不赞叹,都急切地盼着迁都。

11-10

更始元年(公元23年)九月,刘玄带着更始政权的人员从宛城出发,移都洛阳。

洛阳百姓听说汉家天子要来洛阳了,人人兴奋不已。已经整整十八年不知天下还有汉室,如今王莽已灭,天下就要重现汉室气象了。

刘玄带着众将领到达洛阳那天,人们早早就在洛阳城门前后的道路两侧等候。有见过大场面的官吏,有饱读经书的士子,有游走四方的商贩,有长居城市的市民,还有远近郊区赶来的农民。他们感谢这支消灭了王莽的军队,心中对这支没有破坏洛阳城的军队充满了感激。淳朴的情感在任何时代的百姓心中总是相似,他们愿意去拥护善待百姓的政权,也懂得去应对一切正在发生的变化。虽然天下还是一片纷乱,但只要希望还在,就有面对困难和承受痛苦的勇气。

九月的洛阳秋高气爽,阳光明媚。

威武的汉子们从远处走来,笑容满面,光鲜的衣色在阳光下闪出喜庆的光彩。将领们带着各自的部众昂首阔步过来,路上青黄相间的草丛被踩得簌簌作响,道路两旁的人伸长了脖子,神情紧张,脸色肃穆,都在等待这庄严的时刻。

队伍越来越近,众人突然脸色发呆,继而哑然失笑。绿林军的将士们穿着各种古怪的服装,有的穿着大红的战袍,有的系着花哨的腰带,有的穿着彩色的裙袍,有的包着头巾,有的衣服还绣着花卉或镶着彩边。原来这些义军将士们为了在这样盛大的日子里显出自己的风采,各自找来五颜六色的衣服,想用奇装异服显出自己的独特,还有不少人穿着城市女人才穿的彩色衣衫。

两旁的人忍不住捧腹大笑,大家指指点点,哈哈大笑。众将领们在这样喜庆的日子里,心情愉快,也不以为意,跟着人群一起逗笑取乐。

突然笑声渐止,人们交头接耳,不约而同地看向逐渐走近的一支队伍。他们衣着虽然新旧不一,但穿着整齐,规范有致,都是汉朝官吏的服饰。这些人表情庄重、神态威严。路旁人群的脸色变得欣喜,有的老官吏喜极而泣道:“不想今生还能见到汉家威仪。”

有人道:“那是司隶校尉。”

“是刘伯升的兄弟刘文叔。”

“就是昆阳之战的刘秀。”

11-11

更始政权很快在洛阳安定下来。洛阳虽然安定了,但长安尚未安定,全国还有很多地方都没有安定,各自拥兵自重。

随着定都洛阳,义军捷报频传。更始的奋威大将军刘信击杀刘望于汝南,不久又斩杀了严尤、陈茂,使更始政权成为代表刘汉王朝的最大力量。刘玄和众将领们商议对策,一致认为天下纷乱,仅凭武力恐怕难以平定。如今王莽败亡,人心思汉,应该以汉朝的名义向全国发文,招降接纳各路兵马,对愿意投降的原新朝官员,一律重新任免,发放印绶,保持原有职位。

更始的文件很快发向全国,很多变民组织纷纷响应,愿意接受刘玄的招安。各地原新朝官员也愿意投降刘玄。于是,刘玄向全国各地派出使者代表更始政权到各地接受投降,对愿意继续效力的人员进行重新任命。刘玄也希望借这样的机会重建自己的力量,形成一支自己能控制的队伍。

在天下各州郡中,河北成为招降纳新最重要的地方。河北土地辽阔,民风彪悍,刘家宗室众多,变民起义的农民军数量居全国之首,已经形成了各自庞大的力量。还有上谷渔阳两郡,在长期与游牧民族直接对抗中,形成了强大的骑兵作战能力,拥有天下最强的骑兵队伍。刘玄派出亲信南阳人韩鸿出使河北,又派人去招降天下最强大的起义队伍赤眉军。

韩鸿初到河北,安抚故吏,选用新人,开始还有秉公唯才之意,但不断有人求情送礼,很快就把韩鸿淹没在人情利益之中。这日,韩鸿处理完广阳郡的招降,回到驿站,准备前往渔阳,便听有人来拜访。

进来两人,风尘满面,一看便是经过长途行走。前面一人个子不高,一身劲装打扮,肩上挎着一个褡裢,眉毛粗浓,肤色黧黑,眼睛不大却精光四射,显出一股阴冷的威严。另一人身材挺拔,衣着光鲜,圆脸阔嘴,神态安然,很有几分富贵气度。韩鸿见两人径直进来,心中不悦。卫兵正欲阻挡,就听两人叫道:“韩大人。”似是相识一般。卫兵看韩鸿并无拒意,便悄悄退了出去。

韩鸿看他俩从容不迫的气度,不敢小视,忙问道:“两位有何贵干?”

高个子道:“我叫彭宠,这是我朋友吴汉,我们听说韩大人也是南阳人,特来拜访。”

此前有人给韩鸿推荐过吴汉,韩鸿并没有在意。现在见吴汉衣着简朴面无表情,也没看出过人之处,韩鸿淡淡地“哦”了一声。

吴汉听着两人寒暄,也不说话,伸手在褡裢里一掏,然后伸到韩鸿眼前。韩鸿吓了一跳。吴汉将手展开,只见几颗珍珠在吴汉粗糙的手上闪闪发光,显得尤为精美。

韩鸿一怔,从未见过这等珍珠,看得眼睛发亮,却又不好伸手接过,犹豫道:“这是何意?”

吴汉道:“都是老乡,一点小礼,韩大人也就不必推辞。”说完,硬塞到韩鸿手中。

韩鸿一边假意推辞一边将珠宝悉数握住,又请彭宠吴汉坐下,问道:“什么事需要我为老乡出力?”

吴汉和彭宠都是南阳宛城人,两人早年就相熟。彭宠父亲曾经做过渔阳太守。彭宠最初在新朝的军队中任职,跟着王邑参加了昆阳之战,战败后逃到洛阳,听说自己的弟弟在绿林军中,彭宠怕被新朝追究,便去找吴汉商议。吴汉出身穷苦,原是新朝的一名亭长,刘縯起义时,吴汉带着宾客逃难到洛阳,后来手下人犯了法,吴汉怕受牵连,准备逃跑。两人一商议,便一起逃到了渔阳。彭宠父亲在渔阳有广泛的人脉资源,彭宠就在渔阳谋事。吴汉借了些钱财到塞外贩马,吴汉不善言辞,但为人爽快义气,做事精明果敢,很快就积累下不少钱财和人脉关系。两人听说南阳人韩鸿来河北招降,便马上赶来,希望求得一官半职。

韩鸿收下重礼,又见两人心志不凡,不是庸人,便欣然答应。而后上报刘玄,任命彭宠为偏将军,行渔阳太守事,任吴汉为渔阳郡安乐县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