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隋第三世 > 第123章:新钱

大隋第三世 第123章:新钱

作者:碧海思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9 21:30:59 来源:笔趣阁

邺城阳光明媚,天色明净如洗,习习凉风吹拂到朝天殿,格外舒爽。

殿前石台!

憨厚的天工院长宇文儒童和几名工匠疾步而来,朝见道:“卑职参见殿下,各位大人。”

杨侗笑道:“宇文院长!把你的成果拿来给大家看看。”

“喏!”宇文儒童从怀里取出一只小铁盒,从里面拿出一枚枚铜钱给大家。

“铜钱?”

“现在各种钱币混乱,私钱、烂钱、荚钱横行、连布钱都出来了,这等劣币通行于世的后果就是国家财政败坏,物价日涨,民生艰难!我们冀州还好一些,其他地方的民间甚至出现以物易物的原始交易方式,由此可见,隋五铢的信用已经完全坍塌了,当初我让大家把各大仓的钱币花出去,并禁止外界入境行商,就是为了执行新的货币体系!‘天工院’创办以后,根据我的设计制作了新钱,并改进了铸钱工艺,新工艺铸造出来的钱币更好、更美!”

杨恭仁看了看,念道:“炎黄通宝?”

杨侗点头:“我们都是炎黄子孙,这新钱名叫炎黄通宝!天工院在工艺方面,进行了五百余次的改进,这才有了今天的定制模板,每一枚都附加了繁杂工艺、花纹、样式,可谓是独家密制,他人断断难以仿制,而且这不是终极样式,以后还会陆续改进。”

改进了五百多次还要改进?

众人都是倒了一口气,一个个都认真的看了了起来。

炎黄通宝分量厚重,字迹圆润精美,样式清晰美观,正面文字似楷而非楷,一笔一画,如刀削斧凿,大气磅礴,钱背有日月星,每一文的重一钱,每十文重一两,每贯/每吊/一千文重六斤四两,比之最受开皇五铢钱还要重。

杨恭仁拿出十枚并放在一起,发现炎黄通宝全部一样工艺精良、文字流畅优美,钱背的图案也非常清晰。

杨侗道:“通常来说,1两黄金=10两银=100吊铜钱,但黄金白银一直属于财宝,并不作流通之用,甚至朝廷也严禁流通。可事实上根本禁不了,而且也非常不合理,因为铜钱实在太重了,1吊铜钱重6.4斤,百吊就是640斤,根本没有人扛得动,途中也不安全。如果有一两重的金制钱,取代重达640斤的铜钱,简单省事,也利于大宗交易。有鉴于此,我们炎黄通宝除了铜钱,还有一两金币、一两银币。”

杨师道把玩着做工更加精致的金币、银币,掂了一下,道:“我大隋极度缺铜,铜钱的发行量并不大,不足以支撑整个国家的经济流通。这金钱、银钱不仅给行商带来便利,还能减轻对铜过度依赖。”

“大家认同这三类通宝的流通吗?”

“认同。”

“金银禁也禁不住,倒不如以国家的名义发行。”

众人纷纷赞同。

杨侗道:“自古以来,任何一种钱币发行一段时间,就会有私钱、劣钱、假钱冲入市场,如果不立法禁止,终究是对国家不利……我念!魏尚书你来记。”

一名官员立即送来笔墨纸砚,魏征执笔。

“一、铸钱权归国有,不准任何人、任何组织私铸钱币,违者没收其家产,诛九族;若是皇亲国戚私铸钱币,则以谋反论罪…若有举报者,核实确有其事,赏金钱千枚…”

从源头上斩断劣币、假币根源。

“二、钱币神圣不可侵犯,不准任何人、任何组织将炎黄通宝熔化来制作他物,违者抄没家产,诛三族…若有举报者,核实确有其事,赏金钱五百枚…”

世家门阀最喜欢这样囤积财物,现在搞他个全民监督,不信他们的下人、佣人经得起五百枚金钱的诱惑。

“三、在境内强制执行1金币=10银币=100吊铜钱兑换汇率,一枚炎黄通宝,抵两枚劣币,物价、市场皆按此流通,否则驱逐出市,按罪论处。同时按照一比二的比例兑换民间所有钱币……”

“四、在边郡、边城、港口、码头设点检查,禁止各种钱币入境,金银可以!”

杨恭仁道:“宇文院长,炎黄通宝能不能一次性吃下全境旧钱?”

宇文儒童拱手道:“回大人,目前已经囤积了铜钱两千八百万吊、银币五百万枚、金币百万枚。我冀州、并州并没有大世家大门阀,哪怕再有百倍旧币也可以全部兑换下来。”

杨恭仁道:“既然准备充分,那就快刀斩麻,一次性切除。”

杨侗道:“按照各县的贫富情况,下发新钱!让县令通过各村村长,再由村长向百姓传达,兑换点就设立在县衙,县主薄负责兑换、御部官员负责登记!一吊新钱必须收回两吊旧钱,此事由吏部、民部、御部合力监督操办,刑部抓心怀不轨之官员,胆敢从中谋私,杀无赦!”

“喏!”四部主官郑重应命。

“这是第一批新钱,非常有纪念意义,大家每人领百枚金币、百枚银币、百枚铜钱!”

“多谢殿下!”诸臣拱手谢过后,相互看了看,杨恭仁道:“殿下,臣以为,一枚通宝兑换二枚旧钱劣币,这个兑换比例实在高了,这样只会便宜那些不法宵小,兑换比例太高,取不到警示作用……趁现在诏告各郡县,不若改动兑换比例。”

杨侗沉吟道:“大家的意思我明白,但有舍才有得,从长远上看,新币的作用无法估量,区区眼前小利不算什么。我们以新代旧,本意是希望百姓生活越来越好,若一比三、比四、比五的回收,百姓的钱就不值钱了…到时百姓一定怨声载道。而且正如宇文院长所言,我们治下没什么大世家大门阀,再加上主政冀州以后,我们一直以正宗的开皇五铢来流通,导致境内八成以上的钱币都是开皇五铢(纯铜,重半钱),所以算下来,并没多大损失!”

“我们冀州改得非常彻底,可以全部兑换;但是在并州初定,还有一些地主豪强赖着不走,所以,在那边只收民间散户的旧币劣币,地主豪强和商人的旧币劣币,一律不兑换!这些人只有两个选择,一、滚出并州;二、无条件接受我们的制度和安排,并主动上交旧币劣币,若不主动上缴,查出来直接抄家……反正就是一句话,不服不听话就打服,敢造反,那就承担造反的后果吧!我承担的起逼反地主豪强和商人的后果,但他们却受不起造反的结局,我还巴望他们的人头来配合新币政策呢。”

这一番话只听得众人心惊肉跳,苦笑连连,也不知殿下与世家门阀到底有多大的仇恨,更不知这怨念打哪来。

不过,无所谓了!

反正并州都差不多打烂了,收复以后又清洗了一回,再打一遍、清洗一回也烂不到哪儿去。

如是一想,都不说话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