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刀斧 > 第八十四章 夜宴

刀斧 第八十四章 夜宴

作者:华太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8 18:58:51 来源:笔趣阁

李现中午没吃东西,这会早就饿了,可此时看着三位大佬严肃的样子,自己先动手确是非常的不礼貌,只好干耗着,看着一桌子好酒好菜,不停咽着口水。

陕西路安抚使范仲淹,于近日向宋仁宗上《答手诏条陈十事疏》,提出“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等十项以整顿吏治为中心,意在限制冗官,提高效率,并藉以达到节省钱财的改革主张。

不过历史上是于庆历三年才发生的事情,此时因为对夏战争的胜利,韩、范二人也积累了足够多的威望,所以,这份奏疏提前出世了。

听到韩琦发问,两人也不着急答话,就这么沉默下去,李现心里着急,你们倒是说话呀,说完了我才能吃饭不是…

终于,富弼打破了沉默:“韩相如何看?”

韩琦官拜知枢密院事,又挂着龙图阁学士,在一些不正式的场合,可以尊称为“相”。

“三冗必须要解决,要不然不出百年我朝会被拖垮!”韩琦坚定道。

“去岁朝廷收支十之七八,竟然都用来养兵了,冗兵为上!”曾公亮道,此时北宋王朝已经有了接近一百四十万的军队,不过其中只有三十万不到是可以用来征战的禁军和边军,其余都是只能维持治安的厢军,光拿粮饷无法作战。

而这些厢军成分复杂,哪里遭灾了,哪里造反了,失去了土地和家园的男丁,也不管年纪多大,编成厢军,由朝廷供养,这样,就不会发生叛乱了。

真是奇怪的思维,不过条陈十疏中兵事只占三条,曾公亮直言兵事为上,真是视“冗员”如无物,官官相护的道理无论在哪个朝代都一样,李现作为一个武人,心中有些憋屈,却无法分说。

“三冗环环相扣,最终表现为冗费,要改就要大改,否则国朝危矣。”富弼说道,总算说了句稍显公道的话,只要有钱,三冗的问题暂时就不是那么突出。

“那还前狼后虎什么?明日朝议,我们就上疏支持!”韩琦果真是心性坚定,此时正值壮年,意气奋发,面对国家的问题毫无逃避,这与他晚年坚决反对王安石的变法简直判若两人。

“唉…怕我们三人是不够的。”曾公亮叹道。

“我已说服欧阳修,他明日定会支持我!”韩琦又道。

富弼和曾公亮两人眼前一亮,来自文坛领袖的支持让他们心中安定不少。

“只是不知道吕相他们怎么看……”富弼又抛出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希文此举利国利民,若是有人拦阻,老夫不在乎再来一次片纸落去四宰执,你我身负大宋的未来与希望,望与诸公共进退,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韩琦此时已经站了起来,铿锵言语声中,浑身散发着无与争锋的气场。

看着异想天开的义父,李现无语,微微摇了摇头,继续盯着桌上的鸡腿发呆。

动作虽小,可还是被韩琦看在了眼里:“上云,你作为一个军人,如何看?”

“啊?”见三人都直直看了过来,知道自己怕是什么也不说,这顿饭估计不知道得等到何时才吃的上了。

“义父、诸位相公,现有点滴愚见,望诸公评判。

古来变法者多失败,唯秦用商鞅变法始成霸业!”

“商君当为我等楷模。”曾公亮微笑道,这李现果然如韩琦所说,文武兼备啊,还知道引用典故。

“可秦孝公逝世后,商鞅被公子虔指为谋反,战败死于彤地,尸身车裂,全家被杀。”李现接着说道。

厅中众人都仿佛闻到了浓浓的血腥味,气势一滞。

“可奇怪的是,商君定的法度却沿用了下去,并未随他身死灯灭啊…”

李现忍不了了,端起酒杯一口喝了下去,老子又渴又饿,你们要搞小团体随时都可以,为什么偏偏选在吃饭的时候开会。

见无人开口,李现又道:“所以说,改革变法的首要,不在于这件事情对国家是否有利,而在于对什么人有利,对什么人不利,朝堂之上谁是朋友谁是敌人,诸位相公都清楚了吗?

若是这法对任何人都不利,哪怕他好得犹如无上仙境,那也只能落得失败的下场!”

三人听着李现所说,都愣住了,这些事情他们还真没有想过。

“我举个例子,咱们就说这‘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三条,范使臣意在裁汰不称职的官员,而裁减冗官,精简机构,是变法的核心内容。

可诸位相公可曾想过,这个过程中到底谁受益了?

恩荫减少、磨勘严密,贵族和昏官不会支持!

即使是称职官员,也要削减其薪俸,清官也不会支持!

减少科举考试的录取名额,以解决官多为患的问题,相公们,此举一出,全天下的文人士子都不会支持!

谁都不支持的发令,怎么可能会成功?”

“可官家年轻有为、锐意图志,定会支持!”韩琦猛地站起来驳斥道。

“可天下不是官家在管,是和诸位相公们一样的士大夫们在代为管理,官家可以相信我们,可为何断定官家不会相信他们?”

李现不卑不亢的顶道,他心中真的是急死了,快要饿疯了,脑子里只想尽快结束这场争论,安安心心吃口菜。

韩琦颓然坐下,李现所言句句戳中变法的软肋,可恼自己竟然丝毫未觉,难道就这么出师未捷身先死吗?

李现一看,这气氛不对啊,我刚刚才挑了这么丁丁点困难,你们不能撂挑子不干了啊,此时国朝新胜,趁着这股势头推动变法事半功倍,看来还是要打打气,于是道:

“义父,孩儿觉得范公上疏十条乃是解决我大宋三冗的良药秘方,只是还需完善,若是运用得法,必定能救我大宋子民于水火!”

韩琦眼前一亮道:“你接着说,如何完善?”

次奥,还让不让我吃饭了啊,老子不管了!

“义父,能边吃边说吗……”

“哈…上云说得没错,哈哈哈,边吃边说,来,老夫敬诸位!”

我的天,终于可以吃饭了……

“义父,诸位相公,其实很简单,团结大多数人,反对少数人,步步为营,一项一项地推动变法!

这《手诏十疏》要作为最终的结果,而不是开战的军号,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形成新法的既得利益体……”

“既得利益体?”韩琦瞪大眼睛问道,这个名词第一次听说。

“对,就是从新法中受益的官员士子们!如今我朝政令只到知县,如何管理各村、各乡,如何管理城中里坊?

依我看,就应该增加科举录取人数,增加基层官员的实缺,增加基层官员的俸禄,然后配合考成法,挤掉冗官!

这样大宋将会如臂指使,国家的各个角落才能接触到,尽可能消除贪腐,提高朝廷运作的效率,接下来再配合均公田、减徭役、厚农桑等法,增加百姓财富,民间财富增加了,农税商税才能增加,朝廷不就有钱了嘛……”

“砰!”韩琦猛地一拍桌子,将众人都吓了一跳。。

“上云大才,晏殊这三司使是怎么当的,连这点道理都不明白,就知道一天到晚哭穷枉为读书人,团结大多数人…团结大多数人,上云你的意思是驱使天下士人去为新法摇旗呐喊,此计甚妙啊!”

李现一边扒拉着米饭,一手拿着烤鸡腿,心满意足地想着:“当然牛逼了,宋史是我带的大二主修课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