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执宰大宋 > 第436章 嘉祐八年

执宰大宋 第436章 嘉祐八年

作者:天工造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9 23:31:48 来源:笔趣阁

千古科举第一榜出来之后,又过五年,贾昌朝致仕,包拯重病,唐介致仕。

宋痒接任了首相之位,庞籍为次相,王安石为三相,狄青为枢密使。

这一年,暨行书院的学生们,已经身居高位,无论在民间还是朝堂,声势都极为浩大。

大宋如今已经成为了巨无霸,政事堂四位相公,不足以承担如此繁重的政务,于是宋痒上书,意欲扩充政事堂人员,赵祯允之。

经过推选,书院学生吕惠卿,作为参知政事,进入了政事堂,与他同时进入政事堂的,还有军方的韩琦。

韩琦为国戍边十余年,终于重返中枢,再进一步,他与狄青一起,主掌大宋军务。

此时的大宋,无论文治武功,都进入了巅峰时刻。

民间商贸发达,农业逐渐沦为附庸,好在海外粮产地不少,大宋不虞有缺粮之虞。

无论是股票、期货,还是各色行业,都发展的极为迅捷,如今的大宋,早就实现了电灯电话,楼上楼下的现代化生活。

钢筋水泥林立的城市里,汽车川流不息,火车奔腾不休。

再也没有人敢轻易撩拨大宋这只雄狮。

盛世来临了,赵祯却再次病倒了。

未央陪在赵祯身边,面色奇差,他终究不是神仙,赵祯的身体,本就不好,早些年为了子嗣的事情,吃了不少虎狼之药,透支了身体,虽然有钱颖钱乙父子调理身体,又有未央为他清除体内的病痛,但是终究身体扛不住了。

“二郎,朕还有多少时日?”

未央叹息道:“陛下,不如卸下重担,臣陪同您周游四海,也歇一歇。”

赵祯闻言苦笑道:“大宋黎民兆亿,朕甚为君父,时刻不敢懈怠啊!”

未央沉声道:“陛下,皇子已经长大成人,有老臣们辅佐,足以治理国家了。”

赵祯摆手道:“朕的孩子是什么样,朕比你清楚,当初交于你教导,这孩子不成器,你不愿意教导他。

你的心思朕也知道,你若是倾力而为,必然能教导好宗旭,你放任他为所欲为,不过是为了我百年之后,进行改革罢了。”

未央心中一紧,连忙道:“陛下!”

赵祯摆手道:“不用说什么,咱们君臣以前就讨论过这个问题,天下之大,非一家一姓之天下,乃是万民之天下,自然要有万民做主。

你没有错,这事可以做,别说是宗旭宗鑫,就算是朕,也不能保证不犯错误。”

未央叹息一声,作为一个明君,赵祯有明君该有的素质,他甚至直到,如今的天下,家天下那一套已经不适合了,应该是公天下,才能顺应时代的潮流,只是他是皇帝,而且还是堪比古往今来最伟大的皇帝的皇帝,他在位一天,就没有人敢动这个年头,就算是未央,都不敢。

所以赵祯知道,一旦自己驾崩了,这大宋的天下,就会换一个形势,不再是皇帝一言而决,而是万民参与进来的天下。

“二郎,你说如果我跟你隐居山水之间,还有多长时间能活?”

未央沉声道:“臣可以保证,陛下至少还能活十年,甚至更久。”

赵祯的身体,一半毁在了朝政上,一半毁在了后宫上,未央固然有本事给赵祯续命,但是终究不能长久,若是赵祯远离这些,未央才更有把握,让赵祯活得更久。

君臣一场,他们的关系,更像是父子。

对于赵祯,未央还是有感情的,自然不愿意赵祯就这么死去。

赵祯想了想,忽然笑道:“朕这一生,也骑得骏马,也拿得长枪,也做出过功绩。

朕是皇帝,皇帝自然是要老死在宫中,岂能死于荒野?

二郎,朕知道你的心思,你却不知朕的心思。

朕死后,你随意折腾,无论这天下变成什么样,朕都不怪你。

因为朕相信你,不会让大宋走向覆灭的深渊。”

说完,赵祯闭上了眼睛,挥了挥手,让未央退去。

未央走出宫殿,来到外面的广场中,曹皇后与后宫嫔妃,还有皇子公主们,都在这里等着。

见到未央出来,曹皇后上前,沉声道:“二郎,陛下与你说了什么?”

未央一怔,旋即笑道:“陛下龙体违和,娘娘自去看就是,臣告退了。”

曹皇后见未央不愿说,也不强求,带领众嫔妃皇子公主,进入了宫中。

未央回头看了一眼深幽的皇宫,头也不回的走了。

回到家,宋痒来访,时间掐的正好。

没过多久,狄青、王安石也来了,吕惠卿也来了,书院的学生们,但凡在京的,都来了。

未央也不废话,当即道:“陛下身体不成了,你们要早做准备。”

宋痒皱眉道:“这么严重?”

未央点头道:“如果我所料不错,今年明年,陛下就会龙驭宾天。”

王安石大惊失色,“然正,宫中这么多御医,书院医学院的本事,也不能救陛下吗?”

未央摇头道:“只能缓解病症,而且陛下似乎有求死之心。”

众人默然。

未央沉声道:“那件事情,必须尽快解决,在陛下驾崩之前,我要大宋这股暗中的势力,消失无踪。”

众人沉重的点了点头,就各自散去了。

未央来到庭院,坐在了椅子上,看向蓝色的天空。

庞籍、赵允让,还有你们背后的富商们,既然时间不多了,那么你们就不要怪我了。

这些年能容忍你们上蹿下跳,不是因为心善,是因为不想天下太平之下,再起这么大的案子。

未央既然下定了决心,就不会改变。

一时间,大宋风起云涌,全国各地,都有皇城司出没,更有新成立的审计司,还有各个衙门,不断的深挖暗中的那些人。

嘉祐八年冬月。

开封郊外,人头攒动,无数百姓前来围观大宋乃至古往今来,牵扯最深的一件大案的盖棺定论。

当朝首相庞籍,濮安懿王赵允让,还有上千朝廷命官,上前当今富豪,在这里被判决了死刑。

至于其他牵连其中的,更是不计其数,足足十万人不止。

一时间各方哗然,天下震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