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挽天倾 > 第八百七十一章 崇平帝:瑞雪兆丰年…

驿馆之中,东窗之下——

硕讬与张尚隔着一方小几相对而坐,正在用着午饭,菜是四菜一汤,都是精致的吃食,一旁还有一壶太白酿。

这时,有奴仆面色仓皇,进来禀道:“王爷,汉廷鸿胪寺的官员要见王爷。”

硕讬一张雄阔、威武的面容之上见着不虞,沉声说道:“没有看到本王正在吃饭吗?这汉廷真是毫无待客礼数,这么多天,最大的官儿也不过见了一个三品。”

那仆人面色难看,急声道:“王爷,豫亲王被汉廷斩首,大汉不再提着和议了。”

硕讬闻言,手中快子“铛”地砸落在碗上,发出清脆的响声,脸上见着恼火翻涌,怒道:“他们怎么敢?”

张尚面色也有几许飞快变化,忙说道:“王爷息怒。”

这时,外面已现出争吵嚷闹之声,分明是大汉鸿胪寺的官员与正在门口看守警戒的女真仆从发生了冲突。

硕讬阴沉着一张脸,沉声道:“去看看。”

说着,与张尚一同出了厢房,来到外间,映入眼帘的就是鸿胪寺的官员以及大批煞气腾腾的锦衣府卫。

为首者是一位相貌年轻的官员,将近三十岁,身长七尺,面皮白净,其人是鸿胪寺丞闵存仁,目光睨了一眼硕讬,声音冷冰冰说道:“硕讬,圣上有谕,我朝在太庙献俘,邀请女真亲王观礼。”

硕讬闻言,心头惊怒,面色铁青,道:“尔汉国献俘,与本王何干?”

那鸿胪寺丞闵存仁冷笑一声道:“你为女真亲王,自要去见见犯我汉土的寇虏的下场!来人!”

“诺。”

随着应诺之声四起,锦衣府卫纷纷抽出刀来,凶神恶煞地看向硕讬一行。

“是本官请着两位前去,还是让人捆着两位去?”鸿胪寺丞眯了眯眼,沉声道。

硕讬脸色阴沉地看向周围一大群的府卫,与张尚交换了个眼色,冷哼一声,也不多言,二人领着两个扈从,下了楼梯,向着太庙方向而去。

此刻,不仅仅是鸿胪寺下辖的驿馆中收到已罢和议、太庙献俘消息。

随着大汉朝廷罢和议之声,斩女真亲王多铎首级,悬挂于宫门,神京百姓已知朝廷的三不原则以及汉虏不两立。

而随着锦衣府密探以及厂卫四处扩散着朝廷将在太庙献俘的消息,整个神京城的百姓,上至士林,下至贩夫走卒,都差不多陷入一种兴奋的氛围中。

神京百姓纷纷向着太庙所在街口聚集,打算瞧着热闹,一时之间,可谓万人空巷,奔走相告。

太庙就在安顺门东南方向的位置,太庙三殿为陈汉帝王祭祖大典之地。

前面有这一条街唤作太庙前街,此刻女真俘虏近百人都被**着上半身,绳缚而行,被锦衣府卫以及内卫押送看守着。

这些都是当初在海门之战时,两军水战之时,从女真战船上落入水中逃生的女真八旗骁勇。

贾珩此刻骑在一匹枣红色骏马上,手持缰绳,目光平静,身后跟着锦衣府的探事,身旁两匹骏马之上,咸宁公主与小郡主各是一身飞鱼刺绣千户服,作锦衣卫打扮,领着一大批锦衣府卫向着太庙而来。

李婵月骑着骏马,一手抓着缰绳,好奇地张望着四周,少女那张秀丽玉容上满是好奇之色。

少女从小也随着咸宁公主打猎,并非手误缚鸡之力,此刻一身飞鱼服,腰间悬着绣春刀,如非身形娇小,倒也有几分英姿飒爽的意味。

相比潇潇、咸宁那般高挑,婵月身量中等,的确不像是老陈家的血脉。

贾珩思忖着,转眸看向李婵月,低声说道:“婵月,别东张西望,专心看路。”

李婵月秀眉扬了扬,嗔白了一眼贾珩,少女青春靓丽的气息无声流溢,有着一股奶凶奶凶的气韵,捏着嗓子,古灵精怪说道:“都督,我在观察周围,预防刺客。”

小贾先生,就只许我看你是吧?

贾珩看向小郡主,对上那张娇憨可爱的眉眼,心道,等回去非要让婵月穿这一身儿不可。

其实说来,婵月抑或是咸宁,差不多也可以有着夫妻之实了。

总是隔靴挠痒,阈值多多少少都有些提高。

两人的年龄倒也不用担心什么,只是防备着别有了身孕,不过,经他封侯以后,端容贵妃似乎也开始赞成咸宁与他的亲事。

贾珩思绪纷飞,沿着太庙前街向着太庙行去,此刻街道两侧的巷口已见着不少百姓向着太庙蜂拥而去,但在路口就为府卫所拦阻。

魏王府,前院厅堂之内——

正是午后,冬日暖阳照耀在庭院中,天地之间似有了一些暖意。

魏王陈然坐在一张梨花木椅子上,其人刚刚用罢午饭,正与宋璟、邓纬二人品茗叙话。

陈然年轻俊朗的面容上见着感慨之色,说道:“舅舅,朝会结果已出,朝廷不再与女真言和,贾子玉经此一事,可谓大获全胜。”

宋璟点了点头道:“齐党主政要告一段落了,这次和战之争,齐阁老保持沉默,就可见齐党在为将来留着后路,保留元气。”

邓纬道:“齐阁老前往江南与永宁侯共事一段,深知永宁侯底细,这次不愿下场倒也不足为奇。”

陈然道:“舅舅,你看这贾子玉如何?如今,朝堂再无杨阁老制衡。”

宋璟摇了摇头,低声道:“如今永宁侯与齐浙两党争执一场,士林之中不少视永宁侯为异类,浙党也多有不满,以后朝争愈演愈烈,于国家社稷未必是幸事儿。”

魏王默然片刻,说道:“舅舅,那还是沿袭先前之论吗?”

先前就是极力拉拢着贾珩,起码要与贾珩交好。

但是贾珩一直吊着魏王,魏王也需要朝堂官员以及士林的支持。

宋璟道:“殿下原与永宁侯是友非敌,一切照旧即可,但殿下不能站在士林的对立面,一些朝政大事审慎参与。”

陈然闻言,面上现出思索,旋即,凝眸看向一旁的邓纬,道:“邓长史觉得此后朝局将何去何从?”

邓纬道:“齐党经此一事元气大伤,杨阁老首当其冲,浙党从此势大,以圣上之性情,势必要以永宁侯与楚党平抑,而忠顺王废为庶人以后,诸藩也将有大用,至于永宁侯在江南就与浙党屡有龃龉,将来斗争会愈演愈烈。”

陈然追问道:“那邓长史以后如何与贾子玉相处?”

“殿下为天子嫡子,的确不能得罪士林,与永宁侯公私有别,不远不近就是了。”邓纬笑了笑,说道:“现在当务之急是将五城兵马司握在手中,做出一些实绩来,对虏战事,胜负未可知也。”

魏王点了点头,道:“孤也是这般心思,十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相比旁人,孤与贾子玉关系还算亲近。”

宋璟道:“咸宁不是与贾子玉说了,未知消息如何?”

“听咸宁所言,子玉已经答应了,不过咸宁也不想再参与此事。”魏王皱了皱眉,想了想,道:“此外,南安郡王与永宁侯经此朝争,只怕势同水火,孤夹在其中,也是左右为难啊。”

贾珩在大殿之上请斩南安郡王严烨,此事自也随着群臣下朝流传了出去。

邓纬沉吟片刻,道:“南安郡王也不至于禁绝殿下与永宁侯来往才是。”

魏王叹了一口气,道:“此事难说。”

军机处定是要决出个胜负,如果两方仍是不死不休,将来他还要作个中人转圜调和。

宋璟道:“其实于殿下也是一桩好事儿。”

迎着魏王的疑惑目光,宋璟道:“两条腿走路,也能稳妥许多。”

南安郡王这等外戚势力也需要制衡,如果将来然儿上位,贾严两家也能互为牵制。

就在几人议论之时,外间的仆人说道:“王爷,宫中的戴公公打发了内监,说圣上要在太庙举行献俘大典,让王爷与王妃前往太庙观礼,还有派五城兵马司的差役兵丁到太庙前门街协助府卫弹压街面,以防百姓冲撞大典呢。”

魏王闻言,心头一震,起得身来,道:“告诉那位公公,孤这就出发。”

说着,目光振奋地看向宋璟,说道:“舅舅,去太庙。”

宋璟点了点头,与邓纬一同送着魏王在魏王府典军方叙的护送下前往太庙。

太庙

在西南方向的观礼台上,人头攒动,一架澹黄色的伞盖之下,崇平帝在一众内监和府卫的簇拥下,扶着栏杆眺望着。

身后轩峻、壮丽的宫殿在冷峭、刺骨的寒风之下巍然矗立,飞檐构角的殿宇,在皑皑白雪微覆中,朱甍碧瓦现出一角,见着几分纤丽妍美。

而在西南方向,一座飞檐勾角的井亭之上,彩色帷幔为屏,对牌高立,宋皇后、端容贵妃以及冯太后、大批宫妃,陪着太上皇同样眺望着太庙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