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扶宋从皇帝住我家开始 > 第十章 柿子挑软的捏

扶宋从皇帝住我家开始 第十章 柿子挑软的捏

作者:光棍琉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9 16:29:06 来源:笔趣阁

梁成大此刻骑虎难下,赵与芮身份摆在那里,根本不需要给他一点颜面。

“荣王,下官也只是秉公处事,这妖僧四处散播谣言,让朝廷蒙羞,下官职责所在,不得不管。”梁成大再陪笑脸道。

“本王若没记错的话,你今岁新拔权刑部侍郎,还负责当街抓人?”

梁成大的本职官为宗正少卿,为从五品,而大宋的刑部职权并不大,案件处置多归大理寺,而高阶官员由中书门下监管,刑部就变成了两不粘,是个闲散衙门,而史弥远提梁成大,只是想把他的本职官往上调一调,好以后担任重职。

赵与芮抓住的就是这点嫌隙,梁成大能调动京畿衙门的人全靠史弥远的命令,但这个命令是摆不上台面的,至少与赵二郎这个正一品的亲王说不着。

“荣王殿下要包庇这妖僧?”梁成大无法回答,只能绕开话题反问赵与芮。

“啪!”

赵与芮反手一巴掌抽在了梁成大的脸上,声音格外响亮,引得茶楼上下注目,一个五十岁的半百权臣被一个刚刚弱冠的少年亲王掌掴当堂,这可真是拉不下脸面。

“荣王这一巴掌下官受了,也不敢有丝毫怨言,那这妖僧下官就带走了。”梁成大心中火冒三丈,但表面上仍做平静。

“啪!”

赵与芮不言,又对梁成大左脸来了一巴掌,后方衙卒无一人敢抬头。

“梁谦之你也老大不小了,不懂得官场规矩吗?谁允许你和本王当堂叫板了!本王平素不愿管政事,不代表本王管不了,你可明白?”赵与芮是整个大宋官场的超凡人,跳脱六省外,不在三司中,说句难听话赵与芮就算当堂劈了梁成大,赵官家也只会说几句不痛不痒的责怪,而史弥远连说话的资格都没有。

梁成大一时间默言,即便现在朝廷是史弥远的一言堂,即便他是史弥远的亲信,但这大宋天下他姓赵啊,而且是唯一一位在世亲王,梁成大再怎么努力也改变不了出身的差距。

“你以为本王是真德秀、魏了翁、杨长孺、徐瑄、胡梦昱吗?本王躺在砧板上,你怕是拿不起刀啊,要不你现在回去也写上一份污蔑本王的奏章承予官家,看看自己有几个脑袋?”

赵与芮说话间摆了摆手,主家立即会意抬来一把太师椅,供赵与芮安坐。

“荣王殿下恕罪,下官一时言语糊涂。”梁成大也被赵二郎几句话骂醒了,他自傲的资本在赵二郎面前不值一提,姿态也越发恭敬。

“哈哈哈,这才像个样子嘛,梁侍郎不愧是多年混迹朝堂之人,察言观色的本事本王望尘莫及呀。”赵与芮靠坐在太师椅上,持玉扇击打木扶手,然后说道:“梁侍郎回吧,本王近日来喜欢上了礼佛,与这和尚有些眼缘,想要帮他一把,梁侍郎没意见吧?”

“不敢,下官这就告辞了。”梁成大弓腰快步退向茶楼门口。

“哦!对了,还有一件事要提醒一下梁侍郎,越权的事以后就别做了,不该说的话以后也少说,老相公现在都在为自己找坟地了,你可明白?”

整个临安府敢说这话只有赵二郎,他又不涉政事,加上身份超然,说的也都是实话,史弥远都在谋划身后事,梁成大还能蹦达几年?

梁成大闻言走了个踉跄:“荣王教训的是,下官日后必定收敛脾气,修身养性。”……

翌日,全绩去了崔尚书府,面见老帅。

崔与之见全绩也是十分高兴,邀他同坐饮茶:“冶功,今日到府有何要事?”

“崔帅,绩今日是来与您对接案件的。”

全绩现在不仅是枢密院副承旨,更是浙东提点刑狱,对除京畿以外的浙东诸州府都有刑狱之责,诉讼之权。

“嗯?冶功找错人了吧,老夫手下可没有什么案件,即便有,也应该移交京畿刑狱司,而非浙东提刑啊。”崔与之一时间有些恍惚,他的尚书职责不涉案件。

“没找错,就是在崔帅手下,崔帅可记得当年湖州之变后绩屯驻州府,朝廷送来的粮草有短缺,官家震怒,派崔帅详查此事吗?”全绩慢悠悠的说道。

“嘶!冶功说的是这件事啊!”崔与之至今对此事记忆犹新,当时史弥远领群臣辞官,差点让赵官家下不来台,最后案件本身也就不了了之了。

“正是,这件事发生在湖州归浙东提点刑狱,且在朝又无卷宗,所有的证据都在崔帅这里,绩该没有找错门路吧。”全绩庆幸这件事当初就在崔与之手中打住了,如果将其移交给京畿刑狱司或大理寺,只怕证据大多数都已经被销毁了,现在想查也无处可寻。

“没有,一应卷宗老夫都妥善保管着,冶功既然想用,拿去便可。”崔与之说到此处神色微微激动,似乎很希望促成这件事。

“崔帅,当年贪墨忠义军军粮最多的是何人?”

“宗正少卿梁成大、右谏议大夫李知孝、将作少监赵汝述三人。怎么?冶功想动这三人?”崔与之再问。

“这要看证据是否确凿?若这三人真贪污了大量银钱,京畿衙门请不动,绩却要请来问问。”全绩微微点头道。

“人道是四木三凶,冶功可知这几人身后立的是谁?”崔与之冷言发问,语气中有无尽的埋怨。

“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崔帅也不必说,绩自有考量。”全绩这次回京要动的人有很多,想动主干,就要先剪旁枝。

“好,老夫可以明确告诉你,证据确凿无疑,这都是老夫花费了大量心血收集的东西,不参半点虚言,也不加任何污蔑。”崔与之想听的就是这句话,全绩有这份心,那就不怕史弥远再做一次全体请辞了,世间事有一无二,若真是再逼一次赵官家,只怕任何人都不好轻易收场。

“口说无凭,崔帅先移交卷宗吧。”

“好说,冶功随我来。”

同日傍晚,丞相府。

梁成大与李知孝二人入堂拜谒史弥远,一入堂梁成大便向史弥远诉苦。

“史相,师范和尚的事没法做了,荣王临门插了一脚,要保师范和尚,临安府的流言怕是止不住了,估计现在已经飞到了官家的耳中。”

“荣王从来不管闲事,这次的举动为何会如此反常?难不成有人在背后挑拨?”李知孝有意无意的把矛头引向全绩,当然这番话也是说给史弥远听的。

“荣王要保,说明官家已经知道了,此事也就没有必要了,停了吧,以后也再别为难那小和尚,若那小和尚真出了事,反倒是说不清了。”史弥远今日心情不错小酌了两杯,说话声音都比平常高了许多。

“史相,全绩蛊惑手下将领不让他们去地方任职,这七万大军是针插不进油泼不透,根本没有地方安排其他人手,长此以往,只怕在京畿养成一股骄兵。”李知孝与全绩其实没有什么私人恩怨,他对全绩是畏惧,是害怕,这就是世人常说的坏事做多了,害怕半夜鬼敲门,处处对人都生了提防。

“官家不开口,全绩的这七万人谁也动不了,接下来各方要小心谨慎些,尽量收敛自己的言行,莫要让人抓了把柄。”史弥远还是那副不管不问的态度。

“史相真当要放任其长久?”梁成大再问。

“那你说该怎么办?全绩是什么人你不清楚吗?他杀得了赵竑,杀得了李全,这天下还有谁他不敢杀吗?现在谁敢再逼一句官家?你有几个脑袋?”史弥远现在的态度是越发消极了,不知是真受了师范小和尚的影响,对亲人故友生了愧意,还是年龄大了,胆子小了。

“早知道当初就不应该让全绩在京畿驻兵。”李知孝说了一句马后炮,史弥远也全当没有听见。

半个时辰后,二人也抱怨够了,相继离开了丞相府。

值此刻,内堂中才走出一人,正是同知枢密院事袁韶。

“彦淳,你认为孝章说的可有理?”史弥远方才便是和袁韶在饮酒,袁韶这人深精说话的艺术,借着同乡之谊谈些风花雪月,深得史弥远之心。

“不无道理,荣王是个没有野心的人,他的确不喜欢政事,强行参与必定后方有黑手,官家日理万机对这种事肯定是不屑,那就只剩下与荣王自**好的全绩了。”袁韶抚须说道。

“他煞费苦心做这事有什么益处吗?即便是让官家知道,老夫只要说已经选好了墓地,与阿育王寺毫无瓜葛,即便官家不信,也不能拿老夫如何。”史弥远早就想好了退路,这也是他稳坐船头的原因。

“嗯,不过这种人还是提防一下为妙,有兵权,有心机,下手又狠,不容小视啊。”……

………………………………

电来了,补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