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允冠百王刘秀传 > 第十三章 求学长安7-9

允冠百王刘秀传 第十三章 求学长安7-9

作者:风非扬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30 20:01:21 来源:笔趣阁

4-7

刘秀回到宿舍,见彊华正在门口徘徊,正欲说笑,彊华已迎过来,急道:“怎么这么晚才回来。”

刘秀笑道:“没事,无财无色,没人会抢我,你还担心我?”

彊华叹道:“唉,不是担心你被抢,是可惜今天你没有和我们一起。”

“不会今天就找到《赤伏符》了吧?”

彊华神秘一笑,“虽然没有找到《赤伏符》,但是我今天见到了和《赤伏符》一样重要的人?”

“写《赤伏符》的人?”刘秀很夸张地把身子挺得笔直。

彊华把刘秀拉到角落,四面看了看,神秘道:“你知道吗?我今天看见国师刘歆……”

刘秀心中一惊,怎么这么巧,今天听到的话都是和刘歆有关,看来这老家伙还真神通,能引起这么多人关注。见彊华一脸神秘地满足,刘秀觉得心中好笑,心想当初和刘歆面对面说话,自己也没当回事。

刘秀笑道:“见到当朝国师,是不是要给你谋个一官半职?”

彊华脸上一红,“不是他老人家本人,是他的弟子林松先生。”

刘秀差点没笑出声来。但看彊华一脸满足,刘秀不忍取笑,问道:“收获不小吧?”

彊华马上来了精神,压低声音道:“你知道未来的天下是谁的吗?”

“我知道。”刘秀心想,天下是谁的与你我有什么关系呢?

彊华吃惊地打量着刘秀。刘秀反问道:“你不知道?”

彊华一脸茫然,再次认真地端详着刘秀,见刘秀一脸胸有成竹的样子,不似说笑,心中更加惊诧。自己整日钻研谶纬之学,又遍访名师,至今也还不知道未来的天子,刘秀整日不闻不问,竟然就已经知晓了?彊华又是敬佩又是羞愧,颤声问道:“是谁?”

刘秀忍住笑,悠悠道:“天下当然是天下人的天下啊。”

彊华又好气又好笑,埋怨道:“我是说天子。”

刘秀一本正经地“嗯”了一声道:“我说的也是天子,天下当然也是天子的。”

彊华不悦道:“我是认真的,我是说谁当为天子。”

刘秀嘻嘻一笑,“我也是认真的,得民心者为天子。”

彊华不再理会刘秀的戏言,认真道:“我真的已经知道未来天子了。”

刘秀根本不信那一套,但彊华固执的严肃让刘秀有种异样的感觉,笑道:“那你说是谁?”

“是你们刘家的。”

彊华说得一字一句,以为刘秀会非常兴奋,却不知刘秀今天已经是第二次听到这样的话了。刘秀漠然地看着彊华,淡淡一笑,“也是你们彊家的。”

彊华疑惑地看着刘秀,实在没有想到他竟是这样的平静。彊华意兴索然,心中还有的话本不想再说了,但见刘秀不屑,还是忍不住靠近刘秀,低声道:“天子就在南阳!”

刘秀不屑一笑,并不在意彊华的话。突然间,刘秀心念一闪,他想到了大哥,猛然间心扉激荡,大哥一直就想光复刘家的昔日辉煌,刘秀对大哥的梦想虽然钦佩,但从不奢望。他知道对于一个败落的家族拥有远大梦想是何其艰难和凶险,刘秀从不做想入非非的梦,但他从心底钦佩敢有远大梦想的人。彊华的话触动了刘秀心中隐隐的愿望,要说南阳刘姓,除了大哥谁还有资格?难道真有天意?

刘秀似乎看见了大哥坚毅的容颜,一时呆呆出神。

彊华没有在意刘秀的发呆,自顾自道:“听国师说,天下一定还会是刘氏的,我看了不少图谶,又思量了国师改名之事,觉得其中大有蹊跷。”说完怔怔地看着刘秀。刘秀全然没有在意彊华的注视,一心想着大哥,想他那么多年一直执着的坚持着,刘秀心中有种酸楚的感动。刘家子弟,有谁比他付出更多?南阳之地,还有谁比他声名更盛?刘秀一向无视那些无稽之谈,但现在,为了大哥,他愿意完全相信。

彊华在刘秀耳边轻声道:“听说方士苏伯阿经过南阳时,看出南阳之南有天子气。”

刘秀吓了一跳,南阳之南正是舂陵乡。刘秀似乎一下清醒过来,嘿嘿一笑,戏谑道:“你该不会想说是我吧?”

彊华默默地审视着刘秀。刘秀不为所动,故意板起脸道:“等我发达了封你为国师。”

彊华见刘秀一味说笑,反觉无趣,愁眉苦脸道:“我要是找到了《赤伏符》,就一定能知道真命天子是谁了。”说完轻轻叹了一口气,脸上那执着而坚毅的神情让刘秀有几分感动。刘秀拍了拍彊华肩膀,笑道:“好!我等你的真命天子。”

忽听严光在屋里叫道:“彊华,你又在做《赤伏符》的梦?你们不好好读书,整天操什么狗屁天子的心?还真想扫地出门!”

四个人中,严光年纪最长,学习也最为刻苦。严光不仅自己刻苦,对其他几人也时常加以督促。彊华眉头一皱,刘秀却哈哈大笑。

严光突然走了出来,皱着眉对刘秀道:“亏你笑得出来,刘姓江山败就败在不读书。”

“高祖可是不读书的。”刘秀嘻哈笑着,表面上并不在意严光的话,心里却为刘姓败落感到难过。

“你怎么知道高祖不读书,处世不是文章?人情不是学问?读书不是死读书!”

刘秀听得目瞪口呆,几乎不相信这个刻板严谨嗜书为命的人能说出这样的话。刘秀想起来歙之言,自己既没有像严光一样穷究学问,也没有像来歙一样广交朋友,不禁又羞又愧。

4-8

来歙和严光的话对刘秀触动很大,使他有了重大改变。他相信,一个人的梦想源自内心,而一个人的成功需要依靠外力。

刘秀一边刻苦学习,一边广交朋友。朱佑在太学里是颇有名望的学生,常常给其他人讲习经书。刘秀每每去拜访,总是站在朱佑的门口,等他给别人讲习完才能去请教。学习与交流极大地丰富了刘秀的见识,使他对天下形势和各地情况有了深入了解,并对大哥的理想有了更深刻的思考。人只要有远大理想,虽然艰难但一定有希望。只是从长安的繁华和各地的形势来看,大哥的梦想充满希望,但依然艰难漫长。

彊华的《赤伏符》始终没有找到,而刘秀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王莽连续推出的货币新政使货币不断贬值,刘秀在长安的用度一向是由邓晨提供,现在行将用完,家里无法为刘秀提供资金。刘秀不好向二姐开口,更不能对大哥有要求,自己离开家不少时间了,家中少人经营,只怕早已自顾不暇。

邓禹见刘秀生活艰难,便偶尔接济刘秀。刘秀与同窗韩生一起筹钱买驴,在学习之余做些接人送货迎来送往的买卖。刘秀颇有生意头脑,竟然赚回了不少钱,很快就还清了向邓禹借的钱物。

4-9

虽然不断有民变的消息传来,但太学的考试还是如期举行。人人对新朝充满了失望,但对选拔依然满怀期待。

从考场出来,刘秀信心满满,自己的答卷契合题意且见解不俗,相信一定会通过选拔。虽然对新朝心怀怨恨,但每每想起阴丽华,刘秀心中就无法抑制对功名的渴望。

录取的名单终于出来了,邓禹、严光、彊华都通过了选拔,独独没有刘秀。原来就在考试前,又有刘家宗室的人发动起义,矛头直指王莽,意图恢复刘姓江山。王莽大怒,责令太学选拔不得录用刘姓人。刘秀本是名列前茅,却因王莽的责令被直接剔除了。

刘秀虽然期盼大哥将来能开创大业,但自己何尝不希望早早建立独有的功名?何况那是连接阴家的最低门槛,却没想到自己连求取功名的大门都不曾进入,竟然还敢奢望其他。

刘秀愧恨难当,只觉再也无脸呆在长安。虽然邓禹三人苦苦相劝,但刘秀心意已定,决意回到舂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