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隋第三世 > 第290章:倍受争议

大隋第三世 第290章:倍受争议

作者:碧海思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9 21:30:59 来源:笔趣阁

甘露殿,李渊坐在龙榻上,整个人似乎一瞬间衰老了很多,那头上的白发在阳光照耀下,是如此的刺眼,年仅五十四的李渊此时看起来,如若是行将就木的古稀老人。

各地惨败的消息传来后,李渊便意识到,自己又慢了杨侗一步,这边才决定召回屯田军,对隋朝雍北发动偷袭,人家就已经杀了关中,庆幸的是在他作出决定之后,在关陇权贵的支持下,又募集到了六万青壮,虽然这些人没有经历过战阵,却也可以顶住一段时间。但同时,他也意识双方军队战力、意志、士气有巨大差距,这是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目前弥补不了,他只求李唐不要有惨败的消息传来,可是他也明白这很难。

他们必须一路胜下去,最终才能一统天下,否则,必将成为别人的垫脚石。

“父皇,不管真伪!我们都应该收缩京兆兵力,用来加强长安防卫,那些小县城已经没有镇守的意义了,广而散之,容易被隋军逐个击破!只要守住长安,我们还有收复的机会,若是长安失守,那真的只能迁都向南了。”李建成从震惊中醒来后,立即严肃建议道。

李渊点了点头,从善如流道:“皇儿言之极是!传令让京兆各县守军撤入长安,另外让近处的大兴、鄠县、始平三县募集一批青壮进入长安城,有多少是多少。”

“喏。”李建成应了一声,接着说道:“儿臣另外还有三个建议”一、以八百里加急的方式让世民放开一切,引大军回援长安。”

“朕担心世民那里也遇到麻烦了。”李渊愁容满面。

李建成安慰道:“父皇放心好了,世民手中有几十万精锐,只要他谨慎的撤入大震关,隋军也拿他没办法。”

“嗯!”李渊忧心稍减,问道:“另外两个建议是什么?”

“以下两个建议是针对当下长安而设,一、隋军大举入侵的消息若是传到长安,会产生抢购粮食的风潮,为了防止不良商人恶意抬价,请关陇贵族将自家粮食以平价投入粮市;二、安排官员二、御史一人入驻长安每一坊,了解民情,及时掌控舆论,及时处理民间纠纷,避免不法之徒趁乱生事,若有人趁乱闹事,杀无赦。”李建成不负太子之一职,仅在一会儿功夫,便给李渊开出了几个良方,应急能力之强,着实令人瞩目。

李渊脸上顿时露出一丝欣慰之色,道:“皇儿此三策,皆是良方,你代朕处理吧!”

“喏!”

李建成重重的点了点头。

……

而就在此时,被李渊和李建成寄予厚望的李世民却是遇到了大麻烦。

原因,自然是李靖给他准备的绝杀之计。

李靖是大隋西路军主帅,如何破敌、什么时候破敌,皆由他自己抉择,杨侗丝毫不作干涉。没有了框框套套限制的李靖,用兵、布局有如行云流水一般。

窥准李世民心思之后,李靖令秦琼进入天水郡,诱得天水郡陇城县的天节军偷营劫寨,天节军主将李安远偷袭不成反被秒。

天水郡落在李唐之手不足半年时间,不事经营,对之掌控不力,主力歼灭之后,各县纷纷杀官献城。战后,秦琼令樊则率领两万大军兵压大震关,这是为了防御唐军从逃入关中,同时,也是堵住关中来援之军。而本人则率领一万精骑,攻入陇西郡。

在秦琼大获成功之时,薛万均亦在陇西立下了赫赫战功,只不过他打得相当惨烈。李世民在这里部署人数一万的平道军和三万屯田军,加上从金城郡和枹罕郡陆陆续续撤回的屯田军,总兵力高达七万人。

然而薛万均的兵力更充足,他手握隋军两万,又有十五万突厥奴隶,在不计死伤、不要命的强攻下,最终以八万具奴隶尸体搭成了一道‘人梯’,轻易就杀上了襄武城。唐军早被突厥奴隶惨烈的死亡攻击吓破了胆,当隋军入城时,一个个都瘫了,好在这里是国内战争,杀红了眼的薛万均并没有干出屠城这种天怒人怨之事,只是勒令唐军用板车拖着堆积如山的尸体去鄣水附近焚烧。

当薛万均毕功于一役,秦琼和收复枹罕和金城全境的段德操刚好到了陇西。

三人才一碰头,李靖又下了分兵之命,攻守兼备的段德操揽下了坐镇陇西郡的责任,御唐军于‘国’门之外。

薛万均则又杀向河池,阻在了散关之外,再断李世民撤回关中的路。而秦琼则引军进入临洮郡,协同李靖主力围攻李世民部,令李世民为首的数十万大军,不能去关中给杨侗制造麻烦,从而为杨侗打造出一个舒舒服服的好条件。

李靖用兵之妙在于一步使出,已不仅仅只计算这一步攻守之势,敌军进退方位,而是针对敌方处境立时想出下一步是攻还是守,攻向又攻哪里、守又守在何处,攻得到什么,守又有何战果。就如同一位围棋国手,每下一子,考虑着的是全局胜负,每下一了,是为几十手后暗伏杀机,不在意一时一地的得失,

在神一样队友不计个人得失的神助攻下,杨侗只要不犯低级错误,攻破关中的‘战神’、‘常胜将军’之名稳稳到手。

李靖这样一个能打又懂事的属下,谁不喜欢?谁不喜爱?

也正是在李靖保驾护航之下,代表李唐绝对主力的唐军连关中都进不去,更不要说解关中之围了。也因此,关中处于大隋重兵包围之中,孤立且无援。

如今!

京兆东南华阴有沈光部——京兆东有尉迟恭部——京兆正北有苏定方部——京兆西北北地郡浅水原有裴行俨和王伏宝部——关中正西方大震关外有樊则部——关中西南散关外有薛万均。从六个方向将关中团团围困,形成了一个战略大包围,而在关中内部,则有杨侗为首的机动大军。

对李唐王朝完成了包抄割裂后,杨侗为首的东部战线开始向长安逼近。

苏定方逼降了华原、三原、云阳、醴泉、上宜五县,驻军于泾水西岸的醴泉县九嵕山,与北地郡的裴行俨和王伏宝部一南一北包抄着新平的李孝恭大军。

尉迟恭等到并州后续军队之后,从冯翊下邽县进入京兆郡,富平、万年、高陵、泾阳四县亦是不战而下,之后兵临长安城下,屯兵于长安西北的开远门外。

华阴沈光部的进展也相当胜利,在他攻克华阴那一天晚上,潼关守将刘纲便率领关中二十中的天纪军降了大隋,他是卫玄的不记名弟子之一,奉卫玄之命打入唐军内部,是卫玄给杨侗留下的后手,易帜之后继续坐镇潼关,防关东王世充。沈光连克渭南、新丰二县以后,屯军于长安城东北的通化门。

至此以后,渭水北部的京兆各县尽数被大隋收复,加上东部被沈光连连攻克,李唐在关中的地盘,只剩下扶风郡和三分之一的京兆郡,形势岌岌可危。

杨侗手中的兵力相当充足,仅在东线战场就调用了二十多万精锐隋军,事实上,他如此大动干戈,不只是为了一个关中,更多是为了歼灭李渊的有生力量。这样,等李渊逃去南方,才没有一统南方的霸绝实力,南方各大势力犬牙交错,若是大家实力相当,那将会打上好长一段时间,嘿嘿,杨侗的机会就来了。

另外,杨侗还有四万多名投降过来的唐军,这也是一支善战的精锐之师,只是他们不能立刻投入战斗,需要进行整编。杨侗将整编之事交给了尉迟恭,自己则亲率玄甲军和骁果军北上新平。只有把李孝恭统率的八万大军击溃,裴行俨、王伏宝军和苏定方的军队才能盘活。

李孝恭此人,在历史上争议不小。

李孝恭没有房谋杜断出名,比之长孙无忌和魏征也是差之千里,再拿他去跟李靖一比更加逊色许多。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却能位居李世民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二名。

虽然历史上的李世民说过设立凌烟阁二十四名臣是纪念老战友,并无高低之分,但是对李唐做出贡献的名将名士多如牛毛,为什么声名不显的李孝恭就在凌烟阁功臣榜上只居长孙无忌之后?

李孝恭是李渊的堂侄,是一员身经百战的战将,李渊攻克京师后,拜李孝恭为左光禄大夫,不久又任为山南道招慰大使,带军直入巴蜀,招降攻克三十余州。他虽然是武将,但带兵手段相当温和,经常降对归附之士持之以礼、抚慰有加,因此他在民间颇很有声望,往往书檄所至兵不血刃,从而保全许多士兵的性命,堪称“仁德”二字。

历史上的武德三年,李孝恭进攻割据江南的萧铣,李渊非常欣赏他的计策,从而进爵为王,并拜李孝恭为夔州总管,让他广造大船、练习水军,为进攻萧铣做准备。

李世民在北方打生打死,李孝恭先是平定巴蜀,接着平定长江以南,单从贡献地盘面积大小来说,李孝恭并不比李世民差。论起大唐平定天下的军功,李世民与李孝恭是铁打不动的第一、第二。

偏偏对于这事儿,存在着巨大争议。

主要是李孝恭在经略南方的时候,身边还有一个神队友——军神李靖。

也因此,大家基本上都说李孝恭的功劳完全是拜李靖之所赐。人们往往说到李孝恭,李靖就会横插一脚进来,于是平定南方的军功到底是李孝恭还是李靖之论,就开始了。

有人说李靖被捧为军神,是李世民把唐朝开国的功劳归于李靖,目标是为了冲淡赵郡王李孝恭的功绩,是对这个功勋赫赫的王爷进行李孝恭保护。这个说法也说得过去,因为世人都知道李靖是李世民的死党,将功劳归于李靖,可以从侧面来证明他李世民识人用人之能。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攻略南方的时候,李孝恭是主将,李靖是副手,李靖的军事才能是公认的强,说李孝恭借了光也未尝不可能。

不过话说回来,不管是计策策划人也好,执行人也罢,两人都是一个团队,单论一个人,根本打不动一场战争。

所以,李靖固然是出将入相的军神,也不能就说李孝恭一无是处,至少,李孝恭能知人善用,仅凭这一点,他就胜任主将一职,若是换了一个心胸狭隘之辈,哪有李靖发光发热的余地……就像三国的刘备不会打仗,但他会用人,最终建立了蜀国,但是谁又可以否定刘备之功?

但是从目前来看,李孝恭表现得相当出色,在没有李靖的情况下,巴蜀和荆州的几个郡都是他打下来的,说是李唐第一功臣亦不为过。而李世民在这空间上表现得相当悲剧,他在凉州的河湟地区经营了这么多年,毫无斩获不说,还损兵折将,现在更被李靖领着骑兵追在屁股后面放箭。又因为秦琼在临洮断了他东进关中、南下蜀地的撤退之路,再加上内部又有高级别的间谍,军队得不到补充的情况下,形势相当严峻、处境相当不妙。

想到李孝恭,杨侗感觉自己有点像历史上的‘李孝恭’,因为李靖不计得失的钳制,才让他这般潇洒。以后人们一说到‘杨侗’的军功,李靖会不会总是横插一般进来呢?

……

(新的一周开始,祝大家又是一个美好的开头。读者企鹅交流群:1623145)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