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扶宋从皇帝住我家开始 > 第五十四章 一片丹心

扶宋从皇帝住我家开始 第五十四章 一片丹心

作者:光棍琉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9 16:29:06 来源:笔趣阁

翌日,赵昀为安抚史弥远,将其加为太师、右丞相兼枢密使,进封魏国公。

但这些虚衔并不能使其满足,史弥远即驱手下三凶谤毁一众为济王鸣冤的谏臣,短短半月时间,赵昀无奈之下只得将真德秀、魏了翁、胡梦昱、洪咨夔等直谏之士流放地方。

不过就算如此,赵昀也坚持让崔与之力查扣粮贪没案,不少四明官吏也被扯出了水面,一时间朝堂气氛变的紧张起来。

话回恩州。

时彭义斌联合武仙共抗蒙古,武仙杀史天倪,占真定城,彭义斌领兵去援武仙,顺势占领刑、洺等州,声势空前浩大,人数达数十万众。

此日,武城县府,彭义斌邀一众文武议事。

“列位,今河北之地已平,各军人马充足,接下来该如何行事?”彭义斌今晨刚收到宋庭封赏,便想问一问众部的想法。

“军帅,今我等定河北,虽众将功不可没,但亦有蒙古西征,偷其空虚之嫌,倘若继续北进,只怕蒙古人大举来攻,不利军事。”

“军帅,却有此理。”

“军帅不宜冒进。”

众军将知道自己的斤两,也清楚这数十万大军的成分,打个河北都靠义军降城,更别说去打上京了。

“那尔等是何意?”彭义斌再问。

“不如去打东平府?严实虽有大军,但无后援,围而断粮,便可轻取。”有将认为东平府在大名府之侧,皆举亦有回防之意,河北的便宜占够了,回山东稳固为上将。

“这怎么行?我等攻河北不易,如此放弃大片土地岂不可惜?且严实实力不弱,若我军落败,如何收场?”又一将提出反驳。

“那就回兖、青,领统李全的旧地,尔等以为如何?”彭义斌引话入正题。

众将面色表现诧异,彭帅想来有宋人志向,不愿与宋庭哄抢地盘,今日这是怎么了?

“尔等这般看我做甚?本将今日已是兖州知州,淮东第五正将,忠义军副帅,奉朝廷之命收复失土,有何不可?”彭义斌亮明身份,向宋之志决绝。

“恭喜军帅,贺喜军帅。”跟随彭义斌的老人都知道彭义斌多次向宋庭上书诛杀逆贼李全,而今宋庭作出了回应,杀李全,让彭义斌回兖、青,也算了了彭义斌的一份心愿。

“嗯,官家既已下令,尔等以后要收敛脾气,以免让南军轻看。”

“是,军帅。”

话转临安,崔与之彻查军粮贪腐已近尾声,一众官员全部被拉出水面,从浙东制置司到中书门下皆有涉案官员,其中多为史弥远的亲信。

时见丞相府大堂,史弥远的亲信齐聚。

“相公,这崔与之如铁石一块,不通人情,做势要将我等连根拔起,现在该如何处置?”

开口者为薛极,字会之,常州武进人氏,蒙荫出任,初为上元主簿,后中词科,通判温州、知广德军,嘉定元年召归朝,任大理正,累迁吏部尚书,嘉定十五年,赐同进士出身,拜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至今岁升宰辅,为知枢密院事兼参政知事、观文殿大学士兼浙东安抚使。

“你很好意思说,你也一把年纪,又是当朝宰辅,就不知让老夫省省心?非要被别人流放新恩,才做甘心?”史弥远一脸厌恶的说道,人道是越老越自知,薛极却不知自爱,背着顶级荣华富贵,还想去贪没那鸡毛蒜皮的小钱,真是有失执宰身份。

“老相公,事已至此,该做的不该做的都已经做了,总要想个办法处置一下吧,官家是我等扶上位的,总要给老相公三分薄面吧。”

在场的只有赵汝述敢这么说,毕竟他是赵光义的八世孙,当朝的皇亲国戚,累迁将作少监,权侍立修注官。

“容老夫想想。”史弥远长叹一口气闭目沉思,不过问了许久,又道:“辞官,都辞官,老夫也累了,以后让官家自己处理朝政吧。”

“老相公这万般不可啊!”几人同时上前拱手,急切劝谏,唯郑清之与余天赐低头默言,这一切都收回史弥远眼底。

“德源、纯父,尔等以为如何?”

余天赐无奈出列道:“可解一时之危,但这难免将官家逼迫过度,只怕为日后埋下祸根。”

当朝丞相、宰执领一众大臣辞官,赵官家万般是不会同意,史弥远这招棋自绝圣心啊。

“不如再等等?就让崔与之将奏章送入宫中,官家见了也要权衡一下,比相公主动提出要好百倍。”郑清之与赵昀有师徒之谊,但史弥远对他有提携之恩,夹在缝隙中着实难受。

“等?不可!届时主动权便掌握在官家手中,他想踩哪个,贬哪个,不是任由其拿捏。”薛极也明白了史弥远的意思,谏言给赵谏一些下马威,不仅要保主干,还有护旁枝。

“诸位,稚童也知犯错要挨鞭子,怎可都给蜜糖乎?”郑清之语气有些气愤,这些高官改了一次遗诏便已经忘了谁是大宋之主,以臣欺君,从古到今都没有好下场的。

“郑德源,史相请你来此,是将你看作心腹,你这般言论不怕寒了史相的心吗?”

梁成大,字谦之。福建福州人氏。开禧元年进士。历任扬州通判,迁宗正寺主簿,谄事史弥远家臣以求进升,今岁弹劾真德秀、魏了翁,便是他领的头。

“哼!”郑清之甩袖退回席位,不再参与此间言谈。

余天赐见状也收了自家言论,其实他和郑清之的看法如出一辙,太过激进反倒会招来更大的祸事。

“史相,此事宜早不宜迟。”

“史相,官家年少,尚需归正,不可任由其胡为,以免牵连江山社稷。”

“史相,官家想借一个老朽之臣想要翻起风浪,未免还嫩了些。”

句句放肆话语响在丞相府大堂上,闻之可笑,闻之无奈,史弥远亦如是,即便他心中知道什么是对错,但万般势力架着他,让他不得退缩,这也是一种无奈啊。

“好,明日请朝,各自言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