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扶宋从皇帝住我家开始 > 第六十四章 四明人物史子由

翌日,史弥远入宫与赵昀密谈于内殿。

“来人,给史相赐坐,史相可用过早饭?”赵昀坐在高台,用精致汤勺喝着菜羹。

“老臣用过了,官家不必客气。”

史弥远正襟危坐于椅,然后殿中陷入静默,史弥远有意无意的看了高台数眼,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赵昀将史弥远的举动尽收眼底,也不问史弥远到底有何事,只顾着夹菜吃饭。

许久,赵昀饭罢,史弥远才起身进言:“官家,老臣有一事请奏。”

“讲!”赵昀正视史弥远,表现的颇有兴趣。

“官家,老臣该死,昨日蒙古使臣并非离去,而是去了老臣府上。”史弥远表明罪责,占个先机。

“无妨,你我君臣一体,蒙古使臣去寻大宋相公言事,并无不妥。”赵昀已经习惯了史弥远强势临朝,也学会了忍让,今日因,来日百倍果,只要史弥远这把老骨头能承受即可。

“官家恩宠,老臣感激不尽。”史弥远语气略带哽咽。

“嗯,史相自朕临位以来,主持朝政,功劳卓着,朕会一直支持史相,咱们君臣的道还长着呢。”赵昀现在也是人精,先表明自己对史弥远的大力支持,看史弥远如何能说出反驳自己主张的话语。

“老臣知道,老臣也一直感念天恩,正因为如此,老臣才不敢碌碌无为,每日殷勤,替官家分忧,有时也会有一两句措辞不当的激烈话语,也望官家海涵。”史弥远打太极的功夫的确不错,两句高调又把盛情推了出去,然后说道:“今日老臣就要说几句大不敬的话,官家,自我朝南渡以来,虽然国运向好,民生富庶,但强敌在侧如豺狼一般虎视眈眈,尤其是金人,驱蛮兵占我大宋河山,屠戮我大宋臣民,犯下了滔天恶行,与我大宋是势不两立的死敌,而今官家为何要违背祖训与之结盟,难道官家忘了旧日之耻了吗?”

“哼!朕何曾敢忘先辈教导,失土之辱,但今时不同往日,种种利弊朕与史相早已说明过了,史相为何见了一趟蒙古使臣会有这么大的改变?”赵昀就知道在史弥远这儿会出幺蛾子,这老相公越活越胆小,处处谨小慎微,提和就是满眼欢喜,提战就是处处忧闭,到底是谁想守着这半壁江山,不思进取呢?

“官家,北国之失就是前车之鉴,万不能再相信豺狼啊!”

“那蒙古人是什么?任劳任怨的骡子,勤勤恳恳的老牛,任人宰割的鸡鸭?史相为何还看不清今日局势,蒙古人才是最大的祸害,任由其发展,宋朝危矣啊!请史相莫要如此短目。”赵昀不明白到底要给史弥远解释多少次他才会明白,如此聪明的一个人为何想不通当今的局势呢?

“官家只知从大局着手,却不看看大宋内部是什么模样?官家知道每年这些将士要吃多少军粮,要拿多少军响?官家知道上下官员小吏一年的俸禄有多少消耗吗?说句难听的话,大宋国库只是华表在外,真正有多少能用于战事?经得起几次大战?”不当家不知当家苦,柴米油盐贵,鸡毛蒜皮的事情更糟心,国家也是如此,史弥远从细微入手,知道大宋打不起大仗,热血不能拿来当饭吃,冗兵冗费,各地贪腐,中饱私囊,无节制的印发纸币,这些问题不解决,大宋只不过是一个打肿脸的胖子而已。

“史相!朕现在有十万兵马在西凉,你现在给朕说这个是什么意思,让朕撤兵吗?”

赵昀真想说一句:你这宰相是怎么当的,既然有这么多的问题,为什么不想办法解决,每日就等着和皇帝勾心斗角,哪有一点贤臣大国心。

但赵昀说不出口,一方面他受制于史弥远,另一方面大宋的这些问题是长年累月堆积下来的,不能全怪史弥远一人。

不过既为相,主一国之内政,就应该担起这份责任,故而赵昀大声呵斥的质问。

“不错,官家应该撤兵,或者说从一开始官家就不该派兵去西夏,西夏本来就是死局,没有人可以改变这个态势,即便这一次宋甲帮西夏人守住了,蒙古人还会卷土重来,西夏照样会灭国!”史弥远话说到这个份上也生了三分强硬。

“守得住第一次就守得住第二次,蒙古人也是人,他一个百万人的部落为何能打败朕万万民的大国?朕想不通,就要试一试。”

“官家何故小孩脾性?老臣……”

“史相不必多言,朕支持你这么多次,你支持朕一次,不行吗?

好了!朕乏了,退下吧。”赵昀连连摆手说道。

史弥远只得做摇头叹息:“唉!官家好自为之,老臣告退。”

同月,朝廷的运粮命又发到了京湖制置司,而制置使同样也收到了史弥远的书信,信只二字:拖粮。

继,史嵩之第三次收到全绩的催粮函,终于也是坐不住了,亲赴制置司询问此事。

但制置司一众官吏皆做推脱,史嵩之大怒,直接去寻制置使理论,而后制置使邀史嵩之密议,席间拿出史弥远的书信让史嵩之一观。

“唉!子由,不是本官办事不力啊,有些事本官也是无能为力,朝廷在催,全绩也在催,今日你又来催,现在你总该明白原因了吧。”制置使饮了一口茶水慢悠悠的说道。

“制置使,你是朝廷的官员,还是史家的官员?”放眼整个京湖,也只有史嵩之敢和制置使如此说话。

“子由,你难道没有收到史相的书信吗?史相对你可是寄予了厚望啊。”制置使强忍心中怒火,不敢得罪这位祖宗。

“收到了,但我史子由先收到的是朝廷的命令,旨意只有一个那就是即发粮草于应理,援全帅以抗蒙古。”史嵩之表面上十分强硬,但心中却是做了艰难决定,他也是第一次辜负叔父的期许,站在叔父的对立面。

“史子由你就不怕史相心寒吗?”

“怕,但我更怕大宋的十万健儿死在那荒凉的北漠,若真是如此,我史子由就是大宋的罪人,千古的罪人!请制置使速速发粮,下官愿亲自督粮去邓州!”

“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