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隋第三世 > 第679章:图穷匕现

大隋第三世 第679章:图穷匕现

作者:碧海思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9 21:30:59 来源:笔趣阁

两天时间一晃而过,到了夜幕降临,襄阳各处城门轰然关闭,不准任何人出入,大街之上不准任何人行走,武川卫再次出去,一队队全副武装的士兵在街上奔行,他们盔甲在雨幕下寒光闪闪,刀锋森然,杀气腾腾。

街上行人纷纷躲闪,惊恐地望着武川卫,但很快就有告示贴出,武川军在追查私通隋军之人,此案涉及到几十户大臣,让百姓安心在家即可。数千武川卒兵分数十路,冲向了自己的目标。

独孤府府邸,独孤澄正坐在桌前给各家家主写信,他也敏锐捕捉到了襄阳安静下的乱相,意识到风雨将至,让他们安排亲眷离开襄阳,独孤澄现在终于意识到自己疏忽了自身的安全,只有把家小送出李渊眼底下的襄阳,起事之时才能进退有据。

不知为何,独孤澄此时有些心烦意乱,他停笔叹了口气,自从独孤怀恩被杀后,他觉得独孤府似乎被人盯上了,希望这一次家小能够转移出去,要是出事的话,独孤氏就完了。

“家主,武川卫冲进府了。”

独孤澄大吃一惊,几步上前将门拉开,只见管家一脸惊惶地站在外面,独孤澄厉声喝道:“你说什么?”

“家主,数百名武川卫杀进来了,说是独孤氏吃里扒外,泄露军情。”管家紧张地瞥了一眼独孤澄。

独孤澄脸色大变,他最担心的事情还是被李渊发现了。

这时,纷乱的脚步声传来,近百名武川卫冲到了这里,他们也发现了独孤澄,大家一哄而上,将独孤澄团团包围。

一名校尉说道:“独孤家主要是想体面一点的话,请配合我们!”

“你们最好不要乱来,晋王妃是我独孤氏出去的女子。”独孤澄望着对方手中的武器,暗自叹了一口气,丢下了手中的利剑。

“独孤家主大可放心。”

独孤澄只得在士兵监视下向前院大厅走去,不大一会儿,于筠、赵原、韦匡伯、宇文歆……等等关陇家主也纷纷被武川司送到了这里。

一个个神色各异的坐在位子之上,整个大厅都满满当当的,若非还有一队杀气腾腾的武川卫,不知之人还以为这是关陇贵族家主大集会。

看着这些平日里趾高气昂的家主,韩志悠然自得品了一口香茗,晒然一笑,抱拳道:“诸公,我奉圣命办事,不当之处还望海涵。”

尽管大家对这个李渊爪牙厌恶之极,但也不想给自己惹来大祸,尤其韩志还带来了一口箱子,更让他们心中不自主的紧张,也不知道这里面装的是什么,作为支持李渊起家的关陇贵族,平时以开国功臣自居,借助权力牟取不法利益之事多不胜数,真要依法办事,纵有百颗脑袋都不够砍,人皆此心,故而都默不作声,只是一脸高冷的看着韩志,生怕对方从表情之中看出内心的不安。

韩志又说道:“想必诸位也知李密败亡了,下一步自然是隋唐大战,现在的局势十分关键,我大唐的大后方不能拖前军后腿,但朝廷手中偏偏没有一分田地奖励有功将士,为了振奋军心,圣上希望关陇贵族为朝廷分忧,将土地、钱粮捐给朝廷。之前窦相、豆卢相、长孙氏、侯莫陈等八大家族均是自愿捐出九成田产、九成家奴和一半财富。作为对各家对大唐王朝支持的表彰,圣上授予大八大家族家主国公之爵、各家继承人也获得郡公之爵位,只要诸公识趣,圣上会保证大家的安全。”

众人闻方,心头莫不一宽,原来李渊拿不出他们谋反的证据,而是变本加厉地盘剥他们,只是他们要是屈服了,那用不了多久,李渊又会要走他们的一切,谁承受得了李渊这样残酷盘剥?

独孤澄也是大大的松了口气,他缓缓地说道:“我们支持圣上起兵,对大唐王朝忠心耿耿,与圣上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自然愿意倾尽一切的支持唐军作战。只不过我们去年捐的钱粮实在太多,现在个个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还请先生宽恕几个月,等秋粮收仓后我们就会全力支援朝廷,收回这一季粮食,我们也会将田地捐给进行。这样可以吗?”

“诸位,没有大唐就没有诸位。这一点大家都知道。隋军虽然气势汹汹,但只要我们扼守住汉水防线和襄阳,隋军就不可能攻入荆襄和巴蜀。”独孤澄扫了众人一眼,说道:“诸位以为呢?”

独孤澄当起了说客,也是希望大家明白李渊现在急了眼,什么事情都做是出来,只要答应李渊的条件,大家才能度过一劫,之后完全可以拖到唐朝灭亡。

于筠心知几个月后,还有没有唐朝都不好说,独孤澄这完全是缓兵之计,立即大声表态:“独孤公言之极是,全力支持大唐是我于家义不容辞之举。”

“我宇文家附议。”宇文歆连忙说道。

“我韦氏附议。”

“我赵氏……”

众人都是人精,也意识到不是意气用事之时,纷纷大表忠诚。

“诸位一片丹心,我一定如实上报给圣上。”韩志差点被这些慷慨激昂的‘忠臣’感动了,也被他们的表演恶心到了,接着说道:“钱粮和田地我就不重复了,相信大家会踊跃支持朝廷的。我再和大家说说另外一件事,希望大家像刚才这么慷慨。”

“还有何事,不妨直说。”独孤澄冷冷的说道。

“大家知道隋军一旦攻打我大唐,必然是四面开战,怎奈我们精锐之师太少,且因为圣上为了顺应诸位要求,要在荆襄与隋军决一雌雄,所以在汉水防线之上分布了太多兵力,朝廷现在可用之兵少之又少,着实难以和兵大胜之势而来的隋军抗衡,只能拆东墙补西墙,但是这样也不是长久之计,要是征兵的话,一来是时间上来不及,二来也是担心激起民变,所以还得大家支持。”

“圣上知道每个世家大族都有私人部曲,少则数百、多则数千,甚至还有更多,这些千私兵装备精良、训练有素,较之朝廷最精锐之师也不妨多让。累计下来约有五六万人,所以圣上希望大家能把庄丁借给朝廷,等战争结束再各数还给大家。”

韩志之言无疑是李渊的意思,他想兵不血刃的获取几万精锐之师。只要夺取关陇贵族手中之军,关陇贵族如同没有爪牙的老虎,到时候再和他们清算谋反之案。

但是诸多家主也不是傻子,私人部曲和田庄产业都是他们最核心利益,也是关陇贵族的底线,李渊当初就是答应不碰他们利益,并承诺他们可以保留私人部曲,关陇贵族这才全力支持李渊挺进关中,可现在,李渊明显是准备撕毁当初的约定了。

李渊名义说是借,可谁都知道这是老虎借猪,有去无回,而私军是他们抗衡李渊的最后之力,只要军队在手,李渊多少有一些顾虑。要是没有军队的保护,他们就是任人宰割的大肥羊。更何况,李渊现在都已经武力来抓人了,双方的矛盾已到不可调和的地步,大家更不可能交出私军,否则必死无疑。

独孤澄以为李渊不知大家将要谋反之事,胆气为之一壮,厉声道:“我们可以捐献钱粮和田地,甚至可以全部捐出,但庄丁之事休要再提。”

达奚家主达奚锐也说道;“保留庄丁是圣上在起兵之前就答应我们的,我们不信圣上出尔反尔、言而无信,我们要面圣确认!”

“这么说,你们是不信我的话了?”韩志笑问道。

赵原冷冷的说道:“不是我们不信,而是事情过大,希望和圣上当廷对质,要是圣上毁掉当初的承诺,我们无话可说。总之,我们不能接受阁下一面之辞。”

“圣上日里万机,岂是你们想见就能见到的?”韩志恶狠狠的说道:“不管是钱粮田地也好,还是庄丁也罢现在由不得你们做主了,都在独孤府好生想想,等到你们把钱粮、庄丁和地契统统交出自然会放你们回去。若不然,谁也休想离开半步。”

说完,韩志转身离开,数十名武川卫纷纷跟他而去,数十名家主面面相觑,通过韩志之言,明白李渊是不会接见他们了,一个个都感到战栗不安起来。

慢慢地,众人目光望向了韩志留下来的小箱子,里面的东西显然是给大家观看的。

独孤澄走上前上打开箱子,里面摆放着整整齐齐的信函,他随手拾起一份观看,双眼蓦地瞪大,心脏也剧烈地跳了起来,这竟然是老家主独孤整写给杨侗的信函,一一观看之后,发现很多信函连自己这个家主都不知道,另外也有自己写给各家家主之信函,应该是武川卫从家密室之中抄到的。

独孤澄一屁股坐在地上,一颗心仿佛落进了深渊。众家主也纷纷上前,找到自己的一些私密信函,亦是脸色大变,如堕冰窖。

独孤府已经被三千多名武川卫团团包围,各家家眷纷纷被武川卫送到这里集中管制,而车夫和随从则押送去武川卫大牢关押,当韩志带着手下从独孤府大门走出,大门被轰然关闭,武川卫将大门贴上了封条。

这时,副将窦孝德迎上前笑道:“先生,想必这些家主们的表情一定很精彩吧。”

窦孝德是窦氏子弟,窦抗之孙、窦诞长子,他已经知道他们家很多人都是被独孤氏陷害身亡,其中就包括自己的祖父和父亲,对独孤氏自然是恨之入骨。

韩志冷哼一声,“都是一群自以为是的家伙,自以为可以和和圣上、和皇权对抗,就让他们吃吃苦头。”

窦孝德深有同感的点头道:“先生说得不错,既然现在已经翻脸了,那就不能让步,齐王不在襄阳,还请将军劝一劝圣上,如果不趁这次机会收拾这伙人,将来必将贻害无穷。”

韩志点了点头,“我先进宫了,这里就拜托窦将军了。这里都是一群老狐狸,将军小心一点,千万不要放过一人出逃,要是有人去给各家私军通风报信,这些人肯定会谋反,对我大唐王朝将是弥天大祸。”

“多谢先生教诲!”窦孝德肃然应是。

韩志又交待了几句,上马向皇宫方向奔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