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扶宋从皇帝住我家开始 > 第一章 突如其来的案件

扶宋从皇帝住我家开始 第一章 突如其来的案件

作者:光棍琉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9 16:29:06 来源:笔趣阁

冬日末,全绩在光化已待了一月,现在他深刻体会到当初柳炳文与申洋的心情,大宋的吏治天下让许多事变得无从插手,人生地不熟的殷勤多是无用功,怪不得染缸一搅人人都生了萎靡,当闲散变成了主基调,全绩这个异类就显得格格不入了。

饮酒吃饭,收纳银两似乎变成了官员唯一要做的事,上方政事一纸文书下来处处都要依靠吏员,延续千年的官本位让百姓对官长充满敬畏,难有真心相待。

此日午时,全绩酒醒,昏昏沉沉起身坐在木案前,案上放着三五饱和的锦袋,全绩呆滞的望着锦袋许久,而后长舒了一口气,打开锦袋,将银两一一倒出,细数之下又得百两足银。

全绩清点完银两后全部收入木箱,那小木箱底部已经铺满了白银,上方送这一本名为杂记的书籍。

全绩打开书籍,展卷第一页写着:秋苗七贯,资以筑桥。后方依稀可见疏通府河、安置占城妇一众的费用,再往后,只剩得银前缀,不见实事后附。

全绩颇为愁苦的看着箱底银钱:“全冶功啊全冶功,再这样下去你可要变贪官喽。”

全绩从来不拒收银两,一方面自视清高在赵宋官场行不通,做的越发正直,那便与底层吏员越疏远。另一方面银两以资善是全绩的初衷,反正这些殷实之家不缺百八十银。

“咚咚咚!”

值此刻,土院外响起了敲门声:“全主簿可在?”

“何事?”全绩锁上木箱,大步出门。

“衙内有案情,文押司请您去主持。”小吏拱手答道。

“哦?且等片刻,某去换身衣物。”全绩顿时来了兴趣,这是他到任以来第一次出现案情。

继,全绩去了衙门,直走押司院,文小小已在房中等候。

“主簿。”文小小恭身向全绩一拜。

“文押司不必客套,且说案情吧。”

“主簿,今晨郊河捞起一具浮尸,经仵作查验,是城北陈员外家的独女。”文小小将仵作笔录交予全绩。

“人命案,是自杀,还是他杀?”全绩一丝不苟的翻阅着笔录。

“应算是情杀吧。”文小小表情有些古怪,掺杂了几分讥讽。

“算是情杀?何解?”全绩皱眉问道。

“半个时辰前,陈员外前来认领尸首,说陈家娘子是被他人所害,陈家娘子本名巧儿,年一十九岁,长相别致,姿态雅然,是光化城有名的小美女,但小娘子本人涉世未深,与城南秀才薛良生了情谊,薛家落魄,家徒四壁,陈员外自然不同意这门亲事,不过陈小娘子也算是个执拗人物,不辟公论,与薛秀才一心交好,陈员外知道后大怒,派家丁殴打薛良,此事在月前发生,某也向主簿说过,主簿想必还有些印象吧。”文小小中间穿插了一句,带起全绩的互动性。

“嗯,某记得不是和解了吗?”全绩过手的卷宗记得一清二楚。

“是和解了,不过今日又出了这事,陈员外讼告薛秀才害了他的女儿,我等也正在调查之中。”文小小交代了案件的大致情形。

“把陈羽和薛良找来,某要亲自过问。”全绩合上仵作的笔录,溺亡二字并说明不了问题,自杀和他杀皆有可能。

“是,小人立马去办。”

一个时辰后,衙堂后厢,众人齐聚,陈羽一脸恶毒的看着垂头丧气的薛良,且伴激烈的言语辱骂。薛良从始至终不敢回应一句,只是暗自神伤。

“当当。”全绩敲了两下木案,文小小立即开口喝止陈羽:“都肃静,主簿有话要问。”

陈羽把辱骂之语硬生生的咽了回去,退至一旁低头垂泪。

“堂下所站何人?报上名来!”

“陈羽!”

“薛……薛良。”

“陈羽,你说女儿被薛良所害可有证据?”全绩昨日还与陈羽一同饮宴,今晨便出了此事,可叹人命纸薄。

“回主簿,小女向来乖巧,守礼守节,全怪这薛秀才,污了小女名声,今日又将她害死,望主簿替小人做主。”陈羽一开口又变高声咒骂。

“行了,薛秀才,陈员外所说的可是实情?”全绩一听陈羽的言论便知道他没有真凭实据,继而转问薛良。

“回主簿,后进与陈家娘子是两情相悦,后进也去陈家提过亲事,只是陈员外不同意,巧儿之死后进也是悲痛欲绝,恨不得与她同去,望主簿明鉴。”薛良声情并茂,眼泪如珠。

“是吗?那昨夜陈家娘子偷跑出府,是否与你在一起?”处置案件必须抱着公正态度,全绩不会因薛良,或陈羽几句哭闹生了恻隐之心。

薛良闻言额头生汗,沉默了许久:“是。”

“既然与陈家娘子死前与你在一起,且将细况一一说来。”全绩不理陈羽叫器薛良是杀人凶手的行为,继续平静询问道。

“主簿,后进是读过圣贤书,亦有科举入仕之志,断不敢行凶杀人,望主簿明鉴。”薛良言语有些急切,心思根本没在全绩的问话上,而是急于辩驳陈父的言论。

“本官从未说过你杀了人,本官是问你昨晚陈家娘子的细况。”全绩抬头瞪了一眼薛良。

薛良因怕而忌惮,言语更加无措:“我……我只与巧儿说了会话,之后她便自行离去了,她如何跳河,我确实不知。”

“你不知?你可曾与陈家说了过激言论,生了争执?亦或说你有人证吗?”全绩心中首先想到的就是薛良负心,让陈巧儿断了生念。

“曾未啊,某与巧儿感情甚好,并未发生吵闹,只是其间巧儿说了父母逼迫,让某快些娶她。至于人证……主簿也知某与巧儿之事,哪敢让外人得知。”薛良言语间暗示陈巧儿是受不了父母压迫,才绝意投河的。

“你胡说,某从未逼迫过巧儿,她在昨夜晚饭时还好好的,就是因为见了你才身亡的!”陈羽极力否认,又将罪责推了出去。

“好了,都别吵了,都先回去吧,此事官府自有明断。”全绩问罢,摆手驱退众人。

“文押司,这……”

陈羽不明白全绩为何不将薛良收监,疑惑的看向文小小,文小小微微摇头示意陈羽先回去。

二者即走,文小小转问全绩:“主簿,小人有一事不明,薛良未脱嫌疑,主簿为何要放他离衙?”

“薛良虽有嫌疑,但证据不足,关在衙中也无法定罪。”

全绩随手整理完笔录,不等文小小开口,全绩再言:“文押司,陈巧儿的尸首已经被运回陈家了吗?”

“是。”

“那你去唤仵作来,某要细问。”

“是。”……

话转陈家。

陈羽一进家门,其妇便迎了上来,眼角垂泪问道:“夫君,衙门可抓了薛良那凶贼?”

“唉!这次是新来的主簿审理案件,此人冷漠,放了薛贼归家。”陈羽也挑不出全绩的毛病,只能用人情冷漠形容。

“怎会这样?你不是给他送了银两吗?此事还有什么辩解的吗?分明就是薛良害死了我苦命的巧儿,官服为何不让他抵命!”陈家妇人言辞愈发激烈,有耍泼的嫌疑。

“夫人莫怪,且再等上两日,若新来的主簿是个浑人,大不了我们多送些银两,将恶徒法办。倘若他不作为,某也有门路,定不会轻饶了薛良那厮!”陈羽咬牙切齿的望着正厅灵堂,他这一生就这一个独女,如今黑发送白发,他的心境何止凄惨二字。

“夫君一定要为巧儿做主,我的巧儿怎这般命苦,早就和她说过遇人不淑,她为何不听,如今平白丢了性命。”陈家妇人说着说着头晕目眩,昏倒了过去。

会二日,全绩依旧没有捉拿薛良,还在各方搜集证据,但种种迹象表明陈巧儿的确是自杀而亡,似乎陷入了僵局。

此日清晨,全绩照常去衙门理公差,一到衙门口便见衙前的守卒比原来多了一倍有余,且各各佩刀戴甲,多显威态。

“主簿。”守卒向全绩拱手一拜。

“今日这是怎么了?”全绩指着众卒问个缘由。

“回主簿,县尉从军中归来,带了本营兄弟,故而生了阵仗,主簿莫怪。”

“原来如此。”全绩微微点头走入衙内,心中对这位县尉更生兴趣。

全绩刚过庭院,便见正堂站满了甲士,堂内时传惊堂木的声音。

咦?今日县衙升堂吗?

全绩带着疑惑上了台阶观瞧,只见堂上高台端坐一盔甲将军,二十五六年纪,客头成川字,立刀眉,双目炯神,嘴大附八字胡。

而堂下陈羽站定一旁,对侧薛良双膝跪地,神情瑟抖。

“薛秀才,本将耐心有限,你且从实招来,你到底有没有谋害陈家小娘子。”盔甲将军厉声高喝,周围甲士帮腔,连连逼问薛良。

薛良哪见过这种阵仗,汗如洗面,双唇泛黄,说不出一字。

“来人!大刑伺候,本将倒要看看你的骨头硬,还是衙中的板子硬。”盔甲将军下令,左右甲士直接拉倒薛良,只做跺脚,却也不打人,场面威严之极。

全绩见状摇头苦笑,这硬吓人的方法哪叫办案?

“我说,我全说!我真的没有谋害巧儿,确实是员外夫妇逼迫巧儿太甚,巧儿与我哭诉,我也没有办法,听见苦情头脑一热,于是和巧儿相约投河殉情,但……但。”薛良说到一半羞愧难耐,巧儿投了河,他却生了怯,本说做个亡命鸳鸯,到头来却是女子痴情一场空。

“啪!”

盔甲将军再拍惊堂木:“你所说的可都是实情?”

“句句属实,小人哪敢在将军面前逞能?若将军不信,小人这里有一封与巧儿同书的绝笔信。”薛良颤颤巍巍的取出书信交到堂上。

盔甲将军得信一观,眉头紧皱,转问陈羽:“陈员外,你可曾逼迫过陈巧儿?”

“这……为人父母哪有恶心,我只是……只是让巧儿离开薛良这恶徒啊。”陈羽神情多存后悔,他没想到娇生惯养的女儿会受不了几句说辞,现在似乎变成了他的过错。

“陈巧儿绝笔之中多存轻生之念呀。”盔甲将军语态也有些为难,他本来是帮陈羽处置此事的,此刻却也定不了薛良的罪责,相约与教唆还是有很大差别,陈巧儿生念在先,不然也不会因几句说词而投河,只叹富家小娘子心气薄,若是乡野村妇哪会有此事。

“县尉,某失独女,正值悲痛,还望县尉替某作主。”陈羽越想越气,把女儿的软弱也归罪在薛良身上,态度渐变强硬,让县尉直接定薛良的罪责。

“陈员外此事怕是不妥,本将答应帮你讨还公道,但也不能歪曲事实呀,薛良哪怕是个杂碎,但律法上没规定他的过错啊。”县尉一脸无奈的表情,当堂说明做的正直,虽然陈羽曾给他的军营资助过粮草,但县尉不会逆公心而附私交。

陈羽闻言也不敢再多话,他资助光化军边营也是为了打通金朝边界的墟市,本质上是一种商人的互利行为,且其中带有走私成分,县尉卖他的三分薄面,他自己也要知足。

薛良听到此处,神情一松,心叹躲过一劫。

“且慢,孟县尉如此处置怕是不妥。”

值此刻,全绩慢悠悠的走入堂中,向孟县尉拱手施礼。

“你是何人?”

“光化主簿全绩,久闻县尉大名,今日一见真是英雄人物啊。”

“英雄不敢当,当兵吃饷,血洒战场,理所应当。”

孟珙,字璞玉,随州枣阳人氏,出生于将门世家,其曾祖孟安、祖父孟林皆为岳飞部将,其父枣阳知军孟宗政也是京湖赵帅手下的名宿,孟珙是孟宗政四子,随父从军,在七年岁币之战中崭露头角,因功补授进勇副尉,而后又在枣阳之战中奇袭金军,连破一十八寨,斩敌千余,升下班袛应,后得赵帅赏识,提拔为进武校尉、光化县尉。

潦草十年从军路打响了孟珙在京湖的名声,虽然因党派之争、武将晋升缓慢等缘由,孟珙至今未得高位,但名将苗头已经广传军旅。

莫看全绩此刻表情如常,但心中已经是翻江倒海,台上坐的这位可是未来号称防御机动大师,抗金、抗蒙名将、为赵宋续命的大潜力人物,与之结交是全绩的荣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