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扶宋从皇帝住我家开始 > 第八十六章 扬州通判

扶宋从皇帝住我家开始 第八十六章 扬州通判

作者:光棍琉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9 16:29:06 来源:笔趣阁

九月中,全绩从临安府出发,经湖州、常州,入镇江府,再渡江北进淮南,终至扬州。

时见扬州城,全绩一入淮南整个城池状态都发生了转变,大量戴甲者出入城墙,城楼戒备森严,与江南的散漫风气形成了鲜明对比。

全绩于城南寻了一茶楼落脚,准备好了拜帖,欲出门打听赵范的住处。

半个时辰后,全绩明了赵通判的住处,买了些礼品,去登门拜访。

车马落定,全绩在府门前与小吏通达姓名,片刻后小吏引全绩入正堂,堂中端坐一人,三十年纪,体态微胖,长须,短刀眉,头戴一冠,姿态威严。

“你是何人?有何事要见本官?”赵范,字武仲,潭州衡山人,赵忠肃二子,进士出身,少随赵帅从军,参与过保卫襄阳、随州的战役,屡破金军,于嘉定十四年被朝廷授予京湖制置司主管机宜文字,恰逢赵帅病故,在家丁忧复起,授直秘阁、扬州通判,其人博学多知,为人稳健,颇具其父之风。

“光化县主簿全绩拜见赵通判,久仰赵通判之盛名,今日特来拜会,乞求相交。”全绩拱手应答,做得极低姿态。

“呵,某有什么盛名?只是以打仗出身的秀才罢了,你既要去京湖,为何南辕北辙来江淮?”赵忠肃一死,赵家势力一落千丈,仅从赵葵而言,本来他已经被授任为知枣阳军,如今却变成了庐州通判,正副之差也说明了朝廷的态度,前人的功绩套不到后人身上,人走茶凉展现的淋漓尽致。

此时赵范认为全绩找错人了,史弥远现在正在竭力培养从子史嵩之掌管京湖事宜,全绩要献殷勤需去史家门户。

“赵通判,绩虽微末,但也不是势利之人,要不然也不会寻郑先生讨来拜帖,拜会赵通判了。”全绩来江淮走这一遭,期间的身份不是县中主簿,而是沂王府幕僚,赵氏兄弟有大志,有大才,可为赵贵诚所用。

“你所说的可是郑清之郑先生?”赵方对二子的教育十分看重,连环聘请郑清之、全子才、李燔等当代名士教授二子,其中郑清之的思想对赵范影响不小,赵范对其人也十分推崇。

“正是。”

“小兄弟为何不早说,来来来,快快请坐,某近日琐事烦心,方才有些失礼了。”赵范与史弥远一样坚信郑清之的大才必有用武之地,故而赵范在刻意维持这段师生情谊,希望以后可以派上用场。

“赵通判,真当是个直爽人,绩今日前来想请教赵通判几个问题。”全绩落座后开门见山道。

“小兄弟但讲无妨。”赵范直视全绩双目,静耳听之。

“赵通判,人人皆言金国局势岌岌可危,那大宋可否联蒙灭金?”全绩是后来人,知道赵宋未来的国运走势,但他要了解这些高阶文臣武将的想法,才能做出相应的抉择。

“这……最好还是隔山观虎斗,以金御蒙方为上策。”赵范知道金人的战力,他实在难以想象能把金人压着打的蒙古铁骑该是何种模样,若这样一支军队进入大宋国土,宋朝军民该如何抵抗呢?赵范实在是想不到破解执法。

“赵通判可曾想过,虎被群狼所食后大宋又该如何,直面草原群狼吗?”全绩反问赵范,两虎相争必有一伤,等待金朝一灭,而大宋则更加被动,换一个更强大的对手来,只怕依水天险挡不住啊。

“嗯,那依你之见呢?”赵范心中也知这对大宋来说是一种慢性死亡,但他不敢说在桌面上。

“联金抗蒙,以金为障,以北地为屏,裁剪冗兵,训练精锐,让金人帮大宋拖到与蒙古有一战之力之时。”这是全绩第一次表露心声,双目充满坚定。

赵范闻之一惊,沉默了许久,慢悠悠的说道:“你知道你刚才在说什么吗?你知道金贼与大宋是何等仇怨吗?”

“靖康耻,犹未雪。但求活需求变,蒙古是金人的头号大敌,他若不应对便有灭国之危,而大宋正好可以利用这一点。”全绩说的很理性,国仇家恨有国才行,国都没有了,谈什么志存高远,收复北疆。

“呵,你倒是说的简单,可是你可曾想过宋人有几个能有你这样的胸怀,释然这破天之仇,反正某是做不到啊。”赵范此处用胸怀二字全然是讥讽,他现在甚至怀疑全绩有可能是金朝的细作。

“宋人之偏安一隅,心怀上朝天国之念,殊不知蒙古铁骑已经横扫北疆大陆,灭国数十,绝非一国可敌,宋人若想求活,必须合纵诸国,不仅是金人,乃至西夏都可连合。”全绩平静的说道。

“是吗?大宋给金人给予的银钱还在少数吗?这是一群无法无礼的蛮夷,仁义二字与他们说不通,大宋退一步,他们进百丈,还想吃人呢,与他们讲联合,他们只会认为是自己再次将宋人打服了。

你在此只是随口一说,可知江淮、京湖、川蜀为了大宋不纳岁币死了多少甲士吗?为了振奋宋人抗金的决心,朝廷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吗?”赵范现在只把全绩当做信口胡诌的荒唐小儿,他将一切想的都过于简单了,比起与金人联合,大多数送人更愿意直面蒙古。

“赵通判,思维要作转变,以前是金人胁迫大宋,现在是有求于大宋,二者不可统一而论。”全绩久混官场,对利弊权衡拿捏准确,他知道大宋有大把铁骨铮铮之辈,哪怕战亡,也不愿与金人合作,但保住西夏、金国这道屏障,才能给宋人争取到时间,以现在宋人的风气面貌,战火一旦烧入国境,蒙古铁骑便是摧枯拉朽之势,全绩的本愿就是拖字诀。

赵范在今日之前根本没想过与金人合作,他对金贼最大的容忍程度就是放任不管,此刻赵范心中也起了别样想法,他是军旅出身,自然最清楚冗兵冗费下的大宋。

“呵,即便如你所言,但你可以左右朝廷的局势吗?”

“绩一小小主簿自然无能为力,不过有人可以!”

“谁?”

“沂王嗣子赵贵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