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隋第三世 > 第590章:所有算计一场空

大隋第三世 第590章:所有算计一场空

作者:碧海思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9 21:30:59 来源:笔趣阁

十二月二十五日,雪罩洛阳,今日是圣武帝召集各国国君和使臣参与朝会之日,端坐在皇座之上的杨侗身穿皇袍,头戴十二柱冠冕,发如墨玉,明亮的烛光照在身上金灿灿的龙袍之上,随着杨侗的举手投足,发射出刺目的光芒,整个人仿佛带着万丈光芒一般,阶下百官无人敢于直视这位能够决定自己命运的大隋帝王,各国君王使臣此刻的脊梁,全都是弯下的,只因这位威凌天下的帝王刚才短短数语,就决定了倭国生死,更早之前,雪域高原之上的吐谷浑也被这位帝王打倒在地,下跪求饶。

此时此刻,众人都弓腰塌背缩膀子,尽量降低自己在圣人可汗面前的存在感,唯唯诺诺的蜷缩着,生怕同一样的厄运会在下一刻落到自己身上。

“吐蕃使臣,达赞干布王子之事,朕深表遗憾,切莫悲伤!”杨侗说到这里,话音一转道:“不知贵国赞普派遣尔等前所为何事?”

“伟大的圣人可汗!我吐蕃上下对您之大名早有耳闻,您不仅精通兵事,更善于治理国政,大隋不少行政都是在您主持下完全的,今日的恩召,令外臣感激至深。”

禄东赞,本名叫噶尔·东赞,在吐蕃他是世家子弟,领有加布一带的封地,禄东赞只是他的汉名。国书早已上呈,他不信杨侗不知其来意,但对方如此作派,他又能如何?

讴歌完毕,接着说道:“回国后,外臣上禀我家赞普,请他在治国理政方面多多向圣人可汗学习,让大隋和吐蕃两国永世交好,以求造福两国百姓。”

中原有句话叫‘礼下于人必有所求’,大隋深受孔孟之道熏陶,向来以宽厚仁义、海纳百川自诩,只要在大义上把两国绑成友好之邦,那大隋就没理由干预吐蕃和象雄之间的战争了。更何况他此行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吐蕃和象雄两国战事,还要完成实现和亲任务,不将大隋皇帝哄得乐呵怎么得行!

听了禄东赞的恭维,杨侗不耐烦的一挥手,皱眉道:“朕要是喜欢听这一套阿谀奉承,也不会有大隋今日之盛况,正所谓‘礼下于人必有所求’,你还是说人话吧。”

众人闻言,莫不失笑。

“禀圣人可汗,外臣绝非阿谀奉承,这是心底发出的由衷赞美。”禄东赞正色说着他的‘大实话’。

“既然你家赞普如此仰慕朕,为何直到今天才让你来?这就是你所谓的仰慕?”

“……”禄东赞呆了一呆,说道:“圣人可汗,并非是我家赞普不想入朝,我吐蕃如今内忧外患,实在是走不开啊!内有苏毗、彭域等部作乱,边境有野心勃勃的象雄、党项、白兰为祸,西北还有仇深似海的勃律……”

杨侗蹙眉道:“据朕知道,吐蕃原本只是一个小部落,是你们赞普野心勃勃,穷兵黩武,掀起了战争,苏毗、彭域本来是两个独立的国家,是你们占领了别人的领土、杀了别人的王族,效忠于原先王族的忠臣勇士起兵反抗,这有何不对?这世道强者为尊,你们有本事,大可被反抗扑灭好了。至于所谓的野心勃勃的象雄、党项、白兰、勃律,不但没有占过你们一寸土地,反而是受到吐蕃荼毒的可怜人!你们杀别人的勇士、占别人的土地、抢别人的钱财女人,还不允许别人还手,难道非要别人把脖子送到你们刀口前面,让你们砍才甘心?你贼喊捉贼,这是什么强盗逻辑?”

禄东赞心下一惊,虽然在高原之上,这是什么新鲜事情,但远在中土的杨侗是如何得知的?他不是一直在平叛么?怎么关注到高原上的事情了?他看了一边的象雄公主,似乎明白了,接着说道:“圣人可汗,吐蕃百姓实在是苦啊!您以为我们不想好好过日子、天生就喜欢打杀么?实在是因为我们活不下去啊!我们吐蕃处于雪域高原之上,苦寒深重,十之**都是无法产粮的不毛之地,便是那能够耕种的一成土地也因为吐蕃百姓不精耕种而产量稀少,那点粮食杯水车薪。不抢夺城池,我们又能如何?”

这位吐蕃智者声情并茂,真情流露、剖吐心声。

可惜无论是杨侗和大隋满朝文武,亦或是各国国君使臣,没一人是毫无主见的货色,岂能被他所迷惑?

杨侗哼了一声,淡淡的说道:“哦!照你这么说,如果有人不会种地、懒得种地,导致无粮可食,那他去抢左邻右里家的粮食来吃、抢别人的媳妇来用,不许别人还手抵抗不说,最后告上一状,说别人的粮食不好吃,塞了你的喉咙。这还有天理吗?还有王法吗?还有法律吗?”

禄东赞连忙说道:“圣人可汗陛下,外臣只是述说缘由,不愿使得大隋对吐蕃深有误解,更不愿陛下误会吐蕃乃是穷凶极恶的好战之徒,所有一切,都不过是想让子民部族生活更好一点而已。如果我们但凡能够凑活着活下去,自然不会穷兵黩武,自然愿意安安定定的生活在距离上天最近的地方,虔诚守护着我们的信仰,过着载歌载舞的美好生活。”

这话,当然不会有人信。

但经过禄东赞的酝酿,你明知他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却偏偏给人一种愿意去相信他的感觉。

“圣上……”禄东赞又要再说。

“行了!朕知道了!”打断了禄东赞的话,杨侗大概明白他的意思了,“朕从你的意思中,得到了一个信息,那就是只要你们认为吐蕃百姓生活不好,就要打、就要抢。当你们温饱得到解决,然后又会嫌弃房子不如别人漂亮,接着还打、还抢。所有一切都不是你们吐蕃的错,所有一切都是别人的错。错在象雄百姓勤勤恳恳,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了美好生活,错在象雄钱粮丰富,错就象雄顽强抵抗,朕说得可对?”

“呃……”一旁的达赞干布瞪圆了双眼,好像是这么回事,不过说出来的话,似乎又有些狂妄了。

周围的人已经笑出了声来。

禄东赞一张脸早已涨得通红,心下咯噔一跳,这个象雄公主真是了得啊,仅是见了隋帝一面,就让大隋轻而易举的站到他们一方,这可怎么得了啊,那吐蕃称霸雪域高原的雄心岂不是被迟滞了吗?不行,绝对不行!

“圣人可汗,难道您对吐蕃开出的条件不满意吗?觉得不够可以谈,外臣可以全权代表赞普。”禄东赞赶紧表态,对于象雄,吐蕃上下志在必得,无论花费多大代价,也一定要把这事拧过来,至少也得让大隋保持中立。

杨侗冷冷一笑,道:“说到现在,都是你在抱怨世道不公,罪过都在别人身上。条件,你说过吗?”

“条件之一,是我吐蕃遵大隋为首,加入丝路联盟,派兵辅助大隋,一同歼灭对大隋大不敬的吐谷浑。您看如何?”

吐谷浑随着慕容伏允威望日减,各部之间联系日渐稀疏,一些部落甚至渐渐脱离了他的掌控,自行其事,党项这一支,则是准备推翻慕容伏允,恢复国祚。这正是吐蕃北上发展的最佳时期。

但是吐蕃现在并没有与大隋为敌的实力和野心,担心北上会触动了大隋的利益,从而成为第二个吐谷浑。同时也害怕大隋借口剿灭吐谷浑,实则却是挥师南下,吐蕃现在内忧外患,如果隋军从吐谷浑南下,他们决不是对手,况且这些年来,吐蕃得罪了太多太多的国家和部落,若是大隋来犯,这些人肯定会借机出兵,到时候,吐蕃只有死路一条。

朗日赞普坐不住,便派遣禄东赞在年前赶来大隋,商议与大隋合兵一处,合兵剿灭吐谷浑,平分其领土。

这在杨侗看来,简直就是笑话,已经被打爬了的吐谷浑,早已是他的囊中之物,只是限于大隋内部问题未解,是以才留着吐谷浑挡吐蕃的刀子,一旦统一大隋,再腾出手来将吐谷浑一口吞,下一个目标,则是潜力无穷的吐蕃。

朗日赞普现在异想天开,居然想跟大隋分肉吃,而且这肉还是杨侗的盘中餐,这怎么可能呢?

杨侗悲天悯人、仗义执言:“国与国之事,关系到万千条人命,两国战起,将会有多少百姓陷入战祸之苦?又有多少兵卒死于战火?战争所造成的人间惨剧,不知贵使算过没有?我大隋不像穷兵黩武的吐蕃,素来崇尚和平、珍爱每一个生灵,向来是仁德宽待人,吐谷浑上下得知,必然深感我天朝上国之仁义。知我大隋是礼仪之邦,非但不会妄起刀兵,反而更加归心,此为不战而屈人之兵。”杨侗说的那是大义凛然,身上竟然透露这一股凛然正气:“好战必亡,贵使懂不?”

一句话,说得满殿诸人全都无语。

见过无耻的人,却从没见过如此无耻的。

天下之间,最不和平的是你,最好战的是你,最凶残的还是你……在你一声令下,契丹灭了,高句丽残了,两个突厥四分五裂,吐谷浑人头滚滚、血流成河!

你向倭国宣战之言尤在耳边回荡,转眼之间,却以和平、仁义、仁慈来标榜自我,还要不要脸啊你?

“如今慕容伏允不仅付出了应有代价,还百倍赔偿受损的商旅,已经意识到了他的错误,这正是圣人推崇的‘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与其动兵戈,不如晓以仁义,导人向善!而且慕容伏允现在以我大隋为尊,是我大隋的附属,朕去打他,岂不是出尔反尔?此乃是我大隋与吐谷浑之事,这关你吐蕃何事?你打吐谷浑,就是不给大隋的面子。”

“大隋雄师除了会导人向善,再也没有别的本事,经过他们辛辛苦苦的教育,许许多多暴徒都变得能歌善舞、热爱和平、珍爱生命。”

“……”禄东赞揉揉眉心,遇到这么一位不按套路出牌、思维天马行空的对手,着实令人头痛。

好半晌,禄东赞叹息道:“圣人可汗,吐蕃诚心与大隋交好,又何必咄咄逼人呢?”

“吐谷浑是大隋的附属国,大隋保护它不应该吗?同理,如果西域诸国受到外敌入侵,只要一纸请求,大隋雄师便会出手相助,这是身为宗主国的责任和义务。”

以前,杨侗怕担责任,从而影响到中原战局,所以没有承认宗主国的地位,时至今日,大隋已经不怕任何一个敌人,为了让吐蕃多几分顾虑,便将这任责任担了起来,给风尘仆仆前来洛阳的西域诸国一颗定心丸。

“多谢圣人可汗。”西域人眉飞色舞,他们远道而来,除了经济,不就是为了大隋一个承诺吗?

禄东赞苦笑道:“圣人可汗,吐蕃绝对没有冒犯大隋之心。”

杨侗心下冷笑。

单凭你刚才那番‘自己没有就抢’的强盗逻辑,已经足以让各国心下警惕。之所以不敢冒犯大隋,不是你们吐蕃有多老实,而是实力不够!

见杨侗不说话,禄东赞勉强挤出一抹笑容,心里无比苦涩,拱手道:“外臣此次带着诚意前来,希望能够与大隋和平共处,我家赞普恳请圣上赐一贵女,缔结秦晋之好,让大隋和吐蕃友谊天长地久,与天地同辉!”

吐蕃君臣自知强大的大隋,绝不是内忧外患的吐蕃可以征服的,同时也意识到中原各路诸侯只有大隋具备一统天下之实力,所以一致决定,全力全意抱着大隋的粗腿,所以他们并没有与李唐接触,以免触怒大隋皇帝。

对于吐蕃而言,最好的结果就是和亲,只要有一个代表大隋政治意向的公主嫁入吐蕃,吐蕃的地位便会冉冉上升,并以大隋支持之名义,震慑内部和四塞,同时能够借机获得中原先进的文化精髓。

和亲是中原王朝自古以来就有的习惯,只要中原王朝对某个国家感觉到有威胁时,便以和亲的方式安抚!然后这个国家名义上表示臣服,顺势求娶中原王朝的公主,讨要不计其数的金银财宝,以此缓解内部危机,从而达到休养生息的目的。等到实力强大了,则可以对中原王朝发动战争,要么是杀入中原,要么是再次求亲讨要更多好处。

这是历代游牧民族与中原王朝相处的方式,他们这种手段,对贪生怕死的中原王朝无往而不利。

这一次,吐蕃以求亲为名,打的也是这个主意。

但是到了洛阳,禄东赞从张宣那里得到了一句惊天动地的话,那就是‘不割地、不赔款、不和亲、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张宣绝对不会想到,禄东赞听到这句话,并知道这是大隋的国格、国魂时,心中是何等震撼、何等绝望!

一旦大隋坚定不移的坚守这个国格、国魂,那吐蕃世世代代都只能被死死压制,别说征服大隋了,能保得住贫瘠的雪域高原,那都是邀天之幸!

禄东赞知道歼敌无数的大隋军队十分可怕,如果大隋有朝一日统一天下,吐蕃面临的大隋比现在还有可怕无数倍,迟早有一天会进军吐蕃。

禄东赞明白可供吐蕃安心发展的时间不多了,必须在大隋统一之前,将吐蕃经营为一方之雄,只有这样,崇尚进攻的杨侗才会有一丝顾虑,否则的话,吐蕃只能像西域各国这样,永远成为大隋的儿子。

但吐蕃内部各个部落绝非心悦诚服的服从朗日赞普,各方势力相互倾轧不休,想要破除内忧外患的不利局面,还是得从大隋入手,如果吐蕃娶一个国势不利的李唐公主回去,不但起不到威慑内外之敌的作用,反而会加快吐蕃的分裂,因为隋唐是敌人,你吐蕃娶了李唐的公主,不就是隋朝的敌人吗?陈兵边境就变得理所当然了,这样一来,不说周边国家落井下石,便是不甘臣服在朗日赞普之下的原本各部落,也会纷纷联系大隋,起兵闹事。

正因有着种种顾虑,所以朗日赞普不敢联系李渊。

禄东赞是一名智者,知道大隋公主到了吐蕃之后,不仅实惠无穷,还是一尊有形的神明,是以明知大隋国魂、国格,依然抱着万一之心,当众求亲。只要杨侗答应和亲了,然后就顺势装可怜,说雪域高愿苦寒,怕委屈了尊贵的大隋公主,请求圣人可汗派遣农夫、工匠、医者、众多书籍,和大量钱财赏赐作为嫁妆。让公主在吐蕃过上美好的生活。

“白日做梦!”杨侗望着满脸诚恳的禄东赞,淡淡的回了四字,接着说道:“‘不割地、不赔款、不和亲、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是我大隋国魂、脊梁。这一次,朕就不计较了,以后谁敢提亲,朕灭了他的国家。”

禄东赞闻言,脑海一片空白。

所有算计一场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