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单挑三国:开局教化张角 > 第四十二章 巨木、幼草之辩

紫竹苑。

右侧一间竹屋内,阎象和衣躺在锦褥铺就的木床上,却感觉不到丝毫舒适之意,反而有些辗转难眠。

漆黑的空间中,一双黑白分明的眸子不时眨动,其间神色变幻不定。

及至子夜时分,阎象忽然旋身而起,并自枕头下摸出了一件物什。

随着“铿锵”一声,一抹雪白的刀芒忽然刺破了黑暗。

雪亮的刀刃上,有冷光不断闪烁。

阎象将刀刃放在眼前,就这般静静注视着。

刀刃上映照着一副神色复杂、不时挣扎的面孔。

百余息后,那副面孔忽的一定,好似下定了决心。

其后,随着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传来,一个小瓷瓶被从内衣口袋中翻了出来。

幽蓝色的粉末倾倒出少许,而后缓缓涂拭到刀刃之上。

瓷瓶归位,短匕入鞘,屋内再度陷入黑暗。

将牛皮刀鞘揣入怀中,阎象缓缓起身,一步一步、缓慢却坚定地朝着门口轻声行去。

“吱呀~”

一声轻响,门扉被拉开,左右环顾半晌,未曾发现人踪后,沉着踏出。

闭门,转身,仰头望了下月光黯淡的苍穹。

此时,就着月色,可以看到那副面孔上的一抹冷厉与决绝。

他好似已然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蓦地,一抹自嘲的弧度忽然自嘴角牵起。

或许史书上不会有关于他的丝毫记载吧。

毕竟,那位尚未干出惊人之事来,而自己,也毫无称道之处。

只是,这世间有些事,总要有人去做。

哪怕寂寂无名,哪怕无人晓大义。

……

竹林随风摇曳,碎石小道清冷无踪。

某一刻,阎象的身影自拐角处如黑猫般无声出现。

扫了眼百余步外的主屋,阎象深吸一口气,继续前行。

然而,就在此时,一道轻咦声忽然响起。

“咦?阎先生,怎地还未安歇?”

阎象刚刚抬起的右脚顿时再也无法落下,浑身紧绷、保持着金鸡独立之姿势,委实有些怪异。

同时,细密的汗珠更自额头上快速浮现,滴滴拉拉地从苍白的脸上滚落。

一瞬间的惊魂后,阎象有些僵硬的转头看向右侧。

直到此时,他方才发觉,在竹林边沿的石墩上,竟静静坐着一人。

而那人,正是赵毅。

此时的赵毅正双臂抱胸,一脸疑惑地望着他。

阎象瞄了眼赵毅身侧插着的一杆铁枪,眼珠勉强转了转,轻轻咽了口唾沫。

他从未想过,原来咽口唾沫也会这般艰难,就好似是吞下一抹粘痰一般……

“啊,是承刚兄啊……”

阎象忽的身子一抽,继而又一松,还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心有余悸地苦笑道:

“某还以为是太平道中人意欲对小中郎图谋不轨呢。

毕竟,今儿个小中郎可是杀了一个身份不凡之人。”

说着,阎象的身体已然彻底放松下来,同时摇头叹息着朝赵毅主动靠近过去。

“某正是担心有人会行刺小中郎,这才起来转转、瞧瞧。”

赵毅顿时恍然大悟,笑道:

“原来如此,我道先生为何这般小心翼翼。

实不相瞒先生,其实在下也是有此担心,故而才决定守夜安护主公,免得被宵小钻了空子。”

赵毅说着,抬手招呼道:

“先生请过来小坐一会儿吧。”

“恭敬不如从命。”

阎象微微一笑,拱了拱手走上前来,而后一脸坦然地坐在了旁侧一个石墩上。

“先生如此关怀主公之安危,主公若是知晓,必然会感怀良多。”

赵毅温和笑着,提起石案上的酒壶,朝着阎象身前一个竹杯倒了半杯米酒。

而后,赵毅端起手边竹杯,示意道:

“难得先生如此大义,不若共饮一杯?”

阎象脸色微僵,眼中惊疑之色一闪而逝。

抬手,缓缓将竹杯握住,而后却是歉意道:

“守护小中郎之安危乃本分,算不得什么。

只是,在下晚间腹中有些闹腾,到得此时尚不见好转。

这酒,还是……”

赵毅顿时脸色一板,不满打断道:

“米酒香醇、可安五脏,先生既然腹中不适,更该暖暖肚腑才是。

又或者,先生是瞧不起承刚,不愿同承刚把酒言欢?”

阎象脸皮微抽,握着杯子的手不由紧了一紧。

心中百般念头快速划过,阎象终还是讪讪一笑,端起了酒杯。

“承刚兄何出此言,在下对承刚兄可是钦佩的紧,又哪里会瞧之不起?

承刚兄所言倒也有些道理,那便共饮一杯吧。”

“哈哈哈,承刚果真不曾看错先生。

请!”

赵毅哈哈一笑,而后双手捧着酒杯朝阎象前递示意,继而一口闷下。

“请!”

阎象粲然一笑,亦是将酒杯递到了嘴边。

借着杯子的遮掩,阎象的眼中划过一抹苦涩。

他不知道赵毅是否察觉了什么,也不知这杯酒究竟有无毒料。

但无论如何,到了此时,这酒,他便必须得喝下。

若不然,他很有可能会将自己的生路断送。

至于将酒液灌入袖口或衣领下,那更是不可能。

在一个超一流高手面前耍花招,无异于自露马脚、自寻死路……

清冽的酒液自舌面流过,继而冲过嗓道,带着一抹辛辣难以遏制的冲向了体内。

阎象缓缓放下酒杯,静静地等待着。

只是,害怕中的剧痛并未出现,这无疑让阎象稍稍放松了一些。

“先生啊,你说这黑暗乱世,何时才是个头啊?”

赵毅忽然轻叹一声,喃喃出声,好似有些迷茫。

“我曾见过有壮年汉子被观音土呛死,也曾见过两里之民易子相食;

我曾见过七岁稚儿饿死垄头、被苍鹰扑食,也曾见过当地豪强屠戮一里数百口人。

我曾见过蝗灾肆虐、千亩之田颗粒无收,也曾见过旱灾弥漫州郡、数以十万计庶民沦为流民。

我曾见过士族以肉养狗,府中奴婢却日日有死尸。

凡此种种,究竟何日才是个头?

若长此以往,这天下还能剩下几户人家?”

阎象不由默然,半晌之后方才长叹一声道:

“非得明主,天下难以靖安!”

“明主?”

赵毅冷笑一声,再度添了杯酒,讥嘲道:

“而今大汉被士族豪强把持,但凡有他们在一日,即便有明主,又能如何?

这天下已是士族豪强之天下,明主再如何英明,不合士族之利益,也会被拖下马背!”

阎象眉头微拧,却是并未反驳。

因为关于这点他也清楚,而这也正是他迷茫所在。

“常言道,不破不立。

或许,这盘根交错的食肉森林,唯有从根源处一寸一寸的彻底切断,方有新生之希望!”

赵毅扫了眼阎象,忽地冷厉出声,语气铿锵。

阎象面色微变,直接摇头否决道:

“此法不通。

根若断,则森林崩塌。

万千林木轰然碎裂之下,林不成林,又有何意义?”

赵毅一口灌下米酒,眼中好似闪烁着星光。

“吞噬血肉之林,要之何用?

先生应当清楚,林虽众、虽强,但最为广泛的,还是难以计数的幼苗、杂草。

林若倒,则阳光遍洒,所有幼草皆可蓬勃新生!

届时,于内,它们便是丰收之苗禾;

于外,它们便是荆棘之钢枪!

宇内皆平,方为浩瀚之盛世!”

阎象悚然而惊,有些惊疑不定地望向赵毅。

他一直只将赵毅视作一个武道高手,却不曾想过,此人竟也是一个谋略、眼光丝毫不逊的大才!

“承刚兄所言不能说不对,只是,承刚兄可曾想过,那万千林木倾倒之下,将会砸碎多少幼草?

若是所有林木一起倾倒,更可引发地崩之势。

届时,整个地表都将被掀飞。

如此,纵有海量幼草,根系不存之下,也只能沦为枯草待死!

同归于尽之策,不如不要!”

赵毅呵呵一笑,有些醉眼朦胧。

“先生着相矣。

其一,在下说的很清楚,要一寸一寸慢慢来,而并非一步到位。

毕竟,饭食,总要一口一口来吃。

如先生所言一起倾倒,那自然是要被撑死。

如此浅显之道理,先生难道还不清楚?

其二,广袤林海中,也并非所有巨木皆是吞噬血肉之辈。

似此类巨木,大都生得直挺,且树冠紧凑,对于阳光遮挡十分有限。

既然它们对幼草几无影响,也大可不必尽数砍掉。

顶多也就是修剪一下突出的歪枝斜干。”

阎象额头上又逐渐地渗出了汗水,他感觉自己的认知和观念受到了重大挑战。

“即便如此,可若倾盆大雨降下,仍需高大林木护佑。

若不然,冰雹肆虐之下,一应幼草根本无力抵抗。”

“先生忘了,幼草良种之比率虽极小,然有广袤数量作支撑,这比率即便再小,也远远超出林木之数量。

而对于这些良才,只需有甘霖点拨灌溉,便可极速成长。

岂不闻,《山海经》中有神树建木,一载间便可增升数丈?”

阎象霍然起身,眉头大皱道:

“神树之所以为神树,乃是在于其独一无二之性。

一与众,岂可混为一谈?”

赵毅晃了晃脑袋,醉意越发明显。

“谁言建木独一?

在下便自一部先秦典籍上见过相应记载,言称建木成林、贯穿天与地,可供万民通往天庭。

只是世人愚昧,自以为荒谬不愿信服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