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允冠百王刘秀传 > 第三十五章 新朝气数1-3

允冠百王刘秀传 第三十五章 新朝气数1-3

作者:风非扬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30 20:01:21 来源:笔趣阁

11-1

残阳如血,映在未央宫上,把雄伟的未央宫照得一片赤红。

王莽坐在书案前,认真地翻读经书。整个案桌上摆满了各类书籍,从《诗经》、《周易》到各类兵法,王莽从容不迫地一一通读。自从昆阳大败之后,王莽便不再着急,因为朝中已经没有可调用的兵马,他心中反而淡定了。他又一次研读了几年前太史为自己计算的新朝气数和历法大纲,只见上面清晰地写着新朝气数还有三万六千年的运数。王莽心中坦然了,便不再计较不断奏上来的紧急军情。大臣们惶惶不安,一次次请求皇上拿出主意。王莽把众臣怒骂一通,又再次给大家讲新朝还有三万六千年的气数,不可慌张无措,失了新朝气度。大家见王莽如此,也不敢再报,但暗地里各自开始作着自己的打算。

王莽拿过《周易》细细研读,光线渐暗,王莽却浑然不知。一名宦者在门口欲进不进,见王莽读得兴起,正连连拍着案几,宦者赶忙退到门旁,蹙眉不语。

王莽忽然读到“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心中大喜,“莽”正是指自己,是说自己能够平定四方,而升是指刘伯升,高陵是指高陵侯之子翟义,这不正是说这两人终究将伏诛吗?前日大长秋张邯说给自己,自己还半信半疑,今天再细读,才知果然不是妄言。王莽心情舒畅,合上书,满怀喜悦地看向外面,那是西边建章宫的方向,是王莽最喜欢的去处,建章宫是武帝刘彻时期建造的离宫,舞榭歌台山水鸟兽无所不有,与未央宫有两条复道相连,现在建章宫的上空红霞满天,一派胜景,但让王莽激动的不是眼前胜景,而是《周易》的谶语来的恰是时候。

第二日上朝,王莽对群臣宣告《易经》已经昭示,刘伯升终将像翟义一样遭诛。众臣祝贺一番。王莽令人押着几名囚犯去公开处死,并让人警告百姓,说处死的便是刘伯升。

而后王莽询问群臣是否有事要奏,众人沉默不语。王莽见群臣无事,心觉安慰,屏退众臣,独留下国师刘歆。刘歆改名刘秀多年,但在王莽眼里,他只是新朝忠实的国师刘歆。

王莽问刘歆,“国师,最近可有什么天象异动之事?”王莽与刘歆是儿女亲家,又深信刘歆术数高超,所以对于天下之事愿听刘歆之言。

刘歆犹豫不决。

王莽不悦道:“有什么你便直说,不要对朕隐瞒。”

刘歆忙道:“最近紫薇星黯淡,陛下要注意身体,恐怕乱民会有一时之威,好在终不能成势。”

王莽欣喜道:“有国师之言,朕就放心了。”

11-2

刘歆回到府中,心中忐忑不安。自从二十九年前算出“刘秀当为天子”并改名刘秀后,刘歆无时不想着重建刘氏江山。这些年来,王莽诛杀了无数刘氏子弟,也诛杀了刘歆两个儿子,仇恨之火一直压在刘歆的心底。当年同为新朝开国功臣的甄丰,被王莽封为右伯,甄丰之子甄寻有称帝野心,向王莽讨要他的女儿即汉平帝的遗孀黄皇室主为妻,王莽大怒,逼杀甄丰,又抓捕甄寻入狱,最后牵连到刘歆的两个儿子刘棻和刘泳。王莽不问青红皂白,一律处死,借机又株杀公卿列侯数百人。因为事关谋反之事,刘歆不敢求情,只能自保。王莽念刘歆辅佐有功,又确有忠心,才没有追究刘歆家族的责任。

后来王莽的四儿子王临娶了刘歆的女儿刘愔,王临的大哥二哥因事被王莽处死,而三哥王安身体有病,于是王临被立为太子。王临在侍奉母亲期间与王莽的侍女原碧偷情,两人唯恐奸情败露,暗地里准备谋杀王莽。刘愔深得家传,精通星象。刘愔告诉王临最近有白衣之会的星象出现,预示宫中会有大人物死去。王临猜想大人物就当是父亲王莽,于是决定谋反。结果事情败露,王莽将王临处死,又逼死刘愔。

儿子和女儿都被王莽所杀,使刘歆心中的仇恨更加强烈,图谋起事的心愈加急迫。但刘歆从来不是鲁莽之人,既然天意已在自己,就绝不能轻举妄动。今日王莽单独将自己留下,让刘歆感觉不妙,难道他有所觉察?

刘歆决定寻找机会早日动手,他相信新朝的气数行将殆尽。如今天下纷乱,虽然南阳已立天子,但他确信真龙天子就是他刘秀,这是二十九年前就算好的,绝不会有错。况且算出未来大势的不止他一个人,道法高明的方士西门君惠也有同样结论,西门君惠对谶语与星象有相当造诣,两人常一起论道,彼此欣赏。西门君惠也推演出谶语“刘秀当为天子”,放眼天下的刘秀,还有谁比新朝国师公刘秀更有资格呢。两人暗中早已开始准备。

刘歆让人请来西门君惠,问西门君惠:“道长近日可有什么新的发现。”

西门君惠低声道:“国师公,近日有彗星扫过皇宫,正是刘氏复兴之兆,当早图大事。”

刘歆犹疑不语。

西门君惠又道:“我知道国师公担心独力不足以成事,我已经为你谋得卫将军和大司马的倾力支持。”

刘歆一震,这正是自己最大的顾虑,“你确定他们的真心?”

西门君惠是卫将军王涉的门客,与王涉交往深厚。王涉掌握着宫廷卫兵,他本来是王莽的心腹,但见王莽连亲生儿子也随意处死,心中便有了惧意,总担心哪天也会被王莽所杀。刘歆对于王涉愿意一起推翻王莽确信无疑,但对于大司马董忠却没有十足把握。董忠掌管着中军精兵,如有他参与,大事必成。

西门君惠道:“现在人人尽知新朝将灭,刘氏将兴,还有谁比国师公更能挑起刘家大业?卫将军和大司马绝对可靠。”

而后两人约王涉和董忠前来密谋,王涉和董忠果然欣然响应。最后约定待天象有变之时,由西门君惠负责联络通知共同举事。

董忠回去后找同掌军权的孙亻及,邀他一起参与。孙亻及心性敏感,心中有事,便寝食难安。夫人询问他有何缘故,孙亻及便把起事密谋告诉了夫人,夫人又告诉了她的弟弟大长秋陈邯,陈邯直接报告给了王莽。

王莽又惊又惧,立马将董忠和西门君惠逮捕。刘歆与自己是姻亲,王涉是自己的心腹,王莽不愿让人知道自己最信赖的人图谋反叛,便逼刘歆王涉两人自杀而不公开罪行,只将西门君惠斩首示众。王莽对大司马董忠参与谋反尤为憎恨,将其碎尸,又杀其家族,用浓醋、毒药、小利刃、荆条合成一个墓穴埋葬,并施以咒术来驱除灾祸。

11-3

王莽连连除掉了自己倚重的至亲心腹,顿觉朝中再无可用之人,便提拔了善解符命的五威中城将军崔发为大司空,又任大长秋陈邯为大司徒,执掌兵马的大司马竟一时无人可任。王莽忽然想起了在昆阳之战带几千人逃回来的王邑,被自己重责后已经久未露面,现在应该是重新启用的时候了。

王莽问崔发的意见。

崔发道:“王将军忠心陛下,又屡有战功,自从昆阳失利后,心中自责,不敢面对陛下。如今正是用人之际,陛下当不究前过,启用他统兵。”

王莽下诏王邑入宫议事。王邑见到王莽,见他已是须发尽白,不禁心中酸楚。王莽见王邑几个月来也恍如老了十岁,想着王邑为新朝立有功劳,不禁心中感概。两人相视之间,震惊难言。

王邑颤声道:“陛下。”

王莽没有应声,呆呆地看着王邑,很久才笑道:“朕和你都老了呀。”

两人似乎都想起了曾经一起密谋推翻汉室的辉煌往事。王邑笑了,但很快便又凝住笑,低声道:“陛下,如今贼兵……”

王莽眉头一皱,轻蔑道:“这些都不足道,新朝还有三万六千岁的气数,有点灾难也在常理。”

王邑不敢再说。

王莽又叹道:“朕已经老了,如今儿子都已不在……”说到这里,王莽的声音有点哽咽,他的伤感终于变得真实。

王邑也不禁鼻子一酸。

王莽马上恢复平静,朗声道:“幸好还有你,有你,我新朝便不至于绝,希望朕百年之后由你来延续我新朝的气运。”

王邑吓了一跳,吃惊地看着王莽,以为王莽在说胡话。见他虽然苍老而疲倦,却神态自若,一脸认真,不禁又惊又喜。

王莽又道:“今日有灾难,正是对我新朝的考验,现在由你出任大司马,为新朝剿灭天下贼兵。”

王邑以前任过大司空,如今又要来任大司马。其实出任什么都无所谓,重要的是他依然还受着王莽的信赖,依然还能执掌新朝的兵马。对于他而言,信赖和兵马比什么都重要,即使如今的新朝已经没有像样的兵马。

王莽问起天下的情况,王邑犹豫了一下,还是如实讲了。凉州成纪县的隗崔兄弟一起劫持新朝官员李育,并拥立侄子隗嚣为大将军,攻杀了雍州牧陈庆和安定郡卒正(王莽朝将太守改为卒正)王旬,夺取了他们的军队,在天水拥兵自立。

王莽嗤之以鼻,隗嚣是什么人?王莽没有丝毫印象,只听说曾是新朝非常小的官吏,对这样的无名之辈,王莽一向没放眼里。但王邑后面的消息让王莽震怒不已,严尤和陈茂归附忠武侯刘望,在汝南郡自立。严尤早已老去,王莽原本没有把他当回事,但他毕竟是新朝最后的名将,还与自己有过同窗之谊,竟然弃自己而去,这让王莽情何以堪。

王莽怒道:“一定要将这个没有信义的老东西碎尸万段。”

王邑又道:“南阳的贼兵已经开始向长安进发……”

“一点小贼,不足为虑。”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