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扶宋从皇帝住我家开始 > 第二十二章 八月的唯一一道圣旨

随着赵官家的病情越来越严重,左右御医皆束手无策,八月的临安城气氛越发压抑,赵竑也好,史弥远也罢都在暗中行棋,只待赵扩崩天。

八月末,选德殿知会门下省,发出了本月唯一一份圣旨,两方势力立即会于宫门前,但旨意却是达京湖路的,让众人大失而望。

话回史府。

“相公,圣旨出宫了。”余天赐急急忙忙的跑入堂中。

端坐于高台的史弥远闻言眼皮微微一颤:“何人?”

至此刻史弥远内心仍存侥幸,希望赵扩可以立赵贵诚为诸君,亦或者说他还没有下定逆上改命的决心。

“非也,是达京湖的旨意。”

“是吗?怎么说?”史弥远松了一口气,又将方才的狠绝压了回去,没有立旨,那一切尚有变数,他可以再考虑几日。

“官家下旨成立墟市司,由全绩担任司使,另拔全绩为承务郎、光化军通判,京湖制置司准备差遣。”

“两级连跳,看来官家很欣赏这位大义凛然的少年郎啊。”史弥远轻松饮茶,只是一个从八品的本位官而已。

“却也是奇事,这不像是官家的风格啊。”

“人总是会变的嘛,到了这个时候,官家率性而为也在常理之中。”

“相公,那……立储之事?”

“再等两日,杨石二人这几日可去了内庭?”史弥远平静回应。

“去了,圣人还是不答应,说以官家诏书为准。”

杨石、杨谷本是太保杨次山之子,与杨皇后有姑侄之亲,史弥远想利用二人之便劝说杨皇后立赵贵诚为皇子,但杨皇后本人明史书,知书达理,一直没有答应史弥远的请求。

“让他们再去,老夫不管他们使用什么方法,哪怕是软磨硬泡,也要让圣人同意。”史弥远与杨皇后寻求合作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当年杨桂枝为贵妃之时,韩皇后不幸病故,赵官家重选皇后之位,韩侘胄提议让深受宠幸的曹美人临凤位,杨桂枝对其怀恨在心,才会有后来与史弥远密谋在玉津园暗杀韩侘胄,如今赵扩病危,满朝文武无人可出史弥远之右,若是再有杨皇后相助,赵贵诚的皇位便是十拿九稳。

“好,某立即去安排。”余天赐对史弥远拱手一拜,欲要离去。

突然间,史弥远抬手叫住了余天赐,说出了藏在心中许久的话:“纯父,你让大郎日后会不会与老夫反目?”

人之私心无穷,即便此刻赵贵诚现在还没有当上皇帝,他已经开始担心赵贵诚会不会逆他的意愿而行,可叹人之可笑。

“大郎是个懂的知恩图报之人,这两年来的所作所为相公也应看在眼中。”余天赐为史弥远宽心,如今已经走到了这一步,要想换其他人难如登天,史弥远的疑心病也该收敛一些。

“可他为了一个全绩便敢忤逆老夫,日后他登上帝位那还了得?”史弥远对那日殿中之事至今耿耿于怀,他看到了赵贵诚不愿任人摆布的苗头,这让史弥远一时有些心悸,他可不想扶持一个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帝王。

“史相何故有此看法?他帮全绩也说明了有念旧之心,若是他不闻不问,那难免显得过于无情,如此冷漠人物不是应该更让人担心吗?”余天赐举了一个反例。

“唉,期许如此吧。老夫这一生见过的人太多太多了,有人表面上正义凛然,实际上龌龊肮脏,有些人整日碌碌,紧要关头却能派上用场,难说,难说呀!且去吧。”

“是,相公。”

闰八月,十八日,大宋官家赵扩病逝于宫中,终年五十七,天降阴雨,百官皆哀,史称宋宁宗。

同日,见后宫内殿。

一雍容华贵的老妇人靠坐在软榻上,榻前站着两人。

“莫要再说了,储君之事,先帝自有旨意,史弥远他有何资格改之?”杨太后已经看过了赵扩的遗旨,绍言立赵竑为帝,她也坚决遵从先帝的旨意。

杨石也不顾小姑的一脸哀相,直接跪地而泣:“小姑,且听侄儿一句劝,此乃大势不可为逆呀。”

“怎么,他史弥远想做甚?谋逆吗?”杨皇后一听心生大惊,不由联想起刚才殿外的走动声音,难不成史弥远真敢做那秦桧都不敢做的事情。

“圣人,沂王是万民所向,上下万民内外归心,圣人不为自己想,也该为杨家想一想吧。”杨石此言已经明确告诉杨皇后,不管她答应与否,史弥远都会这么做,杨家若是听从,自然是共富贵,若是不从,那便自求多福。

杨皇后此刻沉默不语,昔日拱手哈腰的老芽儿此刻却变成了无形的大山,压的她喘不过气,但她也怪不得旁人,是他一步步把这个权相扶上现在的位置。

许久。

“沂王在何处?带他来见我。”杨太后最终还是选择了屈服,赵竑那直肠子之所以可以与史弥远斗,全是因为赵扩这个平衡称,但现在称台塌了,赵竑在史弥远面前显得微不足道。

“是,圣人。”

不到一刻,赵贵诚便入了后宫,便见杨皇后。

杨皇后上下打量赵贵诚一番:“至今日起,你便是我的儿子了。”

赵贵诚立即拱手道:“多谢母后,若儿子登临皇位,是请母后垂帘听政。”

“甚好。你且去随史相准备登基吧。”

“多谢母后。”赵贵诚再次施一大礼,其实史弥远在入宫前告诉过他,无论今日杨太后说什么,都没有人可以阻止他登基,故而在赵贵诚眼中这只不过是走一个过场。

是夜,赵竑已经在家中备好了龙袍,一脸兴奋的入了宫,经过选德殿时赵竑想坐上龙椅一试,却被老都知拦了下来,说了不合规矩,让他等诏书宣读。

赵竑虽不喜,但也只能强忍不悦,但他在选德殿站了半个时辰,等来的不是皇帝,而是一份篡改的诏书。

沂王嗣子赵贵诚赐名赵昀,立为皇子,继承大统,赵竑为开府仪同三司,赐济阳郡王,判宁国府。

赵竑自是不服,却被大内侍内按倒在地,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