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刀斧 > 第四十八章 一战

刀斧 第四十八章 一战

作者:华太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8 18:58:51 来源:笔趣阁

好水川北岸,群山叠峦,西夏八万大军隐隐埋伏在交错纵横的山沟中,从空中俯瞰,亮着灯火的条条山沟仿佛人体的脉络。

其中一块格外闪亮,一个超大的帐篷前聚满了西夏人,帐外立着十余根粗木桩,每个木桩上绑着一个被打得血肉模糊的西夏骑兵,二月的西北春寒料峭,木桩上的军士却被扒得身无寸缕,已经奄奄一息。

每个木桩前都站着一个手持马鞭的军士,狠狠地朝着木桩上的骑兵一鞭一鞭抽着,李元昊大马金刀地坐在大椅上,忽明忽暗的火光中,神色狰狞,眉头紧锁。

这十余人就是从张义堡逃回来的骑兵,诱敌不成,反倒被杀的全军覆没,辛苦谋划的伏击可能面临流产,李元昊问完话后心中气急,吩咐绑了这些蠢货鞭打泄愤。

国师张元静静立在一旁,椅子上的大夏国皇帝心思阴沉,喜怒不定,这会他也和周围的西夏将领一样,都不想开口被注意到,引火烧身。

直到最后一人咽气后,众人才稍稍缓了口气,皇帝终于出完气了。

李元昊看着还挂在木桩上的十几团烂肉,冷冷道:“埋了,全家为奴!”

说完扭头回了自己的御帐,张元和身边几个大将紧紧跟了上去,如今诱敌不成,接下来大军如何作战还需要赶紧敲定,西北野外格外得冷,缩在这山沟沟里都已经好些时日了,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李元昊坐在御座上,见众人跟了进来于是挥挥手,身边伺候的太监都退了下去,端着酒杯也不喝,悠悠道:“宋军怎得如此狡诈,如何算得我军意图,偏偏就把诱敌的部队给吃掉了,莫非我军中有宋人的探子?”

雪白的陶瓷酒杯“砰”的一声砸在了案前地上,破片飞溅,帐中西夏将领都看着张元,就他是宋人,在此地设伏也是他的主意,背叛同胞无论在哪里都会被人鄙视,惹人怀疑。

张元看看四周,心中也不慌张,自从投奔了西夏后,学得武侯也天天拿着一把羽扇,不过这大宋是再也回不去了。

张元原为北宋永兴军路华州华阴县人,本姓张,名不详,年轻时“以侠自任”、“负气倜傥、有纵横才”,才华出众。在北宋殿试时被黜落,自视才能难以施展,遂决心叛宋投夏。元昊称帝建国后不久,即任命张元为西夏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

“陛下!臣早就已大夏子民自居,断不会做那等投敌叛逃之事!”张元出列后,昂首朗声道。

“嗤…”身边传来阵阵耻笑声,一个西夏将领鄙夷道:“那你怎么跑来我大夏?叛宋投夏难道不是软骨头?我们西夏勇士最看不起的就是这种跪地奴,哈哈哈……”

张元不以为然道:“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如今我大夏国力蒸蒸日上,任何一个明智的人,都会做出和我同样的选择。”

“哼!照这么说来,大宋朝廷的大臣们,为什么不来投奔我西夏?”将领咄咄逼人道。

“不是所有人都和我一样看得清楚,哪怕有些大夏国的臣民,至今也是一叶障目,自以为是者比比皆是,就是不肯为陛下多想想,为大夏国多想想!”

这西夏将领不知张元说的含义,不过肯定不是好话,奈何自己的智商不够,无力辩驳,急得拎起一张椅子就要往张元身上砸去。

“够了!妈的,反了你了!”李元昊怒道。

张元投夏后,屡屡献计,立功甚多,李元昊刚才也是气急,稍稍一琢磨就知道,这种人哪里还能回得了头,治理国家离不开文人,党项人打仗是一把好手,不过让平头哥们读书可就造孽了。

李元昊起身道:“国师为大夏殚精竭虑,不可诽谤,拖下去,鞭二十!”

不一会,帐外便传来阵阵惨叫声,李元昊听着听着,心情渐渐缓和过来,向张元问道:

“国师,如今这好水川我们还需要继续待下去吗?”

“陛下,如今我朝大军已经埋伏数日,若是无功而退,军心士气会受重挫,万万不可退!”

张元接着说道:“宋军长于战阵守城,疏于野战,如今宋军定会合兵进军,原来的四面合围有些不妥,若是打成了消耗战,于我大夏不利!”

李元昊一听愣了,退也不是,等也不是,那该怎么办?硬碰硬吗?

张元看着帐中众人脸上疑惑的神色,心中鄙夷,没文化真可怕!

“陛下,若我为宋军统领,定会防备我军突袭,全军步步为营向笼干城而来,那我军就可将计就计!”

李元昊眼中一亮:“国师有何妙计,快快一一道来!”

“分兵!迂回!!断其后路!!!”

张元一声比一声重:“既然宋军害怕中伏,那我们就去埋伏,此处两川交汇,易守难攻,我军只需要摧毁两岸船只,护住渡口,此处就是宋军的死地!

同时,派遣精兵重骑从笼络川北连夜东进,于笼络川上游过河切断宋军与张义堡之间的粮道,待消息传回,宋军将不战自乱!

我留守川口大军,只需与宋军相持,敌进我守,敌退我追,待其大部崩溃,一战可定泾源路,届时陛下亲临渭水,直据长安,当立万世基业!”

李元昊并不太吃奉承,只是仔细思量军略,计是好计,可迂回的部队一样有被切断后路的危险啊,党项勇士也不是树上结的果子,要多少有多少,都是命啊。

张元仿佛明白李元昊心中所虑道:“陛下不用担心,张义堡附近一马平川,向西南只有一条大道,我军骑兵来去如风,只需要牵制宋军困于城池内即可,只断粮道其他不管。

若遇宋军大部即遁,宋军来的越多,粮草消耗越多,我军胜算反而越大!

陛下,泾源路能战之兵不过三万,就算鄜延路、秦风路千里来援,到时候他们来得及吗?若是援军兵少,我军又可仿三川口旧例,围点打援!

粮草断绝,外援无望,此时天时地利人和皆在我大夏,当有不胜之理?”

李元昊细细品味着张元的话,越想越觉得有胜算,一拍桌子道:“好!国师辛苦了,就依此计!”起身后在帐中来来回回细细思量片刻后,当即下令。

迂回兵马不用太多,但是一定要保证机动性和战斗力,最终由御围内六班直一千质子军重骑,另附九千部落轻骑,全军一万人,由李元昊亲兵队长浪讹遇移统领,执行切断粮道的任务,其余七万余大军,在好水川北岸与宋军决战!

迂回大军于当晚渡过笼络川,向东北急进,而原来埋伏在川口山沟中的西夏大军,也陆续做好了出战的准备,宋夏两国即将在好水川北展开大战,李现虽说熟知历史抢得先机,可大大低估了古人的智慧,兵无常形水无常式,优秀的将领会根据战场形势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变化,战争的天平已经逐渐向西夏那一头倾斜了过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