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扶宋从皇帝住我家开始 > 第十八章 秋苗

扶宋从皇帝住我家开始 第十八章 秋苗

作者:光棍琉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9 16:29:06 来源:笔趣阁

七日后,西门里公祠。

今日小楼热闹,乡书手、七位保长、甲头齐聚。

“五郎啊,溪桥修的如何了?”全福与全绩相邻而坐,随口攀谈。

“昨日已经修完了。”全绩今日晌午才起身,精神颇佳。

“五郎为乡里做了一件善事啊。”全福恭维了一句。

“力所能及,当做尽心。”全绩摆手自谦。

“都停了!”全有德高声制止众人,从怀中取出一文书:“今年的秋苗下来了,除了正税之外,还有诸多杂税,尔等看要如何征收?”

高宗南渡以来两浙的赋税居天下之首,绍兴府又是陪都,其间税务更是冗杂,总制、月桩、版帐、耗米、折帛、和预买、科配、和籴没有一样落下的。

“二哥,要不还是老规矩,甲头催税,保长随行。”徐林想得那折帛的好处,但收税是最得罪人的活计,总要有一个背骂名的,全绩这甲头正合适。

“不妥,全五才当了几日甲头,他又没收过秋苗,怎会懂其中的规矩?若诸位要用旧法子的话,也该学一学当初徐七刚任甲头的方法:保长催税,甲头随行。”全福说了一句公道话,当然也有攀附全有德的意愿。

“十六说的对,本就应该这么做。”全氏另外两位保长也相继表态。

“好,那就这么决定吧,十日之内务必妥当,以免县中追责,落了损失。”全有德没有再询问徐林四人,直接做了决定,全绩修桥好不容易攒了点名声,全有德不能让五郎的美名坏在这秋苗上。

午后,全福领着全绩四人从村南开始收秋税,一路上全福也将秋苗的税种说予全绩,全绩听的十分仔细,时而还要反问几句。

“五郎啊,秋苗听上去繁琐,实际交起来就简单了,全当是一种税赋。”全福推开自家院门,向房中喊了一声,一妇人提着一贯钱出门交给全绩。

全绩接钱点头,他大致也听明白了,收秋苗不是看朝廷要什么,而是看百姓有什么,秉持的原则就是向上有个交代,向下饿不死人,中间人靠折帛差价捞些油水。

继,五人又去了邻院,这打头几家都是殷实户,交的全是铜钱,但再往后走就五花八门了,谷物、竹编、粗帛、活禽皆可为税。

半个时辰后,全福站在土矮墙前皱眉道:“五郎啊,这几家都是破落户,待会入门不多强求,有则取,无则某来补。”

“好。十六叔做主便可。”全绩对全福的慷慨心生不屑,他所说的补秋苗可不是自掏钱财,而是减少一份得利去凑补,说来说去还是他所辖户民的税财。

傍晚时分,全福一保户民的秋苗全部收完,全绩四人将这些财物送到全福家中,一一做了清点,而后离去。

这些财物从现在起归全福所有,无论他想什么办法,只要在十天后凑足给县府交纳的秋苗钱便可。

天暗,全绩返家,全有德坐在树下竹椅处,高喊刘翠为全绩准备饭食。

“五郎,今日可还顺利?”全有德现在看五子是越看越喜爱,有公心,知上进,与人善,能吃苦这都是全绩近期来展现的品格。

“嗯,村南三十余户都交了秋苗,诸多财物也运到了十六叔家中。”全绩落坐木桌,心情颇为惆怅,虽说全福答应给破落户补秋苗,但却没有轻饶贫贱人,欺的老汉双泪纵,骂的青壮双膝跪,别人交的是钱物,他们舍得是颜面,全绩不爱看,但有人好这口。

“五郎,怎不高兴?”刘翠端着热腾腾的面食走至桌前,一眼便看出了儿子心情不佳,关切询问道。

“许是伐木架桥累的,缓两天便好了,母亲不必担心。”全绩边吃边说道。

“那五郎哪天去山阴城?”刘翠坐在全绩身旁小声询问,她现在更挂念全秀春。

“母亲要不和绩一起去吧。”全绩提议一起去看三姐。

“我就不去了,你去的时候一定要对陈实说清楚,我家还等着他来提亲呢。”其实刘翠只希望女儿过得幸福开心,这句话完全是帮好颜面的全有德所说。

“母亲放心,等绩去了山阴城定教一教陈三规矩。”全绩顺着刘翠的话语,也给全有德抚个心宽。

“今岁的事多着呢,还有刘茹的婚事,刘茹比五郎还小一岁呐。”刘翠婉转提醒全绩也该考虑自己的人生大事了。

“嗯,绩速去速回便是。”全绩装作未懂,放下碗筷说了句:吃饱了。

“唉,你什么时候才能懂事啊?”刘翠戳了戳全绩额头,拿着碗筷又回了厨房刷洗。

全绩并未反驳,起身为全有德斟茶,自己也端了一碗:“父亲,这税中利钱是乡司定的,还是?”

“州县府定的,乡司哪有立税目的本事?”全有德说的轻松,天下都是这般收秋苗的。

“哦!”全绩只作点头,未发高谈阔论,一个饼养一个国家和半个饼养一个国家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有些问题原本就存在,只是半个饼的时候更明显罢了:“父亲早些休息,绩去找大郎聊聊,学一学文章。”

“嗯,绩哥儿你说大郎有状元之姿吗?”全有德心血来潮笑问道。

“中个进士应该不成问题吧。”全绩信口胡诌,反正以后所有的状元都是赵大的门生。

“哈哈,那就好,不枉费为父供读他多年。”全有德说话间起身回房。

全绩则径直去了后院书房,房中有灯光,赵氏兄弟同坐一案,赵与莒持笔认真抄写着所借的书籍,而赵与芮的手中笔在纸上画着符,头部时高时低,已经困倦难耐。

“大郎。”全绩轻叩房门。

“五哥请进。”赵与莒目中藏喜,自全绩当了甲头后白日多是忙碌,但夜间总会来书房小坐片刻,和赵与莒谈些知心话:“五哥,今日怎回来的这么晚?”

“去收秋苗了,弄了三五车竹编、粗帛,还有一车谷粮,可把人累坏了。”全绩将自己的亲身经历一一告诉未来的赵官家,让赵官家对民生疾苦有更深刻的认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