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美洲1866 > 第94章 还是手搓

美洲1866 第94章 还是手搓

作者:三SS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9 12:37:48 来源:笔趣阁

“那你和这个人熟悉吗?”苏羽问道。

其实他真的特别想招募一批识文断字的华工。

只可惜这种概率比较少。

整个美国肯定会有,但是在孤松镇就没有。

张秀莹摇头:“并不熟悉,因为我只是听说那个人在旧金山做翻译,只不过我并不知道他的详细地址。”

“旧金山的话太远了,我们现在暂时没有时间过去。”苏羽思考一会儿,道:“家成你先下去吧。”

“好的少爷。”

莫家成点头,然后转身离开。

旁边的张明珠说道:“如果少爷要招募有文化的华人,我觉得应该让萨克拉门托市那边帮忙,毕竟他们在那边和华人接触的比较多,可以帮忙看一看。”

“明珠说的对,我觉得这是目前一个不错的法子,或者也可以让小莫去萨克拉门托帮忙招募。”张琇莹跟着道。

苏羽想了想,道:“这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法子,不过让小莫一个人过去,实在是太过危险,我还是写信给陈掌柜,让他帮忙。”

找人不是一下就能找到。

尤其是第1个政委,更需要苗正根红。

如果只是招进来一个迂腐的书生,或者是脑后有反骨的,那肯定是白忙活。

毕竟他又没有时间天天去卡林镇看成果。

“一会儿我给陈掌柜写信,让他帮忙招募几个有文化的华工。”苏羽看向张家姐妹,道:“累了一天,你们也先休息吧。”

“好的少爷。”

因为现在家里每个房间都已经通上电灯。

所以苏羽一般都还要再工作一段时间。

比如给亨利写信,将自己的论文发给亨利,让亨利帮忙发表出来。

不过亨利一直在追问,有没有将利用电磁波作为通讯远离的远程通讯设备。

也就是无线电报机。

关于无线电报机的发明者有两种争论。

一种是大部分的人都认为,意大利物理学家和工程师马可尼是无线电的发明者。

而另外一部分人则坚信,无线电真正的发明者是俄国彼得堡喀琅施塔得海洋工程学院物理教授**夫。

因为这两人在1895至此1896年期间进行无线电接收的试验和组装。

但是,意大利的马可尼在1896年6月2日,首先用其莫尔斯信号传递设备申请专利。

此时有线电报已经被发明出来。

可这种方式面临着诸如铺设导线、维护保养等诸多问题,人们急需通过无线的形式进行信息传输,于是无线电报被许多科学家和商人提上日程。

特别是英国人麦克斯韦提出电磁波理论之后,更是有不少科学家打算攻克这一难题。

只不过这些科学家都已经碰壁。

要不然也就不会有马可尼什么事情。

但现在苏羽要钻研这一领域,因为他要加入美国科学会,需要一块足够厚的敲门砖,足以把这些美国佬给敲晕的砖头。

发电机电动机,这些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所研制出来。

虽然也算得上是伟大的成就。

但并不足以让他这个华人能够被高傲的美国佬平等对待。

所以,选择苏羽要剽窃马可尼的无线电报机原理。

对于马可尼遇到的第1步,苏羽在萨克拉门托市就已经和亨利试验过。

就是制作一个电波产生机和电波接收机。

不过这种设备的接收并不灵敏,即便马可尼折腾好几年都没搞定。

直到凝聚检波器的发明,让马可尼将之改良来替代接收机上的火花隙,才使得接收器的灵敏度大增。

从第一个发明这玩意的人一直到有人将其完善,这一过程足足花了不少年头。

并非是科技水平不行,而是要去研制一种只知道原理,但都没见过的东西,那肯定会很困难。

更何况马可尼的检波器是用玻璃管制成,管子包含两个间隔开一小段距离的电极,两者之间的空间中有松散的金属屑。

当射频信号施加到器件时,金属颗粒将粘附在一起或“凝聚”,从而降低器件的初始高电阻,从而允许更大的直流电流流过器件。

在接收器中,电流将激活铃声,或莫尔斯纸质磁带录音机以记录接收信号。

但现在苏羽站在这些人的肩膀上,依赖现在的技术完全可以手搓出来。

而且还绕过这种金属屑检波器,直接上手更为灵敏的电子管检波器。

因为只需要在二极管的灯丝和板极之间巧妙地加入一个栅板,就能变成一只真空三极管。

它不仅反应更为灵敏、能够发出音乐或声音的振动,而且,集检波、放大和振荡三种功能于一体。

并且苏羽现在就在搞电灯泡。

所以二极管的研制,也只是顺道而为。

虽然是丑了点,但实用就行。

他必须要趁着老亨利还活着这段时间将无线电报给研制出来,要是等老亨利挂了,美国科学会可就没有人认识自己。

如果实验成功,还可以再研究广播电台和收音机,通过广播给美国人民宣传……

苏羽认认真真工作两个多小时。

眼看着时间不早,就开始洗洗睡觉。

娜塔莎早已在等他,见到他进房间里,便说道:“达令,我打算明天开始,让工厂加大生产电灯泡的进度。”

“这是好主意,而且生产方面你来抓就行。”苏羽道,“同时也要加快发电机的生产进度,而且我们还要走出去,去更远的地方推广才行。”

“我也是这么想的,否则只是在内华达州,我们肯定赔得连裤子都没有。”娜塔莎赞同他的话,“另外电动机的生产也要加快进度,必须要一炮而红。”

次日一早,苏羽就把电动机的工作交给张家姐妹俩。

因为现在所有的零件都是要定制,所以只能等到零件过来才能生产。

至于工厂里的发电机也已经有工人在生产,虽然合格率稍微差一点,但现在没什么订单,倒是可以给他们练练手。

除了这件事情外,他还要安排人去给卡林镇那边送去牲畜和粮食,再给陈文华写封信,让他帮忙留意一下有没有识字的华工。

下午的时候,电动机所需要的零部件就陆续有人送来。

至于内燃机,暂时不在他的计划中,他要做的是推动电力革命,要鼓捣的全部都是和电有关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让所有人一起参与进来到这个革命。

因此,这个时候生产内燃机干嘛?

不管是做生意还是出于其他的目的,都是一样一样来。

等进入电气时代再去研制内燃机才是最合适的时候。

一股脑鼓捣出来那就是有病。

苏羽带人逐一清点。

这些零部件和发电机的零部件几乎都是在同一批厂家定制。

什么机壳电芯全部包出去,通用公司就只是组装。

将所有的货物都清点之后,确认没有任何遗漏,接下来的计划便可以开始生产电动机。

这些工作只需要教给工人们去操作,毕竟这种工作并不复杂。

确认工人们都可以上手后,苏羽继续忙碌无线电报的制作。

但没想到沙逊突然登门拜访,而且还带来了两个苏羽的老熟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