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刀斧 > 第三百三十八章 复起的范仲淹

刀斧 第三百三十八章 复起的范仲淹

作者:华太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8 18:58:51 来源:笔趣阁

皇佑二年随着河西战争的结束而落下了帷幕,入冬之后,瑞雪一场接着一场,连江南也披上了一层白色,苏州吴县的一处宅院里,一个花甲老者正闭目沉思,正是从庆历六年起辞官致仕的范仲淹。

范仲淹已不再是当初那个书生意气的愤青了,盛夏的激情沉淀以后,裸露的是饱满和成熟。

身前的桌案上摊着几封书信,书信乃是政事堂几位相公写来,有皇佑二年的朝政纪要,亦有最新的政策诏令的阐述,还涉及馆阁制度的改良和革新、大宋的未来战略。

虽然军队在阳关停了下来,但所有人都知道,这次大宋又赢了,拓疆数千里,效仿前唐重建安西都护府。

有朝臣提议回鹘之地当效中原制,置路、府、州、县,但是被官家驳回了,对这个帝王来说,安西都护府这五个字不仅仅代表了一个繁盛时代的荣光,更是因为它的背后是无数人的肝胆忠肠。

与前唐不同的在于,大都护将会永远由皇帝兼任,真正攻略西域的只是副都护,而第一任副都护理所当然地落在了燕王李现的头上。

范仲淹注意到一个细微的变化,若是放在庆历年间,这种任命,李现肯定坚决不受,但这次朝廷诏令一到,燕王便欣然纳之。

心中似乎有一团乌云,一种不敢言说的担忧笼罩在了心头,正在发愣之际,屋外忽然传来了动静。

“父亲,父亲,可曾听说,朝廷重建安西都护府,封燕王为首任副都护之事?”其子范纯仁从外面风风火火冲了进来,范仲淹眉头微微皱了皱,读书人讲究坐怀不乱,这轻狂的模样让自己有些不虞。

“稳当些,安定先生的校规呢!”

范纯仁立刻束手正立,规规矩矩地叫了声“父亲”。

范仲淹的脸色这才舒展开,轻轻敲了敲桌案,示意他坐下,眉眼间一股宠溺洋溢开来,范纯仁皇佑元年中了进士,但以照顾双亲为由拒不接受朝廷的任命。

范仲淹知道他因为自己在朝堂受了排挤而不愿出仕,虽然嘴上责怪他不以国事为重,但心里却因为他的孝心更为偏爱。

“嗯~你说的我都知道了,这是朝廷诸公的信,你翻翻。”说着,将桌上的书信朝范纯仁那头推了推。

“…奸臣!”范纯仁扫了几眼,咬牙切齿道。

“咚”

范仲淹忍不住拿起手杖敲了桌案一下,瞪起眼道:“为父和他们只是政见不同,孰奸孰忠怎能如此妄论?为政者,应虚怀若谷,况且韩、富、欧阳皆为当世大才,岂容你如此置喙?!”

“燕王拥兵自重,按理说得封高位应当回京听诏!”

范仲淹听了这话,心头一阵黯然,深深叹了口气:

“唉…他,不能回京!”

范纯仁双目倏地睁得老大,不可思议道:“父亲辞官皆由李现所起,此贼但凡进京,就应该永世雪藏,若有异动当责三司会审…”

范仲淹对他压了压手,语重心长道:“连你都能想到他的下场,他会想不到?”

看着沉默的儿子,老范心中微微一叹,到底只是个毛头小儿,这朝堂之事,岂是单纯以忠奸来划分的?

“尧夫(范纯仁的字),你别忘了,喀剌汗的十七万大军还压在阳关外头,赔偿的数千万贯军费还未兑付啊!燕王此刻怎可轻离前线?

…你再看看这个!”

范仲淹看着眼前倔强的年轻人不再多言,将其中一封书信递给他道。

范纯仁展开一看,疑惑道:“改良馆阁制度?”

“你再看看这个?”

“西北战略…”

范仲淹抚须道:“你可知西北战略是谁的手笔?”

范纯仁摇摇头,这些信息根本不会见著邸报,他又不位居京师,自然不知。

“这西北战略并非出于任何一位朝臣手笔,而是枢密院赞画司!”

范纯仁想了想,突然惊道:“西北战略非出名臣之手,乃是群智所得!”

范仲淹微微一笑,继续问道:“你再想想改革馆阁,想到了什么?”

范纯仁的脑海里似有亮光闪现,却又不甚明了,只是苦苦思索,却像雾中看花,似明非明。

“孩儿不知,望父亲指教。”

范仲淹笑道:“韩相今年多大?”

“四十出头。”

“首辅任期多长?”

“应当是十年…这,韩相的首辅之位还有一年就要到期了吧…”

范仲淹呵呵一笑道:“对啊,韩琦年富力强,为了践行新政之道,他到期后必定下野,可他下野后去哪儿?”

“这…”范纯仁一时有些懵,对啊,四十岁不会致仕,那韩琦去哪儿?这些年官家对他这个首辅仰赖有加,也不会因为他去职就完全放弃这个大才,那韩琦用什么方法继续留在官家身边影响朝局?

“尧夫,看看…”范仲淹轻轻点着改革馆阁制度的信提醒道。

“…孩儿明白了,韩相这是在为自己的去向安排后路,他去相位后,可入馆阁,提升馆阁的官员品级,用以…用以…安置任期届满后的官员!”

范仲淹点点头,欣慰道:“吾儿麒麟也,为父再来告诉你,馆阁将来必会成为像赞画司那样的机构,集群智,又可安置像韩相那样年富力强的届满官员,他们说不定哪天,又能一飞冲冠!”

范纯仁得父亲夸赞,脸上浮起一丝腼腆,忽然又想到一事,问道:“韩相他们为何要把这些事情告诉父亲?”

范仲淹却未直接回答,说起另外一件事:“庆历四年四月,两府主官皆在场,陛下问,自昔小人多为朋党,亦有君子之党乎?

为父亦在当场,慷慨直言曰:‘臣在边时,见好战者自为党,而怯战者亦自为党。其在朝廷,邪正之党亦然,唯圣心所察尔。苟朋而为善,与国家何害也?’

事后监进奏院苏舜钦谏,陛下之期,君子不党也,为父诚惶诚恐多日,但此事之后陛下并未多言,现在想想,全赖中书内阁任期之福!”

范纯仁不知所以然,一脸茫然地听着,此事坊间皆有所闻,并不是什么新鲜事,范仲淹说完后却神秘地一笑道:“可知任期之制是谁提出来的?”

范纯仁茫然,不就是老爹你们一帮子新政君子们提出来的吗?

“燕王李现!”

“什么?”范纯仁不可思议地惊道。

“不仅如此,摊丁入亩之策也是他的手笔,包括兵役法、练兵策,还有这枢密院赞画司!”

范纯仁的嘴巴此时已经长得老大合不拢了,这李现到底是什么妖怪?

“大宋谁都可能反,但唯独燕王不会,为父当年反对他,只是因为看到必有今日之忧,忠逆之分,往往不看其行,只看其力啊!”

“所以说,父亲您当年其实是想保护燕王?”

范仲淹点点头,旋即又摇了摇头:“没错,燕王居中枢出谋划策,战事交由他人,为父曾以为狄青能担此重任,现在看来,唉…走眼了!”

范纯仁露出恍然大悟之貌,却还是问道:“孩儿还是不太明白,父亲为何这么多年却到今日才袒露心迹?”

范仲淹一边拨拉着桌上的信件,一边笑道:“呵呵,韩相、富相、欧阳修、文知院,齐活了,想不到啊…为父年逾花甲,还能登堂拜相?”

范纯仁惊道:“父亲,您…”

“他们这是提前试探为父,支持此策,他们就抬着父亲进中枢!”

“那我…?”

“你什么你,不把这些告诉你,来日你我父子二人难道要在京师打起来不成!等着诏书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