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刀斧 > 第三百二十二章 决战

刀斧 第三百二十二章 决战

作者:华太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8 18:58:51 来源:笔趣阁

李现决定后撤。

去硬冲结成枪阵的步军?

自杀还得找个好姿势不是!

更别提对面还有几十万大军!

他自信,等到炮军一到,这几十万人绝对不够塞牙缝儿,可现在突袭的目的已经达到,没必要在城外白白浪费生命。

在喀剌汗人的步步紧逼之下,宋军开始缓缓后退,双方之间始终保持着一里半到两里的距离,就这样,李现将刚刚得到的城外南部区域拱手让给了苏莱曼汗。

越是简单,越是难受,面对这种表面上顺利的情形,苏莱曼汗心里越来越着急。

这种看似默契的举动,正是宋军统帅理性的体现,从开战到现在,除了刚刚开始时占据了局部优势之外,其他时间战斗的节奏全在大宋燕王的掌控之下。

无论是进攻、反击、撤退或是防守。

在决定和自己的兄弟分道扬镳之后,苏莱曼统治的东喀喇汗与伊卜拉欣统治的西喀喇汗没少过纠纷。

每一次的结局,都是在战争方面更具天赋的苏莱曼汗占了便宜,几十年下来,东喀喇汗占据的领土越来越大,伊卜拉欣无奈之下只得每年缴纳沉重的上贡来祈求和平。

每一次战争,苏莱曼都游刃有余,而现在这种感觉是他从来没有过的。

憋屈!

宋军每一次都不能如他所愿,几乎是每一次!

如果不是因为自己老了,那对手简直强大得可怕!

对于这两种判断,苏莱曼汗倾向于后者。

他都能猜到,如果再次派出骑兵出击,敌军还会继续后退,这大晚上黑灯瞎火的,万一有什么意外中了埋伏那就太不值当了!

他心里十分清楚,这应该就是宋军的先头部队,胜利貌似已经遥不可及,可现在他的形势很尴尬——无法撤退。

古代军队有夜盲症,这是缺乏维生素的一种临床表现,特别是中亚地区的半游牧民族,这种现象特别普遍。

而现在天色已经全黑,再继续逼过去,两翼走散了这种荒唐的现象说不定也会出现。

而且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他的军队太累了!

要是还不休息,那这几十万人就两天两夜没合眼了,如果这时候撤军,在敌军亦步亦趋的追击下,别说几十万人,上百万人也得崩溃,

必须得休息,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

在回鹘联军占据凉州南部之后,苏莱曼汗无奈地宣布安营扎寨,夜晚也没法伐木,老规矩——挖战壕!

数万喀剌汗步军兵不卸甲,点着火把,照亮了军阵前方,辅兵和奴隶们在火把照明之下,迅速在城南挖了一条南北走向的深壕,再安排好守夜巡逻的哨兵后,苏莱曼汗终于稍稍心安地走进了王帐。

他的王帐温暖如春,几名衣着暴露的侍妾早已备好了热水,做好了服侍的准备。

而城中的杨文广部,暂时被他抛在了脑后,宋军也已经精疲力尽,只要野战获胜,那座军营唾手可得,可要是野战不胜,就算拿下军营最终还是镜花水月。

十一月二日当晚,气温骤降,从戌时正起,石羊河渐渐开始结冰,浓厚的雾气不知从何所起,天地间只余白茫茫的一片,宛若仙境。

喀剌汗人需要休息,李现的骑兵同样需要休息,不过相比较于白天,晚上的好消息明显多了起来。

三万辽军骑兵已经运动到了凉州府北十里处,隐蔽在石羊河与红水河之间的三角地带。

而到了亥时,赶紧赶慢的步军主力终于遇上了银骑军派出的哨骑,这让李现大喜过望,特别是炮军的到来,让他的底细增加了不少。

全军立刻在城西山岗的背风面宿营,到目前为止,只剩下狄青统领的十四万大军依旧不见踪影。

李现在深夜独自望向了南方,他的左手边的旷野上,是无边无际的敌军营地,数不尽的灯笼和火把星星点点,将大营装扮成了星空一样。

而南方却依旧笼罩在一片黑暗之中,昨日中午之前狄青就遣人来报,两军距离只有六十里,按道理说,最迟到今晚,狄青应该就抵达战场了吧。

可为什么没有动静呢?

迷路?蛰伏?

这场战争开始之后李现就发现,面对这个朋友自己并不是非常了解,他和杨家、种家、折家等将门集团不同,行事里多了许多乖张和不羁,历史上正是他的这种性格特点,造成了与文官集团完全无法调和的矛盾。

战争时期因为出征在外,矛盾并不显现,但到了和平时期同朝为官之后,风险逐渐累积了起来。

特别狄青还是大宋第一个武将枢密使,本来就处于风口浪尖之上,官场如战场,甚至比战场更为险恶,李现甚至已经可以预见到,战后一旦狄青回到汴京后,前路将会有多少腥风和血雨!

自从出征后从韩琦来信中隐隐看出些苗头,无论是革新派亦或是保守派,在对付狄青这一方面,已经达成了共识。

唉,李现深深叹了口气,转身向营地走去。

从半夜子时起,天空中飘起了鹅毛般的大雪,带到天明之时,天地间的一切已经被白雪覆盖,一片狼藉的战场,被大雪深深掩埋,纯净得仿佛昨日的杀戮就是一场梦境。

最后的决战在隆隆的战鼓和号角声中拉开了帷幕,宋军步兵主力的到达显然出乎了苏莱曼汗的意料,而没到小腿的积雪给回鹘联军骑兵的部署带来了巨大困难。

李现今日却打得中规中矩,风格稳健地和昨天比起来判若两人,所有的战斗和防御都围绕着炮兵进行,划时代的武器又一次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次轮到苏莱曼汗不得不咬紧牙关发动突击了。

炮击还未持续一刻钟,敌军就发动了全军突击,哪怕面对的是密集的宋军枪盾阵。

苏莱曼汗毫无办法,再不进攻,自己的军阵面临的只能是被火炮活活轰成溃散,而且自己一步不能退,天知道昨夜为了保住战果,死了多少勇士!

事实证明,在大宋火炮、重装步兵和神臂弩的面前,任何攻击都是以卵击石!

苏莱曼汗不断驱赶着麾下发起一波又一波的冲击,然后再被宋军一波又一波地杀了回来,联军的进攻就像汹涌的海浪,而宋军的防御更如同防浪堤一样得坚固。

就在磨战之时,凉州城北突然生变,三万辽军精骑突然出现,从联军的侧翼发起了凶猛的突袭!

联军阵脚大乱,战斗力低下的侍从军在危机面前毫无还手之力,混乱从大阵的右翼迅速向中军蔓延。

苏莱曼汗被这一下突袭吓得心惊胆战,连忙向右翼派出最后的预备队,两万名忠心耿耿的近卫骑兵迎着辽国精骑的冲击迎了上去,暂时遏制住了军队溃散的势头。

战况又一次陷入了胶着,李现指挥着步军步步推进,却在昨日敌军挖开的战壕面前有些傻眼,推进的大军只能等在战壕面前等待炮军工兵营架桥。

而敌军却利用战壕的掩护,不停的近距离放箭,给工兵营的作业带来极大干扰。

北路的辽军在喀剌汗近卫军的顽强阻击下,推进的速度也越来越慢,安定下来的侍从骑兵们渐渐被集结起来向两翼迂回,反而一步步逼着辽军步步后退。

苏莱曼汗期待中的势如破竹没有发生,李现期待的分进合击也遭受到了极大的挫折,战争中总是发生各种各样未知的意外,无论准备和算计有多么的充分,最终决定结局的,却往往都是出乎意料的原因。

比如说现在!

联军左翼的战斗并不激烈,胆大的老兵甚至可以在战场上摸摸鱼,可眼前这一副场景,却让最滑头的兵油子也心惊胆裂——

无穷无尽的宋军从南方的山岗后如蚂蚁般冒了出来,无数面旗幡在山头猎猎飘扬,震耳欲聋的战鼓声、号角声、冲锋而下的马蹄声,无一不预示着山岗后宋军规模的庞大!

“狄”、“征西大将军”、“天下第一军”、“天武”…

正是连李现都不知道行踪的狄青大军!

宋军最大的一股力量,在青海湖边陷入重围却毫不退缩的孤军,只不过这一次,命运站在了他们的身边。

“汗王,顶不住了!”

高昌回鹘的阿萨兰王急道,形势已经很明了,他们被宋军包围了!

唯一的出路还只能向东突围,可那边是大宋的地盘…

“走不了了,必须杀出去!”苏莱曼汗脸若死灰,他已经没有预备队了,身边仅剩一千名古拉姆近卫军,这是他最后保命的凭仗,无论如何都不能拿出去霍霍。

“汗王快走吧,我们中了宋军的圈套!”

溃败已经从左翼开始了,此处的宋军炮火更加猛烈,而且两军之前在青海湖交过手,那种泰山崩于前而宁死不退的铁硬,勾起了回鹘联军中所有人惨痛的回忆。

苏莱曼汗心中长叹一声,这明明是他设的圈套啊!

正是应了汉人的那句老话,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不能向东撤,我们从北边冲出去,进大漠!”苏莱曼汗懒得和阿萨兰王啰嗦,扔下一句话后拨马就走。

北边看旗帜并不是宋军,他现在一想到要和宋军正面硬钢就有些发憷,不过面对辽军倒并没有多少害怕和担忧。

况且,自己还有两万近卫军在北面,就算逃跑也得把近卫军带回去,别到时候有命回了八剌沙衮,却没命继续做汗王了!

苏莱曼汗骁勇果决,一旦下定决心绝不拖泥带水,他不想也不能再继续打下去了,撤军的命令迅速传遍了军阵,对于军事部署,阿萨兰王和蒙古的贵族们没有丝毫话语权。

数十万残兵在王旗的指引下,迅速向北发动最后的突击,李现因为受困于战壕,只能眼睁睁看着敌军将辽军精骑淹没。

不过越来越多的宋军骑兵从南路冲了上来,特别是骁勇和骁猛两军,军士组成全部都是契丹人,面对自己的同胞陷入危机,自然向北拼命冲杀。

落在后面的侍从骑兵哪里能够抵挡,只得跟着前面人的背影抱头鼠窜,当溃败开始后,追击就成了最为轻松的战斗。

纷飞的箭矢、锋利的枪尖,无一不成了吞噬生命的利器,从凉州城一路向北的路上,铺满了回鹘联军的尸体。

“殿下!”

李现还在战壕边发呆,刚刚还回荡着喊杀声的战场如今变得空空荡荡,一种极度不真实感徘徊在心头,几十名骑兵从战壕对面冲了过来,正是狄青和他的亲兵队。

“狄青!”

“殿下赎罪,末将来迟!”

李现也不知道他是不是故意如此,好揽下滔天大功,干脆装傻充楞,指着凉州城道:

“边军进城归杨文广指挥,军中各部、禁军和炮军全部留下,你去指挥骑兵追击,追到宣化再回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