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扶宋从皇帝住我家开始 > 第十七章 逐个击破

扶宋从皇帝住我家开始 第十七章 逐个击破

作者:光棍琉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9 16:29:06 来源:笔趣阁

六月中,北禁军进莒县,驻兵密州诸城。

时见城中府衙,全绩与众将议事。

“诸位,北境五州,应从何州入手?”

“全帅要打就打**,他是五州中实力最强劲的一人,手下有近两万兵马,灭了他,即能遏制五州与严实连和,还能防止其兵西逃。”

“全帅不如就打潍州国安用吧,他的兵力只有七八千,占了潍州可以阻挡益都府与莱州的联系,防止这两股最大的势力结盟。”

“全帅劝归夏全为上策,末将愿去游说夏全,他与末将是同乡人,想必他会给末将几份薄面。”

帐中诸将众说纷纭,各有各的道理。

“玉彬,你认为呢?”全绩再问彭义斌。

“全帅,依末将看攻潍州最为妥当,若先劝夏全归降,有走漏风声之险,便失去了奇袭的意义,若先打**,一旦他撑住了城防,其他四州派兵来援,益都府成主战场,兵马消耗成倍增加。”彭义斌也支持先打兵力较少,处于枢纽地段的国安用。

“好,那就先打潍州,不过动作要快,出奇兵才有奇效,余玠何在?”

“末将在!”

“你领一万大军出李文镇,绕刘山,过方山西麓,攻打昌乐城,半月为限,拿下昌乐!”

“末将领命。”

“刘整何在?”

“末将在。”

“本帅命你领一万大军沿密水而下,过祚山寨,直捣昌邑,以十二日为期,拿下昌邑城。”

“末将领命。”

“彭义斌何在?”

“末将在。”

“本帅命你领两万兵马屯安丘,五日后攻打北海城。”

“是,全帅。”

继,三将点兵出营。

先话余玠,余玠率兵依照全绩安排的路线向昌乐城进发,十日急行到达了昌乐城下,屯于城外十里郊。

时昌乐城守将为国安时,是国安用的胞弟,此人在昌乐仗着国安用的名声为非作歹,手下聚拢了三千余地痞无赖,号称鲁武军。

县府大堂。

“明府大事不好了,城外来了一队人马,看架势少说也有万八千人,就驻在城外十里郊。”一敞胸的粗衣汉子冲入大堂,见国安时正与新纳的小妾卿卿我我,高声说道。

“什么?哪里来的人马?是谁的人马?”国安时一把推开小妾,抓住来人的衣衫,高声问道。

“不知,那营无旗,似是要强袭昌乐。”

“慌张什么,立即向北海城求援。”国安时还算有些将领风度,表现得临危不乱。

值此刻,庭中又奔来一卒:“报,北海城遇袭,国帅让将军速速赶去支援。”

“乱了,全乱了,到底是什么人在打潍州!”国安时一听此话,立即六神无主。

“明府,那现在我们该怎么办?”

“老子怎么知道!别吵,容我想想。”

是夜,国安时做了个极其愚蠢的决定,准备趁着夜色领兵逃往北海城,与国安用会合。

但如此大规模的行军自然引起了余玠岗哨的觉察,即将此事报于余玠。

“呵,本将见过蠢才,却没见过这么蠢的,国安时不守城就以为自己跑得掉吗?来人!”

“是,将军。”

“点三千兵马,随本将去擒了这奇葩。”

二更天,余玠领军追上了国安时,与之战于郊野,余玠一马当先,直取国安时,二人战不十合,国安时便被余玠斩于马下,至于鲁武军只是一群乌合之众,见主将毙命,纷纷跪地投降。

四更,余玠又领一千步卒轻取昌乐城,只用了十二日功夫。

话回刘整,刘整一路沿河而下,未翻山越岭,脚程也更快,但第九日便到达昌邑城下。

时昌邑守将为王波,是国安用麾下的勇将,昌邑城中的两千步卒也是王波从北海城带来的。

县府正厅,王波正与手下偏将商议城防之事。

“今敌军沿河而来,兵马少说也有万余,单凭我等想要守住城池只怕不易,且敌军施重军攻昌邑,只怕北海城也是形势危急,想要从北海得到援兵难如登天,依本将之见不如求援莱州,向海仓镇借调援兵。”王波如今能想到的办法只有这个。

“好,末将立即去海仓镇,望将军严守城池,四日之内末将带兵来援。”

“一切小心。”

翌日,刘整列阵昌邑城下,单骑出列叫阵:“城上敌将,速来回话。”

“汝是何人?为何要兴兵犯我昌邑城!”王波朗声大喝。

“某是彭帅麾下大将刘整,今奉彭帅之令收取昌邑,尔等识趣的话速速投降,以免刀兵相向,身首异处!”刘整抬刀回应。

“彭义斌已坐拥十州之土,还如此贪心觊觎他人州郡,不义之行定会引来天下人耻笑,届时山东雄主群起而攻之,彭义斌也难以应对吧!汝且速速退去,以免落得此境。”王波毫不示弱。

“哼,那就无话可说,全军听令,攻城!”

刘整一声令下,甲士有序的举着盾牌扛着云梯向城下进发,王波看见此状已经心灰意冷,他原本以为彭义斌麾下的甲士与国安用的兵马没什么区别,但如今一见如此井然有序,令行禁止,只怕他的两千人守不了四日。

“全军听令,挽弓!”

昌邑城头的弓箭手不过百余,面对如此大军根本漫射不过来,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大军推到城墙下。搭梯登楼。

好在王波武力不弱,亲自上阵打退了几波攻势。

午日左右,刘整见久攻不下,也亲自上阵冲楼,持一短刀一路冲杀到城楼大旗下,与王波气力相接。

“嘿!”

刘整持刀直劈王波面门,王波横刀夺刀,二人砥砺相抗,忽而刘整瞬时抽刀,攻击王波腹部,王波使尽吃奶的力气向左躲闪,但还是晚了一步,短刀在左肋处划开了一道深可见骨的伤口。

王波吃痛攻势显弱,而刘整继续追加打击,不到三合,王波左半躯体的衣物已经被染作通红,气喘不止。

“王波本将看你也算是个人物,可愿投降归顺彭帅?”

“誓死不降!”王波双目一狠,率先发动攻势。

刘整叹息摇头,一招取了王波的首级,王波一死,本来兵力虚弱的守军越发混乱,不到半个时辰便被刘整打败,北禁军也顺利占领了昌邑城……

“隆!”

一发火炮炸响于北海城南门,带走了七八位攻城将士的性命,沉下的战局也更加焦灼。

北海城有六千余守军,全部都是国安用这些年带出来的精锐兵马,且北海城自身坚固高耸,易守难攻,让彭义斌的攻势陷入疲软之态。

时见中军营将台,彭义斌遥望城下攻势,心头越发焦急,这是他归降朝廷后的第一战,万般不能出了岔子。

“再加五千攻城甲士,务必在天黑之前给本将拿下北海城。”

“是,彭帅。”一将领命即出中军。

而城楼之上,国安用也在竭力指挥战事:“兄弟们,今日彭义斌不会放过我等,横竖都是一死,不如和他们拼了,守住城池,本将已经向益都、莱州求援,不出一日援军必到。”

国安用这句话昨天已经说过了,其实他心中根本没有指望**和夏全,这种松散的利益联军弊端十分明显,没有实际的好处,任何人都不会听信口头承诺,国安用就这一个潍州,只这三城,实在没有东西可以给予二人,那指望这二人出兵简直是天方夜谭。

“国帅,西城楼有些撑不住了,可战甲士不足千人,望国帅立即派兵去援。”

“好,马上到。”国安用随口应下,眼中皆是四面楚歌,心叹十数年的基业要毁于一旦了。

“国帅,西城门告急!”

“国帅,西城门已破,彭义斌的人马已经涌入城中。”

一次次不利的战况听的国安用已经麻木了,两日守城他已经倾尽全力,如今只能听天由命。

一个时辰后,彭义斌骑着高头大马悠哉悠哉的进入南城门,登上城楼,会见绑缚于地的国安用。

“国兄,愚弟早就和你说过了,让你早些投降,也不会落了现在的下场,现在你还有何话要说?”彭义斌站在石阶旁,抽出腰间佩刀,猛力挥砍,将国字旗放倒落在血泊之中。

“败军之将无话可说,只求速死。”国安用狠狠的瞪了一眼彭义斌。

“哼!那就如你所愿,来人拖下去斩了,将其头颅悬于城门处,以慰众家兄弟在天之灵。”彭义斌大笑下了城楼……

同月,**听闻潍州被彭义斌所破,立即写信给严实请求庇护,严实回应也十分简单,那就是让东平府军入驻益都府,与**一同抵抗彭义斌。

**随后便拒绝了严实,严实此举想要兵不血刃拿下益都府,这他哪能愿意,于是乎**又派人与彭义斌接洽,希望以纳贡的方式,保证双方和平局面,又遭彭义斌所拒绝。

七月初,夏全邀阎通、刑德二人到莱阳城会盟议事。

时见城府大堂。

“两位兄弟,彭义斌此次来势凶猛,誓要推平五州才肯善罢甘休,我等势弱,也不能任人宰割,故而邀两位兄弟前来商议一下该如何行事。”夏全手头上也握有近二万兵马,而阎、刑二人各有一万人,若是与彭义斌单打独斗都不是对手,唯有联合成军方能与之—战。

“夏全,彭义斌的本事我们都清楚,当年红袄军入河北就是他领的头,我等想与之硬战胜算不大,依本将之见倒不如先派遣使臣先去说和,问一问他的条件,若是不太过分,就依他便是。”刑德的地盘最远,这些年来又与阎通称兄道弟,故而境内极少发生战事,兵甲的战力不用多说,仅限于收租维持治安,最得意的海上兵马又在此处派不上用场,故而还是想要主和。

“刑兄弟把彭义斌想的太简单了,他既然决定起兵,自然是野心极大,待赔款割地之后我等实力大幅削弱,届时任由他拿捏,还不如就此一战。”夏全心中骂了一句刑德,这老东西有鸡鸣、海驴二岛作为退路,自然可以说些风凉话,这些年他搜刮的钱财怕早已经运到岛上了吧。

“嗯,的确如此,与其坐以待毙,不如痛击彭义斌,把他打疼了,他也就不敢轻易图谋三州之地。”阎通也支持夏全,他的地盘夹在二人中间,左右无法抽身,做不到刑德那般坦然。

“既然二位贤弟都这么说,那某只能听从,不过宁海多渔民,少兵丁,顶多只能出五千人。”

“登州可出八千步卒。”

“好,那请两位兄长即日回去筹措兵马,我等与彭义斌对垒海仓至即墨一线。”夏全对这个结果较为满意,一万三千甲士的加入,让他与彭义斌之间有了一战之力。

七月中双军开拔,分驻胶水、即墨二城,而夏全则屯重兵于海仓镇。

话回七月初,全绩至北海,时听闻彭义斌拒绝了**和谈的要求,便调转枪头准备攻打青州。

经历一番商议之后,全绩又向余玠增派了一万兵马,让其出昌乐,攻打寿光城,而彭义斌领兵出方山,攻临朐,刘整则留守潍州,与密州的一万兵马相互呼应,防止夏全有所动作。

由于当时**对淄州有所图谋,将重兵屯住在博兴、乐安一线,就连本营临淄、益都也只不过是留了五千兵马,彭义斌的奇袭行动让**来不及防守,等他把大军调回益都时,广陵镇、寿光、秬米寨、临朐、穆陵镇相继失守,情况变得十分危急。

此日,**与众将在州府衙门议事。

“张帅,益都东境已经全面失守,我军想要与彭义斌正面抗衡就不能分散兵马,故而末将谏言,当全军屯益都,修筑城防,严阵以待。”

“此言差矣,若彭义斌不攻益都,由广陵镇向北进军边海口五镇,再占乐安、博兴、临淄,那我等守着这个孤城还有什么意义?届时彭义斌围而不攻,困粮绝杀,我等如何自保?所以不可将兵力集中在一处,应布妨各城,呈首尾呼应之势,方做无懈可击。”

“分兵绝对是死路一条,会被彭义斌逐个击破,你所说的首尾呼应是彭义斌攻打其中一城,但以彭义斌的兵力他完全可以多路出军,到时候如何做呼应?”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就直接出兵与彭义斌决一死战!”

一将说出此话后,大堂中尽显沉默,很明显这些人都不想把命交代在这里,他们还没有享受够荣华富贵呢。

“罢了,罢了,本帅之意不如就投了严实,在其手下为将,他是整个山东唯一能和彭义斌扳手腕的人,尔等以为如何?”**本来就不是将领出身,他一介商贾,手下的这些人也是买卖行当凑起来的,让他跟着大部队厮混还可以,若真是让他单独对敌,他哪有什么计谋可言,之前不想答应严实原因是他在抬一抬自身价值,但谁知彭义斌下手如此果决,若此时再不出手,那益都府就卖不了好价钱了。

且自从上次**与严实商议合作之后,严实已经从济南出重兵屯住淄州,他的兵马入益都府不需三日。

“张帅,其实我等可奋力一战,大不了兵败后再去投靠严实,如此束手他人,也未免太过窝囊了。”一将反驳道。

“山东最不缺的就是人,严实想拉起一支两万人的步兵营轻而易举,没了益都、临淄二城,严实多半会就我们送给彭义斌,以做双方修睦。”**很清楚自己的份量,也知道严实想要什么:“不必再多说了,这件事就这么办吧,彭义斌欺人太甚,那本帅也不会轻易让他得逞。”

于是乎,**向严实递了投诚函,严实爽快的答应了**出兵,但与此同时严实也向彭义斌派遣了使臣。

时见临朐城外大营中帐。

“说吧,严帅派你来所谓何事?”彭义斌现在还没有和严实撕破脸面,双方还存着一份客套。

“彭帅,严帅派小人来是与彭帅商议益都府之事。”严实使臣拱手笑道。

“怎么?严帅对益都府有兴趣?想让本将退出青州吗?”彭义斌目色微微一沉。

“彭帅莫急,严帅绝无与彭帅争锋之意,我家严帅也时常夸赞彭帅重情重义,想要与彭帅缔结盟友,共同对抗金国三方势力。”世人皆知严实亲蒙,彭义斌向宋,二者共同的敌人自然是金国朝廷。

彭义斌眉头微微一皱:“严帅到底是什么意思?”

“其实严帅根本无意于青州,但**再三请求严帅庇护,严帅无奈之下只能答应,但通过近日观察,严帅知道**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故而心生厌恶。”严实连**的面都没见过,就将其定性为反复无常的小人,可见严实也不是什么忠义之辈。

“所以呢?”彭义斌听到此处生了兴趣,他知道**有可能投靠严实,但严实的这幅态度耐人寻味。

“严帅想与彭帅共治青州,以临淄为线,益都以及益都以东归彭帅,而临淄以及临淄以西归严实,双方泾渭分明,互不干涉如何?”严实暂时不想与彭义斌发生正面冲突,至少要等蒙古大军到来,双方再竭力一战。

“严实凭什么?本帅已经打下了一半青州,为什么要与他共坐此地,你今日且说个所以然,以为本帅怕他严实吗?”彭义斌态度变作强硬,他是山东第一把交椅,稳坐大片土地,比严实强的不止一星半点,他为什么要停严实的话,停了此次战事。

“彭帅莫急,严帅还有追加条件,双方可以慢慢商议,比如说交出**所部任由彭帅处置,亦或者说给彭帅出资粮草,让彭帅放心攻打莱、登、宁海三州,无论如何严帅此次都是秉着交和之心而来的,愿意做出退步,只求与彭帅结盟,护卫山东安宁。”严实先发制人,他知道彭义斌对东平府有所想法,他要先给彭义斌冠上大义之名,尊他为山东盟主,这样一来彭义斌收了好处,也就没有理由对他动手。

“哦!交出**两万兵马是远远不够的,严实能给我军多少粮草,多少军饷?”彭义斌要问清楚严实的价码才好向全绩禀报定夺。

“资以彭帅攻打三州之粮,全军一月军饷,不知这个价是不是有诚意?”严实在派使来之前已经拟定好了同盟协议,只要彭义斌答应,他便公之于众,让世人都知道二人已经结盟,让彭义斌难以反水。

“此事容本将想一想,你且在军中住上两日吧。”

“是,彭帅。”

继,彭义斌连夜向全绩递送了书信,告诉全绩严实请求结盟的条件,全绩闻信后,思虑了一日,最终回了书信。

三日后,再见营中主帐。

“彭帅可思虑妥当了?”严实使臣拱手笑问。

“嗯,严帅之意,本将也细细思考过了,的确有利于双方共治山东,不过本将要全军三月军饷,不知严帅可否同意?”彭义斌得到了全绩的首肯,索性狮子大开口,要好好敲诈严实一笔。

“这……”使臣一时间面色有些难为。

“本帅取青州只是顺手之劳,今将三城拱手送予严帅,严帅也要懂得知恩图报啊。”彭义斌言语中满是威胁。

“彭帅所言甚是,那小人便替严帅答应下来,双方就此结盟,共治山东。”其实说实话彭义斌所要的代价已经远远超出三城带来的价值,但使臣来之前,严实已经放了口风,无论彭义斌提出什么要求都可以答应,只要双方能够结盟,不起刀兵。

“好,那就共治山东。”

七月末,余玠入主益都城,同日,严实派遣**去高家巷镇屯驻,也将消息放给了彭义斌。

彭义斌得信,领两万大军出寿光城,在八月初二夜间围了高家巷镇,等**反应过来时,全军左右无法突围,已经陷入了死路,随即**大声咒骂严实断子绝孙不得好死,以泄心头之愤。

日拂晓,彭义斌生擒**,**乞降,彭义斌即将其押回北海城。

自此宋庭与严实在青州、泰安、兖州、济州划线而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