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隋第三世 > 第808章:遂良献计破坚城

大隋第三世 第808章:遂良献计破坚城

作者:碧海思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9 21:30:59 来源:笔趣阁

积石关前,尸横遍野,一天一夜的惨烈战斗,吐谷浑的士兵已经死了五千余人,从关前空前到狭窄的通道上,都堆满了密集的尸体,粘稠的鲜血汇成了一条条溪流,向低矮之处流淌。

却是朗日赞普与慕容孝隽商量之后,便集精兵对积石关展开了日以继夜猛烈的攻势,从头到尾都没有试探,从一开始便不计伤亡的全线压上,让守军连喘气的机会都没有。好在周边牧人也知道积石关破,第一个倒霉便是他们,就算他们降了“同根同源”的吐谷浑,慕容孝隽此刻恐怕也难以控制得了吐蕃人,因此,不分男女,都纷纷前来帮助隋军守关,采集石头,帮助搬运守城物资,一些青壮甚至登上城头帮助隋军作战。

生在边地,百姓们普通都有这种觉悟,不是为了大隋、也不是为了什虚无缥缈的么大义,而是为了自己和亲人作战,就算是死战也不能退,退了,自己的亲人就完了。

在这其中,当初犒军而受到杨侗礼遇的苏桑老人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他在这里威望极大,听闻积石关守军打得十分艰难,便冒着风雪四处奔走,前去说服各个部落,晓以厉害,忙碌得脚不沾地,到了第三天清晨,竟然让他募集到了四千多名青壮。

尽管他已经疲惫不堪,但族人面临的生存危机,以及强烈使命感使他无暇休息,带着招募到的青壮骑马来到积石关,对正在指挥青壮搬运物资的周绍则大喊:“周将军,物资准备得怎样?够不够用?”

“苏老放心!积石关作为战争前沿,屯积了不少武器铠甲,当日积石关外的大决战时,我军又歼灭了三万吐蕃人?缴获了不少皮甲、兵器。我们积石关并不差武器装备。”周绍则刚刚打退了敌军一波攻势?便跑来清点物资,结果让他很惊喜。

“那就好。”苏桑松了一口气?牧人都有弓箭、战刀,他不担心没武器?就怕盔甲太少,一旦打起仗来,他们这些不经正规训练、不善守城的牧人伤亡就大了。

“苏老,你招到多少人了?”周绍则问道。

“四千七百多人。”苏桑颇为得意的说道:“我听说守城要用到石头,还发动几万牧民到积石山下捡了很多大石头,他们会用马匹拉来。”

“苏老实在太了不起了。”周绍则惊喜得合不拢嘴,看了乱哄哄牧民一眼,问道:“对了苏老?有没有带头的人。”

“有的有的。”苏桑一声吆喝,顿时走出十七个精壮的汉子,笑着说道:“他们是各部里的第一勇士,大家都听他们。不过一些不懂得汉话,周将军有什么安排跟我说,我译给他们听。”

“好的。”周绍则让各部青壮以他们的第一勇士为首,分出十七个队伍,让他们以队为单位领兵器铠甲?并让军务司的政委指点他们守城需要注意的事项。

交待完毕,周绍则又上了城头。

城上到处是乱哄哄的牧人,不少人正忙碌的换穿盔甲,每个人都手执长矛、后背弓箭,腰配各种样式的战刀,有的人还拿着盾牌。

周绍则见这些人精神饱满,毫无惧色,也不像自己想象中那么到混乱,甚至有老兵的气概,他微微有些不解。

李世谟看出他的疑惑,解释道:“草原动不动就能拉出百万控弦之士,指的就是他们所有青壮牧人,这些牧人不但要和天斗地斗野狼斗,还要和马匪流寇斗,能活下来的都是强悍的战士,只是他们不懂战阵之术,也没有什么军纪,所以他们打仗的时候比较乱。”

“稍加训练就是一支强兵,这点比我们强得多了。”周绍则感慨道。

“的确如此。”李世谟点了点头,对着一夜未眠的周绍则说道:“你休息一两个时辰吧。”

“将军,我没事儿,我坚持得住。”周绍则笑着说道。

看着这个热情豪迈的青年,李世谟露出了一抹微笑,周绍则和他儿子李芝气质极像,都充满了朝气,也都在玄甲军之中为将,是隋军未来的中流砥柱。

在两人说话之间,二吐联军又开始攻城了,他们的进攻队形几乎没有间隙的进攻,如同惊涛骇浪般一浪接着一浪,就如同李世谟所担心的那样,朗日赞普拼命了。

也幸好有了牧人们的帮助,否则积石关的守军根本支持不到现在。

时间,现在无论对李世谟还是对朗日赞普来说都是最宝贵的东西。

为了尽快打破这个被动的僵局。

朗日赞普亲自率军前来关注攻城情况,自战争开始至今,时间不到一个月,但是吐蕃精兵已经死伤了十五六万,然而他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却什么都没有捞着,而杨侗自西而来,不仅造成全军动荡,打乱了他的一切大计,还严重的威胁到了他的安全。

他不仅担心这边的形势,更担心杨侗会派出大军攻打逻些,既然杨侗已经歼灭了论科耳、禄东赞这两支主力,那杨侗没理由派遣一支偏师直袭兵力空虚的逻些,若是如此,已经出兵的象雄怎么可能不派兵参战?但偏偏此时杨侗是自他们的退路而来,他现在有三个选择可选:

要么是立即撤军南下,从吐谷浑绕道迂回逻些,但时间已经来不及了,当他到达逻些的时候,恐怕早已告破,整个吐蕃大地陷入战火连天之中,说不定以隋军为首的象雄、女儿国的联军,已经怂恿吐蕃反对势力正在某个地方等他自投罗网。

要么挥师西进,与杨侗决战,真要这么做的话,论科耳、禄东赞的悲剧极有可能会自重演。

要么攻破积石关,纵兵于隋朝内地,以整个河西大地的安宁换取隋军撤军。

相对前两个选择,攻破积石关无疑是最佳之选,也是离成功最容易、最近的选择。

“正午之前必须攻下积石关,夺不下,斩万夫长、千夫长、百夫长。”

眼见关前吐谷浑士兵的攻势稍缓,朗日赞普下达了死命令。

“遵命。”万夫长甲布卢战刀一挥,数以万计的吐蕃士兵向积石关冲去。

呜呜号角声中,吐蕃精兵到了关前,关前通道狭窄,容不得大军一字排开,只能以纵队前进,距离关城百步之时军队停止了前进。

他们之前便已经用大树做了几十回简易的攻城梯,一切已经准备就绪,只等主将下达攻城的命令。

甲布卢对攻城并没有什么经验,但经过这么多天亡命一般的进攻,多少也学到了一些。而且他发现城头上虽然密密麻麻布满了守城士兵,但这些人与以往的隋军相比,显得十分混乱,与正规的隋军完全不一样,他知道这是隋军临时招募的牧民。

作为游牧民族中的一员,甲布卢知道牧人单人作战能力强,但凑到一起就不行了,这是一会天赐良机,当即下令道:“先上千人,只要攻下关城,境内的财富和女人,任你们夺取!”

随着一声令下,号角呜咽,两千名吐蕃精军手执盾牌,如海潮一般奔向关城,吐蕃军有一条规矩,第一个攻入敌方城池、部落的士兵,可以任意挑选三十户人家,这三十户人家的财富女人归他所有。正是这知规矩,一直激励着吐蕃士兵斗志,打仗之时争先恐后。

城关上,李世谟一直注视着这支替下吐谷浑人的吐蕃军,见到他们奔出三十步便放缓速度,开始小心向前,以手中盾牌结成一面盾阵。

积石关城上有一千名牧人在防御,还有三百名隋军手执军弩蹲在城垛之下,这才是守城的主力,人多势众的牧人只起到辅助和诱敌的作用。

敌军越来越近,已到射程之内,李世谟一声令下:“弓箭手放箭!”

千名牧人同时发射,手中箭矢飞射而去,从正面和侧面射到了敌军人群,弓箭的威力不大,这一轮射击只有十几名吐蕃兵被射倒在地。

吐蕃士兵害怕的是隋军的弩,眼见弓箭无力,连续三轮也造不了多大伤亡,顿时勇气倍增,陡然加速,扛着攻城梯疯狂地向前冲击。

而这时,藏在城垛下的隋军军弩开始发威,大家箭如飞蝗,三百人分三队轮番射击,一群群吐蕃士兵惨叫着倒下,后面敌又猛冲上前,在激荡的号角声中前仆后继,后面的吐蕃士兵则用弓箭掩护,密集的箭雨射向城头,不断有牧人中箭受伤,好在大家都穿上了隋军的盔甲,阵亡的人并不多,弓箭箭矢甚至被弹飞了出去,即便中箭,伤势也不重,中箭的人几乎都能继续作战。

而吐蕃军也异常骁勇,死战不退。从六十步到三十步之间距离,尸体开始堆积,仅一刻左右,便有数百人死伤在弩箭之下,第一支千人队终于顶不住,如潮一般撤下。

甲布卢冷哼一声,他已经发现放弩箭的隋军人数不多,主力是牧人,而他们的弓箭威力不强,当即下达了正式进攻命令,“三千人进攻!”

进攻的吐蕃士兵陡然增加三倍,挥舞着战刀向关城疯狂地奔涌,城上城下箭矢如雨,城上石块密如冰雹的砸落,一场争夺险关要隘的惨烈之战又已开启。

这些吐蕃士兵乃是朗日赞普的亲卫军,异常悍勇,即使是身披箭矢,也恍若不觉似的往前冲锋。

三千攻城的吐蕃军奋勇向前,战斗进入了被惨烈的一幕,隋军和牧人用箭射、用石头砸,一群群吐蕃士兵被射死、被砸死,但后面的敌军又涌了上来,后方的吐蕃士兵箭矢铺天盖地射向城头,不断有人中箭倒下。

只是城墙高大,城门又被巨大堵死,他们只能通过攻城梯子登城,然而搭上一架就被叉子掀翻一架,使吐蕃士兵根本无法上城。

甲布卢外表粗鲁,但人却极为机敏,当他见到城上的石头落到尸堆中时,停止不动,立即想到了一个相当简单的办法,让身后的士兵扛着一具尸体上前,既当肉盾,同时也是登城肉垫,这与薛万均当初攻城襄武城一模一样,城下砸下的石头越多,被尸体卡住不滚的石头只会令关前的斜坡越高。

眼见这个办法有效,而战场上到处都是尸体,甲布卢心中大喜,让人回报朗日赞普,请求增加援军帮忙搬运尸体。随着又有五千人的加入,一具又一具尸体堆积码放,城外慢慢就形成了一道与关城同宽的斜坡。

当尸山形成,甲布卢立即率领士兵,踩着联军士兵的尸山向城上冲去,他将一块大石头重重砸向一名隋军士兵,挥动长矛,刺穿了这名士兵的胸膛,吼叫一声,将尸体挑飞抛向一边,他凶悍令几名牧人迟疑了一下,就在这迟疑的瞬间,甲布卢单手攀住城垛,纵身跳上城墙,城外的吐蕃士兵一片欢呼,数十人跟在他身后猛扑而上。

牧人意识到自己闯下大祸,纷纷扑上,企图将这名凶悍的敌军大将堆下城墙。

甲布卢长矛一扫,刺死了一名牧人,将他的尸体一连砸翻数名隋兵。

隋兵和牧人们眼睛都红了,一起挥刀扑上,但甲布卢异常勇悍,挥动着手中长矛,一连挑翻了十多名守军,将长矛所到的范围清空,借着间隙,数十名吐蕃士兵也纷纷攀上城头,开始和守军近身鏖战,后面的吐蕃士兵源源不断涌来。

周绍则眼见形势万分危急,心知不杀掉这名悍将的话,积石关就完了,他想上前抵御,但城关之上尽是人,一时间根本冲不过去。

而在他撞开人群的时候,甲布卢已经杀死三十多名守军,包括隋军士兵和协防的牧人,甲布卢狂性大发,眼见牧人毫无配合可言,他索性挥舞长矛杀入密集混乱的牧人群中,他不断晃动,且身边都是守军,让周绍则根本无法靠近。

就在此时,一名被长矛刺穿的隋军士兵猛然前冲,让甲布卢的长矛洞穿自己的身子,长背后透出,令其长矛无法拔出伤人,自己则是张开双臂向前,死死的抱住了甲布卢的脖子,另有两名伤兵合身扑上,一人一边抱住了甲布卢的大腿,狠狠地咬向了他的大腿。

甲布卢猝不及防,长矛又一时无法抽回,他索性放手,握拳重重的砸向这两名失去头盔的士兵头颅,巨大的力量使这两名士兵七窍流血。

但这两名士兵死死抱着,一人满嘴是血的声嘶大喊:“杀啊!杀他啊!”

四周都是牧人,他们虽然听不懂这名士兵说什么,但此时被这三名隋军士兵的悲壮感染,又见甲布卢被钳制得动弹不得,大家仿佛有了感应一般,纷纷利用手中武器将甲布卢砍得满身是伤,一把战刀从他腰肋透体而入。

“啊!”那名被长矛刺穿的士兵嘶声惨叫,用尽最后一口气,将甲布卢顶到城边,同时坠下城外,骨碌肆的滚下尸山,绊倒一群人。

主将甲布卢之死挫了吐蕃兵的士气,守军在周绍则的率领下一鼓作气,将百余名冲上城头的吐蕃士兵杀死在城头,吐蕃士兵的攻势为之一缓。隋军重新占据主动,箭如密雨一般的射向了城外吐蕃士兵。

此时,李世谟带着一支人马匆匆忙忙的赶来,每个人都抱着一堆草料。他

见到城外的尸体堆积的斜坡,以及源源不断的吐蕃士兵,额头上的冷汗一下子就冒了出来,心知积石关离失守不远了,但他已经来不及询问什么,直接下令道:“快快快,放火。”

李世谟为了这一刻,不但将麾下伤兵,开不动弓的士兵派出去割草,足足准备了三天的干草,还从牧民借来了油料等等易燃之物,此时此刻终于到发挥威力的时候了。

随着他的命令一下,一捆捆草料被点燃着扔下了下去,一个个汹涌的火团滚下尸山,借着风势迅速蔓延起来,一袋袋油料也被浇到了尸山之上。

熊熊火焰腾空而起,沾满了油料的尸山也慢慢的燃烧,很快就赤焰飞舞,关城之前形成了一片火海,整个关城仿佛被大火吞没了一般。

火势在不断蔓延,那冲天火势产生的灼热和炙烤,让吐蕃士兵奔腾的气势瞬间瓦解,纷纷调头离开。不少冲得太猛的士兵直接被困在了火海之中,在凄厉的惨叫声中逐渐被火海吞噬。

遥望冲天而起的大火。

朗日赞普痛苦的闭上了双眼,他原本听说士兵踏着尸山登城,心中升起了浓烈的兴奋之感,然而风云突变,隋军竟然点燃了大火,有了数千具尸体为引火之物,这场大火至少会持续到傍晚。当关前尸山被烧光,那么坦途又会变成能以逾越的天堑。

无论他多么不甘不愿,但此时此刻,也不能让自己的士兵拿命去扑灭火海,只有等火势退去之后再攻打积石关。

“赞普不必惊慌,大火虽烈,却不是无计可破。”就在朗日赞普打算下达撤兵命令之时,身边传来了一道清朗的声音。

朗日赞普惊喜的迎声看去,却见一名相貌堂堂的中原文人在百名精悍士卒的护卫下策马奔来,左右两侧均有己方士兵监视。

他策马迎上,连忙问道:“敢问先生来自何处?”

青年文人拱手道:“在下褚遂良,乃李唐人士,奉我朝晋王之命前来拜会赞普。”

“原来是褚先生。”朗日赞普行了一礼,急忙问道:“方才先生说这大火可破,但不知如何扑灭?”

“赞普可让士兵脱衣包土,远远地扔到火堆,当衣服燃尽,里面的沙土就能把大火扑灭。”褚遂良笑道。

“多谢先生提点。”朗日赞普恍然大悟,大喜过望的依褚遂良之言,命令将士脱衣包土。

褚遂良见关前狭窄,混乱士兵不时撞到一处,沙土四散,当即又献出一策,让士兵排成数十纵队,外面的士兵只需将土包传递过去,由里面的士兵投向大火即可。此法果然有效,使大军井然有序,传递的速度更快了。

这边热热闹闹,城上大呼小叫。

“将军,成了!”火势后方,周绍则兴奋地挥舞着手中战刀,对李世谟说道。

一群守军也是露出兴奋神色。

李世谟肃然的脸也露出了笑容。

这场大火,至少为大家争取到半天时间。

而城下尸体一旦火化干净,吐蕃士兵登城之路便会消失,一切又回原点;大家有城池之利,守起来也容易得多。

“砰!”

“砰!”

“啪!”

“啪。”

便在这时,火堆之中传来了一阵阵奇怪的声响,李世谟透过火光看向城外,胸中突然升起了一股浓重的郁气。

只见二吐联军将一个个布包如雨点一般的砸向了火堆,布包散开,一蓬蓬沙土洒上大火,熊熊燃烧的火势慢慢被压制了下去,冲天烈焰越来越低、越来越低。而随着沙土一层层覆盖,一条条沙土之路出现在大火之中,在四周大火的衬托下,仿佛是一个个通向关城的门户似的。

李世谟的脸色变得阴沉了下来,周绍则兴奋和激动的表情僵在了脸上,身后兵马的欢呼声也被卡住了一般,嘎然而止。

“将军…敌军尚未攻来,要不我们退守内城吧…?”众人纷纷将目光投向李世谟。

所谓内城,其实和脚下的城关一样,是另外一道横亘在两山中间的城墙而已,与外城相距一里之遥,若是外城抵挡不住,可以退入内城守御,继续与敌军周旋。

李世谟其实并不想退入内城,因为作为积石关的设计者,他知道内城与外城相比,有一个致命缺陷,若是敌军发现这个缺陷,看似比外城更加高大雄伟的内城,其实比外城更容易攻破。

不到万不得己,李世谟绝对不会放弃外城。

只是!

隋军士兵手臂都因连续开弓肿了起来,若是强行作战,哪怕不死,恐怕士兵的双臂连续连战废掉,造成永久无法恢复的残疾;关键是士兵们双手酸软无力,便是他不在意士兵的双臂,也承受不了人数众多的敌军打击,最终白白牺牲在城头之上。

虽然还有数千名牧人协助,但这些人的作战意志远远不如隋军,打起仗来也毫无章法可言,靠他们同样是守不住。

“拆除弩具,退往内城。”思索片刻,李世谟作出了决断。

望着越来越小的火势,李世谟暗自一叹:但愿敌军没有发现内城的缺陷!

随着守军的撤离,付出了数万伤亡的二吐联军终于占领了积石关。

他们搬开尸体和堵死城门的石块,迎接朗日赞普、慕容孝隽等人进关。

“不容易啊,不容易。”站在高大的城关之上,朗日赞普纵声大笑,对身边的褚遂良行了一礼:“多亏先生出计扑来大火,否则我军还被大火堵在外面。实在太感谢先生了。”

“贵我双方乃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同盟关系,在下也是为大局着想。”褚遂良微微一笑,还礼道:“相信即便没有在下,赞普也能想出破关良策。”

“哈哈…先生客气了…”朗日赞普哈哈一笑,道:“此关一破,我军可如无人之境,纵兵于河西大地,迫使杨侗退兵。”

挟持河西大地百姓为人质,迫使杨侗为首的隋军退出吐蕃之境,乃是朗日赞普既定之策,只要杨侗签署城下之盟,那么象雄国只能乖乖听命退出,这样就能吐蕃内部安宁,得以休养生息,待他吞并了吐谷浑,便能再征大隋。

然而当朗日赞普高兴不久,正要邀请褚遂良北上之时,前方士兵一脸苦涩的回来禀报:“启禀赞普,前方有一座更加高大的城墙。”

朗日赞普张口结舌,目瞪口呆的指着信使,一脸难以置信的表情:“你你你,你说什么?”

“赞普,前方还有一座城墙,比这更加高大。”信使苦涩的重复着说道。

“……”乐极生悲的朗日赞普半晌说不出话来,二话不说的带着一干人奔向前方。

当他抬头看着眼着的关塞,顿时悲从中来,只想痛痛快快的放声大哭一场。

自从和杨侗决战那一刻开始,联军士兵在积石关外,前前后后损失了近六万人。如今好不容易占领了积石关,却有人告诉他,前面还有一座比这更大高大的关城。

是不是还要牺牲这么多人?

关键是他们便是再填数万条人命,也未必能够在杨侗到来之前拿得下这道关卡啊。

刹那之间。

与杨侗叫板的斗志、雄心,在这座气势磅礴的关城之前,烟消云散,尽数成空。

“啪嗒~啪嗒~”就在绝望的朗日赞普茫然无措之际,几颗豆大的雨点打在了他的脸上,他抬起头来,只见头顶乌云翻滚,一道道闪电划破了天上的乌云。

“赞普,此关未必不可破。就看您愿不愿意打。”

“先生请说。”一听褚遂良如是说,朗日赞普仿佛抓到了救命稻草一般,焦急的说道:“我一定愿意。”

“一般来说,我们中原最厉害的守城武器便是犀利的强弓硬弩,如果暴雨来临,弓箭就会失去作用,关城就危险了。”

“不错不错,我们的弓箭也是这般。”朗日赞普连连点头,“还有呢?”

褚遂良的目光从阴沉的天空,扫向了气势雄浑的关城,沉吟了一下,十分自信的说道:“此关高大雄伟、气势磅礴,看似牢不可破,其实它只能挡住人心,却挡不住人。”

朗日赞普甚是不解:“什么叫挡住人心?”

褚遂良微笑道:“当人们付出惨重代价,拿下外城以后,来不及高兴,又遇到另外一座更加高大的城墙,会怎么想?”

“绝望,只想退兵回去。”朗日赞普说出了自己此时的心声。

褚遂良点头道:“设计此关的人深诣人心,就是想利用赞普这种心情,然后失望、绝望的带兵返回,从而让进攻一方忽略了此关的致命缺陷。”

“致命的缺陷?致命的缺陷在哪里?”朗日赞普一双虎目重现希望的光彩。

“赞普你看!”褚遂良指着眼前的关城,笑着说道:“此关是两边山势的延续,和两边高山连成了一体,左侧的积石关壁立千仞,无从攀爬,但右侧的西倾山山势平缓,赞普可以派兵从山上杀入关内,可以利用居高临下之势,对着守军放滚木礌石。”

“这么简单?”朗日赞普仔细一看,发现这座城果真如褚遂良所说一般,顿时又惊又喜又羞又怒。

他们被外城弄得损失惨重、心力交瘁,骤然看到这么一座更加高大的关城,所有心思都被关城吸走了,然后就是万念俱灰,哪会注意到其他细节?此刻被褚遂良一一提点,只羞得差点没脸见人。

“不错,就是这么简单,所以在下说此关只能挡住人心,却挡不住人。”褚遂良建议道:“暴雨即将来袭,城上的强弓硬弩将会失去作用,为免隋军大举上山戒备,在下建议赞普派出一支军队凑到关前佯装攻城,吸引敌军的注意力,然后派遣偏师上山。”

“关前诱敌的任务交给妹婿,我军从上山杀下去,务必一举拿下此关。”深感羞耻的朗日赞普咬牙切齿的慕容孝隽说道。

“好!小弟这就前去安排。”同样羞得无地自容的慕容孝隽答应一声,命令吐谷浑的士兵开始攻城。

为了尽快夺取北上河源的道路,已经骑虎难下的慕容孝隽不但派出一万名杂牌军,还将自己一直没有动用的王牌军队,一万名铁卫也压了上去。

两万大军投入到攻城之中,而其他的三万士兵则虎视眈眈,盯着城上隋军,只要前方出现空缺,便让人补充而上。要不是关前摆不开这么多军队,他一定将这些士兵全部赌上。

没办法。

慕容孝隽除了跟吐蕃一路黑到底之外,已经没有退路可言了,他现在要是不尽力,导致攻城失败,不但大隋饶不了他,慕容伏允的忠诚之士和党项各部也会因为他的大败而造反。

他现在唯一的希望是寄托在朗日赞普得身上。

暴雨之下,双方弓弩都失去作用,石头也成了守军最大的利器,但比起密集的箭雨,杀伤范围大不如前。

战场顿时金戈铁马,号角如雷、惨叫震天,在关前数十架攻城梯前,吐谷浑的士兵一批批被石头砸倒,可后续军队呐喊着、咆哮着继续猛扑上前。此时双方都杀红了眼,以至于攻城梯下,尸体和伤兵堆积成一道墙。

与此同时,吐蕃士兵也依照褚遂良定的攻城方法,在朗日赞普亲自指挥下,以漫天遍野之势攀上了西倾山,打算从山上杀入关城之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