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扶宋从皇帝住我家开始 > 第十四章 楚州

扶宋从皇帝住我家开始 第十四章 楚州

作者:光棍琉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9 16:29:06 来源:笔趣阁

二月初四,赵昀拔杨石、杨谷为少师,且再领群臣在慈明殿内拜谒杨太后,表达对杨太后的敬重和爱戴,杨太后也很识趣,欣然接受此事,在殿中再言将江山社稷全权托付给赵昀。

初五,全绩领余玠、刘整二人北进建康府。

月中,建康城外。

建康,宋之陪都,东南重镇,仅次于临安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昔年许国被李全所杀,徐曦稷为淮东制置使,但此人与彭义斌有隙,双方经常发生摩擦,朝廷又换刘琸为淮东制置使,刘琸对北军仍有歧视,赵昀怕激起兵变,又换姚翀为使,姚翀也算是个明眼人,一到任便荐举赵善湘为建康知府,此日来接全绩正是赵善湘。

“全帅一路舟车劳顿,请入城歇脚。”赵善湘,字清臣,明州人,濮安懿王五世孙,在位期间广施仁政,深得百姓爱戴。

“赵使君不必客气,请。”

继,全绩与赵善湘同乘一马车,行于长街,全绩见街面上的热闹场景,对赵善湘口出称赞:“赵使君治下民生富庶,真乃国之栋梁啊!”

“全帅谬赞了,建康本就民勤,下官也只是维持常态罢了。”赵善湘摆手笑道。

“赵使君这建康城中有多少兵马?”全绩切入主题。

“步军三千,马军三百。”赵善湘据实以答。

“哦!那你可知建康府吃着五万禁军编制的军饷军粮,这些钱粮去了何处?”全绩再问。

“此事属淮东制置司,建康府衙并未见到钱粮,全帅莫怪,并非下官推脱,只是府衙卷宗,确实没有记录。”赵善湘讪笑道。

“无妨,本将也只是随口一问。”全绩现在只听了赵善湘的一面之词,还不好下结论,打了个马虎:“哦,对了,赵范去了池州,赵葵到任滁州,那在楚州与彭义斌接洽的又是何人?”

“姚制置使就在楚州。”赵善湘不愿多提,毕竟是姚翀荐他为官,他不能恩将仇报。

“嗯,姚制置使亲驻嘛。”全绩心中有些差异,按理来说姚翀不驻建康,也应驻扬州,但现在直接驻扎在楚州,这和当年防李全又有何异?

是夜,全绩与赵善湘一同喝了几杯水酒,谈了一些关于建康府的政务,半夜方归。

余玠、刘整二人也未睡,一直在等全绩。

“全帅,情况如何?”余玠为全绩斟了杯茶水问道。

全绩微微摇头:“问不出所以然,看来想要回这五万编制要去一趟楚州了,如此也好,本将正想去见见彭义斌,摸一摸此人的脾性。”

彭义斌暗降大宋也有两三年了,且名义上彭义斌归属于全绩麾下的忠义军,全绩去视察一下军务也是理所应当。

“全帅三思,彭义斌只是名义上归降,谁知道他心中的实际想法,若是生了危险,后果不堪设想。”刘整力劝道。

“放心,本将是未带兵,但滁州有兵啊,他**仲还能不认我全绩?”全绩朗笑开口,他与赵葵的情谊一般人是难以理解的,那一把弑君剑,剑柄姓全,剑尖姓赵,这一辈子只怕也脱不了干系。

翌日,全绩过真州,三日后抵达滁州,是夜与赵葵会见于清流城府。

“呦,全大指挥使怎么想起来末将这小地方了。”赵葵这般生结交的朋友不多,全绩绝对算是一个铁杆,开口玩笑毫无顾忌。

“嘿!赵大知州何故折煞末将,绩从六品在你这从四品将作监面前怎么抬得起头!”全绩也一改往日严谨的作风,打趣回应。

“哈哈哈,走,先入堂,某可藏了美酒,义夫你就招待一下武仲,反正这雄边军你熟悉的很。”赵葵引全绩入堂,转身对余玠说道。

“是,赵帅。”余玠出身雄边军,赵葵是赏识他的贵人,他对赵葵的敬仰不比全绩少。

之后,赵、全二人入堂落座。

“说吧,这次来江淮有什么公干?”赵葵今日也收到了倒史案消息,心情十分愉悦,当年若不是史弥远打压,赵家兄弟也不必离开京湖,全绩也算给他报了一仇。

“整合禁军,建康府的五万编制收归朝廷。”全绩直言相告。

“嘶!这怕是不好办啊,收了禁军编制,淮东制置司名义下可以调派的人马就少了许多,只怕姚翀不会同意。”赵葵倒吸了一口凉气。

“呵,他愿不愿意还能阻止朝廷旨意,世人都知道淮东靠的是你的强勇、雄边二军,这五万编制的空饷他姚翀吃不起。”全绩对此嗤之以鼻。

“不好说勒,姚翀与刘琸向来是一个鼻孔出气,刘琸虽然被罢免,但还是掌管着楚州三万多兵马。”赵葵常年在淮东,对这里的军事情况十分清楚。

“他哪来的三万多兵马?淮东制置司为什么没有向朝廷上报?”全绩眉头微微一皱。

“此事还要从当年的制置使许国说起,当初许国找某商议对付李全,某对他谏了一策:意在巡查诸州,让某亲自挑选三万精锐收归淮东制置司。但许国不听劝,非要集合淮东所有的兵马,弄了七八万在帐下。许国死后,某从中挑了四万编入自家麾下,又整合了二军,才有了如今的五万六千余雄边劲旅,而剩下的三万多人就被刘琸收编,挂在了建康府禁军的名下。”赵葵与全绩的情况相仿,也是手头握着一股劲旅,这才是他们引以为傲的资本。

“这么说那三万多人都是老弱病残了?”全绩一听便已经明白了大概,淮东的冗兵都在刘琸手中。

“呵呵,也不能那么说,挑上两三千青壮还是不成问题的。”赵葵说的很含蓄。

“那还不是吃闲饭的杂军?留着他们有什么用?听闻兄长在池州屯田,要不把他们派到那里如何?”全绩动了心思,这些人给赵范正合适。

“那他肯定是开心的紧,不过如此一来淮东制置司不是无兵可用?”赵葵若有所指的说道。

“不是还有彭义斌吗?此人如何?”全绩不做回应,另开一话。

“是个忠义之人,也是真心想归附朝廷,要不然姚翀和刘琸那般打压,他岂会忍气吞声,若是当年的李全,早就宰了这二人了。”赵葵言语间有些失望。

“如此说来,彭义斌就另有他用了,你的五万人马还怕壮大不了淮东制置司?”全绩此刻心中还不能下判断,还是想见到彭义斌之后再做决定。

赵葵听到此处精神为之一振,全绩这句话就是变相的要推荐他做淮东制置使:“有些为时过早了吧?”

“不早了,南仲与绩还有子由兄都是沂王府的潜邸,某都成了殿前司指挥使,你二人不眼热吗?”全绩知道只有把赵葵摆在江淮帅臣的位置上才能保证山东不乱。

“那葵就却之不恭了。”赵葵也不自谦,这个位置没有人比他更合适……

话转楚州城。

当年彭义斌攻下大名府之后,势力达到了鼎盛,麾下有几十万将士,但彭义斌在如此档口做了一个决定,放弃了河北的地盘,回到山东地界,接手李全遗留的诸州,如今稳定控制着海、邳、徐、莒、密、安泰、兖、滕、济九州,辐射莱、登、宁海、维、益都五州,是如今山东第一大势力,手下常备兵马有十二万,将领百余人。

此日山阳城外大营,彭义斌会见宋将刘琸。

“刘将军今日来营有何吩咐?”彭义斌绝对算是忠义人中积极分子,本来他自己掌控着这么多地盘,可以随意在各州驻扎,不必看南军的脸色,但彭义斌感念皇帝招安之恩,一直以宋将自诩,对淮东制置司的命令也多做响应。

“彭使君,本将此次前来是有一事相求,近日制置司军马少粮,想要向彭使君暂借一些,请彭使君慷慨解囊。”刘琸满脸高傲,根本不像是求人态度,也算是抓住了彭义斌的心理,一而再的提出过分要求。

“这……”彭义斌闻言心中满是怒火,自己现在属于忠义军编制,按理来说应该是朝廷给予粮草,而现在倒行逆施,让他十分难做。

本来给刘琸不算什么,彭义斌麾下有的是粮食,但是这名义上就十分难听,他很难向部下解释这件事,本来他的部下大多数都是草芥出身,性急如火,急公好义,弄不好会有人忍不住想要帮他出头,届时双方在发生摩擦,彭义斌夹在其中也十分无奈。

一方面朝廷的确在迁就彭义斌,多次为他换帅,但另一方面朝廷赐赐所托非人,南北军的矛盾越来越激烈。

“怎么,彭将军不愿?想要违抗朝廷旨意?”刘琸一副小人得志的表情,心叹他还没见过如此软弱的外帅,不好好拿捏一番,这九州的银钱都让他拿去可不行。

“也罢,刘将军明日来营取粮便是。”彭义斌绝对是个有谋略有热血的将领,要不然他也不会出奇兵袭河北,此番迁就是他不想让事情走到深渊地步,但很明显他的忍耐已经快要达到极限,整整三年,三个制置使,没有一个好东西,这大宋朝廷是怎么了。

“好,那本将就告辞。”刘琸大摇大摆的走出军帐。

“不送!”彭义斌冷眼望着刘琸的背影。

值此刻,内帐中走出十数位将领,但刘琸到来之前,他们便是来抗议南军凌辱北军的行为,如今再加上这件事更是火上浇油。

“彭帅,刘琸这小儿也欺人太甚,这楚州是待不下去,不如我等反了宋庭,宰了姚翀、刘琸回河北,过那逍遥日子。”开口者为孙庆,是彭义斌麾下的军师,在乡里读过几年文章,为人懦弱好财,不敢正面与南军将领发生冲突,只在背后教唆坏事。

“孙庆!你若再敢如此话语,小心本帅军法从事,我等既归朝廷,自当恪尽职守,霍乱军心之言就不要再说了。”彭义斌大声呵斥道。

“可是……彭帅,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要不我们不驻军楚州也行啊,去充州,去徐州,也不用看他人的脸色,若是当年的李全,他刘琸敢这样说话,敢这样要求吗?大家说是不是?”孙庆激起众人的火气,帐中变得纷乱异常。

“好了!都不要吵了,本帅不是李全,我等也都是汉人,仁义礼仪不说学过,就听那故事也该知道一二吧,本帅起兵这么多年何曾亏待过兄弟们,但兄弟们也应该知道本帅的志向啊!”彭义斌平生最敬佩的人就是辛弃疾,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如此人物大概才能被称作圣贤吧。

帐中诸将默言,的确他们也是因为彭义斌这幅忠肝义胆才会至死相随。

“诸位兄弟放心,朝廷出了倒史案,风气会大有改变,日后还政于清明,我等也会受到应有的奖赏,且再等等吧。”再忠义的人也架不住左右劝言,但彭义斌一坚持就是三年,但他绝对再等不了三年了,朝廷总是要给一个说法的。

一刻左右,一甲士入帐:“彭帅,营外来了四人,说是彭帅的旧友,要面见彭帅。”

“什么人啊?”彭义斌颇为心烦的问题。

“他们没有报出身份,其中一人说最好彭帅亲自出迎。”

“哦!有意思,来的可是淮东制置使姚翀否?”彭义斌眉目间起了兴趣,随即起身道:“好,本帅就去迎上一迎,看是哪里来的狂妄之徒!”

继,彭义斌与孙庆一众去了营门处,彭义斌一眼便认出了滁州知州赵葵,立即拱手笑道:“赵帅今日怎有闲情雅兴来本将的大营?”

“陪人来游玩楚州,到了彭将军帐外,过来拜会一番。”赵葵同回一礼,以平等身份待之,同时引荐出身旁的全绩。

“这位是?”彭义斌拱手看向全绩。

“闲游之人不提姓名,方才某听营中有喊杀训练之声,不知可否引某去校场一观。”全绩卖了一个关子,此时说出身份许多东西就看不到了。

彭义斌看了一眼赵葵,赵葵一副平静态度,似乎没看见彭义斌的眼色,彭义斌无奈一笑,思虑了片刻道:“是江淮地区最强的劲旅莫过于赵帅麾下的雄边军,本将的这些忠义军甲士上不了台面。”

“有时候自谦会惹人厌烦,且在前引路吧。”全绩口气有指挥之意。

孙庆此刻按耐不住了:“你到底是什么人,竟敢如此和彭帅说话,军营重地,不是你想进就能进的。”

“无妨无妨,先生请进,本将陪先生同行。”彭义斌看全绩这幅架势应该是一位官员,而且官职不小,与他一看也无妨。

半刻后,一众人到了营中校场,场上有近千位甲士在训练长枪,喊杀震天,枪出有力。

“此番景象着实不错,北境忠义军现有多少人?”全绩笑问道。

“先生也是官场出身,此乃军中机密,难以向外人诉说,先生见谅。”彭义斌回的有理有节,看没有问题,问就大可不必了。

“嗯。”

全绩满意点点头,绕营而行,走了半个多时辰,其间众人无话,彭义斌也不发问,任由全绩观看。

“某看这营中军帐应该有两万甲士,不知猜的可对?”全绩转头看向彭义斌。

“两万一千余人。”驻军将来是公开数字,这没有什么好隐瞒的。

“营中还是有不少白发客呀。”全绩走一圈,各处问题已经了然于胸。

“都是出生入死的兄弟,怎可因年迈而舍弃?”彭义斌果决摇头。

“战场非是安乐所,这些人只会拉低战力,平白送了性命,彭帅难道看不出来吗?”

彭义斌默言,孙庆紧跟着反驳:“你到底想要说什么,忠义军之事不必外人插嘴,莫要多管闲事。”

全绩直接忽略了孙庆,继续说道:“彭帅没想过将他们安置屯田,这样一来既能保证军旅战力,又能这些人老有所依,不必再冒着性命危险上战场厮杀。”

“先生所言在理,本将会考虑的。”彭义斌其实早就有这方面的想法,只是这些老兵油子都不想离开军营,没有朝廷的命令,他也不好驱逐之。

又过了两刻左右,众人返回了中军大帐,彭义斌邀四人落座饮茶。

“彭帅手握如此雄兵,就没有想过自立,南北军矛盾自古有之,不如离了楚州,另开朝廷,以王侯自称,岂不痛快?”

“噗!”

全绩语出惊人,刘整一口茶水直接喷在了地上,在场众人也纷纷看向全绩。

彭义斌则是一副淡然态度:“某是宋人,也是宋将,三年前是,今日亦如是,以后也是。”

彭义斌这句话打消了孙庆一众人的念头,他做不了李全的两面三刀,亦知道什么叫做廉耻。

“好,彭帅此言某爱听,方才某看淮东制置司的人离营,不知他来所谓何事?”全绩通过一系列的试探也算认清了彭义斌的性恪,知道他是一个可交之人,接下来就要为北军解决问题了。

“并无大事,是日常巡营罢了。”彭义斌不愿讲丑事公之于众。

但孙庆却快人一嘴:“那是彭帅大义,刘琸是来要军粮的,而且不只是第一次了!”

“什么?淮东制置司向尔等要粮!”全绩怒拍座椅,心中难耐火气,朝廷每年不仅会给淮东制置司五万禁军粮草军饷,而且还要给楚州防御使彭义斌三万编制的军粮军饷,听孙庆的口气,姚翀不仅把这些粮草军饷全部独吞了,而且还要向北军要粮,此番无耻骇人听闻。

“孙庆退下。”彭义斌喝退了手下将领,继而对全绩说道:“先生莫怪,手下之人口直心快,得罪之处多请见谅。”

“某且问你,此事是否属实?”全绩此刻的气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种油然而生的威压感直逼彭义斌。

彭义斌微微点头:“的确如此,不过北军掌控十州,财政自理,向朝廷输运些军粮也不是什么难事。”

“你就这般一次次纵容给粮!为何不上报朝廷!”全绩一副质问的口气。

“没有门路啊,归根到底我等也受淮东制置司所辖,且又是北降军,奏本根本送不到朝廷。”彭义斌无奈摇头道。

“谁说你们是淮东制置司所辖,你们是隶属于湖州忠义军,现在的殿前司禁军,大小事物应该向殿前司指挥使禀报,这些事都没有人告诉过你们吗?”全绩越说声音越冷,目色越沉。

“从来没有人说过,从一开始徐曦稷到任就说北军是淮东制置司麾下兵马。”彭义斌说到此处也裹着一份急火,这群家伙欺上瞒下,欺人太甚!

“好,好一个淮东制置司!”

全绩哼笑开口,余玠、刘整二人明白全帅是真的生气了。

“呼!”而后全绩长舒了一口气,起身对彭义斌说道:“彭义斌听令!”

彭义斌一愣,一时不知所措,看向赵葵,赵葵则微微点头,示意彭义斌听来人之令。

彭义斌当即单膝跪地,抱拳拱手:“末将在!”

“至今日起,北境十州忠义军重归殿前司,凡大小事务皆向本帅禀报,本帅也会为你们出这口恶气。”全绩单手扶起彭义斌。

彭义斌面色略显激动:“您是全帅?”

彭义斌也是第一次见全绩,当然他已经听过许多关于全绩的事情,对其的所作所为十分钦佩。

“某正是殿前司指挥使全冶功。”全绩郑重点头道。

“末将拜见全帅。”彭义斌即领众将向全绩行礼。

“好了,都起来吧,尔等拳拳为国之心本帅早已知晓,今史相离任,朝廷清理奸佞,还政清明,本帅来迟了。”全绩面色略显愧疚,他这几年马不停蹄,却也是真的忘了楚州还有如此忠义之军。

彭义斌双目含泪,心中委屈瞬时爆发,夹杂着喜悦的庆幸:“不迟,全帅来的不迟,末将一直在等今日,自今日起忠义军愿随全帅驱使,鞍前马后绝无怨言。”

“好!本帅相信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