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隋第三世 > 第616章:割断一份亲情

大隋第三世 第616章:割断一份亲情

作者:碧海思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9 21:30:59 来源:笔趣阁

武德殿御书房中,脸色苍白的李渊呆愣愣的坐在窗前,他的右手死死的握住一大叠信笺,是那么的用力,连青筋都鼓了出来。这是他的女儿李秀宁从紫微城卷宗库偷偷取出来的信件,上面全部是独孤整暗中写给杨侗的信,每一封信都代表着一次无耻的出卖。

当初为了夺回关中,李渊谋划了大兴宫之变。那一役,他得到了关陇贵族的全力支持,总计下来,除了身在大兴的万多名死士,城外尚有六七万兵将,当时兵分三路,战力最强的各家死士配合皇宫守将常何擒杀杨侗,名将窦抗率领三四万余众囤兵扶风太白山,其任务是屠杀大散关守军,放唐军入关;另一部由大将冯立率领,于北地郡拦截北方隋军,这是李渊离擒杀杨侗最近的一次,只要杀死杨侗于大兴宫,李唐王朝就能夺回关中,继而收复雍北、并州,然后步步推进,将混乱的大隋势力歼灭,可结果还是败了!

李渊本以为动静太大,有人谋事不密,被杨侗事先知晓,孰料,此次失败居然是独孤整这个老贼出卖了李唐,害他损失惨重,失去了关中的一切暗势力,最终失去了屠杀杨侗的机会。

还有去年!

他和李密的密约,也是独孤整事先透露,致使杨侗看穿了李唐的东征计划,以及一切部署。最终针对性的排兵布阵,先把李孝恭为首的东路军歼灭于襄城;再调动数千艘战船、商船猛烈南渡,使李世民的大军无奈退出洛阳,若非刘文静修筑堤坝,以水淹河南郡百姓要挟,恐怕李世民也会全军覆没,虽然如愿的退到了朱阳关,可结果还是让薛万均趁胜追击,将主力之师歼灭在朱阳关,最终将战线推到了汉水之北。

独孤整这老贼见李唐王朝岌岌可危,竟然又许下了捐献八成土地、六成家财、担当内应的承诺!

除此以外,还有很多大唐机密,都被独孤整一一卖给了杨侗,从各封信件的落款的时间来看,写往大隋的密信是一年比一年多、一个月比一个月多,从这也可看出,独孤整降隋之急切。

这老贼,是要把李唐往死里整啊。

若非李秀宁冒死送来这些密信,他还不知道自己败在何处,是谁在出卖了他。

以前,李渊怀疑过很多人,甚至连与杨侗恰恰相的李建成都怀疑过,但他就是没有想过是独孤整,只因他李渊今天的一切,都是独孤整在推动所得。

李渊恨得心在滴血,对默不作声的李建成和李世民咬牙切齿的说道:“朕终于明白,我李唐为何败得这么惨,原来都是独孤整这个老贼在出卖我们。”

“父皇,会不会是杨侗为了离间所伪造出来的信件?三妹笔迹要模仿起来也很容易。儿臣听说杨师道所写之字有以假乱真之功力。”李建成低声问道,脸上挂满了担忧之色。

“你三妹的字或许可以伪造,但独孤整的字,谁也冒充不了!”李渊浑身崩紧了,像一头被惊到的豹子,杀气悄然弥漫开来,随后,阴沉沉的说道:“独孤整所写的字,由张纸来决定品质;他素来以书法名家自诩,又怕写不好字,所以独孤氏的一个纸坊,专门根据他的需求造纸,只为他一人所用。”说到这里,扬了扬手中的一大叠书信,道:“这些,正是专供他用的纸张,除了有限几人,外人根本不会知道他这个习惯。”

沉默半晌,李建成低声道:“事已至此,父皇当以龙体为重。”

“好一个独孤老贼。”

李渊心中愤懑难当,他大吼一声,一脚踢向墙壁,吓得李建成和李世民纷纷相劝。

过了许久,李渊又说道:“其实关陇贵族最初有两个选择,元氏才是首选,我们李氏不过是备选罢了。”

李建成和李世民大是愕然,他们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些。

“当初独孤整和窦威多次逼朕起事,目的是让我们充当元敏的盾牌,承受忠于大隋之军的攻击,让我们来消耗隋朝最终一丝元气,而朕为了引进突厥之力对付杨侗,许下了关中子女皆归突厥所有之诺,这个消息传到江都以后,引发江都骁果军恐慌逃亡,最终被关陇贵族利用,发生了哗变。独孤整和窦威趁机利用元敏和司马德戡发动江都兵变,之所以立宇文化及为傀儡,实际上是让他背负弑君之名而已,只不过人算不如天算,骁果军最后和李密两败俱伤,使关陇贵族扶持两家势力、平分天下的计划破灭,最终不得不全力支持我们李家。”

“为何要支持两家平分天下?”李世民皱眉道。

李渊淡淡的说道:“当初他们全力支持杨坚篡夺周室江山,结果杨坚步步紧逼,一刀一刀的割下他们的肉。为免再一次吃亏,所以他们支持李氏、元氏平分天下,这样一来,天下就会陷入旷以日久的战乱,而关陇贵族则可以在战乱之中谋夺良田土地、藏匿人口,最终架空双方皇权,依仗强大的实事实力,让双方势力实力均等,这样就不会让旧事重演了。”

李建成、李世民心中冒起一股寒意。兄弟二人万万也想不到关陇贵族还样一个大计划,为了自家利益得到保障,居然不惜分裂天下,让战乱永不休止。

但不知父皇为什么要告诉他们兄弟这些事情,两人都没有说话,而是继续听下去。

只听李渊又说道:“朕之所以告诉你们这些,是让你们知道关陇贵族从来就没有真心想支持我们。要是他们当初一开始就全力集中到我们身上,也不会有今日之败。”

想起当年得到关陇贵族支持的时候,他是那么意气风发,他的人望在隋朝渐渐积累,逐步获得杨广信任,一步步的染指兵权,借平叛练兵、藏匿青壮人口,他知道只要自己拥有属于自己的兵权,那么对上关陇贵族就可以不用再低眉顺眼、低声下气,从而可以成为一个真正的皇帝。然而入主关中不久,唐军败得这么快、这么彻底,尽管李世民和李孝恭等人在战场上也有过很好的表现,但依旧扭转不了溃败的战局,导致他李渊失去人望、失去威慑天下的威严。底下人心惶惶,军心民心皆不可用,现在的李渊觉得自己已经快到山穷水尽了。

这一切,是谁的错?

支持他又背叛他的独孤整!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莫过于此!”李渊淡淡的说道:“其它李密也同样受到江南士族的困扰,但江南士族的影响主要在于学识和郡望。而关陇贵族的影响在于土地和军队,这是两者最大的区别,士族的影响可以用科举平衡,可以用军队威慑;而拥有强大私军的关陇贵族只能用暴力方式来消灭。”

李建成和李世民默默无语,他们知道父皇这是对关陇贵族彻底失望了,已经决定动手了,之所以说出关陇贵族平分天下之构想,其实是给反目成仇找理由。

只不过他们兄弟也知道,这绝不是父皇一时之冲动,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当年舅姥爷利用李家充当马前卒,真心支持的却是元敏这个外人,也是从那时起父皇对舅姥爷有了很深的不满;而舅姥爷在元氏败亡后,不但没有设法弥补,反而得寸进尺的出卖李唐王朝,导致大唐一次又一次惨败,这也促使父皇下定决心,彻底割断这份亲情。

兄弟二人一时间有些心乱如麻,他们对独孤整的过分也很生气,但不至于到动杀机的地步,以他们兄弟的想法,独孤整也没几年的活头了,大不了把他幽禁至死就行了。毕竟再怎么说,独孤整也是他们的舅姥爷,父皇的亲舅父…而且他也确确实实以关陇贵族领袖的身份帮助大唐王朝不少,否则的话根本不会有这个国家的存在…

但是他们也知道父皇看似平静的表面之下,已经怒到了极致,此时劝说的话,恐怕会受到狂风暴雨般的责骂、怒吼。尤其是李世民,更加不敢劝说,因为他的正妻是独孤整的亲孙女,此时劝说的话,连自己也脱不了干系。

沉默之中,一名老宦官小跑着走了进来,躬身行礼道:“启奏圣上,萧相国求见。”

“哦!”李渊眼中精光一闪,将手中信笺锁进一个抽屉,努力平息一下心中的杀机和愤怒,才说道:“宣!”

不一会儿,萧瑀怒气冲天的走进御书房,行礼道:“微臣拜见圣上、太子、晋王。”

“萧相国不必多礼,请坐!”李渊语气温和的说道。

“谢坐!”萧瑀坐了下来。

“好了,现在给朕说说,房玄龄到底因何而来?”李渊有些好奇的看着萧瑀,不管怎么说,能将文质彬彬的萧瑀气成这样,恐怕是被房玄龄的狮子开大口气得够呛了。

“回圣上,房玄龄让我们拿荆州五郡换取一年休战的时间,微臣看他根本就没有诚意。另外,杨侗还派使臣出使江都,条件是让李密拿出淮北七郡换取一年休战时间。”萧瑀愤怒的将事情的前因后果说了一遍。

李氏父子为之一呆。

李渊目光闪动了几下,陷入了短暂的沉思,也不知他在想些什么。

“萧相意思是说,如果我们不答应杨侗的条件,就先攻打襄阳;如果我们答应,他就打李密。反之亦然?”李建成问道。

萧瑀苦笑道:“正是这个意思!”

“讹诈!无耻的讹诈。”李渊忽然大发雷霆,暴跳如雷的连连拍着桌子,怒火万丈的咆哮道:“襄阳是大唐帝都,他想兵不血刃的拿下荆襄五郡?做梦,朕不受杨侗的无耻威胁,朕不怕他,有本事大可打过汉水。让房玄龄今天就滚蛋,朕不欢迎这种无赖!”

“……”李建成和李世民面面相觑,他们都没有想到父皇会如此大发雷霆,不假思索就否定对方之方案。要知道年前撤入襄阳之前,父皇是一心要迁都入蜀的呢,若非被关陇贵族要挟,大唐朝廷早就搬到成都去了,哪会留到现在啊?而且那时候,只有二十多万隋军在边境,隋军本就有二十多万在边境,现在又扩军五十万,若是全力来攻的话,少说也有六七十万大军从各个地方攻入大唐,如今的大唐四面漏风,军心民心俱丧,紧急组建的军队缺少训练,哪里是隋军的对手,最为关键是独孤整都要当大隋的内应了,除他之外,具体还有何人,他们根本不知道,如果内忧未平之前隋军来犯,所有军队都会消失在荆襄,到时候再躲入巴蜀,也坚持不了多久。反之,如果顺势同意房玄龄的条件,大唐至少有一年时间清除异己,打造出一个铁桶般的巴蜀。如果李密争气一点,他们还有更多准备时间。

李建成不知李世民是怎么想,反正他在萧瑀述说的时候,就有点动心了,事实上,他对所谓的汉水防线根本不抱希望,如果隋军同时从汉水各个渡口、从汉川攻打西城郡、从淅阳攻打房陵郡、从汉东攻打舂陵、从安陆攻打竞陵、从南郡攻打夷陵和竞陵,然后又从汉阳攻打武都、从临洮攻打宕昌……那么李唐王朝坚持不到半点时间。

实力上的差距所产生的这些危机,其实是公开的秘密,便是李世民这个主战派,现在也不敢喊打喊杀,因为他们每个兵都是宝贵的,根本就耗不过大隋。

“另外还有一事!”萧瑀的表情十分尴尬,他不知该不该说三十多家关陇贵族家主拜访房玄龄之事,说了的话,皇帝恐怕会更加愤怒,可如果不说就是他的失职,而且皇帝恐怕要不了半个时辰也会知道,所以萧瑀心中有些纠结。

“说吧,究竟发生了何事?”李渊努力平息心中的怒火。

萧瑀便将他遇到关陇贵族集体拜访房玄龄之事详细说了,果然不出他的意料,李渊的脸色更加阴冷了,好半晌才冷冷的说道:“三十多位家主集体拜访房玄龄,自以为法不责众,难道朕就拿他们没有办法了?”

“微臣觉得他们并非是背叛圣上;只是……”

“只是什么?”

萧瑀额头见汗,小心翼翼的说道:“追逐利益乃是世家门阀的本能,古往今来概莫能外,微臣认为恩威并施方是长久之道,适当的安抚便能稳住他们情绪,他们现在只是与隋朝官员接触,如果圣上打压,微臣担心他们下一步就会实质性支援杨侗了。”

李渊摇了摇头,沉声道:“萧相这就错了,关陇贵族和关东士族、南方士族截然不同。”

“请圣上明示!”

“朕也是关陇贵族一员,十分清楚他们的想法,哪怕他们在关中繁衍了近百年,可是他们品行和胡人并没有实质区别,归根到底,他们骨子里信奉的还是强者为尊,始终没有汉人的忠诚品质,臣服强者他们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以前臣服宇文泰,后来臣服杨坚,之后又佐唐反隋,如今见我大唐形势不利,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再次臣服杨侗,也没什么稀奇。”

萧瑀叹息了一声,鼓足勇气道:“圣上,我大唐形势不如以往,巴蜀又有太和军的崛起,说是内忧外患亦不为过,若是惩罚,恐怕他们真会引隋军入城。”

“那萧相说,朕该怎么做?”

“圣上,方法其实有很多,比如把正事掌扩大为七相,让独孤氏的人也获得一个相位,他们就会稳定下来了。”

萧瑀在驿馆看到的家主大多是独孤派的人,这说明独孤家族对于上次的扩相耿耿于怀,理由是窦派推荐的豆卢宽占领了本该是独孤整的相国之位。如果给独孤氏一个相国之位,就能把独孤氏安抚住,只要独孤氏稳了,独孤派的其实家主自然不会闹,也闹不起来。只可惜,用心良苦的萧瑀不知道李渊已经对独孤派生出了浓浓的杀机,已经不再信任独孤氏了。

“这件事容朕考虑考虑,毕竟扩相是大事,我们不能急于一时。”李渊觉得这是一个麻痹独孤氏的机会,顺水推舟的说了一句,见到天色已经很晚了,笑着说道:“明天散朝之后,我们把扩相和杨侗之条件一并拿来商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