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隋第三世 > 第681章:任用降臣

大隋第三世 第681章:任用降臣

作者:碧海思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9 21:30:59 来源:笔趣阁

次日清晨,宛丘县外的颍水码头人山人海,有十几万名百姓等待官府的安排,这些人皆是李密军的家眷。

随着隋魏大隋的结束,朝廷手中有了十五万名魏军俘虏,这些人都要朝廷劳动改造为地方建设、恢复生产出工出力。他们的家眷都被用来填充中原空虚的人口,集中安排到乱得最久、乱得最厉害的十室九空的中原地区,过着与普通百姓无异的生活。

不远处便是延绵无际的原野,隋军在这里搭建了数千顶帐篷,供这些俘虏家眷居住,并熬了上千锅热粥,一万多名士兵负责维持秩序,尽力帮助这些人。

这十几万百姓是第一批北迁的百姓,他们从江都乘坐舰队到的淮阳,一路上都得到隋军的妥善照顾,使他们对隋军的恐惧和戒备之心淡去了很多。但他们也同时担忧身为俘虏的亲人,生怕朝廷以谋反罪名把自己的亲人斩首。

正午时分,隋军传来了三个消息。

一是朝廷对于战犯的地处罚方案:队正以下的俘虏都要进行三年劳动改造,旅帅和校尉以上的武官则要高一些,分别是四年、五年,高级武官则要服役十年,至于在魏朝中枢任职的人,以及郡级官员都被判处了无期徒刑。在服刑期间,表现好的人,都会得到适当减刑,他们对生活有了盼头,自然会努力做事,争取得到朝廷的减刑,早日与亲人团聚,不会再来选择闹事,也有利朝廷对他们的管理。

二是将他们安置在淮阳,官员到位,就会依照朝廷政策,给他们均分田地。

三是朝廷会尽快安排他们与身为俘虏的亲人见面;当然,对于那些已经战死了的魏军将士,朝廷则是没办法满足他们见面要求。

这三个消息令十几万俘虏一片欢呼,他们的亲人不但保住了,以后还能过上有田有地的安定生活。但紧接着,又都紧张了起来,生怕自己的亲人在战争之中死去,莫不祈求上苍庇佑,希望自己的亲人能够在战争中活下来。

杨侗到了如今地位,已经很少视察难民营,这些事情一般都会交给地方官吏去执行,但这些俘虏家眷和普通难民不同,他们关系到地方安定、民生恢复,所以异常关注,担心一个处理不好,导致十几万俘虏在服刑期间再次造反。整整一个上午,杨侗都在临时搭建的安置点视察,和百姓聊聊天,了解他们的需求。

陪同杨侗的还有邴元真,这位翟让的头号谋士因在权力斗争中失败,遭到李密冷落,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最后在石浩的游说下投降了大隋,如今已经成了杨侗身边的幕僚,与他相处一段时间,杨侗便发现邴元真的治政能力并不亚于房玄龄和杜如晦。

今天的安置事宜,全是邴元真主持而成的,从帐篷搭建到粮食供给等等问题,他都做得十分细致,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安排得井井有条,从很多细节方面可以看出他有不俗的能力。

比如入厕问题,这是一般难安营都没有在意的细节,但邴元真却专门搭建几十座大帐为茅厕,女厕就有三十座,男厕则有十五座,尤其让人叹服的是他来在女厕外面围起了营栅,并派士兵专门看守,极大方便女人入厕。

不仅如此,邴元真还专门把家有婴孩的家庭安排在了一处,就能让奶水足的母亲帮助其他人哺乳,让婴孩不被饿着,并细心的设立哺乳的小帐,专供母婴哺育所用,其他男人不得进入。

正是邴元真考虑到的这些细节,赢得了百姓的赞誉,当然,这也更让杨侗感到满意。

“先生怎会想到这些细节?”杨侗望着一排被营栅包围的大帐问道。

“启禀圣上,说起来这也是经验之谈。”

“能不能具体说说?”

“在大业十二年新年,瓦岗寨爆发一次大规模的冲突,甚至动了刀子,死了不少人,形势相当严峻,要是处理不当,极有可能爆发内战。当时翟公让我去处理此事,我发现骚乱的士兵都有家眷,深入了解才知道翟公赏了李密八万贯钱,李密为了拉拢人心,把这钱通通赏给了‘蒲山公营’将士,深得大家爱戴。而翟公这边将士却得不到一钱,将士们的家眷看得眼红,不满之下在背后怂恿,将士们觉得翟公赏罚不公,于是发生了骚乱。找到骚乱之源,我便建议翟公给所有家眷都发一贯钱,作为将士们的新年贺礼,骚乱立即平息了下去。这起事件让我深有体会,对于莽撞的普通将士而言,枕边风比什么大道理都管用。”

邴元真笑了笑,接着又说道:“圣上在大方向上均分田地,于细节处安排战俘和亲人见面,目的是想要赢得战俘之心,让他们老老实实的服刑,不给朝廷带来麻烦,这都是极好的安抚人心之法。只不过战俘毕竟与朝廷为敌过,他们对朝廷多少还有一些芥蒂,所以卑职在他们家眷的身上做文章。比如入厕问题和母婴问题,其实并没有多花一钱,但却能够让妇女感激于心,当她们和自己的丈夫会面时,多少能够为朝廷说话,鼓励自己的丈夫兄弟安心服刑,争取早日团聚。卑职觉得她们的话,在某种程度上说,比严峻的律法还要有效。”

杨侗连连点头,笑着说道:“先生做得不错,这就是‘细节决定成败’。”

“圣上这个‘细节决定成败’说得极妙。”邴元真称赞了一句,又问道:“圣上,我们下一步应该做些什么?”

杨侗说道:“朕打算把这十几万百姓集中安置到淮阳郡,接下来还有几批北迁,朕决定把他们分别安置到东郡、东平、齐郡三郡。”

邴元真道:“李密之军大多是中原人,这样安排能够满足很多人回归故土之心。卑职尽可能的把他们迁回原籍。”

“还有一件事朕忘了。”杨侗笑着对邴元真说道:“朕发现尤其擅长于治理地方,在朕身边实在是对人才的埋没,这个淮阳郡守就由先生担任吧。”

邴元真神色激动,本以为此事过后,就被放回原籍为民,万万想不到他这一个叛军重臣,竟然还能得到杨侗重用,眼中顿时露出浓浓的感激之色,极力克制住内心的激动,躬身施礼,语带颤抖的说道:“微臣邴元真多谢圣上厚爱,绝不负圣上重托。”

邴元真得到杨侗器重,一改胸中的苦闷,整个人显得神采飞扬,这欣喜之余也不忘推荐人才,躬身道:“圣上,徐世绩智勇双全、重情重义,是个难得一见的将才,虽在李密军中担任要职,其实一直没有得到独自领军的机会,说是怀才不遇亦不为过,微臣特向举荐……”

徐世绩之才,杨侗能不知道吗?

他听到邴元真推荐,便忍不住笑了起来:“等他为李密守孝完毕,朕便将他调到麾下听用。”

“多谢圣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